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荻 赋予评书新的生命文
2015-03-31李菡丹
李菡丹
春节前的一个周日午后,记者第一次来到北京澄书馆,在位于东直门外的现代商圈当代MOMA艺术园区,置身近80米高的空中连廊,听评书名家吴荻大话西游,感受传统与时尚的文化碰撞,别有一番滋味。
“圆陀陀,光灼灼,亘古常存人怎学。入火不能焚,入水何曾溺,光明一颗摩尼珠,剑戟刀枪伤不着。也能善,也能恶,眼前善恶凭他做。善时成佛与成仙,恶处披毛并戴角。万般变化闹天宫,雷将神兵不可捉。”记者进场时,《西游记——大闹天宫》已经开讲,只见吴荻身穿蓝色长衫,立于黑色烫金字的屏风前,手拿纸扇,案头有醒木、香炉、两块手帕。
“啪”地一拍醒木,时而龇牙咧嘴学孙猴儿生气,时而频频点头仿效如来佛祖慢声细语,时而双目圆睁模拟玉皇大帝惊慌失措……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故事被吴荻讲得活灵活现,且点评到位。环顾四周,自上而下呈阶梯状的观众席已基本坐满,闻香,听书,喝水,吃点心,观众听得也极其入神,完全被他的一颦一笑带到故事中。往两边望去,看着脚下的陆地和车流,仿佛真的置身于天宫之中。
说评书讲京剧的美术老师
演出结束后,在休息区,几位新老观众依依不舍地等着与“吴先生”“吴老师”再聊几句。吴荻换好了装从屏风后走出来,黑色印花衬衫,黑色长裤,黑色皮鞋,随意搭一条灰色围巾,仔细看头顶还扎一小辫儿,俨然是一位时尚的文艺青年。
而在这众多粉丝中不乏他的学生,因为身为评书表演艺术家的吴荻还有一个身份——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美术教师。
吴荻多年来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将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如京剧、昆曲、曲艺等,寓于授课之中,广受学生好评。他首创“大美术课”理念,将戏曲、曲艺、美术、音乐、舞蹈融于日常美术教学之中,率先进行综合性艺术教育实践,成为美术教师讲京剧第一人。他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之下创办了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艺术馆,成为第一家中学博物馆。他的美术教学连续多年广受好评,被学生评为“我心中最喜欢的老师”,他的美术教室“澄观堂”成为实验中学的文化符号。
吴荻笑言:“学生们对我的评价是:说评书讲京剧的美术老师,哈哈。”
自2013年起,每周四中午,吴荻都准时在美术教室开讲选修课——评书《西游记》,这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在全市千余所中小学中,首开评书选修课。“评书是我国的传统艺术,融合了历史、人文、文学等多学科知识。开设评书课一方面在于传承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则是想探索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新的学习形式。”
最初,评书课作为高一年级的选修课而开设,遗憾的是,开课之初,高一全年级14个班只有5位学生报名。按照学校规定,一门选修课必须有15人报名才能开课。面对这种尴尬,实验中学采取了“扶持”策略,破例允许高一和初二两个年级开设这门选修课,没想到,评书课在初二学生中受到“追捧”,共有27名学生选修了这门课。
“毛脸雷公嘴,金睛火眼光,腰系虎皮裙,手持金箍棒。孙悟空一看,呵,现在这山寨做得好啊……”这是吴荻讲《西游记》中的经典段落——真假美猴王中的一段话。在评书中加入当下的流行语,是吴荻说书的一大特色,这也大大拉近了十几岁孩子与评书的距离。
一段故事讲罢,吴荻在结尾处很自然地加入自己的思考:“实际上是观者什么境界、小说就什么境界,观者是阴谋论,西游记满篇也都是阴谋。”可是,在他看来,真假美猴王说的是佛家的真心与妄心之害。怕学生们不懂,他又用周作人文章中提到的人身上的两个鬼——流氓鬼和绅士鬼作比喻,学生中有人开始点头。
渐渐地,吴荻风趣生动的表演风格,不但吸引了很多师生,还招来了不少校外的评书“粉丝”,年龄最长者已有80岁。1个小时的评书,中间不断有学生和老师赶来,没地儿坐就站着听。“这门课向全校师生开放,除选课学生外,所有师生随便听,打扫卫生的阿姨也可以听。”
至今,评书选修课开课已有三个学期,共计30多讲,历时一年半,吴荻称,虽然从来没记过考勤,可据他目测,学生基本没有缺勤的,很多学生都表示“越听越爱听,越听越上瘾”。更有粉丝评价,吴荻赋予了评书新的生命,“他绝不是戏说,而是在其中注入了很多人生哲理,让人特爱听。”
跨界大咖传承中国文化
“孤竹吴荻,无字,夢盦其号也。一九七四年生于京,自幼随先外大父明善公临池习字,喜翰墨,好丹青,乐琴书,嗜梨园,说书亦其好也,无意求成亦无所成,聊以自娱耳。香炉茗碗,狸儿数头,为终日伴。皈依三宝,作佛弟子。”吴荻自述。
吴荻打小儿在北京胡同长大,自幼习书画,酷爱中国传统文化,喜唱京剧及白派京韵,热爱评书。他回忆道,“每天晚上6点多,全家人在一起吃晚饭时,都会准时看电视评书。”那时他最喜欢听《杨家将》《三国演义》《东汉》。
到初中时,他可以把前一天晚上听的评书有声有色地复述给同学们。“当时,很多同学都喜欢听评书,但是他们的家离学校远,晚上放学后赶回家时,电视评书已经结束了,而我的家与学校仅一条马路之隔,所以我就每天到学校给同学们讲。”
1992年,吴荻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国画系,毕业后回到母校——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任美术教师。
