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本科生应对火灾事件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现状调查
2015-03-29时春红任小红张银华
时春红,任小红,张银华
护理专业本科生应对火灾事件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现状调查
时春红,任小红,张银华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本科生应对火灾事件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水平。[方法]以长沙市某大学为例,抽样选取了351名护理专业本科生作为样本,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问卷的调查方法,利用SPSS 18.0中文版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长沙市某大学护理专业学生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水平为19.9%,处于较低水平,学校开展火灾教育的方式和实施效果不佳。[结论]护理专业学生的消防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令人担忧,甚至个别内容几乎所有学生都不了解,不清楚火灾之后逃离时的具体措施。消防安全意识有待提高,提高灾害逃生、自救互救技能刻不容缓,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持续关注与支持。
护理专业本科生;火灾;逃生;自救互救
在各种各样的灾害中,火灾是最常见也是最大程度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灾害之一。据公安部消防局[1]公布的2012年全国灾害综合情况显示,发生火灾 152 157起,死亡人数为1 028人,直接经济损失为217 716.3万元,平均每天发生火灾417起。火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给受灾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具有学生人数众多、楼群高且拥挤、居住密度大、安全通道少、可燃物体多、消防设备较陈旧等特点;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注意用火用电安全规范;根据吴卢荣[2]的火灾与社会经济多元相关分析,高校发生火灾的隐患较大。护理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护理人员、灾害救援队伍的后备军,对火灾逃生、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尤为重要,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护理专业本科生,了解该群体应对火灾事件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某大学护理专业1年级~3年级本科生356人。样本量的估算方法:根据国际量表设计原则[3],量表中的1个条目对应5个~10个样本,本次调查选取条目数量的8倍,即为37×8=296例,考虑退出及无效问卷约为20%。最终确定样本量为356例。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通过查阅文献,自行设计湖南省大学生火灾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培养策略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大学生应对火灾事件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现状调查、大学生对待火灾事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调查3部分。整个问卷包括37道题目。
1.2.2 研究方法 护理教研室教师和护理研究生4人作为调查员,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利用班会时间对调查对象集中进行调查。由调查员解释研究目的,取得知情同意后,研究对象进行问卷填写。统一发放问卷,学生独立完成,调查员当场进行质控和回收。共发放问卷356份,回收有效问卷351份,回收率为98.6%。调查时间为2014年4月。分析问卷第二部分内容(大学生应对火灾事件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现状调查),将问题涵盖的内容提炼为6个主题,即火灾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安全疏散及求救方式、火灾逃生的技能、逃生中的自我保护措施、救治他人的技能、学校开展灾害教育的方式和实施效果。
1.2.3 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评价方法 利用综合评价法,通过匿名方式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由专家根据相关专业的理论和实战经验,确定各题的权重系数。调查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主要通过5个主题,分别是火灾基本知识掌握情况(T1)、安全疏散及求救方式(T2)、火灾逃生的技能(T3)、逃生中的自我保护措施(T4)、救治他人的技能(T5)。对每个主题中的问题进行平均化处理,再针对每个主题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利用德尔斐专家打分法赋予各题权重。选取本领域中既有理论修养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8人进行打分。平均加权得出T1、T2、T3、T4、T5的权重。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Y用公式(1)表示。
Y=Ti×WTi (i=1,2,3,4,5)
(1)
1.2.4 统计学方法 调查结束后将回收的问卷进行编码整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共有351名护理本科生进行了有效的问卷应答。女生328人,男生23人,女生占93.4%;年龄(19.90±1.31)岁;一年级护理学生178人,二年级102人,三年级71人;外省生源162人,湖南省生源189人。
