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力标准新论

2015-03-31王恒桓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7期

王恒桓

摘 要:研究生产力标准问题,一要坚持唯物主义原则,科学表述标准;二要运用辩证的科学方法,具体分析标准。生产力标准既是真理标准又是价值标准,既具有一元性又具有多样性。这要求既要处理好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又要处理好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既反对人类主义又反对自然主义,既重视生态建设又发展社会生产,既狠抓物质生产又狠抓精神生产,同时又要抓好人才生产。

关键词:生产力标准;一元性与多样性;科学表述;辩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7-0015-06

生产力标准问题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关心和探讨的热点。笔者认为,探讨和理解生产力标准,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原则,坚持历史主义态度,运用辩证的科学方法,科学表述、规范使用和具体分析相结合。

一、坚持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科学表述“标准”

生产力标准因使用情况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职能,体现为不同的标准。在检验人们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的意义上,它是衡量认识正确与否的真理标准;在评价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上,它又是价值标准。

(一)客观存在并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作为人们考察和研究的认识对象时,它是衡量人们对其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的真理标准

生产力作为人类认识、适应、改造和利用自然,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客观物质力量,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力量,这是一个客观的历史事实。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随着生产关系总和(经济基础)的变革,整个思想和上层建筑也必然或迟或早地要发生变革,这样,生产力就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出了这一真理。它将成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生产力、全面发展生产力的理论指南和实践起点。人们关于生产力的认识,只能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实际存在并不断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为对象,如实地反映并揭示生产力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规律。在这种认识论意义上,客观存在并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就是衡量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的真理标准。舍此,没有别的标准。

(二)生产力标准更多地是作为评价标准使用的,它是评价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是非得失的根本性的价值标准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而实践活动是实现目的、追求价值的创造活动,其根本任务就是实现特定的价值、满足特定的需要。实践活动如果不能实现价值、满足需要,那么,人们也就无需实践、无需创造。然而,实现什么样的价值,满足什么样的需要,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则是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这就需要首先确立一个科学的价值目标,作为评价和规范实践活动的价值标准。邓小平同志依照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紧紧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了评价我们一切工作(包括路线、方针、政策、措施、实践等)的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后来又将它丰富发展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今天,江主席又进一步提出了“先进生产力”的标准,这就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明确的价值目标,指明了奋斗方向。生产力标准以及“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和“先进生产力标准”关注和强调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价值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目的和价值,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价值观,是我们评价和判断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三)生产力标准作为我们评价和判断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同时又是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有机统一

如上所述,在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相区分的意义上,生产力标准可以区分为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然而,在现实的活动中,认识与实践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尤其重要的是,生产力标准关涉社会内容与规律,这就使它既不是单纯的真理标准,也不是单纯的价值标准,而必然同时是二者的统一。一方面,在人类活动中,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不可分离地相互作用着。具体到生产力上,社会主体必须从现有的生产力出发,这是他们不能自由选择的既得的物质力量;同时,实践过程又突破了原有生产力的界限,提升了主体的素质,提高了主体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形成了更高的生产力。在这里,生产力既代表着物的尺度,又体现着人的尺度。它既是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历史主体的价值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既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又是人的价值创造、价值活动的规律。因此,生产力标准是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另一方面,在人类社会中,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决定性与历史主体的选择性和创造性是不可分离的。因为说到底,“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社会关系的必然性,历史发展的决定性都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以社会的人为其主体和承担者以其活动创造生成的。它们既不存在于人的活动之前,也不存在于人的活动之外,而就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如果不存在人的创造与选择的社会活动,也就不存在相关的必然性和决定性。这说明,在社会历史领域,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就是历史主体的创造性和选择性发展的规律性,而在历史主体创造价值、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同时又生成着和诞生着历史必然性,书写着历史的漫长画卷。具体到生产力上,负载着主体价值的生产力和客观地发展着的生产力,特别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主流生产力和代表社会历史前进方向的先进生产力是二位一体的,是价值与真理的辩证统一。

二、运用辩证的科学方法,具体分析“标准”

在生产力标准问题上不仅要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要运用辩证的科学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地讲,生产力标准本身也是一元性与多样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一)生产力标准无论作为真理标准还是价值标准都具有多个层次,它本身是一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按照革命导师的论述,生产力既是一个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概念,又是一个极其丰富和非常具体的概念。正因为这样,理论界对生产力概念的多义性一直见仁见智,争论不休。笔者认为,若是从一元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出发,这些争论就会迎刃而解。

生产力标准的一元性与多样性是指,生产力本身具有很多层次,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生产力标准因此必然是抽象与具体、绝对与相对、一与多的辩证统一。

