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活动课”模式的实践
2015-03-30黄艳娟罗洁源
黄艳娟+罗洁源
摘 要:生物是建立在观察与实践基础上的自然学科,学生通过在校园环境中的观察与体验,可以自然获得部分生物学知识,发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能力。介绍了深圳市光明新区实验学校生物科组在新课标指引下,在努力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过程中,开展生物学科活动课的实践经验,提出在七年级上学期实施校园活动课的内容安排、课时安排等方案建议,并以本学期的重、难点内容“光合作用”为例给出实施案例,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校本课程;授课模式;活动课
在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知识的自然获得”已经在语言文字与数学思维方式、体育技能获得等研究领域取得成功,正逐步向更多学科拓展。随着新课标的实施,生物学科面临转型,向着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方式转变。除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实验室的实验活动外,我们也尝试构建生物学科的“活动课”模式,以进一步为学生拓宽探究与实践的学习空间。
科学始于好奇,发现始于观察。但学生的课堂观察常停留于表面,脱离自然状态的观察所获得的知识也往往与生活现实有差距。我校生物科组以“活动课”的形式,实现在老师的调控下,学生通过有目的的校园活动自然习得生物知识。形成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实验课教学、活动课探究等不同形式的授课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层次的探究与实践机会。
一、活动课的内容是教材的具体实践
活动课的内容是教材内容的具体实践、细节补充与学生兴趣的拓展。以七年级上学期为例,共规划约10个校园活动,大量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自然获得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与思维。
二、“活动课”的教学方式
活动课即教师组织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授课,把课堂搬出教室外,与大自然各种生物亲密接触。依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观察、访问、查阅、交流等。以小组活动为主,把知识、技能、情感目标在活动中结合起来。
三、课时安排
以七年级上学期为例,除考试复习周,在18个有效教学周中,共36节生物课,其中活动课约10节,实验课约10节,课堂授课约16节。看起来课堂授课节次非常少,教师会产生是否能够完成教学进度的疑问。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随着课程的推进,学生对活动课的期待,其提前预习、自主学习的习惯得到强化,通过课堂的精讲精练,是可以完成教学内容的。现以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为例介绍课时安排策略以及活动课的基本结构。
本章是学期重点内容,传统的教学是让学生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来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及产物,再以一组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加以检验。实验材料是课前老师准备好的,或者是学生自己回家准备的,学生在实验课中就按照书本的实验步骤进行。我们将此课重新划分成三个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活动课”——《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前奏》,把课堂从课室搬到课外。
第二课时:“实验课”——《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课。
第三课时:“室内课”——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明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更多问题,并且进行巩固练习等。
四、“活动课”的设计实例
1.资料的准备
提供有关光合作用的资料给学生,以达到有备而来的目的,当然,学生可以搜集更多相关资料。
资料包括的内容,如,说明绿色叶片中含叶绿体丰富的材料,说明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的材料等。
2.课前预习
问题1:植物的叶片大多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起什么作用?
问题2:预习书本116-118页,用简短的话描述“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的实验步骤。
问题3:你认为“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实验用到什么材料?如何对材料进行处理?需要什么用具?
3.活动课内容
(1)课堂学习目标
能根据所给资料找到合适的实验材料。
能根据所给资料初步学会设计光合作用实验的前期实验。
体验探究实践的兴趣与乐趣,并能从探究实验中总结得失。
(2)引入
介绍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食物和氧气,因而是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3)活动内容(以学习小组进行活动)
活动1:在指定的范围内选取一棵你认为适于“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实验的植物?说出你选取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2:如要进行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实验,你又如何选取植物的叶片?你选取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3:设计“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且在叶绿体中进行”这一实验,并利用你找的植物和你所带的工具进行处理。
注:每次学生活动时间为5分钟左右。活动既包括观察还包括小组集中讨论的时间。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并进行适当点评与指引。随着三个活动的逐层深入,逐步发挥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很自然地获得知识。
4.课后拓展
问题1:查阅科学家在光合作用研究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事件?
问题2:想一想,市场上销售的“韭黄”是韭菜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变成的?
“活动课”使课堂延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学生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激发进一步探究的好奇心,对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活动课堂中,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很自然地获得知识,符合学习规律,也增强了科学探究能力,提高了合作交流能力,发展了创造性思维。
附注:本文由罗洁源统稿,黄艳娟负责了七年级上册生物活动课规划工作以及提供了“光合作用”活动课实施内容,此外微澜工作室钱晓茵、凌安妮等也参与了课题的研讨与实施工作。
参考文献:
李贤中,乐天.在生物教学中开展学生实践活动的调查报告[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编辑 马燕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