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的理念和路径探析
2015-03-31朱中原,黄明明
作者简介:朱中原(1984-),男,安徽宿州人,讲师,从事思政教育研究;黄明明(1984-),女,安徽宁国人,讲师,从事文秘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 2013年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项目“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ZYLX1213018)研究成果。
DOI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5.02.040
高职院校实施自主招生已经七年有余。自主招生缓解了高职院校招生压力,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可谓双重影响、功过参半。目前自主招生改革已经弓在弦上、不得不发。剖析现状是深化改革、解决问题的前提。高职院校应当客观、全面地剖析自主招生的尴尬现状和困难境遇。
一、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现状与困境
“自主招生是高职教育特色化办学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教育招生制度改革的未来趋势。” [1]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经历了几年的试点改革逐渐成熟和完善,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1.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现状
第一,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近年来在招录院校、招生人数和生源范围上都大幅扩张。2007年教育部授权8所国家级高职院校试点多元化招生改革,正式拉开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大幕。2012年教育部牵头200所国家级示范、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和若干试点院校开始大规模的自主招生工作。2013年大批普通高职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开始加入自主招生院校大军。2007年自主招生名额总数只有五千多人,而2012年自主招生人数飙升至78000人。2007年自主招生主要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2009年自主招生开始面向普高和中职毕业生。2012年自主招生全面放开,开始面向具备高中学历的社会人员进行招考。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范围和规模的扩张一方面表明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方面也证实了自主招生开始深入人心,获得了考生和社会的认同。第二,报考形势冷热不均。“自主招生提供了更大的升学选择空间,对考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各高校自主招考的异时时进行给学生的多重报考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学生和家长会根据各校的办学声誉、办学质量和特色专业来进行院校排序,然后按序参加各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以增加报考质量和录取概率。多重报考一方面徒增了各院校的招生成本,一方面加重了各校间招考形势的冷热不均现象。国家级高职院校报考形势异常火爆,民办高职院校报考形势格外冷清。宽口径专业报考人多,窄口径专业报考人少。特色专业报录比很高,冷门专业报录比较低。有些国家级高职院校的宽口径特色专业招录比可以达到几十比一,有些民办高职院校的窄口径普通专业甚至出现无人报考以致最终取消的现象。报考形势的冷热不均使得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几家欢喜几家愁。第三,教管难度骤然加大。分类招考带来生源特质的多样化,也带来了教管对象的差异性,增加了招生院校的教管难度。中职毕业生学习意愿强,技能基础好,但理论接受能力欠缺。高中毕业生理论基础好,学习能力强,但学习习惯差。社会毕业生学习意愿强,理解能力好,但纪律意识弱。不好学和难管理是三类考生的共同特性。自主招生学生往往入校第一年较为珍惜入学机会,学习也较为刻苦和踏实。但大二以后就开始大范围地逃课和违纪。窄口径专业自主招生学生表现得尤为明显。目前虽然高职学界对于自主招生学生编班问题已经形成共识,即宽口径专业自主招生混合编班,窄口径专业自主招生学生单独编班。但一时难以消解自主招生学生固有的散漫陋习。教育和管理难度的骤然加大使得教师和辅导员对于自主招生产生不屑与抵制的心理,进而引起高职院校对自主招生的态度转变。
