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阿维·氯苯酰SC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
2015-03-31杨琴英卢春燕周宇杰徐越坚
杨琴英,卢春燕,周宇杰*,徐越坚
(1.浙江省诸暨市应店街镇农技站,浙江诸暨 311817;2.浙江省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诸暨 311800)
6%阿维·氯苯酰SC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
杨琴英1,卢春燕2,周宇杰2*,徐越坚2
(1.浙江省诸暨市应店街镇农技站,浙江诸暨 311817;2.浙江省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诸暨 311800)
[目的]了解6%阿维·氯苯酰SC对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的防治效果,为粮食生产提供保障。[方法]在稻纵卷叶螟1~2龄期施药,通过小区试验研究6%阿维·氯苯酰SC、20%氯虫苯甲酰胺SC、10%阿维·氟酰胺SC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结果] 6%阿维·氯苯酰SC 600.00、750.00 ml/hm2对稻纵卷叶螟低龄若虫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与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00 ml/hm2、10%阿维·氟酰胺SC 450.00 ml/hm2效果相当,并且能起到较好的保叶效果。[结论] 6%阿维·氯苯酰SC可作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加以推广。
阿维·氯苯酰;稻纵卷叶螟;防效
稻纵卷叶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亚洲和东非的重要水稻害虫之一[1]。在我国除新疆和宁夏以外所有水稻产区该害虫均有分布,而在诸暨市每年发生5~6代。目前诸暨市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主要有20%氯虫苯甲酰胺SC和10%阿维·氟酰胺SC,该2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为了防止长时期使用同类药剂而造成抗性的增加,因此还需寻找其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轮换使用。
6%阿维·氯苯酰SC(宝剑)是瑞士先正达公司开发的,由1.7%阿维菌素和4.3%氯虫苯甲酰胺复配而成的新型杀虫剂。研究表明,氯虫苯甲酰胺作为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新型邻酰胺基苯甲酰胺类广谱杀虫剂可有效防治几乎所有重要的鳞翅目害虫和部分其他害虫,其高效的杀幼虫活性与持效性提供了杰出的作物保护效果,可有效防治对其他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1];而阿维菌素是由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avermitilis)产生的杀虫抗生素,通过作用于γ-氨基丁酸受体,目前已广泛用于农用或兽用杀虫、杀螨,研究表明其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鳞翅目具有较高防效[2]。研究表明,6%阿维·氯苯酰SC能有效防治鳞翅目的二化螟、甘蓝小菜蛾等害虫[2-3],但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的报道还相对较少。笔者研究了6%阿维·氯苯酰SC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旨在为基层虫害防治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药剂。6%阿维·氯苯酰SC,由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 20%氯虫苯甲酰胺SC(康宽),由美国杜邦公司生产,市售;10%阿维·氟酰胺SC(稻腾),由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1.1.2 供试作物。试验于8月4日在诸暨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暨阳街道王家堰村)内单季晚稻上进行,品种为“甬优15号”,6月14日手工移栽,种植密度为16.5万丛/hm2,用肥水平中等,试验期间无特殊恶劣天气。田间以1~2龄幼虫为主。
1.2 试验设计 共设5个处理,即6%阿维·氯苯酰SC 600.00、750.00 ml/hm2,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00 ml/hm2,10%阿维·氟酰胺SC 450.00 ml/hm2,空白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56.43 m2,共15个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以用水量为675 kg/hm2标准采用手动喷雾器喷雾,以水稻叶片均匀沾湿为准。
1.3 调查方法 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3、7、15 d各调查一次效果,采用5点法取样,每小区共调查25丛,计数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药后15 d同时计数总叶数、卷叶数,计算卷叶率和保叶效果。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DPS系统中Duncan’s单因素新复极差法分析差异显著性。
虫口减退率=(药前活虫数-药后活虫数)/ 药前活虫数×100%
校正防效=(药剂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卷叶率=调查卷叶数/调查总叶数×100%
