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鲤 用音乐演绎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2015-03-31张小华
张小华
纪录片《河西走廊》的配乐总时长达1小时30分钟,这大大超出了以往的纪录片不超过40分钟的配乐时长。据《河西走廊》音乐总监徐鲤的不完全统计,为本片创作的配乐不低于40首。
《河西走廊》配乐的一大亮点是“中国纪录片牵手国际知名作曲家”。2013年9月23日,在全世界书写了无数音乐奇迹的殿堂级新世纪音乐大师雅尼宣布,与中国再续前缘,为中国纪录片《河西走廊》创作主题音乐。这是雅尼的纪录片配乐处女作。
这次合作,不仅对于雅尼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也是中国纪录片界的一次大胆突破。徐鲤与雅尼携手用音乐来演绎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历史与今天,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
用音乐讲故事
曾创作过《北京记忆》等多部纪录片配乐的80后作曲家徐鲤是促成这次合作的主导人。
徐鲤创立的喜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曾在2013年雅尼中国巡演时与雅尼有过合作。后来,与《河西走廊》主创团队进行沟通交流时,他提议邀请雅尼为本片创作主题音乐。“把雅尼引入纪录片,我们是第一个。”徐鲤说。
“有中国情结、又喜欢接触新事物”的雅尼欣然同意这次合作。徐鲤不但负责介绍雅尼参与这个作品,还要负责就音乐部分与雅尼沟通,“将导演的意见和需求,用音乐人听得懂的方式转述”。
如果说雅尼创作的《河西走廊》主题音乐是一条大河的主干道,那么徐鲤带领工作团队所作的音乐就是各个支流。他要按照主线音乐的旋律,针对每集、甚至不同场景创作出不偏离主线又要特点鲜明的或抒情、或恢弘、或凄凉、或紧张的变奏。用徐鲤的话说,作为音乐总监,就是要“负责这个片子所有声音部分”。
伯璟的主创团队加强了对音乐的投入与重视,认为音乐创作是纪录片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重视,以及给音乐人的创作自由度都让徐鲤感到备受尊重,进而迸发更多创作激情。“这部片子故事、情绪、时间跨度大,投入的热情比以往都多。”
徐鲤说对《河西走廊》的音乐创作历时一年多。2013年6月,徐鲤与团队沿着河西走廊采风,兰州—张掖—敦煌,他们在欣赏着自然风光的同时,更多地用心去感受当地的气息、空气中的味道,甚至特有的干湿度。
徐鲤不希望这次采风变成“民族音乐的采风”。在他的创作理念里,他不会将《河西走廊》的音乐囿于传统纪录片配乐的固有模式。“西域音乐不仅限于胡琴”,他要用更国际化的视野来创作该片的音乐。由于西域乐器的符号性太强,徐鲤有意回避对其进行大范围应用,仅仅提取一些元素,融入到西方乐器,甚至是中国其他民族乐器中,使其有更多包容性。
“河西走廊承载了太多故事,不希望框在风景的描绘上。”徐鲤说,纪录片《河西走廊》在许多地方都是用再现的方式来拍摄,这其实就是在拍一部部影视剧,而音乐之于影视剧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音乐是影视剧表达感情的重要因素。一段剧有了音乐可以让人潸然泪下,没有音乐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徐鲤根据每一集的不同主题、不同故事、不同人物,结合雅尼创作的主题音乐,制作出各具特色的配乐。“比如,第一集《使者》(讲述的是张骞通西域那段历史),音乐是以汉人的视角介入,陌生的人、陌生的路、陌生的城……而在一二集后,随着讲述角度的变化,音乐的视角也要做相应转变。”
历经一年多的创作,在《河西走廊》中我们聆听到雅尼与徐鲤用音乐演绎的东西方文明碰撞与交融。
徐鲤的西域“情缘”