2.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困境
随着自主招生工作的持续推进,问题和困难开始逐步显现,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开始走进尴尬的境地。自主招生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生源低质化日趋严重。高校录取率的攀升是造成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2008年全国高考考生1050万人,录取599万人,录取比率为57%。2012年,全国考生915万人,最终录取685万人,录取比率达75%。伴随着高考报名人数锐减和录取人数激增的是高校录取率的不断攀升。录取率的攀升对考生而言意味着其可以获得更多的升学机会,对高校而言则意味着录取规模的扩张和生源质量的下滑。优质生源的流失是导致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生源质量下滑的直接原因。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出于高考预期考虑而不愿意报考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优秀的中职毕业生出于就业因素考虑而不愿意继续升学深造。社会毕业生出于成本因素考虑而不愿意就读全日制教育高职院校。报考生源严重低质化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办学声誉。第二,招录态度出现分化。自主招生软化了招录标准,提升了招录的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职院校的招生压力。普通高职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更多出于招生前景压力考虑而愿意进行更大范围和规模的自主招生。他们往往会积极争取招生名额,全力扩大招生范围,也乐于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招生宣传。国家级高职院校由于生源充裕且优质而不太愿意进行自主招生。他们往往会严格按照省厅划定的招生数额进行自主招生并逐渐开始节约和俭省宣招成本。招录态度上的差异与分化会异化自主招生的历史使命,使其由人才遴选手段变为生源储备手段。态度决定高度。对待自主招生的不同态度决定了各高职院校在招生市场上的不同地位和高度,既激化了高职院校间的办学竞争也给招生院校带来巨大的教管难度。第三,教管改革实效性不强。生源的低质化带给招生院校巨大的教育和管理难题。自主招生学生入校后进取意识弱、学习意愿低、学习习惯差。具体表现为上课逃课率高、上网率高和睡觉率高的三高现象。高职院校集思广益、妙招频出,例如席卡考勤、定时限网等,但成效始终不尽如人意。任课教师往往不愿承担自主招生班级的教学任务。自主招生学生习惯了自由散漫,往往团队意识弱、自律能力差。他们热衷于个人生活,倦怠于集体活动。辅导员组织班级活动和管理班级事务的难度极大。在确保安全稳定的前提条件下,辅导员往往会降低管理标准,疏于班级管理。如此一来,教师忌讳教他们,辅导员懒得管他们。为此高职院校也曾做过大量的教学方式改革和管理模式创新,但最终成效并不明显。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教管改革的低效不能成为改革积极性消退的由头,反而更应成为高职院校进一步反思和深化教管改革的动力。
二、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的理念思考
“发展高职教育,更新教育观念是关键” [3]。理念层面的反思直接关乎改革的谋划和设计,是工作创新的前提。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要变革现状,走出困境就必须进行理念层面的分析和思考。
1.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迫在眉睫
自主招生是高职院校自主办学的重要体现方面。随着改革红利的不断消退,自主招生也走到了非改不可的重要关口。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迫在眉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招生前景压力倒逼自主招生改革。计划生育政策持续三十年发力使得高考适龄学生人数锐减,国外院校的开放式办学吸引了大批国内高中学生在高考前放弃考试而奔向国外。自大学扩招和院校升格以来,高等学校数目激增,由1998年的1022所增加到2012年的2442所。上述因素综合作用使得高校招生压力日益凸显。由于重学轻术的传统思想和就业低质化所加重的社会偏见所致,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更是举步维艰。自主招生是高职院校化解招生难题的突破口和可能路径。高职学界和高职院校对此充满希望。随着招生前景压力的进一步加大,自主招生的遴选生源的价值目标开始弱化,其结网捕鱼的补选生源功能开始逐渐强化。高职院校对自主招生的期望和希冀不断提升,自主招生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也随之大幅增强。