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堂公开课引发的思考
2015-03-30王琼
王琼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由市教研室组织的“全市初中体育教学研讨会”,在此次研讨会上外市的一位老师教学了一堂《弯道跑》。笔者在听课的时候就思考:怎样按新课程标准上好一堂课,让课堂变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
【教学片段一】
这节课的热身部分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排成一列纵队绕半个标准的400 m跑道慢跑两圈,接下来每位学生拿着一根体操棒站成四列横队面向老师成体操队形站好,跟着老师学做“棒操”。虽然体操棒在学生看来是较为新颖的器材,也激发了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但是毕竟与本课的学习内容相关性较小,不利于本节课的导入,把体操棒安排在这节课上值得商榷。
【教学评价】
1.老师在热身时选择在半个标准的400 m跑道上进行,这样学生既达到热身的目的又在直道与弯道中跑进,笔者认为效果不错,此活动不仅热身又能为后面主教材奠定基础。
2.在活动肢体关节时学生手持体操棒特别兴奋,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个个笑容可掬,但是由于学生对“棒操”比较陌生,同时又有许多听课的老师在观看,学生做起来就显得比较紧张,感觉学生特别不自然和力不从心,无法投入热身活动中去。
3.此内容与后面的主内容弯道跑相比,学生觉得弯道跑枯燥无味,心里感到失落,激不起学生学习兴趣。
【思考】
热身部分内容、器材的选择必须有助于主内容的学习。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做到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完善教学设计,教学中的各项活动内容都能贴近教材、服务于教材,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教学片段二】
这节课的基本部分活动是利用标准的半个400 m跑道,起点设置在直道与弯道的交汇处前不足十米处,老师分别让学生进行三次“尝试”、一次“体验”练习,并要求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去体会弯道与直道跑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教学评价】
老师让学生体会弯道与直道跑有哪些区别,而学生在直道上还没跑几步就进入弯道谈何体会?
【思考】
场地器材的布置与运用必须有利于教学的有效进行。
场地器材的布置是我们上好体育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科学合理的场地布置必将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如果我们的场地器材布置得不够合理势必会影响到上课的效果与进度,有的甚至可能出现尴尬的场面,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正常开展。
【教学片段三】
这节课老师安排了三次“尝试”一次“体验”,它们分别是(1)分组中速尝试弯道跑;在体验的基础上谈谈由直道跑到弯道跑的变化。(2)分组中速尝试弯道跑的正确动作要点;在体验的基础上谈谈各自对弯道跑的理解。(3)分组快速跑尝试弯道跑的正确动作变化;学生总结弯道跑的动作要领。最后展示分组在不同的弯道上体验应用弯道跑技术。
【教学评价】
1.老师安排了三次“尝试”一次“体验”的教法,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体会弯道与直道跑的变化区别,此法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2.老师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究,最后通过拓展巩固提高学习效率和调动学生积极性,把课堂教学推上高潮也遵循新課程改革的方向。
【思考】
教学流程的设计必须符合知识技能的生成规律。
“课程要在充分发挥老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当今的体育课堂,老师们都很重视学生这几种学习能力的训练,但以怎样的形式呈现训练,什么时候是最恰当的训练时机,训练的效果到底如何,怎样做到节时高效……,凡此种种,都是值得我们一直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教学片段四】
这节课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是由老师提问学生作答的形式呈现的,老师问了三个问题分别是:(1)在体验的基础上谈谈由直道跑到弯道跑的变化?(2)在体验的基础上谈谈各自对弯道跑的理解?(3)请学生总结弯道跑的动作要领?老师话音刚落就请学生回答问题,还没等第二个学生说完老师就急着把正确的动作要领告诉给大家,学生感到很被动。
【教学评价】
1.老师精心设计的三个问题没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评价,同时老师也没能给予学生恰到好处地点拨、启发、引导、纠错。
2.老师时间调控不好,学生探究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显得时间不够用,老师问了两句就急着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答案,这个环节学生像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突出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更加强调体育课的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我们广大一线体育老师必须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好教学内容,注重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及先进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闫泽亮.关于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4B).
编辑 郑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