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课中动态资源的生成与利用
2015-03-31梁少媚
梁少媚
【摘 要】思想品德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品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需要教师及时捕捉并利用一切有价值的动态资源,引导课堂氛围,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动态资源;生成;利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时,会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甚至新的教学目标。真正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及时捕捉各种即时产生的教学信息,抓住稍纵即逝的教学机遇,巧妙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之中,使课堂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跌宕起伏感。
一、捕捉亮点,促成动态资源的生成
叶谰教授认为,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它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按预定的轨道行进,总会生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的新鲜事、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及时捕捉并利用一切有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从而获得意外的成功。
《走近残疾人》一课中,老师为了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由于身体的残缺对平时生活带来的不便,就进行了一个“单手穿衣”的体验活动。学生进行体验活动后就讲自己的活动感受,很多学生都说到单手穿衣很困难,也体会到残疾人的不幸,表达了对残疾人更多地关心。正在这时候,一个声音打破了课堂的宁静。“老师,晨曦说用单手穿衣服很好玩,没有一只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原来是一个爱打小报告的女孩子把他同桌私下说的话带到了课堂上了。顿时,课室就议论纷纷,晨曦成为同学口中的“冷血动物”、“没有同情心”的批评对象。面对同学们的批评,晨曦满脸委屈,差点就要哭了,我马上制止同学们的议论,让同学们安静地听晨曦的发言。这时的晨曦却鼓起了嘴,不愿讲话,但是,我从他的表情就能知道,他一定是觉得自己受委屈,不被理解,因为他是一个很有自己见解的小孩,于是我就鼓励他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我对他说:“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也很有同情心,你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能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吗?”这时晨曦才站起来说:“刚才我进行单手穿衣服时是觉得很好玩,因为我从来没有试过,刚开始的时候,是不知道怎样穿,后来我就想办法,用口来帮忙,很快就穿好了。我就说,没有了一只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要自己肯想办法,照样能做好。我知道残疾人如果没有一只手,当然会很不方便,但是,如果我是残疾人,我不一定要别人同情,我就是想办法,怎样把事情做得更好,别人的帮忙只是暂时的,残疾人需要同情,但是残疾人更需要别人的尊重。课文中讲到桑兰、日本青年乙武洋匡虽然是残疾人,但是他们自强不息。我觉得对残疾人不一定要帮他做什么事,而是让他像我们普通人一样生活。我家楼上也住着一位残疾人,他曾经告诉我,他害怕见到别人同情的目光,他有时候不当自己是残疾人,但是周围人的帮助时时都提醒了他是个残疾的人。”
道德是最富有个性化的,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人生态度、性格爱好和生活经验不同,他们所获得的道德感受与道德认知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要尊重学生个人的道德感受。晨曦所讲的对残疾人的关心,不仅仅是在表面上去关心残疾人,其实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对他的关心、帮助,而这种关心和帮助更能使残疾人健康开心地生活,怎样才是在心理上对残疾人的关心?晨曦从另外一个角度给同学们作了回答,同时也给我们这节课提供了更深入的探讨空间和更高的挑战。“对残疾人不一定要帮他做什么事,而是让他像我们普通人一样生活。”这是晨曦对本节课提出的一个新的观点,由于受认知水平所限,对于大部学生来说还是不理解,还会错误地认为“为了让残疾人像我们普通人一样地生活,对残疾人不给予帮助。”如果不及时认真地加以引导、点拨,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必将学生引向错误的价值取向。而且晨曦的新观点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是一个难得动态资源的生成,于是我就来一个顺水推舟,调整了预设的方案。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精心预设”看作是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用心捕捉教学中的“即时生成”,据此调整教学行为,使课程由“执行教案”走向“互动生成”,使课堂成为孩子个性张扬的天空。
二、调整预设,实现动态资源的利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存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我在后面的教案准备了“千手观音”录像、张海迪的故事,还有很多在残奥会上获得优异成绩的残疾人的等例子。我突然想到,这些都是残疾人的精英,他们身上的精神固然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接触的更多的就是普通的残疾人,对于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一般学生更多是疏远残疾人。我觉得怎样让学生体会到残疾人更需要人们在精神上接纳,关心,怎样正确理解“对残疾人不一定要帮她做什么事,而是让他像我们普通人一样生活。”我们该怎样面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残疾人?这些问题更有现实的意义。我们应该让课堂教学与生活发生衔接,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然而,我们往往会忽视教育自身作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远离学生真实的生活,这就让学生感受不到残疾人内心深处的痛楚,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只能是隔岸观火,难以投入,以致造成学生嘴上头头是道,课后缺少同情和帮助,知行脱节。所以,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想象去直接感受、体味、领悟。
于是,我进行了下面两项体验活动:
1. 假如你是一个残疾人,你在与同学相处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
2. 假如你是一个残疾人,将心比心,你希望身边的人怎样对你?
这两项体验活动把学生的立足点移到残疾人的身上,通过角色转换,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有利于学生直接进入残疾人角色,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从残疾人遇到的生理上的困难和心理上的特殊需要两方面展开。这样,由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悟出怎样才是真正地尊重和帮助残疾人,帮助学生比较全面、深入地理解残疾人,学生也易于理解。最后学生通过深入的讨论,达成一致的结论:对待残疾人准则——“微笑、鼓励、帮助”。
三、实操演练,彰显动态资源利用的效果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道德就是学,就是生长。”可见,谁都不能代替学生去体验他们的道德生活,实现他们的道德追求。老师能做的就是为学生铺路搭桥,让他们走自己的路。为了彰显动态资源利用的效果,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学生进行一场情景演练。
情景演练:下雨了,小明(一位瘸脚的学生)正背着书包,一只手拄着拐杖,另一只手撑着雨伞,一瘸一拐的向学校走去。小明的同班同学小东也走在同一条路上,谁能用我们刚才总结面对残疾人这一准则“微笑、鼓励、帮助”把这个故事演练下去呢?
下面是学生自己演练以及对话:
小明正背着书包,一只手拄着拐杖,另一只手撑着雨伞,一瘸一拐地走向学校。小东微笑地迎上来说:“下那么大的雨,你也自己背书包上学,真了不起。小明,把书包给我,我帮你背。”小明:“不,谢谢,我自己能背。”小东:“小明,我的伞大,把你的伞收起来,我们一起走好不好?”小明:“好。”两个人在雨中搀扶着走向学校。
下面是两位扮演者的感受:
老师访问小明:“同学帮你背书包,你为什么不愿意接受?”
小明谈感受说:“他一见面就对我微笑,我觉得很亲切,而且称赞我自己背书包上学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我很高兴,我觉得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就自己做。他提议和我一块走,我觉得很亲近,很温暖。”
小东谈感受说:“微笑与鼓励其实很简单,对于我们来说也很容易做的事情,如果我们能这样对残疾人,他们就会更温暖,希望每个同学以后都使用这一准则来面对我们身边的残疾人,让他们像我们普通人一样健康地生活。”
学生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追求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积极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生命活力成长、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教学活动、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需要;是教育真正的、永恒的价值追求。动态资源的利用使课堂教学保持鲜活,使教师智慧得以彰显,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李雪红.小学品德教学拓新[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2]吴慧珠.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概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林崇德.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