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现实在虚拟表演中成真
——我演何文秀之体会

2015-03-30赵燕萍

戏剧之家 2015年4期
关键词:诸暨市中国戏曲桑园

赵燕萍

(浙江省诸暨市文化艺术中心 浙江 诸暨 311800)

让现实在虚拟表演中成真
——我演何文秀之体会

赵燕萍

(浙江省诸暨市文化艺术中心浙江 诸暨 311800)

虚拟表演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它通过演员综合运用各种表演手段,将空荡荡的舞台变得丰盈而生动,使观众获得美的享受。本文结合笔者在越剧《何文秀》中的表演实践,探讨戏曲中的虚拟表演是如何化“无”为“有”的。

戏曲;虚拟表演;越剧;《何文秀》

优秀传统越剧《何文秀》是一部人见人爱的经典大戏,对于剧中的每个人物和情节,老百姓都耳熟能详。剧中那英俊潇洒的尹派小生的形象也成了众人追捧的偶像;那细腻抒情的风格、诗情画意的唱腔,会让人陶醉在越剧艺术的氛围中。尤其是“桑园访妻”和“哭牌算命”等经典折子更是脍炙人口,乡间亭园盛传不息,真可谓:童子解吟“访妻”事,翁媪能唱“算命”词。《何文秀》也因此成为了最受观众欢迎的越剧传统剧目之一。

可能是由于我的唱腔、音色、舞台形象比较接近何文秀这个角色,因此非常荣幸地被选定为何文秀一角的扮演者,使我有机会与这位心中仰望的历史人物共同感受经典的魅力。

我从小喜爱越剧,扮演尹派小生也是我的追求。于是我13岁就满怀戏梦进入诸暨戏校读表演班,学习尹派小生,在唱、做、念、打上一丝不苟,首批被招入诸暨市越剧团,正式走上了越剧表演艺术道路。这次有机会能演何文秀,我心里真是暗暗高兴,但冷静下来一想,压力倍增——这个角色有多少名角大腕演绎过,有多少名剧名团效仿过,观众心目中的经典形象很多,如何才能演好何文秀?通过细心琢磨,我决定在模仿借鉴中求突破,精准捕捉角色情感的层次性、表现的合理性等个性问题,让现实在虚拟表演中成真。下面我将就如何演好这个角色谈一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虚拟表演,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相异于其他戏剧艺术形式的独特舞台风格和美学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组成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柱。所谓虚拟表演,就是演员通过一定的形体动作,把舞台上没有直观展现的环境及实物对象还原表现出来,使观众感受到这些意象的存在。它是一个化“无”为“有”的过程,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写意性特征。而从一定意义上说,虚拟表演也是在追求外在形式上的美化感。在戏曲表演中,虚拟表演若是运用得好,对观众而言是一种审美享受;如果运用得不当,则会削弱戏曲形式的表现力,呈现出一种“假大空”的外在形式。而《何文秀》中的“桑园访妻”一场,移步换景、穿亭搬石、推门戳窗,无不运用了虚拟表演的表现形式,大大丰富了整场表演的时空环境呈现,表演更显活泼生动、摇曳多姿。

要使角色在舞台上出彩,恰到好处的虚拟表演空间是演员的抓手。正确把握虚拟表演的分寸,尤其是在经典的唱段和重点的折子当中,更能突显演员的表演功力,达到极佳的表演效果。如《何文秀》中的第三场“冤狱”和第六场“哭牌算命”都是重头戏,一定要用有限的艺术手段更多地表现出无限的虚拟表演空间,神形相济,求真求美。在排练第三场戏“冤狱”时,一开幕,音乐中侧身起,在一声“冤枉”的同时,步履踉跄地移到上台边,艰难地慢转身,用“挫步”、“抢背”、“甩发”等多种表演手法,然后对窗户大呼“冤枉”,以示有冤无处诉和对自由的渴望。在“桑园访妻”一折中,“行过三里桃花渡,走过六里杏花村”,演员就得通过表演使观众感受到你在赶路,感受到时空的转换,你的眼前是有桃花渡和杏花村这些具体环境陪衬着的,而不是全然空荡荡的舞台空间。于是,台步和眼神显得尤为重要。“七宝凉亭来穿过”,根据生活经验便可知道,穿亭时应有一个上阶、下阶的过程,也应通过身段来加以展现。而“九里桑园面前呈”则是一个看的状貌,同时根据大姐们的叙述,获知自己失散的妻儿就在这桑园附近,所以还应有一个张望与寻找的过程,继而锁定目标。“竹篱茅舍”通过一个恰当的眼神的展示,让观众可以从你定视的表演中感受到竹篱茅舍就在你目视的地方。推门动作,在幅度、力度、角度等多方面也尽可能表现得真实的基础上,兼顾舞台动作的美观,使表演更具表现力。而搬石头垫墙角的动作,通过恰到好处的虚拟表演,更能表现其生动性。石头的重量可以通过表情和肢体的躬曲程度加以表现,石头最后放置的位置应与第一次踮脚想向内张望的位置一致,让观众感受到窗户就在这个位置,而不是随意变化的。另外,搬石头时双手间的距离要始终保持一致,总不见得一块石头会时大时小变化吧?同时,这个距离尽量保持差不多与身体同宽,毕竟这块石头是要站人的,要体现其合理性。

总而言之,虚拟表演作为戏曲表演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能够生动而形象地表现出人物与环境及实物对象之间所产生的关系。虚拟表演虽然集中体现着戏曲表演中的虚拟性,然而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也应充分考虑其现实性与合理性,使它更好地适应舞台需要,更好地变舞台上的“无”为“有”,让观众从表演中获得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

我扮演的何文秀,得到了专家和同仁们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哭牌算命”一折,赢得了许多观众的掌声和认可,这是对我的最大鼓励和鞭策。在越剧艺术的道路上,我将再接再厉,不断探索创新,为人民塑造更多更好的角色。

J812.1

A

1007-0125(2015)02-0012-01

猜你喜欢

诸暨市中国戏曲桑园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昭往彰来——《中国戏曲志》编纂出版工作纪实
“前海”与当代中国戏曲评论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
浅谈“桑园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