根据导师们的论述,我们可以把生产力系统划分为两大类,即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这两大类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更具体的不同层次。

自然生产力的思想者马克思早就有过很多论述。马克思指出:“人在生产中只能象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就是说,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不仅如此,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3]又说:“问题不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率,而且还有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劳动的自然生产率。”[4]“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5]因此,“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6]马克思又指出:“由于占有资本,尤其是机器体系形式上的资本,资本家才能攫取这些无偿的生产力:未开发的自然资源和自然力,以及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历史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劳动的全部社会生产力。”[7]根据马克思自然生产力的思想,结合现代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及环境科学的成果,我们将自然生产力又划分为两大层次。第一层次是以太阳能、土地、矿产、水源(力)、火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原子能等为主要内容的自然力;第二层次是以绿色植物的生产力、动物的生产力和生态的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界的生产力,它们又常常被称为第一性生产力(原生生产力)、第二性生产力(次生生产力)和综合生产力(生态生产力)[8]。

社会生产力,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又可以分为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才生产力三个层次。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概念。马克思指出:“货币的简单规定本身表明,货币作为发达的生产要素,只能存在于雇佣劳动存在的地方;因此,只能存在于这样的地方,在那里,货币不但绝不会使社会形式瓦解,反而是社会形式发展的条件和发展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主动轮。”[9]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序言中又明确提出了人的生产,并把它与物质生产相并列。恩格斯说:“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10]在《费尔巴哈》一文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则明确提出了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生产,并认为三者是相统一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指出:“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1]紧接着又指出:“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最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道:“不应把社会活动的这三个方面看做是三个不同的阶段,而只应看做是三个方面,或者,为了使德国人能够了解,把它们看做是三个‘要素。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从第一批人出现时,三者就同时存在着,而且就是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着作用。”[1]

物质生产力是指人类在同自然物质交换过程中把自然物改造为人类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实体性要素构成,同时还内含科学技术、管理、分工、智力资本等非实体性要素。精神生产力是指精神生产者产出社会的政治、法律、哲学、科学、文学、艺术、道德和宗教的观念、意识、思想和理论等精神产品的能力。它是知识形态和观念形态的生产力,是人类从“理论上征服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精神力量[11]。它由精神生产者、精神生产资料(包括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印刷厂、广播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语言、符号系统等等)、精神生产对象等实体性要素(硬件)和非实体性要素(软件)组成。人才生产力是指人才生产者运用人才生产资料以人为生产对象生产出人才产品的能力。它是以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第三种生产力,主要由人才生产者(父母、教师是主体,医护、宣传、教育、管理工作者等是重要组成部分)、人才生产资料(主要包括教育教学手段、设施及书籍、资料、网络系统等)和人才生产对象(即受教育者)三种要素构成的庞大的社会系统。

社会生产力作为物质、精神和人才三种生产力的综合,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物质生产力是基础,精神生产力是关键,人才生产力是主体,它们一起构成人类社会的整体生产力,推动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在整个庞大的生产力系统中,自然生产力是其前提和基础,社会生产力则是其主体和核心。前者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自然前提,后者则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力量。

(二)生产力标准作为价值标准,从整体上看,对实践活动提出的新要求

生产力标准作为价值标准,抽象地讲,是评价整体生产力的唯一标准。生产力的发展意味着历史的进步(包括自然历史和社会历史),意味着社会的发展,意味着主体需要的满足。在这里,生产力作为评价标准,宇宙史的发展方向与人类史的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的方向和共同的标准。从宇宙的发展史看,这是历史事实;从人类的发展方向看,这是必然方向。这种宇宙史与人类史同向一致的事实最集中地体现了或表明了生产力标准的真理性与价值性的内在统一和水乳交融。

然而,人类的出现标志着宇宙历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关节点”:自然界物质发展的必然性与人类意识固有的超前性交汇在一起,构筑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新平台:自然通过人的发展和人通过自然的发展的全新历史又开始了。具体到生产力上,我们说,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赖、互动进化的内在机制。生产力标准给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要求是,既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又要发展自然生产力,并使二者协调一致地互动发展。从这里可以看出,当代生态危机的物质根源不是别的什么,而就是长期以来,人们片面追求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增长而无视自然生产的发展和自然生产力的补偿的恶果,是人们未能处理好自然生产与社会生产、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的结果。长期以来,人们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急功近利地发展社会生产,同时又无节制地向自然界倾弃各种废物,完全不顾自然生产的再生能力和承受极限,导致自然生产破坏、自然生产力锐减。结果,人类社会生产的要素、材料和能源需求与自然生产的物质供给之间出现了供不应求和尖锐矛盾,自然生产力的破坏反过来又严重抑制和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正常发展。这就是生态危机的物质内容和实质。从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看,生态危机是片面发展社会生产力无视自然生产力的恶果,是“人类主义”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和人与自然的共同危机,其实质是人类的危机、文明的危机。针对这一严重的现实,有的学者又从“人类主义”的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自然主义、生态主义、“零增长理论”等就是其典型代表。这些观点的实质是只承认和追求自然生产力的发展,而否定和反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割裂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并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它们既不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也与全部宇宙发展史的根本方向相违背。唯一正确的态度是,既发展社会生产力,又发展自然生产力,并使二者协调一致、互动发展、共同进化。

