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5-03-28曾长秋
曾长秋,凡 欣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曾长秋,凡 欣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积极心理学将视线转移到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与主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启示。我们可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方法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根据教育规律和大学生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关注和发现大学生个体的内在潜力。高校要通过营造积极氛围、建设积极物质文化、设置积极活动文化、凝练积极精神文化等途径,努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转型。
积极心理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积极心理学追求个体自我塑造能力,尊重个体意愿,鼓励充分挖掘人固有、潜在的力量,倡导促进个人及社会和谐发展。这种积极的价值取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
自2009年,我国学者开始涉足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探索积极心理学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启示及其运用。短短十几年时间,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取得了迅速发展。学者将积极心理学思想引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积极心理学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途径。另外,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挖掘并培养人类的优势和美德。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担负着一种重大的社会重任,即从教育人、提升人、塑造人的境地出发,进而从根本上使人超越现有的状况,在最终的价值旨归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1]。尽管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的历史相对短暂,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然而,纵观前人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理论认识阶段,对于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学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题,却没有深入的论述。因此,理性分析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明晰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思路,最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转型,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理性分析
积极心理学倡导培养人的积极心态,这与当前我国倡导的价值观相吻合,因此,“积极心理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学生的发展诉求,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体现人文关怀价值。积极心理学起源于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则属于中国特色,二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但却有着相同的本质。
(一)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历史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需求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促进人类需求螺旋式上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大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又是活动的客体,他们是一种自主建构的存在,在这个建构过程中,大学生赖于生存的环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他们的成长需要不断变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地创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发展再向前推进一步。
1.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
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面临多种挑战与渗透,面临改革与创新的要求。当前全社会大力提倡和落实以人为本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承担起研究“和谐心理、积极品质、幸福感”等价值理念,通过人文关怀来塑造人们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人们的心理韧性,预防心理疾病,促进身心健康,培养人们积极的社会心态,为创造积极、和谐的社会奠定基础。和谐心理是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是创新的前提保障,要达到这种和谐,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开放式发展,吸取其他学科优势,尤其是心理学基础理念和方法,不断引导人们思想观点和谐、行为方式和谐。
2.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创新取向。
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始终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核心,也是人类所孜孜追求的一种幸福。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活动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更要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不断地创新发展,以追求人类幸福生活为核心。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专门育人的工作,对于提高人的全面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人学化发展,夯实“政治性”的人学基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取向,把人的价值和发展进步放在首位。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扩招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演化为大众教育。大学生不再炙手可热,相反,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让他们难以承受,尤其是市场化影响了高校,让社会上再次出现“读书无用论”。许多学生无法体验幸福感,缺乏生活学习目标,精神迷失,“郁闷”成了他们的口头禅。在现实工作中,不少高校把培养大学生当作推动社会发展的手段,无视受教育者已有的积极品质,反而对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十分敏感、过度关注。这种教育模式直接恶化师生关系,降低教育者的威信,妨碍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冲击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掀起了创新热潮,创新模式层出不穷。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意在吸收西方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的主要思想和方法,结合我国思想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出一种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致力于塑造大学生面向未来的积极品格,既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基于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提出的改革措施。
(二)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要遵循大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将其心理状况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重点应关注大学生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教育。积极心理学虽然不是专门为大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然而它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却有相通之处。
