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深度融合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015-03-28林夕宝余景波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5期
关键词:办学校企深度

□文/林夕宝 余景波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校企深度融合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文/林夕宝余景波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提要]校企深度融合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既有来自学校和企业外部的人文因素、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也有来自学校和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不管是外部因素还是内部因素都会对校企深度融合产生不同性质的影响。

校企深度融合;因素;外部;内部

收录日期:2015年5月18日

校企深度融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众多因素中,有某些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称之为影响校企深度融合的主要因素。为了方便问题讨论,我们把影响校企深度融合的主要因素分为外部因素、高职院校内部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其中把后两者统称为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外部对校企深度融合造成的影响,这是影响校企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而在具备外部条件基础上,内部因素对校企深度融合的成败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外部因素

影响校企深度融合的外部因素主要来自学校和企业范围以外,也就是对校企深度融合造成影响的外部环境,这主要包括了人文因素、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等。

(一)人文因素。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在为我国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丰富养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弊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学轻术”的观念根深蒂固,这就导致了当前教育中学历主义和文凭主义的盛行。这主要表现在教育上学生和家长重视学历,追求文凭;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学历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而忽视职业技能教育;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过度看重学历,人为设定学历门槛,这就造成完全可以胜任工作者因达不到学历要求而被拒之门外。在价值观决定行为方式的年代,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实用技能和技术没有得到重视,造成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极为复杂与困难,因此导致高职院校在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上大多模仿学术型大学,这也是高职院校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在传统文化观念的压制下,高职院校的发展存在多层困难,有时是举步维艰的,从而导致校企深度融合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和家长没有领略高职院校的特殊魅力,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漠不关心”。

(二)政策因素。如果说落后的观念是校企合作难以发挥真正作用的软环境,那么校企合作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滞后则是严重制约校企合作办学发展的硬环境。政府在校企合作办学的有效开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政府通过制定颁布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能够有效地推动校企合作办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政府的扶植和支持,教育立法的完善和完备是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出校企合作办学的作用的。

(三)市场因素。在长期的校企合作办学实践中,企业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主要与政策法规不完善有关,但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也是主要因素。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高职院校不能有效和慎重地选择合作企业,而企业在和学校合作时,往往要首先考虑高职院校和企业的经济利益与需求。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和学校合作办学所看中的是学校能否为自己提供廉价劳动力,这肯定会形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尴尬局面,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

二、高职院校和企业内部因素

(一)高职院校内部因素。这是影响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们来自高职院校内部。这些因素对校企深度融合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在这些因素中有几个因素是相当重要的,包括院校领导决策能力、师资水平、专业设置、院校的执行力、专业建设所需的硬件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等。虽然这些因素发挥的作用不一样,但对校企深度融合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内部因素中不可缺少的。

1、院校领导决策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企业人才需求和规格要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做出反应,找到和企业合作办学的利益结合基点,破解校企合作难题,探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校企合作办学之路,是每所高职院校所面临着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院校领导的决策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对高职院校而言,领导决策的质量是决定学校成败的关键;对领导而言,决策的质量是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

院校领导决策能力对校企深度融合的影响具体表现在:1、影响校企深度融合市场信息的获取,高职院校是否具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和开放办学的理念,是否准确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归根到底取决于领导的决策能力和水平;2、影响企业的合作态度,对于高职院校,校领导的决策能力将决定学校的发展水平、决定学校在社会上和企业中的地位和形象,这直接关乎企业和高职院校合作的态度。而在具体的校企合作谈判中,院校领导对待校企合作办学的态度和重视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合作的态度和将来合作的可能性;3、影响校企合作的实际效果,在某种程度上,院校领导的决策能力代表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路,影响着其他教职员工对待校企合作的态度、理解和认识程度,也影响着学校对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和制度的创新,从而直接影响到校企合作办学的效果。

2、师资水平。长期以来,企业质疑高职院校教师能力。他们认为高职院校缺乏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不能有效吸收企业培训内容;教师的热情和敬业精神有待提高;教师的能力不行,特别是动手能力差,不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等。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师资水平在校企合作办学中的重要作用。

(1)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等都会影响企业对高职院校合作能力和水平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合作愿望。师资水平不高,让企业会感到不信任和怀疑高职院校的合作“诚意”,缺乏信任和诚意的合作是难以长久的。

(2)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校企深度融合的根本目的。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践主体是教师,教师的素质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素质,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社会技术服务能力决定了高职院校能为合作企业提供什么质量水平的服务。它们都会影响企业和高职院校合作的经济利益诉求能否得到满足,从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合作意愿和合作的投入力度。校企深度融合的成败在于教师,尤其是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教师水平决定了校企合作办学的层次、实施成效和校企合作关系的可持续性。