2.2 发生火灾时学生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掌握情况 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当烟雾开始从门缝中冒出来时,只有28.8%的学生知道正确的处理方法。门已发烫时,只有11.4%的学生知道可以用湿毛巾、被子堵住门缝,并泼水降温。发生火灾时正确的逃生技能,只有13.7%的学生知晓,绝大部分学生不知道逃生时要注意低姿势、浅呼吸、紧贴墙、靠右行。发生火灾时学生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掌握情况见表1。
表1 发生火灾时学生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掌握情况(n=351) 人(%)
2.3 发生火灾时学生救治他人的技能掌握情况 火灾中,遇到因吸入烟气而昏迷或窒息的病人时,仅9.1%的学生知道正确的操作技能,将病人置于通风透气处,行心肺复苏、用冷水刺激病人面部等。护理专业本科生互救知识掌握欠佳,有待加强。
2.4 学校开展灾害教育的方式和实施效果(见表2)
表2 学校开展灾害教育的方式和实施效果 人(%)
2.5 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评价 计算得出,T1为5.7%,T2为36.5%,T3为31.0%,T4为66.3%,T5为9.1%。再针对每个主题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得出,T1为3.8%,T2为24.6%,T3为20.9%,T4为44.6%,T5为6.1%利用德尔斐专家打分法赋予各题权重。选取本领域中既有理论修养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8人进行打分。平均加权得出T1、T2、T3、T4、T5的权重为:WT1为0.23,WT2为0.18,WT3为0.30,WT4为0.17,WT5为0.12。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Y=3.8%×0.23+24.6%×0.18+20.9%×0.30+44.6%×0.17+6.1×0.12=19.9%,得出长沙市某大学护理专业学生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水平为19.9%,处于较低水平。
2.6 经历过火灾学生的情感态度倾向 在351名学生中有37人曾经经历过火灾,占总数的10.5%。在37名经历火灾的学生中,40.5%表示在受灾之后会悲痛之后理性对待, 32.4%和35.1%的学生分别有抑郁和恐惧情绪,8.0%的学生有愤怒的情绪;处在火灾中,48.6%的学生表示有较强的意志力克服困难,35.1%表示有一定的意志力,13.5%表示有坚强的意志力,只有少数,约2.7%的学生选择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被灾难击垮;绝大部分经历过火灾的学生觉得除了珍惜生命外,还应该珍惜家人、健康、朋友。
2.6.1 对待火灾事件的心理、行为反应 在校时,如果遭遇火灾事件,79.5%的学生第一行为反应是试图弄清事情原委,理性对待,15.1%的学生是等待学校安排,只有5.4%的学生不知所措;而此时,绝大部分学生会想到自己坚实的后盾——父母亲人,占90.0%;在应对火灾事件时,80.3%的学生确定会分享所掌握的信息、物资和工具,18.5%的学生不能确定,1.2%表示不会分享任何信息、工具;当听到火警信号或有人呼救时,73.8%的学生的心理反应是同情或想提供帮助,26.5%的学生想确认自身的安全,但是有1.4%和0.6%的学生分别有幸灾乐祸和不满的情绪。
2.6.2 对待火灾的观点看法 在遭遇火灾紧急事件时,63.0%学生同意“对个人享有的权利进行暂时的限制的看法”,30.8%不太同意这种看法,6.2%不同意这种看法;而在日常管理中,60.4%表示同意“学生有配合学校管理,防止火灾事件的义务”的看法,26.5%比较同意这种观点,10.5%的态度倾向为一般,2.3%不太同意这种看法,只有0.3%学生不认同;在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学生只是偶尔或者从不和身边的学生谈论火灾或讨论火灾的自救措施,分别占57.8%和30.5%,只有10.5%和1.1%学生一般或经常讨论。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生开展灾害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火灾应对技能教育、火灾知识教育、火灾心理教育。
3 讨论
由表1可知,护理专业本科生对消防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令人担忧,其中针对家庭电器发生起火,只有8.0%选择正确的做法,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正确的做法。而火灾的主要危害因素则只有3.1%回答正确。造成火灾中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烟雾中的有毒气体[4],而很多学生却不知晓。护生的消防基本知识亟待加强。我们可以通过将消防安全教育课纳入必修课管理,采取多途径多形式的教育方式,生动有趣的授课形式,增强师生员工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掌握和培养安全意识。大部分人知道正确的报火警方式,正确率达到91.5%,知道报警要说明详细地址、着火物质、火势大小、留下联系方式等,这可能与电视、广播、社会的广泛宣传有关。而对于夜晚被火围困时,只有8.3%的学生回答正确,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正确的求救方式。楼房发生火灾时,正确安全疏散主要有三个方向,向下可以跑到地面,向上可以爬到屋顶,却不知道躲在角落或向外逃到阳台避难。由此可知,对于平时接触较少的火灾疏散及求救的知识技能,与谷建国[5]非火灾下人员疏散调查研究结果相似,本科生安全疏散知识较缺乏。而对于火灾等突发事件,安全疏散是第一位的,每个人都应该清晰逃生路线。防止烟气危害的有效方法大概有1/4的学生已掌握,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个火场中的致命因素。对于火场中的逃生方式,不到1/10的学生完全掌握,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当烟雾开始从门缝中冒出来时,只有28.8%的学生知道正确的处理方法。门已发烫时,只有11.4%学生知道可以用湿毛巾、被子堵住门缝,并泼水降温。发生火灾时正确的逃生技能,只有13.7%的学生知晓,绝大部分学生不知道逃生时要注意低姿势、浅呼吸、紧贴墙、靠右行。发生火灾后逃离时的措施,仅仅有1.4%的学生全部回答正确。身上着火后,36.5%的学生会选择就地打滚、迅速脱掉火衣物,寻找水源,扑灭火苗等正确方式。绝大部分(96.0%)学生知道用水浸湿的衣物披盖来保护自己。可知学生对于逃生应该采取的自我保护的措施掌握较好。