第二,招生成本压力反逼招生改革。目前国家层面尚无统一的职业院校自主招生组织机构和考试制度,高职院校之间也未组建自主招生联盟。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尚处于单打独斗的混乱状态。巨额的宣传招生费用使得高职院校难负重荷,繁杂琐碎的考录程序使得高职院校身心交疲,日益恶化的教管难题使得高职院校头痛不已,高职院校出于招生成本和办学收益考虑开始反思改革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有些国家级高职院校开始主张建立专业招生联盟,倡导同专业的不同高职院校之间进行联合宣传、统一考试和择优录取。也有些国家级高职院校主张建立同城招生联盟,呼吁同一城市的各高职院校之间组建招生联盟,进行联合招生。这些主张和倡议虽未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但也反映了自主招生改革的呼声,是自主招生改革的前奏。第三,自主招生实效性提升迫在眉睫。高职院校对自主招生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招生实效却不尽如人意。国家级高职院校为了几百个自招生学生投入了数十万元的财力,相当于数以千计的高考生源学生的录取成本之和。普通高职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为了抢夺生源而在自主招生工作上投入更大,而最终的报到入校人数却不尽如人意。另外,由于面试时间短等考录过程的非科学性操作而带来的生源质量问题也令高职院校头疼不已。高逃课率、高违纪率和高事故率是自主招生学生入校以后日常表现的典型特征。工作的低质化带来理念的反思,思想的提升会坚定前行的步伐。经过对自主招生必要性的短暂怀疑后高职院校开始反思改革的必要性。目前关于自主招生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问题在高职学界和高职院校已经达成普遍共识。
2.高职院校创新宣招模式大有可为
信心是动力的源泉。改革前景是改革自信的源头活水。改革自信是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要坚信创新宣招模式大有可为。第一,宣传部门创新宣传模式大有可为。单个院校自行宣传招生的传统模式不适用于小规模的自主招生,规模化宣传是招生宣传工作革新的必然路向。为降低宣传成本和扩大宣传效果,国家级高职院校应当主动强化对外联络功能,积极牵头组建省内专业招生联盟或同城招生联盟。普通高职院校宣传部门可以根据自身招生计划编撰宣传资料提交招生联盟进行统一宣传。自主招生联盟可以申请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行文方式进行招生政策宣传,也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进行舆论宣传。各高职院校宣传部门要加强与生源学校的日常联系和交往,可以积极邀请高中和中职学校的校长来校参观考察或精心组织优秀教师前往高中和中职学校做招生宣讲报告,也可以严格遴选优秀学生进行统一培训然后安排他们利用假期返回母校对学弟学妹进行宣传。第二,考务部门革新考试模式大有可为。繁杂的考务工作使得高职院校考务部门应接不暇,革新考试模式势在必行。高职院校考务部门可以根据招生联盟的任务分配来专攻某一具体的考务事宜。为确保命题的科学性和试卷的保密性考务部门可以抽调优秀教师组建高水平的命题专家队伍并着力建设常态化的考试题库。为提升笔试过程的效率性和公正性考务部门可以尝试将笔试变成无纸化考试即上机操作。为强化面试过程的科学性和功能性考务部门可以适度扩充面试主体范围,尝试遴选优质校企合作单位的业务骨干担任面试主考官全程参与面试工作。为确保面试过程的透明度和廉洁性,考务部门应当对面试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同步录像,可以探索在微格教室中进行面试。革新自主招生考试模式就是将繁杂问题简单化操作、平凡问题实效化处理的过程,高职院校考务部门对改革要充满自信。第三,招录部门提升招录实效大有可为。发榜录取是招生工作的最后和关键环节,高职院校招录部门要在创新模式和提升实效上下功夫。招录的公正性是提升招录实效的本质要求,招录部门可以尝试聘请第三方社会组织对笔试、面试和统分工作进行重新核实和检查,也可以邀请生源家长组建家长监督委员会对招录程序进行全程监督。招录的效率性直接关乎生源的到校报到率。招录部门在接到考务部门的录取名单后应当第一时间在校园网站上发布通知并及时加急快递录取通知书。招录部门可以尝试通过考生QQ群和电子邮箱的方式先行发布电子版录取通知书。招录的公示是阳光招考的最后保障。招录部门应当在考务结束后第一时间将考试概况和录取名单及时、足时公示以接受社会监督,并及时将招考总结和招录名单上报省厅以接受上级监督。
3.高职院校革新宣招工作有章可循