保叶效果=(对照区药后卷叶率-处理区药后卷叶率)/ 对照区药后卷叶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药前剥查,水稻稻纵卷叶螟平均虫量为190头/百丛,且虫态均为1~2龄幼虫。施药后7 d,6%阿维·氯苯酰SC 600.00、750.00 ml/hm2处理平均残留虫量分别为4.43、3.67头/百丛,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00 ml/hm2平均残留虫量为0头/百丛,10%阿维·氟酰胺SC 450.00 ml/hm2平均残留虫量为5.57头/百丛,而对照平均残留虫量为42.33头/百丛。通过校正防效计算,也以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00 ml/hm2效果最佳,防效达100%,其中6%阿维·氯苯酰SC 600.00、750.00 ml/hm2处理对1~2龄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也较好,防效分别为82.25%和93.83%,10%阿维·氟酰胺SC 450.00 ml/hm2的防效相比前3个处理要略差,为73.61%,但四者差异不显著。
药后16 d残留虫量剥查,6%阿维·氯苯酰SC 600.00、750.00 ml/hm2和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00 ml/hm23个处理平均残留虫量均为0头/百丛,10%阿维·氟酰胺SC 450.00 ml/hm2平均残留虫量则4.43头/百丛,而空白对照平均残留虫量为38.90头/百丛。4个处理的校正防效均达到90%以上,其中6%阿维·氯苯酰SC 600.00、750.00 ml/hm2和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00 ml/hm2的处理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都为100%,10%阿维·氟酰胺SC 450.00 ml/hm2防效略差,但也达到91.19%,4个处理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
表1 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注:药前活虫基数为190.00头/百丛;同列数据后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处理间在0.01、0.05水平差异显著。
2.2 卷叶率和保叶效果 由表1可知,药后16 d以6%阿维·氯苯酰SC 750.00 ml/hm2的平均卷叶率最低(1.41%),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00 ml/hm2与10%阿维·氟酰胺SC 450.00 ml/hm2的平均卷叶率相当,分别为1.68%和1.70%,6%阿维·氯苯酰SC 600.00 ml/hm2的平均卷叶率相比其他3个处理略偏高,为2.32%。因此,保叶效果大小为6%阿维·氯苯酰SC 750.00 ml/hm2>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00 ml/hm2>10%阿维·氟酰胺SC 450.00 ml/hm2>6%阿维·氯苯酰SC 600.00 ml/hm2,其中以6%阿维·氯苯酰SC 750.00 ml/hm2处理的保叶效果最好,为80.71%,6%阿维·氯苯酰SC 600.00 ml/hm2处理的保叶效果最差,为61.7%,但四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6%阿维·氯苯酰SC、20%氯虫苯甲酰胺SC和10%阿维·氟酰胺SC对水稻生长安全,无明显药害,并且对水稻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较长。6%阿维·氯苯酰SC除了能有效控制水稻二化螟、甘蓝小菜蛾以外,在防治1~2龄稻纵卷叶螟时亦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用药量为600.00、750.00 ml/hm2时药后7 d校正防效分别为82.25%和93.83%,并且持效期达16 d,校正防效达100%,同时保叶效果分别为61.70%和80.71%,与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00 ml/hm2、10%阿维·氟酰胺SC 450.00 ml/hm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 150.00 ml/hm2在药后16 d达到100%防治有效剂量需30.00 ml/hm2,而用6%阿维·氯苯酰SC达到相当效果时,用氯虫苯甲酰胺600.00 ml/hm2有效剂量需25.80 ml/hm2,要减少4.20 ml/hm2,并且有研究报道氯虫苯甲酰胺单剂已经对二化螟产生了抗药性[4],因此采取2种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进行复配,有助于扩大防治谱并延缓目标生物抗性的产生[5]。
综上,6%阿维·氯苯酰SC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防效,速效性好,持效时间长,并且表现出良好的保叶效果,因此在防治过程中可作为防治药剂与20%氯虫苯甲酰胺SC、10%阿维·氟酰胺SC交替使用。建议在防治稻纵卷叶螟时,可选择在1~2龄幼虫高峰期施药,用水量为675~750 kg/hm2,采用细喷雾,以便更好地发挥药效。
[1] 徐尚成,俞幼芬,王晓军, 等.新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及其研究开发进展[J].现代农药,2008,7(5):8-11.
[2] 李保同,裴春梅,石庆华,等.阿维菌素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生物活性及稻田天敌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09(6):72-76.
[3] 高月波,陈晓,陈钟荣,等.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迁飞的多普勒昆虫雷达观测及动态[J].生态学报,2008,28(11):5238-5247.
[4] 雷长武.阿维·氯苯酰6%悬浮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0):77-78.
[5] 赵海明,耿鹏,胡美英,等.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防治甘蓝小菜蛾的药效[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5):93-94.
杨琴英(1963-),女,浙江诸暨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研究。*通讯作者,高级农艺师,硕士,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研究。
2015-04-22
S 435.112+.1
A
0517-6611(2015)17-1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