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60后”作家对大连文化的传播

2015-03-30

大连干部学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作家文化

王 莉

(大连民族大学 学报编辑部,辽宁 大连 116605)

2013年,大连的7位“60后”作家侯德云、津子围、陈昌平、张鲁镭、刘东、于立极、紫金以“海蛎子组合”的团队形式在北京集体亮相,举办了作品展评会。《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为展评会撰写了评论,认为这次展评会开得非常有创意。设计独特,安排周到,形式新颖,说明大连的观念和意识确实是有所不同的。展评会在文学界是很少见的,这里所包含的观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正如“山药蛋”之于山西,“荷花淀”之于河北,“海蛎子”是外地人识别大连的一个重要标志。“海蛎子”使国人知道了大连作家组合,以“海蛎子”命名的大连“60后”作家组合对大连文化的凝聚、提升与推广起到了独特的、重要的传播作用。

一、凝聚大连文化力量

1.多元合力下的文学社区

评论家贺绍俊盛赞“海蛎子组合”的出现表明大连有着良好的文学社区。大连的作家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切磋,从而营造出人气很旺的文学场[2]。大连作家勤奋执著,真诚书写,佳作频出,多次获奖,奠定了大连氛围良好的文学社区的基础。“海蛎子组合”的成立和北京展评会的顺利举行,得益于大连市作协的积极支持和有效组织。大连市作协主席素素对大连的文学生态有着清晰的认知,对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推介大连作家有着自觉的意识:在整个辽宁省内横向比较,大连“60后”作家是一支重要的创作团队,是全省的一个坐标。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获得辽宁文学奖的人数多;二是辽宁文学院的签约作家多;三是活跃度强,在国内重要文学刊物上发表的作品数量多。与大连其他年龄层作家纵向比较,“60后”作家发展态势好,但是获得过国家级大奖的很少,现在正是他们需要向更高层次冲刺的时候。作家自身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大连作家品牌式的推介可以为他们助力。“海蛎子组合”就是素素根据大连作家写海扬名的传统和大连语言的鲜活特征来命名的,非常具有大连本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符号。大连市委宣传部、大连市文联对此次展评会也给予了密切关注,同赴北京参会,并高度评价与会各方的工作。

展评会的赞助方大连亿达集团一直以来关注支持高雅文化艺术,副总裁暴洪奎在会上发言:“经济能解决人们的生存,文化能让人们的生活更有趣。我们有责任让大连的城市文化走出去请进来,我们会继续常态地去支持大连作协的相关活动。”[3]大连媒体多年来关注、推介大连作家,《大连日报》《大连晚报》《新商报》对张鲁镭、紫金、于立极等作家都做过专题采访,对扩大大连作家在当地的影响,吸引大连人关注本土作家、大连记忆和大连书写,增强文学氛围起着不可忽略的传播和推动作用。氛围良好的大连文学社区的创建是各方努力的成果,同时,大连文学社区的存在进一步凝聚起大连文化的正能量,推动大连文化产业良性发展。

2.大连文化符号的运用增强了城市认同感

“海蛎子组合”作品丰富了作为个体的大连人的城市认同感和存在感。地域文化与本土作家组合有一种共生关系。大连人开口说话是“海蛎子”味,“海蛎子”作家组合在其认知中预设了新鲜、海味、生动的想象,使人联想到“山药蛋”“荷花淀”,地域文化滋养了本土作家的性格和文风,地域特点为本土作家打上了烙印,大连的“海蛎子”语言和生活帮助大连作家带着大连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走出了大连,走进了更多读者的视野。

陈昌平的 《英雄》里有人民广场,那时苏军战士的塑像还在人民广场;紫金的 《黑戒指》里有吃玉米饼子就新鲜海蛎子的场景;张鲁镭的 《美丽鞋匠铺》里写到了海岸小区;津子围的 《大反话》写了枝子跟随日本遗孤丈夫到日本定居后的晚年生活,里面有一连串的东北方言“无脊六瘦、杨了二眐、突撸反仗、鼻涕拉瞎、木个瘴的、难受巴拉、酸几溜洪,贼拉邪乎……”阅读这些文本时,大连人一眼就能识别出作家是大连人、东北人。熟悉的地方、吃食使本土阅读者立时生出亲近感和自豪感,如同看到邻居、同事上电视,或在看电影、电视剧时认出了自家的小区、街道时那么兴奋和自豪。“上电视了”即使在全民娱乐、草根明星频出的21世纪第二个十年里仍然是件令人新鲜和高兴的事。被作家写进书里,也有类似的效应。大连人在大连作家写的作品里认出了自己和自己生活的城市,感觉被认同了,被关注了,历史有记录了,从而产生认同感、价值感和作为大连人的自豪感,不知不觉拉近了与城市的距离。

