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方法与实践——李禄胜
2015-03-28丁功谊
[收稿日期]2015—02—26
[作者简介]丁功谊,江西上高人,文学博士,井冈山大学庐陵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也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社会安定和发展的基础及依靠。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
《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以宁夏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一书,紧密围绕宁夏的农村现状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探究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与方式。作者李禄胜是一位资深研究者,曾两度在中国社科院做访问学者,先后得到学部委员张晓山、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国英等研究员的指导,在三农领域发表过一系列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成果。作为宁夏人,李禄胜热爱着这片贫瘠而充满希望的热土。在这部书中,他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细致入微地讨论了宁夏地区的“三农问题”的现状、对策和未来。这些成果都来自他长年的社会实践,以及长期的学术积累。此书联同他以往出版的《告别土地:西海固农民工生存纪实》、《唤醒土地:宁夏生态、人口、经济纵论》,成为李禄胜农村研究的三部曲,向我们全面展示了中国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基本情况、问题及其对策。他的宁夏研究,属于地方研究之中的个案研究,其实也是中国当下农村社会研究的缩影,生动再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的变革,以及变革中伴生的问题,因而具有全国意义。读者也可通过此书,了解到中央的政策扶持、地方上的响应,了解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后地方与中央的互动。可以说,李禄胜的研究,既有区域视野又有国家意识的大局观念。他的研究方法,是宏观研究与细节叙事的有机融合,是多地比较同本地深研的紧密结合。可以说,这部书是有问题意识、有方法论价值、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学术著作。这里,我们就从三个层次讨论作者在本书中对中国三农问题的新思索和新贡献。
(一)问题意识:根植于长期的学术积累
作为经济学研究者,李禄胜深入当代中国农村进行调研,收集了大批原始数据,从而使其研究散发着朴素认真而饱含深情的光泽。如果不朴素,就会流于形式和重唱他人之歌。如果不认真,就容易流于世俗,成为表面文章。如果没有深情,就容易流于谈玄论道模样的纸上谈兵,而缺少了底层色彩和现实温情。所以有血有肉、富有同情心,同研究对象保持亲切感和零距离,是这类学者应有的文化情怀。从这个意义上说,李禄胜完全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基于这种情怀,在他的视域中,三农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了。
第一、他的问题意识来自深入观察和多学科的学术积累。
在这部书中,他多次讨论到“贫困”的内涵。在他的研究视域中,“贫困”具有丰富性。首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即便是中央财政、省财政给再多的钱,也无法在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要从制度上、文化建设上帮助贫困地区建好适应于当地的、可以自主造血的新体制。与之相联系的还有多种原因,比如地理因素。这就同经济地理学相联系在一起。从全国范围内看,资源的缺失是贫困的重要原因。比如在古代中国富甲一方的河南,在今天的国家经济地图上却成了一个老大难的省份。原因就在于从农耕文明过渡到商业文明的进程中,河南失去了竞争优势而日益贫困起来。在这些复杂因素的困扰下,常常发生坐等吃救济粮的情况,缺少改变现状,努力寻找新增长点的动力、能力和胆识等。李禄胜在本书的多个细节处发出了多种具体批评,都是有力量而且是合乎学理的,这种理性的研究思想和敏锐的学术问题意识,让他不简单化、不学科化的思考某具体问题。他的研究是一种综合研究的典范,将经济问题同历史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相互渗透,多学科交叉,这使得他的问题意识有了深沉的学术积淀的意味,而显得更有内涵。再比如他的视野之下的“留守儿童”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青少年教育问题,更是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问题。他们的健康情况、受教育情况、心理成长情况等,都是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因为他们迟早要走上社会,而且大多数人还要像父辈一样涌入城市,成为新一代的打工族。在这里,我们读懂了“乡村与城市”“今天与未来”的深刻互动,也读懂了二元对立的背后,是深刻的生态共同体。
第二、他的问题意识来自深刻的学理分析。
没有学术的研究,容易流于表面;也容易困囿于世俗的层面。面对人,面对活生生的三农具体问题,我们很容易被情感牵着走,而失去学者的风情,或者会容易跟着国家、地方的政策走,失去了研究者的独立性,失去学术学理的准则。在这个问题上,李禄胜的研究是值得赞许的。因为他兼顾了两者,既有学理支撑的学术研究,又有强烈的现实关怀。这个特点反映在他的具体研究中。比如他用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农村的稳定”这个问题。他讨论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从这里出发讨论占据绝大多数人口基数的农村稳定的意义。接着,他从毛泽东时代一直讨论到当前在农村稳定问题上的决策和战略思考,让这个问题有了政治学价值和历史叙事。这样的大背景书写为后面的“当前影响农村稳定的具体表现”“诱发农村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农村社会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实现途径”等专节讨论指明了政策路径。而在具体讨论的细节,他缜密的逻辑分析,不仅仅是学理的需要,更是有着大量现实观测数据的支持。比如他用了大数据说明城乡收入差异的扩大,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是农村稳定的基础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等等,对此进行了富有学理的讨论。简言之,城市的就业机会、城乡差异让大量的务农人员流向城市,造成了农村经济的不稳定、农村人口(务农)的不稳定、农村社会安全的不稳定(造成大批留守儿童、老人等),这些不稳定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安全隐患,比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和未来走向社会(流入城市打工)的不稳定因素等等。这些对未来前景的预判,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考具有前瞻性。
