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创业机会识别和利用研究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
2015-03-28周劲波
周劲波,程 静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创业机会识别和利用研究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
周劲波,程 静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国际新创企业是国际化经营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并且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对传统的国际化理论提出了挑战。由于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市场环境和技术水平,国际新创企业与传统国际化企业对国际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利用也往往表现出差异。因此,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探讨国际新创企业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对国际创业机会识别和利用情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国际新创企业的创立和成长过程。
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创业机会;机会识别;机会利用;企业生命周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商务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导致一些企业从创立之时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和配置,突破了传统的以成熟、大型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的国际商务理论的研究范畴,成为国际商务和创业领域研究的焦点。这些企业被称为国际新创企业(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Oviatt和McDougall(1994)[1]在其经典论文中将其定义为:在创业伊始就积极利用多国资源寻求竞争优势,并在多国出售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组织。许多学者开始从资源观、组织学习观、关系网络、机会观以及制度理论等不同的视角来探讨对国际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其中创业理论研究机会识别被视作是企业创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2]。国际商务理论研究国际市场机会识别也常被视作是探究企业国际化行为决策的重要考量对象[3-4]。Oviatt和McDougall(2005)[5]也明确地把机会的发现和创造看作是创业性国际化的逻辑起点。
在国际创业层面上,国际新创企业面临着资源和能力的限制以及来自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其成功在于敏锐地感知海外市场机会并快速、有效地采取行动,因此,国际新创企业研究应以“机会”为线索展开[6]。
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对国际创业机会识别也往往表现出差异,从而影响企业获得的资源和信息,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从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探讨国际新创企业在不同阶段对国际创业机会识别的差异,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国际创业机会的来源及其类型
(一) 国际创业机会的来源
创业机会的发现观和创造观对创业机会的来源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创造观认为机会是创业者创新打破市场均衡的结果[7],主要来源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8]。不过创造观忽视了套利型创业机会等其他机会来源的探究。发现观指出市场套利型创业机会来源于信息不对称下的决策失误[9]。因此,创业机会主要来源于市场的不均衡状态。
与一般创业不同的是,国际创业机会主要来源于不同国家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和变化。这些不同的差异和变化包括新技术的发明带来的新产品和新信息、政治因素带来的资源方面的变动以及不同国家环境带来的资源的不均衡等等。
(二)国际创业机会的类型
根据国际创业机会的不同来源,可以将国际创业机会分为技术机会、市场机会和政策机会三种(如图1所示)。
图1 国际创业机会的类型
1. 技术机会
技术机会指的是不同国家由于技术水平的差异或技术变化带来的创业机会。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不同国家的技术组合以及技术的创新为企业国际化创造了机会。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0]:(1)新技术替代旧技术;(2)实现新功能、创造新产品的新技术的出现;(3)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无论是新的技术还是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都可以带来新的资源和知识,而这些新的资源和知识是企业成长和构建竞争优势所必需的。由于国际地理和环境因素,新技术不可能同时出现在某一区域,而是会出现在世界的各个地区,那么新技术带来的新资源也会相应地分散在全球区域,使得国际化企业需要到全球范围内去搜寻企业成长所需的资源。多数技术的出现会给人们带来新的利益,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某些新的灾难,这就迫使人们克服新的弊端,去开发新的技术,从而带来新的商业机会[10]。
2. 市场机会
