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育理念下幼儿教师角色的转变

2015-03-31孙娓娓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幼儿教师理念

作者简介:孙娓娓(1982-),女,河南安阳人,讲师,从事学前教育研究。

DOI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5.02.035

一、《纲要》指导下的新教育理念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以新理念改革传统幼儿教育势在必行,新教育理念主要包括:终身教育、以人为本、整体教育观。

(一)终身教育

《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体现了赋予时代精神的终身教育理念和以儿童可持续发展为本的教育追求。 [1]终身教育理念的儿童发展观强调的是学会学习。现在的“学习”与过去相比,在学习态度、时间、手段、内容上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要我学”逐步转变为“我要学”;从阶段性的学校学习转变为贯穿一生的终身学习;从静态的单元为主转变为动态的多元为主;从学习科学技术为主逐步转变为重视人文科学的学习。我们要适应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牢固确立终身学习思想。终身教育的观点要求幼儿园课程真正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重视为幼儿奠定生存的基础、做人的基础、做事的基础和终身学习的基础。

(二)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观点要求在幼儿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幼儿个别差异(如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保障幼儿权利,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幼儿园要善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师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

(三)整体教育观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 [2]整体教育观就是要求幼儿教育应注重整体性和全面性;应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有效的整合;应有机地整合各项活动,努力提高各项活动的成效;应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整体性影响;应有机地、综合地利用课程实施的方法、形式及手段等。 [3]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一方面,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初浅的、表面的,概括能力较低,对幼儿进行的教育往往不能过于分化;另一方面,幼儿是通过生活及其它活动来学习的,这些活动尤其是生活活动,往往是综合性的,涉及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具有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的价值。

二、新教育理念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新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如何转变传统角色,重新进行角色定位,积极构建新型教师角色”成为改革的核心问题和重大课题。

(一)从师幼互动看教师角色的转变

师幼互动是幼儿教师角色行为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教师应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关系,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1.教育活动的执行者转变为教育实践的研究者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理论研究应和实践改革紧密相连,教师要具备创新精神,使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幼儿、家长需求的变化而持续地发展。教师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是教师借助于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来分析、判断自身所确定的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采用组织形式、投放材料以及采取具体策略,并思考为什么适宜(或不适宜),最后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刻反思自己的行动,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新思想、课程新理念,自觉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理性地认识自己的教育实践,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2.由管理者、传授者向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

(1)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必须对幼儿的学习活动提供物质上和心理上的支持。教师为幼儿创造丰富的物质环境,为幼儿创设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和支持的精神心理环境,使幼儿获得充分的安全感、被尊重感和受接纳感,有利于情感、态度、行为、个性等的充分发展。

(2)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教师和幼儿在人格和地位上是平等的,教师要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应该更多地互相交流,引导和带动幼儿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参与、共同分享。教师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和传授者,教师应在教育中灵活地扮演最适宜的角色与幼儿积极地互动。

(3)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需要教师有教育智慧、教育艺术、驾驭教育方向的能力。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内在需求为幼儿筛选生活中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通过创设多样的“问题情境”和“开放性问题”以及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激发幼儿不断思考、主动探索,帮助幼儿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引领幼儿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幼儿获得内化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二)从教师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看教师角色的转变

幼儿教师生活在一个人际交往群体中,必须具有合作性的品格,要善于处理好与管理者之间、教师之间、家长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幼儿创造有益环境,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1)教师和管理者之间。在新教育理念引领下,园长要给予教师更多的发展空间,大胆尝试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真正做到以幼儿的发展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师教育行为进行公正、合理地评价,了解教师的实际需要,提供教育引导和资源服务。

(2)教师之间。充分发挥团队精神,重视团队学习,通过团队学习激发集体的洞察能力,培养合作能力,以发挥更大的学习效果。

(3)教师和家长之间。教师要以关爱孩子为突破口,取得家长信任;以家长开放日为契机,提高家长育儿水平;以家访活动为补充,促进“问题幼儿”的健康发展;发挥主动,加强沟通,促进家园间的良好互动,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相互尊重、平等沟通、交流合作中,最大程度地优化幼儿园教育。

(三)从教师自身的角度看教师角色的转变

1.认真领悟新教育理念

幼儿教师要领悟新教育理念,转变旧的传统观念,为实践提供行动的方向和指针。教育观念的转变带动了教育行为的改变:对目标的理解由原来的统一的目标转为创造适合每个幼儿发展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由灌输转化为启发、探索幼儿的自主学习;对幼儿更注重全面、合理地评价。

2.努力提升综合素养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虽然《纲要》把教育内容划分为五大领域,但是这种划分是相对的、人为的,幼儿作为生命存在是一个整体,幼儿的生活也是一个不能被分割的整体,所以幼儿园课程也应是一个整体,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应该是综合的,而不是分学科的。因此,教师应该学习多领域的知识,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意各领域知识的整合,注意综合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自己的综合教育能力。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幼儿教师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我国终身教育制度建设的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