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精神研究综述
2015-03-29陈文蒋道平
陈文,蒋道平
(西南科技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学术界对于“抗战精神”的研究也推向新的热潮。论“抗战精神”的学者一般是从其内涵、特点、现代意义以及对现代人的启示等方面来论述。李连中的 《抗战精神研究综述》从抗战精神的提出和形成、内涵及基本特征、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启示、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等四个方面对2006年前10年的“抗战精神”研究做了梳理。基于此基础,笔者试图通过对以下几个问题的回答来继续梳理近年相关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一、何谓“抗战精神”?
对于“抗战精神”的基本了解主要是从其形成过程和内涵来分析的,具体表现为两点:
(一)“抗战精神”的形成分析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沈强在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讲话中阐述了“抗战精神”的形成概况。从广义的范围上讲,其形成应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人民的抵抗运动。从狭义的范围上讲,“抗战精神”具体的体现在近代的反法西斯的抗日战争中,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奋起抵抗,抗战精神在那个年代得到了鲜活的阐释。
龙立军和李连中都认为“抗战精神”最早是由朱成山(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在抗战胜利59周年时提出来的,并且由王新华转述而得以形成。张洪兴在其著作中将抗战精神的形成的历史过程归纳为三阶段,即“‘九一八’事变发生,全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抗战精神的孕育;七七事变的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战精神的形成;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中华民族获得解放,抗战精神得到弘扬。”这是遵循抗日战争发生的历史主线和背景来划分的[1]1。由此可知,“抗战精神”的形成过程更加鲜明化。
(二)“抗战精神”的内涵分析
“抗战精神”是中国各族人民在祖国各地抵御外敌入侵,由此形成的全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一种众志成城精神。学术界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内涵的“精神”说。李连中在梳理2006前十年的“抗战精神”时,概括提出了“八字精神”、“三大主义”、“四内容说”、“思想体系说”、“六方面内容特点说”五种的内涵说法。其中“八字精神”主要概括了朱成山的“拼搏、奉献、团结、自强”精神,李孝纯的“自强、爱国、创造、宽容”精神以及覃喜梅的“爱国、团结、自强、国际”精神理论;“三大主义”即“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四内容说”主要体现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必胜信念;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2]和“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百折不挠、坚韧不拔;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伸张正义、维护和平”[3],以及“实事求是精神;团结和统一的精神;革命的创造精神;不怕牺牲和无私奉献的精神”[4]这三个方面;“思想体系说”则主要体现在陈邵桂的 《简论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抗战精神》一文中;“六方面内容特点说”则在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有所体现。继李连中的“抗战精神”内涵梳理,笔者概括了几种新的表述形式。
“民族尊严说”。雷云峰将抗战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团结一致,不畏强暴,不屈不挠,前赴后继,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捍卫领土,追求民族解放的精神”。[5]这个定义主要突出了抗战过程中人民的尊严和敢为精神特点。
“三精神说”。王巍于 《以抗战精神攻坚克难》中提出了三种鲜明“抗战精神”内涵,即“敢于应对危机、面对挑战、勇往直前的精神;不退缩,不怕牺牲,敢于担当的精神;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精神。”[6]
“四内容说”。冉庆认为“抗战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高度团结共御外辱的精神、为了民族利益而英勇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支援抗战的精神、坚决反对投降卖国的精神”[7]张士海 《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精神》一文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精神:“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8]孙媛凤对“抗战精神”内涵的概括是“万众一心,团结一致;爱好和平,敢于斗争;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9]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四种不同表述的内涵:“爱憎分明的坚定立场,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舍身报国的崇高气节,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10]
“五基础说”。张洪兴将这几种说法总而结之,提出了更为精炼的表达,形成了“万众一心,勇赴国难;不畏强暴,敢于牺牲;一往无前,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伸张正义,维护和平。”的表述。由此可知,抗战精神的内涵在学者们的探索和研究下日渐全面和完善。
二、“抗战精神”如何?