市场机会指的是不同国家市场需求变化产生的创业机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0]:(1)市场上出现了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的新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发展,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差异甚大,对于国际化企业来说,其要进行国际化发展就要想方设法地去满足这些新需求,这样就出现了新的商业机会。(2)市场供给缺陷产生的新机会。市场不可能出现完全的供给平衡,经济发达国家可能实现供给平衡,但不发达国家可能就处于供给不平衡的状态。如果企业能够发现这些供给缺陷,同样可以找到新的商业机会。(3)产业转移带来的市场机会。从历史进程来看,世界各地的发展速度快慢不一,即便在同一国家,不同的地区发展进程也不尽相同。这样,发达国家或地区与不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就有发展的“势差”。当这种势差达到一定的程度,考虑到成本优势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发达国家或地区就会将一些产业转移到不发达国家或地区。企业如果能够发现这些差距,就能发现一些隐含的商业机会。(4)比较差距。通过与先进国家或地区比较,找出先进国家的先进的技术和知识,然后向它们学习,可以发现其中的商业机会。
3. 政策机会
政策机会是指不同国家政府政策差异和变化带来的商业机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政府也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相应的政策。政策的些许改变就会给企业带来相应的商业机会。
二、国际新创企业生命周期模型
企业可以被看成具有特定生命周期的有机组织。许多学者研究了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出现了多个生命周期模型。如Adizes(1989)[11]在他的《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指出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十个时段,三阶段分别为“成长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以及“老化阶段”。其中成长阶段包括了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三个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包括了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三个时段;老化阶段则包括了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死亡期四个时段。国内学者陈佳贵(1995)[12]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求生存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并阐述了每个时期企业的特点。目前来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被一致认可的企业生命周期模型。虽然不同的生命周期模型划分标准不同,但基本上都以Greiner(1972)的理论为核心,围绕着诞生、成长、壮大、直至死亡的这一主线确定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13]。
国际新创企业也是如此,由于国际新创企业是在创立伊始就从事国际化的企业,从而与传统企业的生命周期模型有所不同。早期的研究都把国际新创企业依法成立的时间作为其起始时间,忽略了国际新创企业成立之前的准备阶段。虽然国际新创企业的后续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成立后行为的影响,但前创建(pre-founding)阶段是新企业积累基本资源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并且对国际新创企业实现国际销售和后续国际化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14-15]。因此,我们把国际新创企业的起点划为孕育期,即国际新创企业成立前的准备阶段,而不是首次进入国际市场开始的阶段。随着国际新创企业的不断发展会经历初创期和成长期,具体是指从企业创立,到企业已经摆脱生存困境,并基本转化为规范化、专业化管理的过程[16],直至最后生命周期的终结,但国际新创企业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最后的终结并不意味着企业的消亡,而是转变为成熟的跨国企业的开端。因此,我们把最后一个阶段划分为转折期。对国际新创企业而言,一个完整的成长过程应为孕育期、初创期、成长期和转折期四个阶段。
三、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国际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利用
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把创业分为机会拉动型(opportunity entrepreneurship)和贫穷推动型(necessity push entrepreneurship)两种。企业家创业的动机与其密切相关,前者是个人为了抓住机会的强烈愿望,敢于承担一定的风险,实现某种目标;后者因为失业的压力,别无选择,被迫参与创业活动来解决其所面临的困难,成为一种生存战略[17]。从国际创业的形成和成长来看,机会型创业属于国际新创企业形成的主要类型,即企业家是为了把握市场机会而辞职来创立企业,并不是被生活所迫[18]。企业家从成千上万的繁杂的创意中选择他心目中的创业机会,随后不断持续开发利用这一机会,使之成为真正的企业,直到最后获得成功。这一过程中,机会的潜在价值和企业家的自身能力得到反复的权衡,企业家对创业机会的战略定位越来越明确,这一过程成为机会的识别过程[19]。须注意的是,这一过程是广义的机会识别过程。Lindsay和Craig(2002)[20]将机会识别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机会搜寻、机会识别和机会评价。企业家识别机会之后还要对识别的机会进行利用才能运用到企业中去。因此,国际新创企业为了不断发展获得持续竞争力,就必须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搜寻、识别、评估和利用国际创业机会。
(一) 孕育期
孕育期是企业积累资源与能力的关键时期,对国际新创企业的后续发展有很大的影响[21]。在这一时期,国际新创企业还没有诞生,而仅仅只是企业家脑海中的构思,企业家需要根据先前的知识和经验判断创立新企业所需的资源和信息,然后了解和把握所涉及行业的技术变化趋势,判断不同国际技术差距和变化中的技术机会,并根据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环境的了解来判断国际新创企业所能获得的市场规模,积极搜寻国际市场中出现的商业机会[22]。因此,国际新创企业在孕育期主要是进行机会搜寻。
(二)初创期