二、提升大连文化内涵

1.逐渐聚焦大连历史

近年来,“海蛎子”作家逐渐聚焦大连历史。津子围正在为生活的这个城市写书,他说:“我在大连生活了几十年,生命中最长也是最宝贵的时光都雕刻在这里,一直想为我生活的城市写一本书,算是回报或者说是责任。写大连就离不开海港,但是海港只是一个背景,还是写这个城市的人,这个城市的知识分子、工人……”[4]在大连生活了几十年,津子围发现传统的“工人”在消失,尤其是工人身上曾经拥有的那种自豪感和尊严,正在慢慢消失。他想在 《海正蓝》里思考和探寻,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工人原有的“身份的消亡”。他追问“企业知识分子”是否存在,知识分子精神是否还在,“我也许更关心他们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心灵史,期望从更深的层次上探讨人性。”这部作品已成为辽宁省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

侯德云早期倾心于在他的小小说中叙述五、六十年代的大连历史,以小见大,目光停留在大连的一个村庄、一个人群或个人,结尾处目光悠远,视野开阔,从中见到对大历史和个人命运感悟和思索。这些小说民间性强,乡村生活基础扎实,读来让人立刻产生一种亲切感,一种回归土地和命运的归宿感,特别是对贫穷艰辛的五六十年代生活记忆深刻的读者,读侯德云的这些小说像是回到了那个年代和空间。陈昌平对历史有特殊的偏爱,自称“历史,尤其是当代史,是我最大的民间写作资源”。他在 《汉奸》创作谈里坦陈:内心有重新审视历史的愿望,在博文 《大连的历史和我的 〈汉奸〉》里用自己对历史与细节的审视与理解、用他自己的幽默来叙述大连的百年历史,表达出感知历史沧桑的民间视角:“大连这个城市,从落地就是一个小杂种。沙俄开埠,规划未毕,日倭争食,旅顺大劫。日俄相争,腐朽入骨的满清政府竟然宣布中立。战争结束,沙俄败降,1905年1月5日,这两个黑社会在水师营的几间瓦房里(现在成饭店了),完成了那个正在 ‘中立’的国家的财产交接。……老毛子是1955年离开的。他们在大连呆了10年。尤其是前5年,大连完全由苏军军管。就是说,从1899年夏天沙皇尼古拉二世发布建港敕令将青泥洼改称达里尼,到1955年春天止,大连让老毛子和小鼻子建设和霍霍了半个多世纪,终于回到了祖国和 ‘公仆’的怀里了。”

2.阅读中的书香大连

阅读是衡量文明的重要尺度。2012年初,“亚马逊中国”根据2011年度各城市全年图书销量情况,公布了2011年中国最爱阅读的20座城市,大连榜上有名。图书销量显现了大连这座城市日渐增加的书卷气。有什么样的城市阅读,就有什么样的城市高度,读书、爱书,是大连从1995年就开始的面向未来的前瞻性、战略性的选择。

“海蛎子”作家组合推动和激发了大连人阅读的热情和自豪感。2013年7月,“海蛎子组合”大连60后作家展评会在北京举行后,《大连晚报》、天健网都进行了相关的报道。作家们通过大连当地媒体,建立了与大连读者的密切联系,推动大连的城市阅读向更高层次、更广的层面发展。特别是儿童作家刘东、于立极对青少年阅读兴趣的培养表达了他们自己的观点和关切。早在2011年2月,由大连市新华书店主办的“远离网吧、走进书店大连市中小学生假期读书实践活动”邀请现在的“海蛎子组合”之一、儿童文学作家刘东与广大青少年面对面交流,指导中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2014年5月,他在接受 《大连晚报》记者采访时谈到儿童阅读时说:“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他读什么,而是他读不读,只要他有兴趣,读什么都可以。我赞成孩子读杂书,不要一提读书就是读名著,就是读文学名著,这绝对是误区。有些文学名著,专业作家都读不进去,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孩子去读呢?如果我们非要强迫孩子读书,然后再强迫他写几篇读后感,可能他一辈子对读书都没有兴趣了,这样损失就太大了。”2013年7月,“海蛎子”作家组合之一于立极在接受 《半岛晨报》采访时建议孩子们广泛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还为中小学生推荐了一批书目。“广读”的好处是家长们会慢慢看到,有的孩子喜欢科技,有的孩子喜欢数学,有的孩子喜欢历史,有的孩子喜欢哲学,有的孩子喜欢文学。未来的科学家、数学家、政治家、哲学家、作家正悄然诞生。于立极在2014年初推出了“中国首部写给孩子的心理小说” 《美丽心灵》,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3月15日,《新商报》“读周刊”刊发了《美丽心灵》书评,向大连读者推荐此书。许多家长看过这部作品后惊呼:这本书不但适宜青少年阅读,同样也适宜我们家长,可以学习到如何把握孩子们心理的好方法,引导他们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诚如于立极在 《后记》中所言:“孩子们需要学习怎样追求幸福与快乐,更要知道如何应对艰难与痛苦,这便是我的书中要着力表达的人生。”他以此书照亮孩子们的心灵之路。