由表2可见,学校未开设火灾教育的专门课程、未在各学科中渗透火灾教育、未实行防火演习;而开设火灾教育专题讲座和辅导、开展灾害教育主题活动、通过校园网、广播等媒体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阅读相关图书、报纸、杂志、文学作品,观看影视资料的方式,大部分学生认为效果一般。说明学校对火灾安全教育的方式和实施效果不够理想,未起到应有的作用,火灾的教育形式有限及宣传效果不到位,甚至未实施。这也有可能与学生没有认真参与学习,没有从思想深处引起重视,学校进行的火灾知识教育与培训早已忘记了有关。这与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缺乏,火灾基础知识薄弱,逃生及自救互救能力不足有密切关系。
护理专业本科生对消防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令人担忧,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作为急救、灾害救援队伍的后备军,对于火灾伤者的救护能力严重缺乏。此次调查与西安某高校学生火场逃生能力相比,差距较大[6]。这可能与护理专业的学生多数来自文科班,更为感性,在逃生过程中可能有惯性、从众行为;调查结果的差异也可能与性别呈相关性,梁军[7]认为男性参与火灾逃生、灭火的行为的比例高于女性;在面对火灾逃生阻碍时,女性表现弱于男性。此次调查中93.4%均为女生,有无性别相关性有待进一步调查分析;正确率低可能跟多选题,难度大有关系。
通过调查得知学校在火灾教育方式和教育效果上存在严重的不足,多数学生认为教育活动的效果一般或者未实施,未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深思。多数大学生对火灾安全防范怀有侥幸心理[8],对于火灾安全与逃生的教育应该从思想上抓起,加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火灾应对能力,就要加强火灾安全培训[9]。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方面加强消防安全意识,确实落实火灾教育的效果和逃生技能的掌握;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火灾教育内容、开设专题讲座;加强火灾的宣传,观看火灾影视资料;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会火灾逃生过程,造成一种紧迫感和加强心理素质,临危不乱;制定火灾应急预案[10],实行消防灭火演习,增强师生应对火灾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火起于幽微,灾源于疏忽,只有加强灾害防范意识,增强应对能力,才能减少火灾带来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心灵创伤。护理专业本科生应对灾害事件逃生与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亟待加强,需要社会各界、家庭、学校的重视和有效教育。
本次研究是自行设计湖南省大学生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培养策略调查问卷,仅进行了一个描述性的研究,也只是在一所大学的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中调查,没有广泛的代表性。本次问卷缺乏应对火灾心理状态的调查,多项选择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判断,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探究。
[1] 消防局办公室.2012年全国部分地区火灾综合情况[EB/OL].[2014-06-06].http://www.119.gov.cn/xiaofang/hztg/hztj/26873.htm
[2] 吴卢荣,马咏真,陈绩馨,等.中国火灾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6):92-97.
[3] Devellis RF.Scale development:Theory and applications[M].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2011:1.
[4] Stec A,Hull TR.Fire toxicity[M].Boca Raton:Woodhead Publishing Lid,2010:453-477.
[5] 谷建国,程远平.高校学生宿舍非火灾下人员疏散的调查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28(8):606-608.
[6] 田水承,高瑞霞,沈剑.高校学生应对火灾能力调查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10):1109-1111.
[7] 梁军.建筑火灾中人员疏散行为探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28(11):866-869.
[8] 刘珺,张金学.大学生应对火灾能力现状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高校学生为例[J].今日中国论坛,2013(15):412-413.
[9] 田禹,崔浩浩,孟欢欢,等.大学生宿舍潜在火灾危险性调查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5):144-147.
[10] 杨继仓,姜明理.高校的火灾隐患及防火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6):647-649.
(本文编辑孙玉梅)
Survey of status quo of escaping and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in coping fire incident
Shi Chunhong,Ren Xiaohong,Zhang Yinhua
(Xiangya Nursing Schoo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Hunan 410208 China)
湖南省科技厅基金项目,编号:2011ZK5027。
时春红,护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410208,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任小红(通讯作者)单位:410013,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张银华单位: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G526.5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5.10.025
1009-6493(2015)04A-1231-04
2014-08-28;
201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