登子在一个盆子里挼了一大坨糌粑,再把糌粑小坨小坨地分给孩子们。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小阿布的几粒糌粑掉在衣服上,扎巴赶紧用指头粘起,送到自己嘴里。
1.大学生内在积极特性是基本前提。
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希望在大学期间体验人生价值,然而现实当中充满了压力和困境,学生长期处于这种紧张的生活与学习状态。这样不仅压抑了自己的幸福体验,幸福感无从谈起,同时也带来了心理问题,甚至是行为问题,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是创造一种能让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包括培育幸福感以及乐观的态度等。大学生自身所拥有的是积极品质的种子,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需提供养料,时刻注重挖掘潜在的积极特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并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潜能,提高运用潜能的主观能动性。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是思想源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理论,是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重要理论之源。人的需要是主观能动性的实践,人的需要最终诉诸人的行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相对于人的片面发展所提出来的,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生产劳动方面的重要意义,还应该包括思想、道德、性格等在内的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个性化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方向,未来教育必定是服务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个性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起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阶段融入积极心理学,实行个性化教育,对人的成长及人一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3.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渊源是有力支撑。
关于人的知识、智力、品德的形成,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孟子有过详细的论述,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子说过:“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端”,“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这四个“善端”扩充就会产生仁、义、礼、智。因此,仁、义、礼、智不是由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而是早已潜伏在内心的种子,通过“养浩然之气”等“内求”法,就能保持善端。孔子要求学生树立远大、高尚的志向,要求他们“志于仁”。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志向崇高,其道德行为才不会迷失方向。人与人的区别,更多地来自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改造。从孔孟的思想中可以看出,知识和道德都是天赋予人的,它存在于人的心中,因此必须摒除闻见,闭门反思,内求内寻,依靠人的自我觉悟把握它。孔孟都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自我修养出发,由己及人,由近及远,兼善天下,他们所塑造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成为后人们追求的目标。
二、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思路
“积极教育并不仅仅只是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更主要的应该是寻找并发现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并在实践中实现这些积极品质与学生自身生活的良好结合”[3]。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大学四年,恰当的思想引领和心理疏导是一种心灵所需的互动,是一个扩充心灵发展的过程,也是大学生自我完善的一种辅助教育。
(一)抓住时机——进行积极思想引领和心理疏导
大学时期是受教育个体渴求发展与改变的关键时期,他们期望发展新的技能和力量,也在不断地寻求机遇以促进自我成长和发展。大学四年他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适应环境、学习压力、寝室矛盾等,每一个问题事件都给他们改变自我提供了重要机会,但是,这些机会如果不及时加以引领和疏导,也可能会挑战他们的应对能力。抓住受教育个体成长的机遇,及时进行引导和疏导,促进受教育个体积极改变和个人成长则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首要前提。因为,一个人在处理机遇和挑战时,通常会运用自己的力量帮助自己使策略与环境匹配来达到目标。有时我们拒绝承认存在需要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而且也没有打算去处理它,但在另外一些时候,我们会接受挑战,并且努力去面对它,有效处理机遇和挑战之后,会产生一系列积极的结果。这个阶段是教育主体帮助教育客体发现问题的阶段,此时,一部分人可能会拒绝承认自己遇到的问题,一部分人意识自己遇到了问题,但不知道如何解决,比如网络成瘾者可能会说:“喜欢上网打游戏对我来说只是兴趣爱好,不是一个问题,我不能没有网络游戏,这是我的精神寄托,网络游戏没有像你们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它能给我带来快乐,并没有给我造成任何的伤害。”在这个时期他们不愿意听到任何与网络游戏有关的不好的信息,他们或者通过拒绝的方式过滤那些让他们意识到问题存在的信息,简单地认为自己不存在问题,或者通过投射,责备他人,将问题归结于受他人的影响。此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可能会高估解决问题需要付出的代价,其实不然,这恰是受教育个体改变的一个前预期阶段,即改变的起点,恰当的引导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静观其变——发挥教育客体的自我分析能力
继续以一名网络成瘾者为假设,来阐述受教育客体的自我分析过程。经过前期的教育引导,教育客体会否认自己在某一特定领域有问题转而正视这个问题,产生正向应对心理。当然,仍然会存在一种矛盾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源于平衡改变的代价和受益。他们可能会这样说,“网络游戏对我来说是一个问题,有时让我觉得寂寞空虚,并且让我身体不适,我很喜欢打游戏的感觉,但是长时间的网络游戏会损害我身心健康,此时停止网络游戏有利也有弊”。这个时期,教育客体在权衡停止网络游戏的利弊,教育主体可以利用“评价改变的利弊判定平衡表”[4],帮助教育客体进行利弊权衡。但是,在行动问题方面,应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方式,因为“灌输”未必“入脑”,“理解”未必“接受”[5],而是要成为一个旁观者,静观其变,不能对其指手画脚,不然这一阶段的改变就会产生叛逆的阻力。因为,一个自发的改变承诺比强加的承诺更有利于促进个体改变。经过利弊权衡,在教育主体的正确引导下,教育客体可能会做出改变的承诺,当教育客体决定改变之时,教育主体应把握时机引导其达到自我开放的过程,要求其将承诺向家人、朋友公开,告诉大家改变计划。因为“公开承诺是需要勇气的,如果我们没有遵循计划,就会有丢脸的风险,并且,这会激发我们坚持自己的计划”。有了承诺之后,督促教育客体把承诺这个总体目标转换成一个清楚的行动计划。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过程虽然是个假想的过程,但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也是大多数的改变过程。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教育主体所能做的不是全程“说服教育”,而是技术性的引导,是以教育客体为主的自我反思,自我探寻改变目标的过程。当然教育主体需要在关键时刻给予恰当引导,让其在预设的思路中进行自我探索,切忌任其天马行空。
(三)监督反馈——优化教育客体的改变进程
在教育客体把计划付诸行动而进行实际改变时,教育主体要发挥“监督反馈”作用,因为有时他们制定的计划并不十分合适,或者缺乏真正的计划,而是衍变成一个口号。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惰性,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希望改变,但是却不愿付出努力,也不愿意做出牺牲,需要外界力量的监督。大多数自我改变者都会经历循环和复发阶段。AlanMarlant教授称之为节制违反效应,他发现许多饮酒者,都告诉自己,“我已经喝了一口了,所以我现在知道自己已经完全不受控制了,并且将会疯狂地喝下去”,然后就会变化到从喝一口到酗酒的地步。这种行为被称为节制违反效应(AVE)的思维方式同样会发生在网络成瘾者身上。对于教育主体来说,应对习惯复发的关键是识别他们,及时纠正教育客体的这种思维,让他们认识到这是不理性的,引导他们找替代物来满足需求。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复发是帮助教育客体了解情境、人际关系、思维、行为和感觉方式的好机会,比如,如果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寝室矛盾问题,就会发现无论我们在教室、食堂或者路上都摆脱不了矛盾带来的烦恼。问题的反复也教会教育客体相对于最初的思考,大量更多的努力、时间和思考对于我们解决问题来说更为必要,或许之前制定的策略存在问题。