2004年,吴荻与几位伙伴常到后海听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连派评书传人、评书名家连丽如先生说书——《康熙私访月明楼》,一连听了三四个月,几乎场场必到。“数年后,连先生决定收徒,申请非遗。有一天,我接到连先生的电话,问我要不要跟随她学习评书。”接到电话的吴荻颇有些受宠若惊,在同伴的说服下,他决定一试。
“我一直很喜欢评书,又身为教师,平时经常在讲台上给学生们上课,所以登台表演对于我来说应该不是难事儿。”于是,2007年6月2日,吴荻正式拜师,学习继承北京评书艺术。
吴荻从长篇评书《三国演义》学起,从模仿到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付出了很多努力。“我听《三国演义》无数次,有空就在家练习。语言、表情、动作、眼神,一举手一投足,我都细细地研究、揣摩。”再加上连先生的指点,很快,2008年春节期间正月初三,吴荻首次登台演出。“五官俊秀,台风儒雅”是外界对他的评价。
接着,吴荻在宣南书馆陆续登台演出《借东风》《衣带诏》《张松献地图》《曹操与杨修》等《三国》名篇片段,2008年底在宣南书馆开讲长篇评书《刘公案》,受到观众的好评。
2010年1月,北京评书东城书馆在东城区文化馆新张开业,吴荻登台接演《后部刘公案》。同年4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播出吴荻短篇评书《佐连成告状》,深受听众的喜爱。5月,在东城书馆,吴荻开始演出长篇评书《三国演义》。
现场评书《西游记》第一人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吴荻写在微博里的简介。
2013年春节前后,吴荻离开东城书馆,专心在学校里开评书选修课。2014年夏,经朋友介绍他与澄书馆创始人张添羽结识,二人都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很快便达成一致,决定开办新的书馆。
当年8月17日,澄书馆在当代MOMA Tower1的20层空中连廊正式开馆,第一场即爆棚,能容纳70人的场地当天来了140人左右。很多粉丝都称“书卷气的吴荻回来了”。不错,“书卷气”正是吴荻评书的最大特点和风格。
有粉丝这样评价:“吴先生说书,有自己的认知与理解,并不局限于前辈的套路,但又不失传统艺术的规矩与魅力。他所说的不单是书,还夹叙文化、艺术(书法、绘画、音乐)、宗教、民俗等诸多科目的知识,引经据典,皆有出处,令人颇受教益。尤其在《三国》中,对于故事背后的真实历史背景、人物小传,先生参考《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做过详细的梳理;又结合《三国演义》流传的不同版本,加以考订,力求所说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的真实,而不因说的是历史传奇就敷衍应付,支吾听众。再者,因先生喜好京剧艺术,在说书中自然不可避免地借鉴、化用戏曲程式,身段,口白,但一切均是顺其自然,为情节发展需要,并不是突兀地孤立呈现或是单纯地炫耀才艺,因此大大提升了艺术性和观赏性。这在当下这个浮躁的社会风气中是极难得的,这点也是先生评书艺术的过人之处。”
而对于吴荻的为人,有粉丝说道:“先生本职工作是人民教师,深受学生爱戴,所以私下里我们这些粉丝、书友也都称呼他‘吴先生或‘吴老师,又因先生号梦庵,有时我们也会半开玩笑地尊称他‘梦庵公。先生对于书友、听众,向来很尊重,并不因年齿、身份或社会因素而有半点轻慢,先生称呼别人一律称‘您,是发自内心地尊重。”
谈及为什么将澄书馆选址在这样一个既现代又时尚的地方,吴荻称,“这里的位置虽然有些蹩脚,坐车不太方便,但是环境氛围非常好,我和‘80后的添羽都很喜欢这儿。”记者观察到,来澄书馆听评书的观众大多是大学生、白领,相较于其他书馆,这部分观众更喜欢来这里听评书,品传统聊时尚。
吴荻透露,“其实,这里的场地租金是非常高,大概需要五位数,但是因为有很多朋友的帮忙,降到了三成左右,而其他占用区文化馆的书馆是没有场地租金的,由区文化馆免费提供场地,以支持评书艺术。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票价比其他书馆高的原因。”
的确,澄书馆开馆仅半年,资金有限。吴荻称,舞台上的屏风就是他自己找了几块旧木板刷上黑色,用毛笔蘸金粉写上《心经》而成;麦克风也不是扩音的,而是收音的,所以每次站在台上讲100分钟的评书后,他也累得只想坐在沙发上静静地呆一会。而他本人也不求靠说书赚钱,“有没有演出酬劳都无所谓,我已有稳定的收入足以维持生活,说书只是来完成自己喜爱的艺术,并不希望以此为谋生的手段。”
说到朋友帮忙,吴荻顺手拿来几块小点心给记者品尝,“这是我的忠实观众自己做的点心,拿来请观众免费品尝,与大家分享;而我桌上的香炉与沉香也是观众主动拿来的。有这么多朋友的帮忙,我讲评书的动力十足。”
此时,张添羽也走过来与记者打招呼,他说:“我们的理想是为都市青年打造精致的慢生活,2015年,我们计划走进北京人艺小剧场,连演一周,为观众奉上有导演的评书。”
今天,吴荻在评书界声名远播,是现场评书《西游记》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位,但他仍然谦称“票友”。他说:“我只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培养更多的评书爱好者,使这门传统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
责任编辑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