在这一阶段,国际新创企业处于创建和起步阶段,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新企业要想存活下去就必须适应环境,克服规模和资源限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尽快识别国际市场机会,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推向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化发展。这一阶段企业开始形成正式组织,但仍然由企业家所主导控制,企业家须发挥各种能力识别有利的国际创业机会,推进企业的成长。创业学的研究表明,市场中的商业机会通常是通过企业家的个人网络来传递的[23]。Ellis(2011)[24]指出企业家可以从其社会网络中获得可靠的信息,从而促进其国际创业机会的识别。Floyd和Wooldrige(1999)[25]以及Kontinen和Ojala(2011)[26]也表明关系网络中的弱关系带来的信息更有助于国际创业机会识别。因此,企业家可以利用个人关系网络或通过外购、合作等发现国际市场信息,把握市场机会,提高国际创业机会识别效率。这一时期,企业家能力、警觉性以及制度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企业国际创业机会的识别。因此,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获得有用的信息,提升机会识别效率。企业家识别国际创业机会后,需要对这些机会进行评估。创业机会的衡量标准在于它的新颖性和价值性;机会评估制约着机会由潜在向现实转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企业家需要利用各项财务指标、创业团队的构成等来评估创业机会,然后挑选合适的创业机会。最后,企业家利用这些挑选出的机会迅速地开展业务。所以,在初创期,国际新创企业主要是进行机会识别、机会评估和机会利用。
(三) 成长期
企业进入成长期,组织结构和资源信息来源渠道等已基本确立,产品或服务的技术问题得到解决或者获得市场认可后,企业将迎来高速增长时期。在这一阶段,国际新创企业除了要保持企业的持续运营外,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拓展企业经营业务或进入新的海外市场,致力于谋求企业成长和扩张。Steinmetz(1969)[27]发现企业经过初创期以后就会考虑规模扩张,此时需要引入一些新的管理者,并实行规范化管理。随着组织结构不断完善,企业家也慢慢关注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创新以及团队合作。企业所作的决策也从个体决策向高层管理团队的群体决策转化。因此,企业需要利用新的知识和信息以保证企业成长的需要。企业家的个人网络所提供的资源不足以支持企业持续成长,所以驱动企业成长的网络关系会变为正式的组织网络[28]。另外,企业也会通过环境扫描活动,从外部环境中获得相关的技术溢出信息,这种技术溢出信息为企业提供了客观的技术机会,这就需要企业提高识别技术机会的能力[29]。而且,企业具有良好的网络合作能力,可以促使其外部网络关系向更加多元开放型发展,推动企业对环境的连续扫描,为企业提供更多更新颖的技术机会。技术机会识别能力和网络合作能力的互动强化效应,促使企业在开放型网络中迅速获得技术机会[30]。企业同时也会寻求新的业务或对原有业务进行重组,并进入新的海外市场,带来新的市场机会。根据Kirzner(1979)[31]的观点,市场机会是一种客观存在,企业家精神对以前未被认识到的机会具有警觉性,所以市场机会的识别是由企业家在非均衡状态下凭借其警觉性发现的。存在于国际市场中的市场机会的识别也更具有风险。对于识别的市场机会和技术机会需要进行后续的机会评估,主要包括市场评价,技术机会的可实现性问题,最后利用机会进行业务拓展,增加国外市场活动强度,有效克服不确定性。因此,在成长期,国际新创企业主要是再次进行机会搜寻、机会识别、机会评估和机会利用。
(四) 转折期
处于转折期的国际新创企业逐渐向成熟的跨国企业过渡。这一阶段,企业不断扩展,规模和资源等都与成熟的跨国企业相差无异。企业已经拥有大量的市场份额,国际运营规模也成熟。企业可以继续利用搜寻到的机会开展业务。不过,在这一时期国际市场上会出现许多竞争者,企业家需要具备战略眼光,重新组合资源和信息,尽量降低国际运营风险。在此阶段,企业还要关注政府出台的一些新的政策,以便利用那些政策机会。荷兰创业经济学家Roy Thurik基于对创业供给和创业需求相互作用机制的分析,指出了政府扶持创业的六条政策渠道[32]。GEM(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也提出创业环境体系包括金融、政府政策、教育、文化和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九个方面。因此,各个国家都针对不同的创业环境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方案。比如,我国为了增加创业机会,正在逐渐完善市场机制和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并进一步减少创业的进入规制和减少行政垄断等措施。这些政策实施无疑增强了政策机会。企业要尽早捕捉这些信息并充分利用这些政策机会。因此,在转折期,国际新创企业主要利用机会,过渡到成熟的跨国企业。
综上所述,国际新创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国际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利用存在差异。在孕育期,国际新创企业主要是搜寻机会,寻找创立企业所需的资源和信息;在初创期,国际新创企业主要是进行机会识别、机会评估和机会利用;在成长期,国际新创企业由于需要进行业务重组或寻求新的业务,主要是搜寻新的机会,然后进行机会识别、机会评估和机会利用;在转折期,国际新创企业主要是利用机会过渡到成熟的跨国企业。因此,国际新创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对国际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利用是一个彼此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33]。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国际创业机会识别和利用情形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国际创业机会识别和利用模型
四、结论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际新创企业诞生。如何在整合国内外资源的条件下,识别和利用国际创业机会,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值得我们研究。本文根据国际新创企业相比于传统企业的特殊生命周期,探讨了不同阶段的国际创业机会识别和利用情形,有助于我们对国际新创企业成长过程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来识别机会,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1]Oviatt BM, McDougall P P. Toward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4, 25,(1): 45~64.
