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音符串起的温情回忆
——浅谈音乐剧《钢的琴》

2015-03-30

戏剧之家 2015年4期
关键词:布景唱段音乐剧

刘 欣

(秦皇岛市文化艺术研究所 河北 秦皇岛 066001)

用音符串起的温情回忆
——浅谈音乐剧《钢的琴》

刘欣

(秦皇岛市文化艺术研究所河北 秦皇岛 066001)

音乐剧《钢的琴》讲述了钢厂下岗工人陈桂林的一段人生经历。全剧故事改编自同名电影,延续了电影“情感、幽默”的风格,但在立意上更重视励志和关注小人物,反映了城市底层老百姓的精神状态、理想追求和人生观,着力突出逆境中人性的不屈和自强。该剧音乐具有独特的原创风格,其多样化的唱段和生动的场景音乐就像血管里流淌的血液一般串联起了整部戏的脉络。

音乐剧;《钢的琴》;温情;回忆

这是一场小人物们的歌与舞,却令人感动于他们的合唱。凋敝的工厂、污黑的车间、破旧的工装,还有一群“勾肩搭背”说着糙话的工友,都让我想起儿时爸爸工作过的老厂房。作为一名八零后,这个描述改革开放前大工业时代背景下的励志故事一下子就将我带入了儿时的时光,一段充满温情回忆的时光。无论从主题内容还是人物表演等方面来看,音乐剧《钢的琴》都可以说是一部佳作。不谈立意,于我来讲这部剧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配乐和舞美,在于穿过那些或抒情或激昂的音符,追忆那个变革时代中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可贵可爱之处。

一、旋律串联脉络

音乐剧《钢的琴》共两幕六节,讲述了钢厂下岗工人陈桂林的一段人生经历。他为维持生计组建了一支婚丧乐队,终日奔波。为和前妻小菊争夺女儿的抚养权,两人决定谁能买一架钢琴女儿就跟谁走。于是陈桂林在工友们的帮助下,在破败的厂房中踏上了手工制造钢琴的征途。全剧故事改编自同名电影,延续了电影“情感、幽默”的风格,但在立意上更重视励志和关注小人物,反映了城市底层老百姓的精神状态、理想追求和人生观,着力突出逆境中人性的不屈和自强。

值得关注的是,该剧音乐具有独特的原创风格,其多样化的唱段和生动的场景音乐就像血管里流淌的血液一般串联起了整部戏的脉络。而音乐真正是一种通用的语言,旋律最动人心,整场戏没有多么惊心动魄的情节和太多催泪的台词,略带玄幻色彩的布景,或诙谐或荒诞的桥段,伴随着台上人物歌着、舞着、哭着、笑着、闹着,便交织了一段不卑不亢、辛酸却充满希望的故事。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艺术是对于生活的模仿”。当然,艺术要真,要把真情实感馈返给现实,每部好的艺术创作都应是遵从自身规律去反映现实生活的。音乐剧《钢的琴》就用它的音乐诠释了这一点,而且是生动的放大化的诠释。全剧的唱段、场景音乐所营造出来的剧情氛围和表现的人物情绪,均是恰到好处的。而伴随着这种恰到好处的则是一种“犯二”的风格。音乐剧官方微博上曾如此表述这部剧的目的和意义:“向工人阶级致敬,向被急剧发展、快速腾飞的社会机器甩出去却依然昂扬地做着不可能的事的‘二货’致敬。”

为此,全剧不仅广泛地运用东北方言,还融入了二人转唱段,真实地再现了“草根阶层”的生存状态,写实感很强。比如,剧中表现陈桂林与工友们在车间里热火朝天造琴的那段情节,就是一个完整的二人转唱段:“大家伙造琴的第一天呐,汪工他变成一个小青年儿呀,上下蹿腾他蹦跶得欢儿啊……大家伙造琴的第七天啊,荷花她展开愁眉,露出笑脸儿啊;翠花她放下包袱,身轻如燕儿啊……整个的二车间,生龙活虎,透着新鲜,春意盎然,春色满园。谁说咱工人阶级没有春天儿啊……”语言诙谐“接地气儿”,话虽“糙”但精神昂扬,生动地展现出“二车间”工人们性格中的“傻”气、“虎”气,但更多的是可爱。演员们每唱“一天”都伴随着相应设计的舞蹈表演,烘托出整个车间里的氛围非常欢快而充满斗志,让观众看得既有趣又为他们的顽强执着而感动。