在李禄胜的学理逻辑中,“城市与农村”,不再是一对对立的概念。“国家与地方”也不是行政层次上的一种简单划分。这两组概念应该成为了相对影响、互生共存的有机体。消解对立是共生和谐的开始。在李禄胜的研究中,城市向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劳动力就业机会等等,是有巨大贡献的,但是同样,它也也是农村不稳定的重要的现实力量。城市要关心农村,因为两者息息相关。比如城市土建建设的主力军就是农民工,农民工不仅仅给城市带来了劳动力还带来了不稳定隐患等等,还有让人隐忧的留守儿童,很大一批将来又会以第三代、第四代农民工的身份流入城市,寻找就业和生活。这种辩证的学理分析,让李禄胜的“城市与农村”思考更有深度。而一组组来自一手的数据和一个个引自权威刊物上的研究结论,让他的问题意识有了学理支持和现实根基。可以说,他提出的对策,来自国家战略又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三、他的问题意识来自敢于创新的学术勇气。
本书分三大部分,分别是“农业与农村经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县域经济”。三部分构成逻辑环,层层推进,尤为精彩的是第三部分的设置,让我们心眼一亮。可以说“县域经济”这个概念尚存有一定的概念所指的模糊性,尤其是它的外延不易界定。也正是因为如此学界对之的使用趋于保守。而李禄胜的这本新作,将之放置在一个三农问题的大体系之下,这个概念的使用合法性和操作性问题都变得清晰而具有所指。它向我们暗示:任何理论问题,都需要“形而下”的细节论证和支持,才可以变得生动而具体。换句话说,那些诸如“县域经济”这样的争议概念,如果在象牙塔里进行纯粹的学理分析,那走不出理论的怪圈,而进行具体讨论,它的意义会在它的生存生态境遇中不证自明,或者说可以自我展现。具体说来,在本书中,李禄胜讨论了“都市经济”“区域经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国家经济开发区”“少数民族经济自治区”“经济自贸区”等概念。这些概念是已有的、少有争议的带有“标准器”意味的概念,它们恰恰成了“县域经济”的生存生态的概念背景。在比照之下,县域经济也就寓意其中了。之所以能提出“县域经济”这个概念,还是因为李禄胜身处宁夏这个具有特殊性的地区。大家都知道:宁夏地处内陆,是传统农业省区,全区约70%多的人口生活在农村的县域内。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县域内,国民生产总值的53%、地方财政收入的75%是靠县及县以下经济单位实现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根本问题,也是重点和难点问题。正是这样的特殊性,县域经济更有说服力和现实性。因为在宁夏,它是当地的经济主体。
可以说,敢于创新,李禄胜很好的解决了“县域经济”这个语词的内涵问题。而这个学术创新,有恰恰反过来很好地帮助他完成了本书的一个核心课题,即“如何在新时代帮扶、支持、发展三农”或者说“如何转化思想、科学发展、寻找中国三农问题的新思路”。从第一部分的“农业与农村经济”到第二部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后抵达“县域经济”的讨论,本书完成了这个思考链条的构建。作为经济学研究者,李禄胜“县域经济”的提法,明确地告诉我们:三农问题,核心问题是建立一个自足开放的经济体。它是自足的,有着自己的经济生态,对应着具体的经济空间,是具体时间和具体空间的“时间叙事”。它的自足意味着它是个独立存在的有机体,有着自我的造血机制。它又是开放的,和“都市经济”“区域经济”等相联系,成为国家经济地图上的重要力量,而不是一个封闭的小圈子,或者沦为其他经济形态的附属品或者是二级(次生)的经济形态。所以,在这个理论关照和学术自觉之下,李禄胜提出了县域经济的具体做法:在自足方面,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大力完成县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完成因地制宜的发展规划,特别是避免盲目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要完成对农村土地、资本和劳动等要素的整合,为县域经济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在开放方面,既要有特色,又要有国家经济格局的大视野,激活县域经济的发展活力,要紧密围绕“县域经济--地方资源--全国市场”的开放思路,组织生产和管理营销,建设有大局观念的县域经济,切实推动“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协调发展之路。在具体论述上,李禄胜特别强调创新发展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现实困境,这种创新发展模式,即“体制创新”“特色农业”“跨越发展”和“多元扶贫”等四个模式。可以说,李禄胜环环相扣,严谨地论证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
从学理上讲,如果是要单列一个部分专门谈“县域经济”,往往我们会设置这样的章节以方面问题的展开。比如“县域经济界说”“县域经济的提出背景”“当下中国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等等。如果把这个思路,同李禄胜的研究相比较,我们会发现,李禄胜的讨论更为宏观,他有意避开对“县域经济”这个概念的理论商讨,而是把它放置在中国经济的大格局的视野中,通过具体策略的逐一展开,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这种创新的学术方法和勇气,将更深刻地激活三农问题的研究。
(二)方法价值
评判一位学者的学术贡献,还得看他的学术成果能否启示、激励后来者。换句话说,做“面向未来的学术”,将自己的研究同后来者建立联系,成为沟通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这是讨论学者学术贡献的一个重要观察点。而同未来学术建立联系的最重要的方式有三种:第一是研究了学术史问题,站在前贤的基础上有所推动,特别是在传统学科、基础学科上有开创意义。第二是建立了新的研究文献(资料),特别是长期根植一线所得的一手调查资料,这些资料将带来一些新的学术增长点,甚至建立新的研究领域或者是学科。第三是自己的研究具有方法论价值,也许是一种朴素的研究,却有着典范价值,是后来学人模仿的目标。从这个标准上,李禄胜长期关注的中国三农问题,并能从宁夏地区为个案,进行细节研究,不失为一种学术范式,有着方法论的价值。