紧迫感和自信心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遵循规律是确保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自主招生的宣招工作改革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高职院校要潜心探索和充分尊重。第一,效益性是宣传工作改革的目标。不同宣传媒体的效益性大不相同。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好政府的政策性宣传和媒体的舆论性宣传。降低宣传成本是创新宣传模式的重要目标。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质优价廉的网络媒体资源。学院网站、校园贴吧、公共微博和个人QQ群等都是高职院校对外宣传招生的新鲜路径。扩大影响力是创新宣传模式的首要目标。社会知晓、家长了解和学生熟知是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的基本评价标准。宣传部门要凝炼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亮点和重要成就并进行重点宣传,要在家长、学生日常关注的媒体领域进行专门宣传。提升美誉度是创新宣传模式的关键目标。对于提升学院美誉的新鲜事件,宣传部门要通过多种传媒渠道和平台及时、全面地发布以实现信息的快速、高效传播。对于涉及办学声誉的敏感话题宣传部门要抢占网络媒体话语权,要统一口径、权威发布。第二,科学性是考务工作改革的方向。高职院校考务部门革新工作模式要以提高科学性为价值导向。确保考题的科学性和保密性是革新考务工作的基本要求。笔试题目要能检测出学生的综合素养,面试题目要能探测出学生的职业潜质。考务部门借调专家来遴选考题要全封闭进行,试卷保存要专人专柜和全程监控。提升考试工作的透明度和廉洁性是革新考务工作的根本要求。考务部门组织教师监考要临时抽签、随机安排。考试过程要全程监控、同步录像。考试和阅卷期间要严禁一切非考务人员进入考点。强化考试工作的效率性和公正性是革新考务工作的本质要求。为避免和减少学生和家长异地住宿,考务部门应尽量在一天内完成全部考试工作。可以安排上午笔试和下午面试。笔试部分可以电脑统分,中午张榜公布。面试部分可以当场公布分数。第三,实效性是录取工作改革的重点,准确性是录取工作的生命线。录取通知书的发放和投递要确保准确无误。多渠道通知是避免误差、提升准确性的有效手段。电子版通知要以收到回复为通知成功的标准。纸质版通知的副本要留存备查。时效性是录取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完成公示和上报程序后,招录部门要迅速下发电邮、短信等电子版录取通知并快速完成纸质版录取通知的投递工作,同时前往省厅及时调取已录学生的学籍档案。针对学生及家长的录取、报到事宜咨询,招录部门要安排专人负责,要24小时全天候负责答复,电话咨询和上门咨询,并对其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进行专项考核和绩效奖惩。报到率是招录工作实效性的最终体现。新生报到期间招录部门要负责好自主招生学生的专项迎新工作,对于未报到学生要及时电话联系,详细了解具体事由并积极动员、鼓励其到校报到。
三、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的路径探寻
1.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基本路向
理念指引路向,路向体现理念。确定路向是落实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探寻路径的必要前提。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工作改革要遵循以下几点基本路向。第一,自主化和集成化是自主招生改革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协同发展是后工业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典型特征。2013年教育部将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明确下来。高职教育的规模要扩大,层级要提升。2008年以来新升格的600所本科院校要转型为职业本科。探索职业教育多年的国家级高职院校倍感招生前景压力。弯道超车和升格职本成为其发展目标。严控自招规模、确保生源质量以求为升格职本做铺垫成为国家级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的首要目标。完全自主化成为其自主招生改革的必然趋势。普通高职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为了降低宣招升本和提升宣招实效必然会积极申请加入同城自主招生联盟或省内专业招生联盟。集成化招生成为普通高职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必然趋势。不同类别高职院校间的自主招生改革路向分化既是办学竞争的必然结果更是发展目标的自主选择。第二,科学化和规范化是自主招生改革的必然要求。回归遴选功能是自主招生科学化改革的必然选择。考试的终极目的是遴选人才。考试工作改革的基点要回归到遴选功能上来。国家级高职院校要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转化就必须严把入学关,确保生源素质。考试的遴选功能必须加强。普通和民办高职院校虽然面临激烈的生源竞争,但通过自主招生来补充生源并非治病良药。恰恰相反,他们应当在遴选生源、精心培养和争创美誉上下功夫。科学化是改革路向的内容要求,规范化是改革路向的形式要求。前者是后者的本质要求,后者是前者的形式保障。