此外,剧中的唱段及各场景音乐的过渡自然而不突兀。比如音乐剧开头,一支丧葬队演奏着俄罗斯民歌,极具年代感和画面感,一下子就将观众带入到剧情当中。又如结尾一段,先是抒情的音乐和唱段“是什么让我们英雄气短,是什么让我们儿女情长……”之后,突然转为摇滚风的音乐“我们坐,我们蹲,我们跑……”虽然这两段风格截然不同的音乐之间没有太多的铺陈和时间间隔,但是观众听来却丝毫不觉突兀,仿佛一气呵成。因为它所要表达的工人们的真实生活和情感状态,已经被这两种音乐完美地揉合在一起,并通过这种疾风暴雨似的转承诠释出来,那便是——柔情,且刚强。

二、感人肺腑的合唱

李一氓在《〈阿英文集〉序》中写道:“独唱,二重唱,四重唱,合唱,场上一片寂静,只是听。”可见合唱的魅力。合唱,不仅是一种歌唱艺术,更是一种团队艺术。它能将演员们所表达的情绪放大化,将细腻的情怀如细雨般渗透到观众心里,也可以将充满力量的唱腔爆发出来震撼全场。音乐剧《钢的琴》曲调层次清晰,简单平实,容易上口。它的旋律时而抒情略带忧伤,时而加入民间小调显得诙谐生动,独唱、对唱、重唱、合唱等多样化的唱段形式,也为剧情起到了渲染、调和作用。特别是合唱部分,极富感染力,最能引起观众共鸣。

其中,“那是他的命啊”唱段和结尾曲部分是全剧中我最喜爱的两段合唱。可以说,它们一个是富有仪式感的柔情祈祷诗,一个是钢铁浇筑的铿锵奏鸣曲;一段饱含父爱如山、百转柔肠,一段高唱众志成城、百炼成钢。在“那是他的命”唱段中,先是运用碰铃发出的清脆声响加以点缀,显得韵律非常干净、透亮,同时管弦乐轻柔舒缓地奏出背景旋律,仔细听仿佛还有手风琴、三角琴的配和,好似人轻声低吟,烘托得现场氛围十分轻柔、圣洁。整个唱段都运用了极为抒情的唱法,或男声合唱,或女声合唱,以及最后的男女声合唱,都反复咏叹那句“那是他的命啊,那是他的心肝宝贝,那是他胸口下的软肋;那是他的命啊,那是他的死不改悔,那是他最甜蜜的负累……那是他天大的事……”旋律柔而连,起伏不大,唱词平实,但父爱之情表达得极为纯粹、真挚,从而带动观众心中翻涌的情绪,汇成涓涓细流,浸人心扉,催人泪下。

而结尾部分的唱段,曲调饱满而有张力,令人记忆尤为深刻。先是每个演员的单人演唱,声音仿佛由远及近缓缓道来,歌声慢慢铺开:“我们站在天车上,看得到比天还远的地方;我们坐在屋檐下,闻得见比花还香的芬芳;我们走在车间里,听得懂灵魂深处的歌唱……”之后进入合唱部分:“我们能把心脏当成厂房,比那江河湖海更加宽广;我们再把钢筋拧成心脏,比那三山五岳更加坚强……”歌声如溪流汇入大海,浑厚嘹亮,徜徉回荡在整个剧场。不仅悦之于耳,感人于心,还易诵之于口。在带给听众强烈震撼力的时候,令人情不自禁地起身鼓掌,也让现场每个人的情思都在这十几位演员整齐柔美的音色、清晰丰满的和声中飞扬,体会着这音乐带来的感动、凝聚力与共鸣。

三、舞台效果的意境展呈

作为音乐剧,而且是年代戏,《钢的琴》在表达自己的创作观点和初衷时没有丝毫晦涩。它在唱词中饱含了大量的抒情与写意,同时在舞台和叙事上也不乏更多的理性思考和表达。特别是在舞台设计上,《钢的琴》做了许多有价值、独具匠心的尝试,让作品的社会意义、美感价值能够经历洗礼和考验。

