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时代如何防止微课内容碎片化
2015-03-31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张飞宇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张飞宇
微课以短小精炼为主要表现形式,一出现就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每天的时间呈现碎片化,找不出更多的空余时间进行连续性学习。微课的出现给碎片化时代的学习提供了一个途径,其视频形式非常契合当前的时代特征。
高职院校学生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微课几分钟的时长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另外,微课创新点较多,更加符合学习者的需求,微课引入高职教学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和热爱。通过这两年的微课比赛,高职院校对微课极为重视,教师对微课的建设热情及其高涨。但是,目前关于微课的开发多头并进、模式不一,“碎片化”较为严重。如何防止微课内容碎片化,笔者有以下几条建议。
一、有序开发微课内容
微课的开发非常方便,有一台电脑就可以,这一特点反而使其很容易碎片化。为了避免微课内容重复和无序开发,在微课资源开发和建设组织方面,要以贯彻政府教育政策为切入点,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微课建设内容的整体规划,按照新课程教学要求结合本地区教材,组织技术人员和教研专家共同确定各学科的知识点,在统一意见后发布,作为有针对性、连续性、分阶段开发微课资源建设和应用的主要依据。另外,学校要发挥各学科委员会的作用,抽调人员建立微课专家组,负责相关政策把控、微课遴选、内容审定和运行评价,保障微课资源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二、各内容之间需有效衔接
微课内容上的衔接可以更好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但是微课的主要特点是时间短,同一学科的各个微课之间显得比较孤立,没有衔接。如果能将各微课之间的教学内容有效地衔接起来,将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点的效率。 因此,同一门课程中不同知识点的微课之间应有紧密的逻辑联系。例如,各部分之间可以采用一些相近的图例或文字明确下一阶段的过渡关系,使学生轻松地掌握学习内容。
三、制作专题式微课
当前微课开发的主要是单一知识点,而且很多微课重复同一个知识点,内容缺乏系统性,这也是微课碎片化的一个原因。有计划、有组织地制作专题式微课,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专题式微课是把某一个专题的知识体系分解成若干个细小的知识点,再把每一个知识点制作成一个微课,由若干微课组成一个系列。要求微课开发者以确立学科专题课程标准为基础,较宏观地把握知识体系,除设计制作外还应有微教学设计、微学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分析等系列配套资源。专题式微课最大的优势在于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既方便学生解读及测试,也方便教师借鉴、加工与整合,满足师生教与学的需要。例如,高职护理专业“护理药理学”这门课程可以分为“传出神经药理学”“抗菌药”等若干专题进行集中开发。
四、微课资源的可查询性
对于碎片化的微课资源,建立一个可发布、检索和观看的平台很重要。微课的建立是为了服务于学习者,一定要以一种开放性的胸怀面对未来、面对学习者、面对同行,建立一个微课资源库,任何人只要在有网络的情况下都可以观看。微课库可以由各个省提供服务器,学校负责上传微课作品。各个学校的微课按照自己的分类方式上传,以满足自己学校学生使用,方便其他学习者、同行查询与分享。
五、微课资源检索的方便性
目前,各类微课平台排序没有经过系统分类,学生盲目而随意地查找所需资源。虽然有搜索引擎作向导,但教研工作者在上传微课件时设置关键词的精准性和完整性有限,极大影响了检索效果。
我们可以把某个学科在把控好连续性的基点上划分出知识点,将学科内容穿插、整合成一个网络化学科体系,建立学科的知识结构树,然后细化每一个具体知识点制作成微课件。这可以避免微课之间彼此孤立,使学生直观而准确地看到专题知识及学习路径,既确立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又对学生全面而深入地领悟知识内容大有裨益。知识树的构建由教务处或科研处牵头,连同教研专家、技术人员和学生共同制定。平台中知识树导航检索系统应不断修正,循序完善。
总之,微课的出现是教育资源建设重心由“助教”向“助学”转变的大趋势。微课既是碎片资源,也是碎片产品。教学资源必须适应网络学习非结构化、去中心化、碎片化的特点,但是要防止微课内容碎片化,否则学习者更加无所适从。如果我们能够有计划、有组织地制作专题式微课,有序开发微课资源,各微课之间的内容能够有效地衔接起来,建立一个可发布、检索、观看的平台,以方便微课资源检索,有效防止微课内容碎片化,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王 觅,贺 斌,祝智庭.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
[2]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
[3]胡铁生.区域性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