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强化自主招生考试程序的严谨化、精细化、透明化来实现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必须以实操的规范化来提升改革的科学化。第三,效益性和实效性是自主招生改革的价值目标。市场化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市场适应能力是高职院校市场化办学的核心能力。办学成本和社会美誉是高职院校市场化办学的两个重要衡量标准。办学成本是效益性的具体体现,社会美誉是实效性的重要表现。效益性是自主招生改革的经济价值目标,实效性是自主招生改革的综合价值目标。前者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参考标准,后者是改革成败的终极评价标准。招生成本是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工作改革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招生实效则是其招生工作改革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既要考虑招生成本更要关注招生实效,要以效益性和实效性为改革的价值目标,坚持实效性优先兼顾效益性,力求实现效益性和实效性的完美统一。
2.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具体路径
探寻路径是因循路向、实现目标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要落实改革理念、实现改革目标就必须在基本路向指引下积极探寻具体的通达路径。第一,解放思想,多渠道提升宣传实效。高职院校在革新招生宣传模式上要开拓思路、大胆探索。既要主动联系教育主管部门争取政府资源,实施市县两级教育部门的政策宣传,又要积极组建或加入自主招生联盟,发挥规模效益,实现招生宣传的收益最大化。高职院校既要重视平面媒体的市场宣传又要关注网络媒体的无纸化宣传。既要利用好高中班主任的导师式宣传又要发挥好上届学生的同辈宣传。覆盖度和美誉度是宣传工作的衡量标准。一切有利于扩大宣传覆盖度、强化社会熟知度和提升学院美誉度的宣传方式都可以而且应当为高职院校宣招部门所采纳。第二,实事求是,科学化组织考试测评。自主招生不仅要测试学生的理论素养更要测试学生的职业潜质。考试过程应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内容应包括高中或中职学校所授知识理论。面试内容要着重测试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技能和职业潜质,应当有相当比例的企业业务骨干担任面试小组成员。组织考试既要提升服务性,全程提供微笑服务和贴心服务,确保考生考得安心、考得舒心,又要确保公正性,绝不因为任何环节的细微疏忽而影响考试的公正性。考试过程既要注重保密性,严防考前泄题和考试作弊,又要提升透明度,即时监控考试过程、及时公示考试结果。第三,与时俱进,高水平创新录取模式。自主招生录取环节繁杂而重要,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高职院校在公示和上报录取名单的同时即可开展预录取工作。录取可分为电子录取和纸质录取。电子录取方便、快捷,但缺乏正式性和权威性可以作为预录取的主要方式。纸质录取虽然邮递时间难以把握,但其权威性和官方性较强,因此必须作为正式录取的关键凭证。高职院校在确定录取名单后应先行通过考生QQ群、考生电邮、手机短信、学院官网、学院微信和学院微博等各种电子途径预发录取通知书,而后通过正式的快递、挂号等各种邮寄途径来下发纸质录取通知书。第四,求真务实,强力度实施教管改革。“高质量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焦点和重点” [4]。后期的教管实效会影响毕业生培养质量进而影响学院声誉和考生报考意愿。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自主招生学生入校后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对于宽口径专业自主招生学生,高职院校应当将其和普通学生混合编班,实施同样严格的学管纪律和同等难度的教学授课。对于窄宽口径专业自主招生学生,高职院校应当将其单独编班,制定独特的学管纪律,实施特色化的教学授课。自主招生学生的教管工作不求立竿见影但求水滴石穿。高职院校要制定和健全教管工作评价标准,要通过科学的奖惩制度来督促和激励任课教师、辅导员强化并提升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实效。
自主招生工作改革是高职院校化解自招难题、遴选优质生源的关键举措,其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前途命运和高职教改的发展全局。高职院校要在革新招生理念和探寻改革路径上下苦功夫,要潜心思考,大胆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改革的新路,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