“抗战精神”的特点和在历史中的原式体现阐述了“抗战精神”的概貌,学术界对于这两点的研究逐渐趋于简练化和全面化。
(一)“抗战精神”的特点分析
刘庭华从四个层面说明了“抗战精神”的四个重要特点,即“从国家、民族、阶级与政党的关系上说,它属于全民族的,而非某一阶级或政党的。从地理上讲,它是全国的,而非某一区域的。从时间上讲,它应富于时代特点的,即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20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的集中体现。从认识论的哲学层次上讲,它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实践的思想认识的抽象与概括。”[11]张洪兴通过分析抗战过程中军民体现出来的不同互助行为总结了“抗战精神”的六个方面特征,即“鲜明的时代性、高度的组织性、空前的广泛性、顽强的拼搏性、非凡的创造性、忘我的无私性。”[1]1这在表述上更为简炼的表达了“抗战精神”的精髓。龙立军总结了“抗战精神”的现代特征,说明了“形式上的多样性、内涵上的深刻性、面貌上的新颖性、本质上的民族性”的重要性,它是通过不同形式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构筑起了一道精神长城体现出来的“抗战精神”的深刻性以及与时俱进的民族性来展现。
(二)“抗战精神”的伟大展示
张洪兴在论述“抗战精神”的内涵及意义时,通过十二种视角来展现“抗战精神”的伟大展示,即“东北义勇军勇赴国难、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八路军激战华北、新四军鏖战华中、华南游击队奋战敌后、国民党军队正面抗敌、广大民众空前参战、少数民族奋起抵寇、民主党派同心御辱、台港澳同胞英勇救亡、海外侨胞倾力助战、国际友人多方支援”作者从整个抗战的历史过程、代表人物、历史贡献三个方面具体的论述了“抗战精神”的伟大展示,这就更加现实的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不屈精神。此外,李建平就广西抗战文化研究述评,具体地“介绍了20多年来以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为核心所开展的抗战文化研究的历史、活动方式和主要成果,分析了其活动的主要特点,评价了广西学者以弘扬爱国主义和传承抗战精神为主旨的精神追求。”[12]车霁虹在《继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的抗战精神》中具体地论述了“抗战精神”在东北抗联时期的产生、发展以及对其的继承、发扬。
三、“抗战精神”何以可能?
对于“抗战精神”的历史意义分析,笔者归纳出了两种主要观点:
(一)“抗战精神”是在战争史中锻造出来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
孙媛凤等人指出了抗战精神的伟大意义:“抗战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重要历史时期的时代召唤;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结晶,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延续和发展;抗战精神是在对日战争、国内斗争和与自然抗争中锻造的成果。”[9]张洪兴在其著作 《中华民族抗战精神》中提出了六方面的历史意义:“激发了中国人民的迅猛觉醒,促进了中国人民的空前团结,培养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意志,坚定了中国人民的必胜信念,铸造了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智慧。”[1]1
(二)抗战精神”是爱国主义的精神升华
沈强的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抗战精神—写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五周年之际》一文展示了“抗战精神”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它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的伟大胜利,并且是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武器。”[13]有学者认为“抗战精神”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它“为中华民族构筑起了一道精神长城;唤起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极大地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团结和教育人民继续拼搏和奋勇前进的重要思想资源。”[14]
四、“抗战精神”何用?