(三)生产力标准作为价值标准,从微观上看,对实践活动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从自然生产力的内部层次看。在自然生产力中,以太阳能、土地、矿产、水源(力)、火力、煤炭、石油、电力、原子能等为主要内容的自然力是其前提和基础,而作为自然界的生产力的植物、动物和生态的生产力则是其主体和核心。一方面,太阳能、土地、矿产、水源、火力等自然力不仅是植物发生的必要前提和物质基础,而且是植物发展的自然条件、物质场所和生命要素,因此,它也是全部自然界的生产力的自然前提、物质基础和生命要素。另一方面,植物、动物和生态又不是自然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它们的质的超越和层次的跃升,是从非生命到生命的质变,是从自然力到自然界的生产力的飞跃。很显然,要是没有生命的诞生和生态的出现,是无所谓生物及其生产的。如果这样,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诞生,也就谈不上任何生产力。而自然界的生产力一旦登上历史舞台,全部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就变得不可遏制。在自然界的生产力中,绿色植物的生产力是基础,动物的生产力是核心,生态的生产力是关键。这是因为:第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的生存都依赖于绿色植物,绿色植物是唯一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生物。全部庞大的动物界(包括人类)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消费绿色植物而生存。其中,森林是绿色植物的母地,植被是绿色植物的主体。它们是植物生产力最旺盛、最集中的地方。据日本学者计算,日本森林除开木材价值和旅游价值外,在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供氧、保护鸟类、休养保健诸方面创造的价值,相当于1972年日本全国财政预算的总值。至于在调节气温、降低噪音等方面的环境保护作用,还难以作出经济评价。前苏联森林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价值也占资源总价值的四分之三[12]。正因为如此,现代生态学者主张,评价环境质量的最优标准是:“在这个环境中,一个地区的‘初始生产力可以接近或达到其理论上最大值[8]”第二,动物是生物界唯一具有主动性的生物,它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力量和最重要的结构单元。一方面,动物既源于植物又高于植物,它是唯一能活动的生物,这就使它具有了植物无法比拟的主动性、适应性和创造力。生态系统因此获得了全新的成员和要素,生态本身的整体功能也得以丰富、改善和创新。另一方面,动物又是全部生物中种类最多、层次最多、形态功能也最多的一大类,而且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具有层次等级和动态发展的上升序列。再一方面,动物一方面直接或间接地消费植物,但同时既生产着自身,丰富着生态系统巨大的基因库和自然生产力资源,又刺激着植物的自然生产力,扩大着植物生产的范围,提升着植物生产的质量,丰富着植物生产的品种,拓宽着生态系统的疆界。如果我们考虑到昆虫和鸟类在植物传花授粉中的作用,考虑到兽类在储藏、运输植物种子过程中播种植物、扩大植物范围的事实,考虑到兽群排泄物及其尸体对植物和土壤肥力的作用,等等,动物对植物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能动的创造力就不难理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动物的进化发展还直接孕育了人类诞生的自然条件和生理前提。而这正是人类产生的最重要前提之一。缺少了这一点,生态系统的进化就不可能发展到更高的层次,自然生产力就不可能进入到社会生产力,生产力自身的发展也就摆脱不了盲目性和自发性。第三,生态生产力作为一个始终起作用的总的生产力,它又是整个自然生产力的关键。生态生产力不仅包括植物和动物的生产力,而且也包括综合起作用的自然力。更重要的,它不是这些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的有机整体。因此,生态生产力作为一个整体是比植物生产力和动物生产力高一个层次的综合生产力,它的存在与发展直接制约并决定着其他生态要素和单元的生存与发展。事实上,植物和动物都生存于生态环境之中,而且,它们作为一个系统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一刻也不停地与其生态环境进行着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与交流。土地、水源、河道、森林、矿产、阳光,等等,它们都参与植物和动物与生态环境的交换。它们或者作为原料(物质),或者作为动力(能量)。因此,生态系统对植物和动物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和决定性的意义。生态系统如果遭到破坏,譬如臭氧层被严重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面临解体和毁灭,生物系统自身的生存也将失去保障。所以说,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对此,江主席意味深长地教导我们,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其次,从社会生产力的内部层次看。在社会生产力中,物质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精神生产力是关键和先导,人才生产力是主导和主体。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第一,物质生产力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是社会一切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人们首先要进行物质生产,生产出足够的物质产品,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文化科学艺术和其他精神生产活动。马克思指出:人“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13]因此,物质生产的发展,是精神生产和人才生产的基础和前提。例如,在1866年的大饥荒中,有100万印度人被活活饿死,而这种情况在现代就很少发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物质生活资料不足,水利灌溉工程等物质生产落后[3]。在今天,计算机行业可以算是精神生产的代表了,其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前所未有。然而,离开计算机硬件和材料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发展也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物质生产作为不可缺少的基础和前提总是制约和影响着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的。

