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 得言得意——《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课堂实录与点评
2015-03-31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新城小学曹华文王文国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新城小学 曹华文 王文国
一、趣味速记,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小沈阳吗?他的小品《不差钱》一定看过吧!小品中,他有段台词很是经典,老师教大家背一背,看谁能最快记住?
(出示课件,师分述下列台词,生复述。)
人这一生其实可短暂了,有时候一想跟睡觉是一样一样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这一辈子就过去了。
师:读完以后,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应该珍惜。
(以诗歌形式出示配乐台词,生诵读)
师:伴着舒缓的乐曲,我们一起诵读这段话。这段台词就是一首小诗,如果要给它取个名字,它的名字叫做《人生》。
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有人茫然无措,随波逐流;有人乘风破浪,一路奔跑。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奔跑者,他的名字叫林清玄。
(课件出示下列简介)
师:这是林清玄的简介,我只给同学们30 秒的时间。请仔细阅读,快速记忆,看谁记住的最多。
(出示时钟读秒,生速记,交流)
师:读完简介,有什么话想说?想知道他成功的秘诀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写课题,注意“赛”字的第三横稍微长一点,撇捺要舒展,最下面是一个“贝”字。
点评: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任何‘点子’都是老师的创造。创造,才能使教学之树常青,常新。”这个点子想得好:课前交流环节与本课教学内容巧妙融合,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一步教学做好了情感熏陶和内容铺垫,同时限时速记使学生沉浸在紧张的氛围中,紧迫感油然而生,和时间赛跑的深意也悄然从书面走进了现实。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师:林清玄和时间赛跑收获了成功,我们也和时间赛跑吧!请同学们用5 分钟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别忘了,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生读,在约4 分钟时播读秒音响)
师:5 分钟没到就读好了,你们跑赢了时间!看看这个“赢”字,笔画很多,挺难写的,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生:“赢”字是由“亡”“口”“月”“贝”“凡”五个字组成。
师:把字拆开记是个好办法,那该怎样把这个字写漂亮呢?
(生说,师写)
生:“亡”和“口”写在横中线上,要写得扁,其他三个部分要写得窄一些,“贝”字写在横中线上。
(出示“梭”字图文片子)
师:它是本课的另一个生字,谁来读?“梭”是平舌音,你读准了。“梭”你们见过吗?谁来说说。“梭”字比较难识记,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我们学过“俊俏”的“俊”和它相似。
师:不错,利用学过的熟字来记生字是一个好办法。那同学们看看课文要求会读写的生字中哪些字可以用这种方法?
生:“比赛”的“赛”和“寒冷”的寒,“犹豫”的“犹”和“忧伤”的“忧”,奖状的“奖”和“将来”的“将”,“假若”的“若”和“辛苦”的“苦”。
师:真会学习!不仅记住了这些字,还会给它们组词,请同学们在课堂书写纸上写写这些生字吧。注意书写姿势:头正、背直、脚平。
点评:2011 版新课标中把识字、写字作为重点内容。《和时间赛跑》虽是三年级下册的课文,但依然要把识字、写字作为重点之一。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字形特点,把生字拆开识记,并在具体的语境中加强词语的理解、辨析和运用,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三、细读课文,解开谜团
师:“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同学们抓紧时间朗读课文第1、2 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你的内心是什么滋味?
师:假如让你用一个字形容你品尝到的味道,你会用哪个字?
生1:“酸”字。他的外祖母去世了,他很心酸。
生2:“苦”字。他的外祖母去世了,内心很痛苦。
生3:“悲”字,外祖母去世了,他内心非常悲痛。
师:你们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请同学们一边寻找一边圈画。
师:同学们,抓住这些词,带着这种淡淡的忧伤,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出示词语:疼爱、痛哭)
师:请同学们用这两个词语说一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生:疼爱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我痛哭了一场。
(补充出示:忧伤)
师:谁能再说说?
生:疼爱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我很忧伤,痛哭了一场。(补充出示:安慰)
师:谁再来说说?
生:疼爱我的外祖母去世了,我很忧伤,痛哭了一场,爸爸妈妈安慰我。
师:带着这种感受,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个自然段吧!
点评:此环节在阅读中有机灵活地结合语言训练赋予了语言学习的活力,又有应用的难度,学生兴趣高涨。由学生的表达可知:一是理解课文内容水到渠成;二是积累、内化了“疼爱”“忧伤”等词语,会熟练地运用,而且有效训练了概括能力;三是深刻理解了作者悲痛的情感。
师:爸爸妈妈的安慰,少年林清玄没有听懂,便问:“什么叫‘永远不会回来了’呢?”爸爸的回答让他觉得迷迷糊糊的。我们来读读这个谜,看你能不能读懂?
生:我读懂了所有事情和东西过去了,都不会再回来了。
(板书:所有、不会回来了)
师:课文中,爸爸说了哪些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的呢?一边圈画,一边体会句子的意思。
(生读后,交流体会,相机板书:昨天、童年、生命)
生1:昨天已成为过去,我再也回不到昨天了。
生2:爸爸的童年过去了,他就回不到童年了。
生3:我们会长大,变老,去世,永远回不来了。
师: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会被时间带走,永远回不来了,所以作者感到可怕,更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老师来读读爸爸的话,你们听一听好吗?听完老师的朗读,你是什么感觉?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老师抓住了哪些字词,读出了忧伤的感觉?
点评:书声琅琅,熟读成诵。读,是语文教学的永远有效方法,从初读到背诵,可谓水到渠成。学生读得尽兴、入味,背得轻松、高效,全在引导之妙。潜心读文,圈画重点词句,做出简要批注,了解构段特点等多种方法。
三、自主阅读,读写迁移
师:通过“一边读书,一边画出关键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是学习阅读的好方法。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种学法默读课文第6、7 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么表达对时间的体悟,画出有关词句,写下自己感受。
生1:今天的太阳落山了,明天我就见不到了。
生2:可能明天鸟儿飞过的路线还会相同,但永远不是今天这个日子了。
生3:明天飞过天空的那只鸟,或许已不是昨天的那只鸟了。
师:是啊!作者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这些自然现象,感受到了时间一去不复返。请回忆你在生活中看到的自然现象,试着仿照作者的写法表达你对时间的理解和感受。
生:我看见大雁在空中飞翔。它们飞得很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大雁而是它的孩子了。
点评:阅读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语言特点。抓住文本的语言特点,教学才有新意,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都得到发展。此段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读中感受思想感情,追溯语言表达方法,然后取其形式,举一反三,学习运用,既得“意”又得“言”。
四、深情结课,升华感受
师:面对飞驰而过的时间,少年林清玄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他为什么着急,为什么悲伤呢?后来他为什么会变得高兴而快乐呢?这只能等到下节课继续交流了。因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啊!
师:同学们,现在离下课时间还有两分钟,在规定的时间内我们提前完成了预定任务,我们跑赢了时间。这已成为过去,时间仍在流逝,我们仍需奔跑。
(课件播放羽泉演唱的歌曲:《奔跑》,出示课后作业)
点评:教学从课前的趣味速记、和时间赛跑开始,又以时间仍在流逝,仍需奔跑的激语结束。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经历了阅读的过程,享受了阅读的乐趣,习得了阅读方法,还在于激荡情怀,催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