多数学者研究“抗战精神”,意在分析和探究其现代启示,从而对此研究由内到外逐渐丰满和警示对国民的精神世界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
(一)弘扬“抗战精神”,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的机遇和挑战
孙媛凤基于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的国际和国内条件下,提出了弘扬“抗战精神”的必要性,即“从现实意义看,弘扬抗战精神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党的使命看,弘扬抗战精神是我们党实现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的动力保证;从国内目标看,弘扬抗战精神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19]
(二)弘扬“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正能量
郭勇虎认为“抗战精神”的现代启示是“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力量”,其理由是“大力弘扬抗战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整个民族的爱国思想和报国情感,形成一股强大的爱国主义力量汇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大力弘扬抗战精神中的团结精神,在抗战中,万众一心的凝聚力量战胜了强大的敌人,面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同样需要整个民族的力量凝聚,而弘扬团结精神,无疑能起到民族凝聚和力量整合的作用;大力弘扬坚韧自强的精神,抗战中取得伟大的胜利,离不开整个民族的自信自强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坚定知难而上、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必胜信念,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民族复兴。”[15]
(三)弘扬“抗战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张洪兴在研究“抗战精神”的伟大意义时提出了三点启示:其一,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由是“中华民族抗战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充分展示,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其二,中华民族抗战精神是增强中华民族软实力的重要内容。理由是“有利于增强民族的爱国意识,凝聚民族的团结力量,激发民族的奉献精神,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其三,弘扬中华民族抗战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理由是“弘扬中华民族抗战精神,加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4]4
五、“抗战精神”研究如何再深入?
在分析“抗战精神”研究前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对于研究趋势进行引导,以丰富这一专题的研究。
(一)“抗战精神”研究综述类文章较少,弘扬“抗战精神”的研究相对丰富
据分析,数据库中现可查到的“抗战精神”研究综述只有山东师范大学的李连中在2006年发表的对前十年的文献梳理一文,而对于2005-2015这十年间的相关文献综述则未能查到。弘扬“抗战精神”类文献较为丰富,如曹德信的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福建省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张桂东的 《弘扬抗战精神,建设和谐社会》,顿时春的《弘扬抗战精神 凝聚民族力量》,王强的《牢记抗战历史 弘扬抗战精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严艳红 《弘扬抗战精神 建设小康社会》等等。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地域研究较多,但与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等相关精神之间的关系研究区分度不高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精神,也是在纪念抗战胜利60—70年之间研究较多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学者们不断充实相关的内容,凝练其语言表达,丰富其对现代启示的发扬,在实际的生活中也成为不断激励着国民勇往直前的支柱。同样作为抗战中形成的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与“抗战精神”的区别在哪里?它们对于现代人的精神塑造有什么具体贡献?对于此问题的回答,仅有丁娅等人的 《长征精神与抗战精神的内涵及启示》《太行精神: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伟大象征》、《关于黄埔精神与抗战精神的思考》等少量的文献来做支撑。由此可知,对于“抗战精神”的外延性研究还有待深化。
总之,自“抗战精神”被提出以来,学者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研究及当代启示逐步深化,已经取得了较高的成效,但是在一些具体的方法即与其他精神的关系论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1]张洪兴.中华民族抗战精神[M].沈阳:白山出版社,2014(6):1.
[2]李向军,危兆盖.论中国的抗战精神[N].光明日报,2005-08-30(3).
[3]胡振民.继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07):4-7.
[4]李连中.抗战精神研究综述[J].滨州学院学报,2007(8).
[5]雷云峰.试论抗战精神与延安精神在民族凝聚力中的作用 [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
[6]王巍.以抗战精神攻坚克难 [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8).
[7]冉庆.论重庆人民抗战精神的内涵[J]邵阳学院学报,2007(6).
[8]张士海.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精神 [J].理论学刊,2008(8).
[9]孙媛凤.论抗战精神的实质及现实意义 [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5(11).
[10]路欣.抗战精神对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J].世纪桥,2011(2).
[11]张纪合.论抗战精神[N].北京日报,2014-09-01(19).
[12]李建平.为了抗战精神的传承——广西抗战文化研究述评 [J].抗战文化研究,2007:277-281.
[13]沈强.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抗战精神—写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五周年之际 [J].前线,2010(9).
[14]龙立军.论抗战精神及其时代意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12).
[15]郭勇虎.抗战精神与中国梦 [J].新长征,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