3、专业设置。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能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产业发展相吻合决定了校企深度融合资源的获取。从校企合作成本收益看,校企深度融合的范围越小,校企融合的成本收益就会越高。也就是说,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是本地区和区域行业企业发展所急需的,那么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对象肯定会是高职院校。此外,地方政府因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会重点扶持支柱产业的发展,属于该产业的企业会得到快速发展和重点扶植,这将为高职院校选择合作企业提供了可能性。

为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政府将会重点扶植本区域主导产业的人才培养。如果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正是培养本地区主导产业所需要的人才,那么地方政府肯定会为校企合作提供一定的政策和创造良好的环境。

4、高职院校的执行力。现代管理学认为,决策和执行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步骤。再好的决策得不到落实,也是没有意思的,落实的关键在于执行。高职院校的执行力主要表现在:院校领导层对校企深度融合的认识和理解;院校领导层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院校内部管理机制和制度是否健全。

5、高职院校的硬件条件。高职院校校内实训条件、校外实习条件、教学企业设备、图书馆和信息化手段等是反映高职院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指标之一,也是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建设的硬件条件。它与师资水平共同作用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校企深度融合的试验效果以及校企深度融合项目的可获取性和可持续性。

6、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校企深度融合的最终成效是人才培养质量,这也是企业和高职院校进行合作非常重视的关键指标。人才培养质量在校企深度融合中极为重要,但是其质量的高低是通过院校领导的决策能力、师资水平、专业设置、执行力和学校的硬件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人才培养质量是保持校企深度融合的关键,但是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它是通过其他因素间接影响校企深度融合。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内部的六大因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高职院校领导决策能力决定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专业设置、执行力和硬件条件,而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硬件条件等办学条件又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

(二)企业内部因素。企业作为校企深度融合的一大主体,其内部也存在不少影响校企深度融合的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生命周期、企业对人才与技术的需求、企业的合作成本收益和风险管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层次要求等。

1、企业经营理念。企业和高职院校进行校企深度融合的愿望、合作目的和合作方式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虽然有了意愿,如果没有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理念,校企深度融合也是无法形成的。企业管理者追求绩效的依据是企业的经营理念,其追求短期利益还是长期利益将会影响校企合作的产生和内容。

2、企业的生存周期及合作愿望。企业有没有校企合作动机以及是何种合作动机取决于企业的生存周期及合作需求,从而影响着企业有没有合作的可能,如果有,合作的方式和内容又是什么呢。企业生存周期分为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企业所需要的资源类型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企业发展期需要大量投入开发更好的产品,此时企业注重技术合作,对管理型等一线人才需求较少。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规模的扩大,对一线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增多,此时最有可能对高职院校产生合作动机。所以,企业的发展期决定了企业的需求类型和数量,这又决定企业合作动机、内容和方式。然而,高职院校能否准确把握企业的需求变化是对高职院校综合能力要求。

3、企业成本收益。企业合作的成本和收益决定了企业的合作愿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利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校企深度融合,对企业而言也是一种投资行为,在作出决定前,企业会对市场收益和投资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以此来决定自己的投资活动。投资风险评估结果会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可能性产生影响,如果校企合作收益大于成本时,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和热情也就高。就是已经开始的校企合作办学项目,企业从中获取的利益是否满足企业的需求,也会影响企业合作的存废态度。对企业而言,参与高职院校办学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合格的人才,降低职工培训成本,储备合格人才;从高职院校那里获取技术培训服务和技术支持;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企业自身的社会影响力等。

4、企业人才的层次要求。企业人才需求层次也影响着校企合作对象和方式。一般来说,如果企业需要技术技能型人才,对人才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含量要求比较高的话,企业比较乐意与高职院校合作;如果企业需要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技术含量要求不高,企业则会选择其他途径来满足自己的人才需要。企业的生产方式制约着企业的人才层次要求,而企业的生产方式又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理念的影响。

总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根本动机是企业的利益和需求。高职院校应增强自身能力最大化地满足企业的利益。同时,企业的各因素之间也是互相制约和影响的,并且会共同发挥作用对校企深度融合造成性质不同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许祥鹏.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1.

[2]程淑玉.校企深度融合的多元化生产性实践基地模式的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30.3.

[3]房海静,潘炎松.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职院校发展战略探析[J].理论观察,2011.3.

2015年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15-037);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项目编号:2015zcj032)

G717

A

猜你喜欢

办学校企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