徐鲤与西域的“情缘”要追溯到为《河西走廊》配乐之前的2005年。这一年,徐鲤第一次接触纪录片的配乐创作,他参与了专题片《张骞通西域》的后期制作。该片需要创作几首主题音乐,这给了他第一次展示自己创作能力的机会。《张骞通西域》的主题配乐不仅取得了制作方的认可,还引起众多纪录片导演的关注。
2006年初,徐鲤收到第一份全片配乐的创作邀约,为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组筹拍的文献片《1911再读辛亥》创作配乐。与国内多位著名作曲家,如三宝、张宏光等都有过合作的节目组,此次启用当时年仅26岁的徐鲤来创作这样恢弘的历史题材纪录片的配乐,着实是大胆之举,也让人为徐鲤捏了一把汗。徐鲤的创作打破了传统的文献片的配乐模式,使用了大量的非管弦乐元素以及钢琴旋律线条,力求表现辛亥革命本身独具的“浪漫主义”色彩。在徐鲤的创作理念里,那些革命家不是政治家,而是一群理想主义者,“又悲情又浪漫”。
这样的配乐方式使得本片的音乐备受关注并引发争论。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本片的音乐探索出了一条文献片全新的配乐方式及理念,使文献片的观赏性大大加强。作为第一部独立创作的纪录片配乐作品,《1911再读辛亥》让徐鲤在国内纪录片领域获得了普遍认可。
徐鲤的创作风格多样,所涉及的领域及题材也日趋广泛。他于2009年为纪录片《毛泽东1949》创作的配乐促成了他与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珅的结识。“对经典音乐做现代演绎,如将《浏阳河》融入钢琴曲,以此表现伟人除了伟岸外的另外一种形象,这比用很多词汇讲述他如何平易近人更有说服力。”徐鲤的音乐理念令李东珅颇为欣赏。2013年,筹备拍摄纪录片《东湖梅岭毛泽东》的李东珅在微博上私信徐鲤,邀请他为该片配乐。俩人由此开始合作。
从“音乐爱好者”到“音乐人”
雅尼对于徐鲤来说,不仅限于“合作伙伴”。雅尼是令徐鲤从一名“音乐爱好者”变为“音乐人”的人。
徐鲤回忆他见到雅尼时说的第一句话是,“You inspire me a lot”(是你激励了我)。
1997年那场史无前例的紫禁城音乐会,让中国的无数老百姓们认识了世界著名的新世纪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雅尼。雅尼为那次演出创作了中国主题的乐曲《夜莺》,成为了日后他的音乐会上常演不衰的经典曲目。
当年,正在读高中一年级的徐鲤还是一名“学过电子琴、玩过吉他、写过几首曲子”的“音乐爱好者”。班里有同学到现场看了紫禁城音乐会,并向徐鲤描述了那场震撼心灵的演出。自此,“小时候没有受过正规有序的音乐教育”的雅尼成了徐鲤在音乐道路上前行的动力。“我也不是科班出身,没受过系统音乐培训。但是,我也许可以成为下一个雅尼。”
2009年,徐鲤陪一起玩乐队的同学报名参加北京广播学院录音艺术系的考试,抱着“起哄架秧子”心态的他通过一试、二试的考核后,凭借一首根据游戏《剑侠情缘》的歌词创作的曲子顺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并由此开始了他真正的专业性音乐学习。
对于促成雅尼与纪录片《河西走廊》的合作,徐鲤说一部分原因就是源于他的“雅尼情节”。雅尼与这一部纯粹讲述中国的纪录片的合作,让观众不仅在这部纪录片中听到雅尼的全新创作,同时有望在今后雅尼新的世界巡演中,伴随河西走廊冰川、沙漠、绿洲、戈壁的壮美背景画面,欣赏到这首专属曲目。
被媒体喻为“八零年代音乐人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徐鲤说,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为纪录片的创作注入新鲜血液,这可以打破讲述纪录片的固有模式,这样纪录片才能越来越好看。
徐鲤说纪录片是呈波浪形发展的,《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片厚积薄发的爆炸点。他分析,纪录片未来还会有炸点,而此炸点,也许就是《河西走廊》。
责任编辑 吴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