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探索与思考——以湖南农业大学“致远”青年志愿者服务团为例

2015-03-29朱育锋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儿童

朱育锋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和吉林大学白求恩志愿者协会回信,勉励青年志愿者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好风尚,并继续以青春梦托起中国梦,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这充分说明,党和国家、社会以及人民群众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始终寄予期待与厚望。近年来,志愿服务活动最受青年大学生欢迎,并成为最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一,志愿服务活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分析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并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自开展以来,无论从服务规模还是服务质量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从开展情况看,与上级组织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和社会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活动管理尚需规范化

现阶段一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不到位,使得大学生志愿组织的潜力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效率尚需进一步提高[1],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志愿组织架构管理权责不明确和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已有的管理制度没能很好地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志愿者的志愿活动受传统行政权力干预过大,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活动的计划、组织和领导未能很好的协调,很多志愿服务活动缺乏计划性和规范性,导致志愿者的工作均大同小异,降低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

(二)活动开展尚需常态化

由于一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没有制定长期规划,缺乏有力的培训和激励机制,部分志愿者在思想上存在临时观念,且长期稳定的志愿合作机制需要双方多方面的协调和联系,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使得大学生志愿服务经常是逢一些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开展,往往表现为“扎堆”,出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平日“冷”和节假日“热”的怪现象[2],甚至一些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常带有功利心,仅仅是搞搞形式、做做表面文章,务虚不务实,满足于走走过场,搞一些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阻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持久和连续的开展。

(三)服务质量尚需专业化

“志愿者并非免费的劳动力”,过重的体力活不应“压”在志愿者的肩上[3]。然而由于部分大学生对于志愿活动认识不足,活动缺乏完善的组织体系,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各大高校志愿活动形式普遍相似,没有发挥各高校特色专业优势,对服务对象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很多活动都是在大型活动与公益活动的服务上开展,如站站街头和路口、捡捡垃圾或跑跑会议等,志愿者热情有余,服务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意识、方式方法、言行规范、服务层面和服务层次等都不是很到位。另外,志愿服务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服务地区主要是在不发达城郊或农村,而对志愿者专业知识与技能涉及较少,不符合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要求。

二、“致远”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基本情况

“致远”青年志愿者服务团成立于2010年3月,是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发起的一支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者队伍。“致远”取的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之意,“爱”以宁静,“心”以致远,指的是专心致志,给留守儿童播种会长大的“中国梦”,永远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团队开通了“致远”官方微博,设立了“致远”爱心基金。目前有常驻志愿者150余人,建立了“湖南农大子弟小学”、“益阳泥江口镇中心学校”等校内外德育实践基地,大学生志愿者在实践基地建立了纯公益性助学平台——“‘致远’学习室”,学习室面向留守儿童举办文化辅导、心态调适等课程辅导班,从而让留守儿童更加健康、积极、快乐地成长。

(二)主要做法

“致远”青年志愿者服务团自成立以来,依托“致远”学习室,强化系统培训,开展主题活动,健全长效机制,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1.强化系统培训,锻造志愿服务队伍生力军

“致远”团队坚持科学招募,特别注重选拔政治意识强、思想觉悟高、有专业特长的积极分子加入到服务团中来。同时,依托学生干部成长训练营,不定期举办“礼仪培训”、“户外素质拓展训练”和“趣味运动会”等团队培训活动,提高志愿者综合素质和能力;坚持课程试讲,培训上岗,增强志愿者专业服务能力,从而锻造出一支有能力、有激情、有素质的志愿军。

2.开展主题活动,扩大志愿服务参与覆盖面

“致远”团队探索形成了“爱心+专业”、“结对+接力”的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模式,将服务团分成教学部、公益部及联络部,分别负责留守儿童的教学辅导、“致远”基金的管理与筹集和实践基地建立、留守儿童走访及教学效果督察等工作。同时,根据志愿者特长和意愿对接需求,对志愿服务进行分类,积极引导学生立足专业以“课堂助教”、“讲师团”等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实践,充分发挥教学部下辖英语、心理、社体和艺术设计等专业优势,组织开展礼仪、安全教育、书法、音乐、舞蹈、演讲、英语、素质拓展、家庭作业辅导和心理主题班会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并坚持重点活动用微博等新媒体进行现场直播。项目力求全员覆盖,通过党员、学生干部率先垂范参与志愿服务等形式,动员和带动全学部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2013年团队共招募大学生志愿者356名,为留守儿童开展义务家教243次,家访122次,累计帮扶留守儿童1180人次。到目前为止,学部2012级和2013级有80%以上同学参与过志愿服务,在全学部营造了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浓厚氛围。