第一、朴素是研究者最高贵的品质。
通读本书,我的第一感受,这是一本朴素的书。作者研究的都是朴素的农村问题,他没有被林林总总的经济学理论淹没,他所说的每一件事都是基于作者对宁夏地区三农问题的常年思考。比如在讲到中国的农村劳动力问题时候,他说:“中国农村劳动力已进入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的阶段,外出务工者愿意回到农村的越来越少,乡村就业人员中完全务农的越来越少,农民种粮的越来越少,农业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农业劳动力农忙季节性短缺和区域性短缺问题开始显现。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农业在效率效益低下状态下农村留守人口素质严重下滑,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日渐凸显,农村留守人员问题逐渐严重。目前,农业基础地位面临萎缩和削弱、农村经济面临凋敝的风险在加大,城乡失衡、工农失衡的矛盾已经显露。这些问题凸显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段话指出了今天宁夏乃至国内其他地区农村的现实困境,而这些都是基于生活经验之内的事实。其次就是朴素的研究方法。在此书中,作者引用权威图表120余个,引用权威发布信息200多条,引用参考文献70余部(篇),使用了大量数据(一是中国统计年鉴和宁夏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二是政府文件或政府公报中的数据,三是引用报刊杂志和官方网站中的数据,四是作者实地调研获取的数据)等等。本书的最后给出的“索引”,不仅能帮助后学很快的查找和利用他提供的资料,也可在此书高频词“贫困”“农民工”“土地”“农业安全”等细节处,看到作者研究方法的平实朴素,及其学术思想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第二、宏观研究同细节考证的有机结合。
本书每个部分研究成果都自成体系并相互联系,在全国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以宁夏为研究重点,在探讨问题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可以说是“农村与城市”“地方与中央”关系研究的一个力作。此书有着宏观研究的气势,它放眼全国,把宁夏地区问题放置在整个中国经济格局上加以考察。此书的结构,也由此站在三农问题研究的大视野之下展开: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到流动人口再到县域经济,将三大版块作通盘考虑,这无疑是作者的大手笔,显示其治学的大气势。而这种大手笔、大气势,并没有影响到细节考证处的细致入微。比如本书的高频词之一“城市化”,就出现了28次,几乎分布在全书的每个论述环节。这个语词在三大领域的持续出现,一方面表现出作者思路的清晰,即时刻抓住讨论问题的中心;一方面表现出在宏观叙事的同时,依然关注细节的展开。这样的结合,也让本书充满了温情,在宏大叙事的开展之中,农民工的被边缘化问题被像抽丝一般,层层揭示出来。书中高频率的关键词,还有“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公平教育”“边缘人”等等。对这些关键词,及其蕴含的现实问题,作者都给出了细致的现实分析和对策回答。正是这种宏观研究之下的细节讨论,让这本书充满了温情而紧接地气。
第三、创造性思维同细节讨论的结合。
作者指出在宁夏,县域经济是全区最大的一个经济版块。近年来,宁夏县域经济发展较快,但受历史和区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彻底改善农业发展的外部条件。作者以宁夏西海固地区为例,讨论县域经济的实际情况及其理论问题。他指出作为我国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的内陆民族地区,宁夏西海固面临着更加紧迫的反贫困形势。进入新世纪后,宁夏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扶贫工作的主体、条件、环境、标准、对象、内容、范围、规模、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形式上呈现多元化趋势。作为指导实践的理论工作者,必须立足区情、民情,研究新问题,破解新矛盾,并充分认识和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把30多年来扶贫开发建设中创造、沉淀、积累的扶贫文化加以全面总结和归纳提炼,产生扶贫开发的新理论和新思路,使理论更好地为指导实践服务。宁夏的扶贫在形式上呈现多元化趋势,扶贫文化是扶贫研究中的空白点。如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推动贫困地区扶贫文化建设,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在这些思考的背景之下,在全国经济增长点的考察之下,作者依据宁夏的社会文化实际,特别是农业所占比重、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因素,提出了县域经济这个富有创造性的新提法。这些细节的论证,让一个棘手的概念问题不再成为问题。或者说,从操作层面上看,一个有争议的理论问题,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现实效果的展现,才能廊清原先理论争议的迷雾。
(三)实践:本书给出的细节方案
作为一部关注现实,关心三农、关照中国经济的新著,面向生活实际、面向大地、面向研究对象,李禄胜的研究给出了他的很多思考,可以说这些思考来自他长年的学术实践。第一部分,农业和农村经济。