三、营造积极文化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转型
培养学生离不开校园环境的陶冶,这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学校环境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建设积极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校园精神的一种导向体现,主要显现学校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能折射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广大学生和教师的积极进取力量。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网络建设和校园环境艺术设计,每一块内容都承载着一种积极的境界和氛围,让身在其中的师生真正感到“环境育人”的作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始终贯穿“物质文化增强积极情感体验”的功能,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传达一种积极的正能量。校园的一草一木、树林小路如果利用得当都能达到使用、审美和教育于一体的功效。校园优美环境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激发学生爱校之情,培养大学生美好情操,学会热爱自然,关爱学校、社会和他人。公共场合布置要富有积极的艺术气息,可以使用名人书画、内涵雕塑等文化作品,积极营造大气、健康、积极的人文景观环境。
(二)设置积极活动文化
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活动开展专题思想政治教育则能大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校园活动内容和形式对活动成效来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活动得到学生的支持,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才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触动,才能影响学生个性发展。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应注重内容与形式有效结合,活动开展应充分考虑大学生发展需求,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加幸福感,体验积极情绪,通过活动树立自信,增加勇气,从而达到培养积极品质的最终目的。一是文化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促进学风建设。院系文化活动应依托专业开展,凸显专业特色,巧妙地将专业精神融入校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专业技能,在活动中接受锻炼,提高素质。寓专业学习于活动中,让学生全面感受专业学习的优越感和认同感。二是文化活动与学生成长需求相结合,培养积极品质。校园文化活动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最终目标应该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一切活动都要服务学生,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活动开展要围绕学生现实发展需要,围绕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挫折教育等主题,活动主旨围绕解决学生发展实际问题和生活中的发展困惑,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
(三)凝练积极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在谋求发展过程中凝练出的一种校园意识形态,是围绕着既定教育目标和长期教学实践积淀而成并为在校师生广泛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是学校理想追求、价值观念、培养目标、道德情感和行为准则在师生身上的具体体现”[6]。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境界,校园精神文化具有精神导向、价值导向、激励导向、行为导向的功能。校园精神文化虽然不能直接产生教育生产力,但却时时刻刻起着渗透教育的作用,这是其他知识和技能所不能替代的。因为有精神文化的引导,大学校园文化层次才能提升到一定境界,才能形成一种浓厚的积极育人氛围。当然,精神文化还可以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作为一种精神因素约束着师生的言行,使学生的行为规范符合学校发展要求,形成一种积极和谐的氛围。因此,高校应充分把握精神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不断凝练校园精神文化。明确办学理念,一个好的办学理念对内来讲是凝聚力,对外来讲是竞争力。充分发挥校训的育人功能。校训是大学文化的一种静态陈列,是办学理念的直观反映,校训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改过迁善,而不自知”[7]。因此,大学要充分发挥校训的育人功能,注重提升学校品牌效应的软实力。
[1]程广丽.从思维还原到现实还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转向[J].探索,2014(2).
[2]梁爽.积极心理学教育:高校的呼唤、优势与基本思路[J].学术交流,2014(2).
[3]任俊,李倩.积极心理学:当前的困扰与未来的走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4]卡尔.积极心理学[M].郑雪,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68.
[5]史明涛,徐丽曼,张利.国外高校实践育人的经验及启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9).
[6]罗婷,赵淑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阳光校园文化建设[J].现代大学教育,2013(2).
[7]张允熠.冯友兰的德育思想与“抽象继承法”[J].江淮论坛,2012:(6).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University’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ENG Chang-qiu,et al
( South Cent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China)
Positive psychology keeps its eyes on the positive side of humanity, society and life. Its thought and proposition provides profitable enlightenment for university’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apply positive psychology’s concepts and methods to university’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teach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law of education and their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o focus on individual potential, no efforts should be spared to achieve positive transition of university’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methods such as creating positive atmosphere, establishing positive material culture, promoting positive activity culture, condensing positive spiritual culture and so on.
positive psychology;university’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pplication
2014-05-17
浙江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Y201329108)
G641
A
1000-2359(2015)01-0185-04
曾长秋(1950—),男,湖南浏阳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凡欣(1983-),女,河南开封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嘉兴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