浅议阿勒泰地区地质找矿的方法
2015-03-31赵玉梅
■赵玉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七地质大队 新疆乌苏 833000)
浅议阿勒泰地区地质找矿的方法
■赵玉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七地质大队 新疆乌苏 833000)
本文通过对新疆阿勒泰地区铜矿的勘查情况,以小红山铜矿为例,就进一步新疆铜矿勘查提出建议。
新疆阿勒泰铜矿岩浆熔离型
1 新疆矿产资源情况
阿勒泰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国世界级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成矿带中段,包括了福海县,富蕴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清河县,布尔津县,阿勒泰市以及喀纳斯分局,阿勒泰地区是我国最具潜力的矿产资源集中区之一,矿产资源具有“三大、三多、一强”的特点。
“三大”——矿产资源预测总量大,资源潜力大,已形成的开发规模大。已发现矿产4大类94种,占全国拥有矿种数的54.97%,占新疆拥有矿种数的68.12%。探明储量的有42种,其中铍、钾长石、白云母3种储量居全国首位,铍、长石、云母、镍、铯、锂、铂、钯、铋、钽、锑、铌等12种储量居全国前十位,铜、钼、铅、锌、钴、金、银、硫铁矿等8种储量居全疆前十位。新疆境内已知铜镍矿床(点)共计67个,其中大型铜矿床4处,中型铜矿床7处。截至2000年止,全区已探明铜储量1012.65万吨,其中目前正在工作的哈密地区土屋、土屋东和延东铜矿,远景储量为702万吨。其分布以东西天山居首,约占全区铜总储量的81,85%,其次为阿尔泰山地区,约占全区铜总睹量的17.30%,昆仑一阿尔金山地区,由于工作程度偏低,已知铜储量仅占全区总量的0.85%。截至2000年底已上储量表的矿产地31处,保有诸量221.9万吨。按行政区排位,占有铜储量前三位者,分别是哈密、阿勒泰和伊梨—博州地区。 目前,拥有全国最大的稀有金属矿—可可托海稀有矿、全疆最大的铁矿—蒙库铁矿、全疆最大的铜矿—阿舍勒铜矿、全疆最大的镍矿—喀拉通克铜镍矿、全疆最大的铅锌矿—科克塔勒铅锌矿、全疆最大的钼矿—索尔库都克铜钼矿。
“三多”——优势资源的探明储量多、富矿多、大矿多。 阿勒泰矿产资源储量在全疆占绝对优势,其中优势矿种铜、镍、铅、锌、钼等资源储量分别占全疆探明资源量的70%、27%、53%、55%和94%;贵金属金、银、铂等资源储量分别占全疆的40%、93%、100%;铁矿资源储量占全疆的28%;稀有金属占全疆的100%;长石、白云母占全疆的99%。全地区以大、中型矿床居多,评价矿床227个,其中大中型矿床114个,占评价矿床的一半以上,保有资源储量中铜矿的97.3%、镍矿的97.6%、铅矿的99%、锌矿的100%、铁矿的92.7%、岩金矿的66.6%均分布在大中型矿床中。特别是富矿主要集中在大、中型矿床,在铁矿中,富矿占41%以上;铜矿中,富矿占81.8%,喀拉通克铜镍矿、阿舍勒铜矿等,其品位之高全国罕见。富矿多,集中度高,易于开发利用。
“一强”——优势矿产属国家短缺的大宗支柱性矿产,与国家对矿产品需求的互补性强。铜、镍、铅、锌、铁等优势矿产资源,是国家急需的短缺战略性资源,其中铜、铅、锌、铁的采选还是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的产业。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矿产品价格持续攀升,阿勒泰地区掀起了新一轮矿业开发的热潮。相信在未来数年内阿勒泰地区一定会建成新疆乃至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必将为国家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 新疆地区铜矿的成矿类型
新疆已发现铜矿产地540多处,探明一定储量的铜矿床近60处,可见其铜矿种类还是较丰富的。王有标(1978)、张良臣(1990)、董德俊(1993)、刘德权(1994)与田培仁(1994)等知名专家先后提出了新疆铜矿分类的划分方案。其中王有标等将新疆铜矿分为六大类,即(1)块状硫化物型;(2)铜镍硫化物型;(3)接触交代型;(4)斑岩型;(5)砂岩型;(6)热液脉型。田培仁将新疆铜矿分为:(1)岩浆熔离—贯入型铜镍矿床;(2)海相火山岩型铜矿;(3)陆相火山岩铜矿;(4)斑岩型铜矿和层控热液型铜矿五大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生矿产成矿规律及预测图说明书》(1986)将新疆内生铜矿划分为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火山岩型、层控热液型及岩浆熔离型等六大类。以上分类方案有其可取之处,作者从便于找矿勘查的角度出发,将新疆铜矿分为三个主攻类型、三个远景类型、二个客观存在类型。三个主攻类型即块状硫化物铜矿、铜镍硫化物铜矿及斑岩铜矿;三个远景类型即热液变质改造型、陆相火山岩型、砂岩型这三类铜矿;二个客观存在型铜矿即矽卡岩型铜矿、岩浆热液型铜矿(脉状)。所谓主攻类型即近期找矿的重点目标;远景类型即指还未取得重大找矿突破、但其潜在的成矿条件与找矿远景都不错,可作为持久战略目标留待深入解剖;客观存在类型即指有此矿床类型存在,其价值与远景均不太明朗、工作安排可暂缓的成矿类型。
3 新疆找矿勘查的进展