设计者在舞台布景上颇下了一番功夫,尽力再现了一个当时的生活环境与状态,使舞台与整个演出非常协调、合体,充分地配合了演员们的表演。为此,主要运用了写实的手法,通过既有材料技术和形式上的现代美打造了一个极富年代感的破旧车间。而这个“车间”就建立在整个舞台上,也就是说整个舞台都被打造成为一个立体的车间布景。在现场,观众看到了一个灰色的钢厂“二车间”,两侧的墙壁金属质感强烈,交错分布的各种管道,悬在空中的巨大吊钩,锈迹斑驳的高炉,顿时将观众带到了那个曾经熟悉、如今却又陌生的场景。

从线条组合、造型布局上,设计者通过各处铁架爬梯的设置,构成了舞台前后、上下、高低起伏的不同层次,为演员们攀爬、倚靠、站立等多样化活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舞台空间与支点,创造了活泼的演出形式与空间结构。此外,舞台上的建筑物布景、道具等设计结构准确,非常形象地勾勒出情境中景物的主体感、层次感和纵深感,使演员的舞台活动环境产生近似生活环境的逼真,也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空间感和代入感。同时,它也向观者展示着一种拙闭、凄美壮丽、破旧颓废的意境与氛围,并深深地感染着他们。

瑞士舞台美术家阿披亚说:“布景的最好意义,是形和光的具象,用以使表演更富有生命,并增加了视觉趣味。”《钢的琴》的线索如其名,是工人们自己造一架钢琴,钢的琴。故事从开场到落幕,有变革,有苦难,更有爱,但都带有一丝追逐遥不可及梦想的虚幻和荒诞色彩。设计者恰是抓住了这个特点和基调,在场景布置上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巧用灯光与组合景片,从光色的明暗变化和多变的流动布景中,给观众以启发、暗示,生动、鲜明地表达出那个时代的悲伤与喜悦、绝望与希望。

比如,扭结、盘绕的钢管,破旧的机器,宽大的厂房,暗示着下岗工人们的迷茫和痛苦。又如,在“练习曲”一段场景中,陈桂林孤零零一人站在空旷的舞台中央歌唱:“是她生命中最初的练习曲,当我第一次触摸钢琴的时候,有个声音在我耳边这样说起。它让我听在窗外咆哮的风,它让我听在屋顶奔跑的雨,它让我听每一种能发出动静的空气,是怎样在我们的肺叶里变成了呼吸……”这时,从舞台右侧向左侧缓缓滑动出一排组合景片,上面有“为民小卖部”、“修车”、“铸造二厂”、“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等极富年代感的平面背景,配合着演员跳上流动布景台并唱出“听踮着脚尖的自行车,听打开胸腔的机器轰鸣……”同时移动布景的滑动速度越来越快,演员跳下布景台,正是意味着沧海桑田,一个时代的大江东去。

此外,在剧中小铁轨的布置非常形象传神而富有表现力。如果说舞台布景本身是一种渲染情绪的色调与笔触,那么这一条由舞台纵深处向台前延伸的小铁轨就是一处点睛之笔。它具有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的双向意境延展。在前面几处出现时,演员们可以通过它做各种表演动作,但小铁轨通往舞台深处的是一片晦暗,给人以压抑的感触,仿佛通往车间远方的是迷茫、恐惧与无望。但到结尾时,舞台远景处是一片光幕下的花海,一架钢琴顺着铁轨被缓缓推送到台中,两旁的“工厂墙壁”全部开敞,顿时带给人无限明亮、开阔的感受,压抑被释放,而通往远方的是希望。

我想,生命中的美往往不在目标而在于过程,造一架钢的琴不容易,但那些“充满激情”的够“二”的想法,那些和朋友们一起为梦想而并肩拼搏的岁月,更加令人难忘。音乐剧《钢的琴》让我感动,演出结束后,它的旋律依然在我脑中回响。它把音乐语言化,并用音符和旋律真实、亲切、精彩地向我们表达了一个年代中的一段温情时光。时光易逝,岁月流金。愿我们的舞台上出现更多更好的原创音乐剧。

刘欣,女,河北秦皇岛人,本科,现就职于秦皇岛市文化艺术研究所,中级职称。

J617.2

A

1007-0125(2015)02-0021-02

猜你喜欢

布景唱段音乐剧
绵绵古道连天上
一弯新月挂半天
布景技术在T台艺术中的运用与创新
舞台布景模块化
火呀火呀
天凉了下来
传递正能量
爆笑音乐剧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