作者从宏观层面探讨了新时期农村稳定与农民增收以及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了近年来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细节对策方面,它包括农村稳定与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与农业建设、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农村医疗卫生制度、农业产业化以及与农村经济相关的问题等;每个研究项目都从各自所探讨的角度出发,不同程度地阐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的问题、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作者认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只有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的实际,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走一条工农互补、城乡统筹的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第二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要解决农民问题,作者认为关键是要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宁夏是欠发达地区,宁夏西海固地区占宁夏的“半壁江山”,劳务输出成了这一地区的“铁杆庄稼”,成为贫困地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这一部分以西海固地区的劳务输出为主线,探讨了农民外出务工对家庭对社会的贡献。包括劳务输出和暂住流动人口的调查与分析、劳动力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劳动力转移机制创新与农民工城市融入、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与农民工问题、农民工就业歧视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等。
作者认为,要实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必须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使之成为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基地,对宁夏来说,首先要加快沿黄城市带的发展。以黄河流域和包兰铁路线布局为依托的宁夏沿黄城市带,以银川市为中心,以吴忠市、中卫市、石嘴山市3个地级市以及所辖的青铜峡、灵武、中宁、永宁、贺兰、平罗县城和若干个建制镇为基础形成的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的城镇集合体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地区。近年来,沿黄城市带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为吸纳移民劳动力,扩大就业渠道提供了先决条件。其次要加快生态移民建设步伐,通过移民搬迁,可促进山川共济、城乡交流和人际间交流,成为地区之间开展横向联系和经济协作的纽带,使山区封闭的社会系统转化为开放的社会系统,使潜在的劳动力对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第三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础设施建设可促进资金、资源、建设项目与劳动力的充分结合,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吸纳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而使农民外出务工的机会、途径、渠道和人数明显增加。诸多建设项目也会使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出现多元化特点。
目前,宁夏西海固地区农村劳动力已成为宁夏产业大军的主体。随着生态移民进程的加快,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到迁入区城镇就业,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规模将呈逐年增长趋势,因此,富余劳动力成为迁入区区域产业工人主体的趋势会不断得到加强,并在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扮演主要角色,发挥更大作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要重视农民素质教育,增强农民知识技能,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竞争力。
第三部分,县域经济发展。作者认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极具活力的增长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有利于促进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扩张,可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矛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富民强区”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一部分具体对策包括县域经济体制创新与农民增收、特色农业与县域经济、劳动力转移与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以及县域经济范畴内多元化扶贫开发与宁夏扶贫文化理论构建等。目前,宁夏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偏低,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处于较低层次,农民增收缓慢,非公有制经济不足,发展县域经济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淡薄,创新能力较差,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发达省区的差距明显。为此,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
综上,李禄胜新著《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以宁夏为例》是一本有问题意识的学术专著,它紧密围绕宁夏的三农问题,通过“农业与农村经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县域经济”三部分的宏观考察和细致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对策研究方案。这些对策研究,在思想层面上关注地方与中央的互动,在学理层面上逻辑严谨、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在操作层面上切实可行,具有实践的品格。可以说,此书展示了李禄胜深沉的大地情怀:扎根于斯、朴素客观、紧接地气的学者温情。
(责任编辑:胡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