新疆的铜矿勘查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七十年代末,喀拉通克大型铜镍硫化物型铜矿的发现,掀起了在“三山两盆”寻找与基性—超基性杂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型矿床的高潮,随着黄山、黄山东、香山等一批中—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发现及喀拉通克式“岩浆熔离—贯入型铜镍矿床”成矿模式的问世,使新疆的铜镍找矿进入鼎盛时期。
八十年代中后期,在阿尔泰南缘泥盆纪构造火山盆地中发现了阿舍勒大型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从而拉开了在北疆寻找陆缘裂谷带晚古生代火山喷流沉积成因的块状硫化物(富)铜矿的序幕,而且随着阿舍勒盆地铜矿找矿的深入及一些中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如乔夏哈拉)的发现,使新疆的铜矿在全国的排名一下就跃升了许多。
九十年代之后,先后发现的小热泉子、土屋等中—大型铜矿床,尤其是最近新发现的大型斑岩铜矿——土屋铜矿,结束了新疆无成型斑岩铜矿的历史,可以断言这对于下个世纪天山南北的铜矿找矿勘查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昭示。
4 小红山铜矿产生的机理分析
小红山铜矿位于阿勒泰造山带南缘克兰复向斜的次级构造单元-阿勒泰复向斜的北东翼。自南向北由小红山背斜及北部的开尔拍依向斜组成。小红山背斜轴为北西向,核部由康布铁堡组第四岩性段的霏细岩、火山角砾凝灰熔岩组成,两翼为中泥盆统阿勒泰组第一岩性段,岩性为黑云母片岩。在东部转折段可见变砂岩及砂砾岩围绕霏细岩分布。背斜轴部走向315°,枢纽向南东倾伏,构成斜歪倾俯褶皱,小红山铜矿位于该背斜南东核部转折端一带。受区域构造影响,矿区地层片理化发育,整体走向南东-北西向。矿区内断裂十分发育,中部发育一条北西向主断裂,这是北东-南西向挤压作用下,伴随褶皱构造而形成的,为矿区控矿断层,长度约1 500 m,走向约305°,倾向30°~37°,倾角73°~80°,在此断裂两侧发育数条北东向断裂,近南北向断裂,但规模不大,少数切割北西向断裂及岩层,北西向断裂破碎带多被切割呈菱形块状,对矿化蚀变带的分布有一定影响。
小红山铜矿体主要赋存在于浅肉红色及灰白色霏细岩中,矿体集中分布于霏细岩的东南部,铜矿体地表为氧化矿体,主要含铜矿物为蓝铜矿和孔雀石。含铜矿物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网脉状沿片理化带、构造角砾岩及树枝状裂隙中分布,矿体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受断裂构造控制。根据矿物组合及结构构造特征推断该矿体形成机理如下:
在酸性霏细岩形成之后,火山角砾凝灰熔岩开始喷发,在角砾凝灰熔岩形成后期,含铜火山期后气液在矿区东南部沿霏细岩裂理向上运移,到近地表处由于周围压力急速下降,发生“隐爆”,瞬间含矿气液充填隐爆形成岩石裂隙及角砾岩中。由于含矿热液规模较小形成矿体规模也小,最终在近地表形成脉状铜矿体。因此,小红山铜矿形成机理,就是在含矿气液运移到近地表产生“隐爆”而形成的。矿体的形成与所处成矿地质背景密不可分,是火山作用的产物,成矿物质来源与火山活动相关。
5 结论
(1)要从大区域的范围内把握某地区成矿的可能性,成矿地质背景的把握,对进一步选择找矿靶区是至关重要的,是进一步找矿获得成功的前提。
(2)成矿地质背景分析要从区域大地构造背景(演化),到区域地球化学场,和区域岩浆岩、地层、构造,以及区域矿产等进行从何分析综合分析。
(3)要建立区域构造格架,查清区域上各类构造体系,对构造体系的复合关系和构造体系及其应力场的发展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再进一步通过成矿构造分析,反演成矿构造体系和成矿构造应力场。在成矿构造应力场的确定中,成矿时期的确定是比较主要的。
(4)成矿时期往往是某个构造体系及其应力场活动的时期。在成矿构造应力场的确定中,要严格区分区域构造应力场和局部构造应力场,特别要注意从局部的派生构造确定的局部应力场或局部性构造体系受高序次构造体系及其应力场所控制;要按照构造或构造体系的次序关系,由局部到区域确定出区域性构造应力场乃至全球性构造应力场,才能正确地探讨构造应力场的控矿规律。
(5)要注意吸收和运用新的科学成矿理论,将象幔源成矿、活化成矿、非线性成矿等观点灵活地加以借鉴与运用。
[1]田文法,郝俊杰,严加永,等.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邯邢式铁矿深部找矿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4(25):1442-1452.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生成矿规律及预测图说明书.1986.95~105.
[3]田培仁.新疆铜 (镍钼)矿主要矿床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J].矿产与地质,1994,8(5):321-325.
P5[文献码]B
1000-405X(2015)-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