三、推广大连文化品牌

1.展现了大连的文化传播意识和文化品牌

澳大利亚学者蔡尔德提出了城市文明到来的十条鉴定标准:大型居住区,财富集中,大规模公共建筑,出版物,表演艺术,科学知识,对外贸易,从事非生产劳动的专业人员,阶级社会,以居住区而不是亲属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组织。而在这其中,衡量城市的文化质素和性格内涵的则是它的容受力,它的移民程度及对城市的建构者——知识分子聚合起来的机制和能力。

《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对“海蛎子组合”展评会高度肯定,认为大连这座城市观念和意识很有特色,具体指大连的文化聚合机制、传播意识与能力。“这次展评会开得非常有创意。设计独特,安排周到,形式新颖,这很重要。首先说明我们研讨会的会风、会的形式需要改革和变革,其次说明大连的观念和意识确实是有所不同的。展评会在文学界是很少见的,这里所包含的观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使中国文坛的主流批评家认识了大连有一个“60后”作家“海蛎子组合”,“这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丰富性、对于我们认识创作的一些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都是有意义的。”

2.明晰了文化传播的战略意识和文化品牌的营销意识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具有战略意识和全球意识的文化发展战略,目标在于全面客观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民族文化,展示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展示我们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在这种国际化、战略高度的背景下,大连文化走出去是大势所趋。

这7位作家都以小说创作为主,这是大连市作协主席素素有意为之的选择。这次展评会只是一个开始,素素希望对其他文学体裁是一种触动,如果形成创作态势,以后也会举办诗歌、散文等展评会。借助这样的形式,素素希望让更多的大连作家走出去,培养好大连的文学梯队和文学生态。展评会成功举办后不到一年,2014年1月,由大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市文联会主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与市戏剧创作室承办的“张鲁镭作品研讨会”在市委第五会议室举行。这是2014年“大连文艺走出去”战略推出的首场作家作品研讨会,张鲁镭是“海蛎子组合”推出的作家之一,同时被中国作协推荐为“辽宁省作家定点体验生活”作家,短篇小说集 《美丽鞋匠铺》取材于大连一个小区的日常生活。张鲁镭的作品以讲述普通人故事、描述日常生活场景见长,描写他们平淡但不卑微的生活,关注平常人在平常日子里的滋味和追求,阳光积极的生活态度贯穿于她的各类作品,不断传递着作者身上的正能量。研讨会上,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文艺报》评论部主任刘锲四位重量级嘉宾专程从北京赶到大连做精彩点评,本土多位评论家、作家也在研讨会上各抒己见。李敬泽等认为,大连实施的“文艺走出去”战略为中青年作家提供了很好的生长空间,并推动了大连作家队伍的梯队建设。应该从城市文化建设的战略着眼,既脚踏实地,又计之长远,这就是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在人文精神的培育中成熟我们的个体文化与家庭文化,并使城市文化的三元结构和谐发展。

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提出了城市营销、地区营销和国家营销的概念。不管是国家、地区、城市,营销已经成了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城市的发展。“海蛎子组合”在北京展评会的举办就是一次成功的营销。展评会将大连的城市品牌与大连作家的影响力有效结合,成功地推广了大连的文化品牌。在传播平台上发挥展评会等渠道的作用,提高了营销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了文化品牌的营销力度,增强了营销实效。打造城市品牌必须以这个城市文化的力量为后盾,注重文化才能彰显城市的内涵。当今世界随着市场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城市已经从传统的产品竞争、人才竞争和资本竞争走向文化的竞争。“海蛎子组合”增强了大连自己的城市文化特色,拓展了城市文化对城市品牌的影响力和扩张力,提高了城市的文化附加值。

[1]李敬泽.一次难得的自我发现与提升[EB/OL].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4-05-01.

[2]海的奉献——大连60后作家“海蛎子组合”北京展评会节录[J].鸭绿江,2013(10):121-128.

[3] 北京,我们来了! [EB/OL].http://roll.sohu.com/20130712/n381401015.shtml,2014-05-01.

[4] 王军辉.津子围的《海正蓝》正在创作中[N].新商报,2012-05-03.

猜你喜欢

作家文化
作家的画
文化与人
作家的画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