[2]Shane S,Venkataraman S. 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0, 25,(1): 217~226.
[3]Oviatt B M, McDougall P P.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5, 36,(1): 2~8.
[4]Johanson J,Vahlne J E. Commitment and opportunity development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a note on the uppsala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model[J]. Management Internationa1 Review, 2006, 46,(2): 165~178.
[5]Oviatt B M, McDougall P P. Defining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odeling the spee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5, 29,(5): 537~553.
[6]Dimitratosa P, Jonesb M V. Future directions for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5, 14,(2):119~128.
[7]Schumpteter J 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inquiry into profits, capital credit, interest, and the business cycle[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
[8]Eckhardt J T, Shane S A. Opportunities and entrepreneurship[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3, 29,(2): 333~349.
[9]Kirzner I M. Entrepreneurial discovery and the competitive market process: an austrian approach[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7, 35,( 1) : 60~85.
[10]陈震红,董俊武.创业机会的识别过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2,(2):133~136.
[11]Adizes I. Corporate life cycles: how and why corporations grow and die and what to do about it[M]. Prentice Hall, 1989.
[12]陈佳贵.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蜕变的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1995,(11):5~11.
[13]Greiner. 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as organization grow[M].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72.
[14]Moen φ, Servais P. Born global or gradual global? examining the export behavior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2002, 10,(3): 49~72.
[15]Coviell N E. The network dynamics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6, 37,(5):713~731.
[16]汪少华,佳蕾.新创企业及浙江新创企业的创业基础与成长特征[J].南开管理评论,2003,(6):18~21.
[17]薛红志,张玉利,杨俊.机会拉动与贫困推动型企业家精神的比较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6):2~8.
[18]朱吉庆.中国国际新创企业成长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9]林嵩,姜彦福,张帏.创业机会识别:概念、过程、影响因素和分析架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6):128~132.
[20]Lindsay N J, Craig J.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entrepreneurs versus private equity financiers[J]. Journal of Private Equity, 2002, (6): 13~24.
[21]周劲波,黄胜.关系网络视角下的国际创业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2):22~33.
[22]朱吉庆.国际新创企业海外创业机会识别和开发[J].上海管理科学,2009,31,(5):90~93.
[23]边燕杰,张磊.网络脱生:创业过程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6,(6):74~88.
[24]Ellis P D. Social ties and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opportunities and constraints affecting firm internationalizatio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11, 42,(1): 99~127.
[25]Floyd S W, Woolridge B. Knowledge creation and social networks in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the renewal of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9, 23,(3): 123~143.
[26]Kontinen T, Qjala A. International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amo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family firms[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11, 49,(3): 490~514.
[27]Steinmetz L L. Critical stages of small business growth[J]. Business Horizons, 1969, 12,(1): 29~36.
[28]杨忠,张骁,陈扬等.“天生全球化”企业持续成长驱动力研究——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差异性跨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07,(6):122~137.
[29]张妍,李兆友.国内技术机会研究:现状、困境及未来走向[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303~307.
[30]姜黎辉,张朋柱,彭诗金.技术机会识别能力与企业网络合作能力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7):8~13.
[31]Kirzner I. Perception, opportunity and profit: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9.
[32]Thurik R. Entrepreneurship policies with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2007, (3): 62~67.
[33]张茉楠,李汉铃.认知资源观视阈下的企业家机会识别探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4,(10):17~19.
(责任编辑:梁小红)
Identification and Use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for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Based on Enterprise Life Cycle Theory
ZHOU Jin-bo,CHENG Jing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China)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 is an emerging enterprise and has a remarkable development, which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Due to different resources, market condition and technical level, identification and use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studies identification and use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 in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nterprise life cycle theory, which will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opportunity use; enterprise life cycle
2015-01-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小企业动态国际创业模式绩效机制研究”(12AGL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企业参与高校职业教育转型机制研究”(BJA140060);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广西中小企业国际创业绩效机制研究”(桂教人(2012)41号)。
周劲波(1970-),男,广西桂林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程 静 (1989-),女,湖北仙桃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C939
A
1008-4940(2015)02-00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