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03-31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高 瑾
浅谈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辽宁师范大学 高 瑾
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汉语已经跃居为世界第二大语言,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能说出地道汉语的人却非常少,这是汉语课堂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严重分离导致的。本文通过阐述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以及对比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针对如何将中国文化与汉语教学完美结合提出一些看法。
中国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 文化导入
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是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对汉语的学习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在教授汉语的时候,如果不渗透文化,学生很难正确掌握汉语的使用,进而跨文化交际这一最终目的更难以达到。因此,想要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把对外汉语教学有效合理的同文化教学相结合。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受传统思路以及方式影响,汉语的教学同其他语言类教学一样,对语法以及词汇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文化知识的讲解和应用;进而使学生陷入了忽视甚至不知道所学知识的相关文化背景,一味盲目的对词汇、语法等死记硬背的怪圈。
一、语言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任意性语音符号体系,它具有文化特点,是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想要熟练驾驭一种语言,不仅要对词汇信手拈来,还要对所学语言独特的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进行不同程度的熟悉。因为对这些领域掌握程度的深浅,决定语言学习者能否在心中形成此种语言特有的韵味。因此,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亲密无间的,语言是人们对文化进行透彻记录和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文化中也包含了语言,想要汲取一个文化的精髓,就必须能将此种文化下的语言熟练地运用。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如何解决好跨文化障碍已经成为了热点。除了对词汇的学习,文化对比是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这种所谓的文化对比即将包含日本文化的日语、包含欧美文化的英语以及涵括华夏文化的中文进行细致研讨,最终确定最佳的方案在对外汉语中教学中渗入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一书中,作者针对能够影响语言学习和实用的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主张在对外汉语的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不要把语言课上的特别的乏味。总体来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的中国文化研究还比较少,这个领域虽然已经有所研究,但具体深入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三、中西方文化的对比
1. 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英语是以欧美文化为背景,汉语则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因此中西方无论是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各种场合的语言使用中异多同少。例如,见面打招呼,我们经常会问彼此“吃饭了吗?”但是在西方却常常以“天气不错!”开始对话。因此,要想让学生很好的掌握汉语这门语言,就必须很好的理解中国文化。
2. 中西方传统文化在形成上不同。中国的传统社会是以父子、血缘为核心,西方世界则是以夫为核心。所以在汉语中使用率最高的参数有五个:男女、长幼、辈分、父/母系、直/旁。而英语中只出现三个参数—男女、辈分、系族。
3.中国与英美的宗教不同。中国宗教主要有三大教—佛、儒、道,另外还存在“九流”。而英美宗教只有基督教,这也是英语当中经常出现“For God's sake!”“My God!”等词语的原因。宗教直接影响着文化的形成,很容易引起外国学生在汉语翻译中遇到障碍。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方法
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就是为了能够跨文化交流,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门语言,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影视教学。电影可以传递丰富的文化信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觉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加深印象。影视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是题材的选择,授课教师一定要先提前大量筛选题材,找到一部学生愿意看,还要包含中国文化、风俗习惯、民族风情等背景的影片。这样,在教师讲解下,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汉语的使用,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文化参观。课堂上书本的学习总是乏味的,很难理解其中韵味,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更好理解汉语的使用。授课教师要提前确定好参观路线,对学生讲解清楚参观的目的和要求,在参观过程中讲解文化的背景知识和中国人的生活环境,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把书本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更好地提高汉语水平。
3.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文化表演。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讲解书本知识,教师要多组织小组汇演、角色扮演等活动,教师假设场景,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让他们自己查找资料,理解这一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组织语言,通过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更好地掌握汉语的学习。
外国学生学习汉语就是想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只是单纯的靠书本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每一种语言都有其对应的文化背景,对文化背景不了解就很难掌握这门语言的精髓,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引入中国文化,这样可以增强外国人对汉语的理解能力,使学生的汉语学习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1]于桂梅.从汉语词汇看文化与语言的关系[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
[2]高立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J].南京社会科学,2002
[3]孙靖涵.论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J].现代商贸工业,2010
[4]张飞祥.从电影《刮痧》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ISSN2095-6711/Z01-2015-0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