3.健全长效机制,增强志愿服务影响受益度

“致远”团队构建了“定时、定点、定人”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致远”学习室坚持定时开放制度,在平时学习时间的每周一至周四下午在校内德育基地举办“校内‘致远’班”。项目积极发挥校内学习室的地域优势,充分利用高校资源,运行成本低,给每一个留守儿童建立了成长档案,形成了志愿者和留守儿童“一对一”帮扶机制,保证长期有效的对留守儿童进行跟踪帮扶。每月组织开展“废品回收,爱心传递”公益活动,坚持所卖所得作为“致远”爱心基金,2013年,团队成功举办两期校内班和一期暑期校外班,共募集善款近万元。团队暑假则前往更偏远更贫困的校外德育基地举办“校外‘致远’班”,2013年向校外基地捐赠了募捐到的2000册图书和农业科技资料700册。

(三)实际成效

“致远”学习室作为高校志愿者、留守儿童和德育实践基地三方的爱心共同体,实现了志愿者、留守儿童和德育基地的多赢局面。具体来说:

1.志愿者服务水平和层次得到提高

志愿者在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家庭走访和调研过程中,能够运用到第一课堂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并检验理论,有利于提升专业素养,同时能使活动得以持之以恒在稳定的平台上有组织、成规模地进行,提升了志愿服务项目的层次和质量。

2.留守儿童心灵得到净化

留守儿童通过参与“致远”学习室的一对一的学习辅导、心理疏导和集体游戏,增加了与外界的接触,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通过团队的帮助,他们改掉了自卑、厌学等不良心理,学习成绩提高了,心灵也得到了净化。

3.社会反映良好

德育实践基地工作者对该项目给予了大量的配合,他们熟悉留守儿童家庭情况,提供必要的教学场地和设施,同时也引进最新的教学理念,扩大了社会影响。高校、德育基地和留守儿童家庭三方的融合使这一公益平台进展得非常顺利,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获得相应的教育辅导,更让他们体会到了社会温暖,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家庭幸福指数得以提升。“致远”团队因此获评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十佳公益团队、2013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评选活动优秀团队。事迹也被人民网、中国共青团、湖南电视台、红网和《大学》杂志等多家媒体报道及推介,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与好评。

三、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思考

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意义重大。各地各高校要因势利导,开拓创新,注重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化、常态化和专业化。

(一)注重科学引导,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规范化育人

各地各高校要牢固树立志愿服务育人的思想,科学引导,规范管理,将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纳入到日常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以稳定的志愿服务基地为依托,通过举办报告会、专题讲座和选树典型等形式,积极探索将志愿服务纳入素质拓展学分考核体系,将参加志愿服务纳入培养学生入党和各类评优的实践环节,激发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志愿服务,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和做贡献[4]。

(二)注重项目运作,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育人

各地各高校要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模式,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引入项目化管理,强化志愿服务常态化育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化管理就是将志愿服务中的具体活动设计成便于管理的“项目”,并将其与社会热点结合,围绕群众需求,策划实施、系统规划一段时期、一定领域的志愿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域和内容。各地各高校还要进一步凝练出特色,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积极的品牌效应[5]。通过项目申报、项目审批、项目运作、项目检查、项目验收等程序,加强管理、合理运作,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确保项目落实与实际效果。

(三)注重内涵提升,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育人

志愿服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注重内涵提升,强化志愿服务专业化育人,不断提高其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学校应加强顶层设计,以公益服务类学生社团为抓手,广泛搭建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平台,不断拓展社会实践的范围,大力培育校园志愿文化,积极引导学生立足专业以“课堂助教”、“讲师团”等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实践,如农业院校可以针对偏远地区的农业状况对其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指导帮扶,师范类的院校可以针对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提供教学帮扶。探索将志愿服务与大学生研究性项目结合、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结合和与社会公益组织结合,将志愿服务的参与权、选择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建立志愿者注册网络系统,搭建长效运行机制,以便形成梯次合理、组织完善、管理规范的志愿服务育人体系,从而提升志愿服务项目的层次和质量[6]。

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努力。各地各高校要将其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不断规范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注重科学引导,强化专业实践,推进项目建设,使志愿服务成为强化实践育人、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态化载体。

[1]韩晶.当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障碍研究[J].青年研究, 2003,(1):48.

[2]孔伟红,艾楚君.高校青年志愿者激励机制的调查与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139-140.

[3]龚万达.国外志愿服务研究综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8):36-41.

[4]梅鲜.中国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运作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08:36-40.

[5]王芳.中外大学生志愿服务比较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0, (3)76-79.

[6]王鑫.高校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构建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76-78.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儿童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留守儿童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六一儿童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