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探析
2015-03-31刘娈
■刘娈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水文工程大队 四川成都 611730)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探析
■刘娈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水文工程大队 四川成都 611730)
作为一种地质现象,自然原因以及人为原因引发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对于人们的生存环境、日后发展、资源维持都是严重的危害。现如今的地质施工中,自然资源短缺的同属,地质和生态环境也持续恶化。工程施工各项设施以及工程经济方面,甚至于可持续发展方面都会受到地质灾害的影响。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就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于此制定出了相应的解决防治方案措施,望上述具备理论与实际价值的相关探究能够对实际施工作出贡献。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防治
1 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地质工程学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出现的新兴学科,它致力于解决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地质科学问题,包括着工程规划、竣工、后效等阶段。其中,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是地质工程学涉及探讨的两个主要方面。就岩土工程而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其主要针对于岩土开挖以及加固工作。而就地质灾害而言,其则是一种防治工程,是防治、防范一些由自然、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现象,是全方位研究合理开发管理地质生态环境的主要内容。
同时,地质灾害是一种不良地质现象,是通过地质环境改变或者地质异常活动而引起的。类似于山体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山体滑坡、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沼泽化、盐碱化、地震、地热害、火山崩塌等都是地质灾害的范畴。鉴于此,在如今的岩土工程建设中,尽快找到地质灾害产生原因,并制定相应措施以及应急方案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并且为了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还要加强管理方面的建设。
2 地质灾害的成因
在我国地质灾害中,其产生原因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其一,自然地质灾害,其是由自然原因导致的地质环境问题。其二,人为灾害,其是通过人类的活动不当所造成的地质灾害问题。现如今,我国经济水平发展中,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中,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是重要的问题,是重大的威胁与危害。
2.1 自然灾害
(1)滑坡问题。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其产生的原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开挖坡脚;蓄水排水;堆填加载;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2)崩塌灾害。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有采掘矿产资源;道路工程开挖边坡;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堆(弃)渣填土;强烈振动。
(3)泥石流问题。其产生主要是由于:经过暴雨以及洪水的冲刷,地表的砂石以及坡面松散的破碎岩石土体会进入水流之中形成泥石流。所以,泥石流具有较大的体积、面积、流量,其中悬浮着大量的粉砂及粘粒的粘稠泥浆推动粗大固体碎屑物是泥石流典型特点。泥石流形成,需要特定的地形条件,只有在山坡以及沟床中,大量水流浸透其中固体堆积物,破坏其稳定性,导致固体堆积物随水流下移才会形成。而由于泥石流一般情况下不仅携带的石块巨大,并且爆发突然、来势汹汹,所以其会带有巨大的能量,导致破坏力极强的特点。
2.2 人为灾害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类似于矿山开采这种大量索取自然资源的工程,一旦开发利用过于大量,不仅会使得植被破坏问题加重,还会使态环境受到威胁。而且,人为因素是导致大部分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地质灾害,会受到类似于乱砍乱伐,过度开发矿产资源等不良行为所导致。
3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措施
(1)通过植树造林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很大原因是由于施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承受不起施工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因此,只有加强植树造林工作,通过生物性措施不断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才能在根本上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对于灾害频发地,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调动各种力量进行自然保护。将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得以改善,在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就会将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降低。
(2)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规范人类各种生产开采活动。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正常的自然灾害远比不过人类不正当行为而产生的地质灾害。同时,速度快、危害范围广、面积大是人为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鉴于此,就要切实提升地质灾害在人们心中的严重性,加强人们对于预防地质灾害重视,提升防治意识。
(3)防治地质灾害工作一定要切实到位。为了有效降低地质灾害对于环境、企业方面的破坏,不但要切实提升防治、检测等工作,还要使得地质灾害工程建设工作得到完善。为了切实缓解地质灾害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就要加强护坡、拦截工程建设,并且提升移民工程效率。
(4)确保避让措施建设健全。首先,雨天避让建设。临时避让措施要在暴雨天气进行。同时,搬迁工作,也要确保在大雨来临前进行,从而实现有效的躲避,尽可能减轻损失。其次,搬迁避让建设。一些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且相对治理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已经做出过防治措施仍多次受到损害或者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就要确保其搬迁避让工作有效进行,一定要保障其远离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保障人身以及经济损失降低到最小。
(5)确保灾害预警系统的有效性。在如今信息化时代中,灾害预警系统也要实现信息化发展,使得地质灾害能够更加有效的预防。同时,在预警中加入跟踪技术,并且建立健全灾情档案与数据库,信息会在异常状况出现的第一时间被公布,使得各方支持能够到位。这种灾情预警动态系统平台,不仅方便了相关工作者进行交流合作,还一定程度上使得灾情防治能力得到加强。
4 结束语
毋庸置疑,地理环境问题、地质构造问题、气候条件问题等方面都与地质灾害密不可分。鉴于此,“预防为主,整治为辅”便是预防治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工作中需要遵循的理念。一定要杜绝灾后处理现象,确保地质灾害预防与检测工作,主动积极的预防。现如今,国内的整体实力都在加强,科学经济都在发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也随之对其技术、方式、材料等进行着创新,新型内容的运用,必然会使得其防治地质灾害的工作与技术得到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1]徐丹,曲海英;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8
[2]黄金荣;浅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J].科技与企业.2012年第7期
[3]李扬.浅述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J].建筑知识,2012, (8).
P5[文献码]B
1000-405X(2015)-10-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