第三,精神生产力作为知识形态和观念形态的生产力,又是社会生产力的关键和先导。人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其中贯穿着智力的运作、思维的创造和知识的应用,自始至终体现着精神生产的关键与先导作用。一方面,从人自身看,精神生产即观念、意识、智慧的形成与生产乃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之一,是人的社会属性的重要方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现代社会正在实现以体力为主的生产劳动向以脑力为主的生产劳动的全面过渡,精神生产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越来越大,它在主体身上已成为关键性因素和主导性力量。另一方面,从物质生产看,精神生产始终是起作用的重要力量。在现代,精神生产独立并领先于物质生产,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进步。精神生产的重大突破往往导致物质生产的飞跃性发展和社会实践的革命性变革。众所周知,没有电学理论,就不会有电力革命和电子时代;没有分子生物学,就不会有基因工程;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就不会有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没有邓小平理论,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等等。从精神生产指导社会实践的意义上看,不是实践决定认识,而是认识决定实践,正确的认识决定正确的实践。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可能有革命的运动。”[14]邓小平同志也反复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领袖们的话正是对精神生产力关键性、先导性的高度概括。

第四,人才生产力又是全部社会生产力的主体和主导。一方面,全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离不开人,人总是全部生产的实践主体。没有人,就谈不上其他生产。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他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15]另一方面,人才的生产又需要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一定发展作保障。人既是物质性实体,又是精神性实体。人才的生产既要造就强健的体魄,又要培养发达的智力,其产品是德、智、体、美素质兼备的时代新人。因此,人才生产过程是使人成为特殊的合格产品的“精加工”过程和“深加工”过程。无论是繁殖还是教育哪个阶段,其手段、过程和产品都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相结合的统一体。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条件、性质、水平和规模决定和制约着人才生产的成果和水平,没有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一定发展做保障,人才生产的目标是无法达到的。再一方面,人才生产在现代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在全部生产中意义最大、价值最高、最具超前性。在当代,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高度发展相比较,人才生产相对处于落后和滞后的水平。当代发达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对人才生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对社会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医疗保健、教育教学以及科学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工作和工程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内容和目标。一句话,人才生产的优先地位和主导作用在当代已经十分突出地显示出来了,体脑结合、素质兼备的全新主体已成为新世纪社会实践的主导力量和主体大军了。

总之,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是相互制约、交织在一起的。这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全面评价生产力指标的重要内容。在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各系统内部,又存在着诸多层次和要素。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相互作用,互动发展,共同构成为一个整体。因此,科学全面地评价生产力既要使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协调发展,又要使其内部诸要素之间协调发展,既做到宏观协调,又做到微观协调。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来说,特定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又是各不相同的。对于我国来说,生产力的发展在现阶段的重点应该是,在保证自然生产力相应发展的前提下,重点和优先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生产力中,发展物质生产力是重点,发展精神生产力是关键,发展人才生产力是难点。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的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倡导强调,等等,实际上都是对我国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系统论述,是对生产力标准指标体系的一定程度的具体化。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18-11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64.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9.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5.

[7]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90.

[8] 牛文元.自然地理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3.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70.

[12] 夏伟生.人类生态学初探[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122-124.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14] 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41.(下转27页)

(上接19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0.

New View on the Criterion of Practice Forces

WANG Heng-huan

(Department of Humantites and Social Sciences,Science College of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Abstract:Approaching the criterion of productive forces,we should uphold materialism first,scientifically stating it,and apply scientific methods of dialectics to the concrete analysis of it as well.The criterion of productive forces is both the criterion of truth and the criterion of value,and it is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the monistic and variety.The above-characteristics make it imperative for us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 of natural productive forces and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of all the elements of natural and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to object to both naturalism and humanism,to pay attention to both social production and ecologic construction,to devote major efforts to developing material production,mind production and qualified-personnel production.

Key words:criterion of productive forces;the monistic and variety;scientific statement;dialectical analysis

[责任编辑 吴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