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慈善史研究的力作——评《青岛慈善史》

2015-03-29王娟,王慰陈

东方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慈善事业青岛慈善

青岛历经百年,从一个沿海渔村发展到今天一个现代化港口城市,史学工作者已经从不同视角追溯和体味它的无尽沧桑,蔡勤禹教授新作《青岛慈善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则为认识这座城市的社会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窗口。认真拜读《青岛慈善史》,我们认为该书贡献有以下几点:

第一、丰富了对青岛城市历史的认识

青岛由于自身的沿海地理位置,得以较早开埠并迅速崛起,在中国早期现代化潮流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开放性的城市标签。岁月积淀下来的城市特征,渗透在青岛城市记忆的方方面面,成为无可替代的丰厚财富。慈善传统就是青岛宝贵的历史财富之一。慈善事业在兴起、发展进程中势必会与社会环境发生互动与关联,《青岛慈善史》将青岛的慈善事业置于青岛乃至中国整个20世纪以来的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宏大背景之下,徐徐展示不同历史阶段青岛慈善事业演进的真实面貌。作为一部专门研究城市慈善史的专著,它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青岛的慈善事业与城市历史的发展起伏、政治变革如此地声息相关。青岛见证着近代以来中国慈善事业的勃兴与曲折,而慈善事业曲折发展又印证了青岛多元化的城市风格。从慈善事业与城市历史互动的角度而言,该书无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丰富了我们对于青岛社会历史的了解。

第二、填补了青岛慈善史系统性研究的空白

近年来,慈善事业研究方兴未艾,持续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而区域慈善史则是该学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作为一部区域慈善史,《青岛慈善史》依据丰富的档案资料,不仅梳理了青岛慈善宏观发展脉络,而且细致考察其微观特征,该书尤为注重考察青岛慈善事业兴起、兴盛、挫折、恢复、停滞再到复兴历史面貌的时代背景和各种具体因素,对青岛开埠以来每一历史时期慈善政策、慈善组织、慈善设施、慈善活动、慈善功能进行详细探讨,从而全面展现出青岛慈善事业历史面貌,为读者清晰还原出青岛慈善事业的百年画卷。可以说,该书填补了青岛慈善区域史研究空白,也为深化和推进中国近现代慈善史的区域研究做出了贡献。

第三、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现实关怀

慈善事业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之一,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润滑剂”,慈善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社会问题进行补救或矫正,避免社会陷入交相循环的恶性运行状态,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手段。该书正是从这样的现实角度出发,对青岛慈善事业发展提出不少颇具见地的观点或建议,如书中指出:今天青岛的慈善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在发展中不断调整、理顺,基本形成“慈善会、红十字会、基金会、草根组织”为主的慈善系统,但它们之间合作力度不足、尚需加强;慈善捐赠呈现多样化,潜力巨大,也存在多头募捐问题;慈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品牌项目涌现,但慈善项目知名度不够响亮;慈善的文化价值意义愈益体现,得到各级慈善组织重视,不过民众的慈善意识尚不够发达等,都体现了作者对青岛慈善事业发展的思考和认识。

当然,区域史不是孤立的个案研究,应置于整体史的视野下,关注整体与区域、区域与区域之间联系与区别。我们希望作者能在青岛这一个案研究基础上,今后能够对沿海城市之间、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之间的慈善进行比较研究,深化中国慈善史研究领域,弥补该书比较研究不足的缺憾。

要言之,《青岛慈善史》通过对档案史料的用心挖掘和细致而严谨的叙述,体现了作者扎实的研究功底。该书的出版不仅填补了青岛慈善史研究的空白,对中国慈善史和社会史的学术贡献也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慈善事业青岛慈善
慈善之路
他们承诺捐出半数以上财富投入慈善事业 超过200位慈善家加入“捐赠誓言”
慈善义卖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青岛明月申牌?
深入实施慈善法 促进广东慈善事业大发展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慈善事业的核心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