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职图书馆立体导读模式的探索
2015-03-28韩玲
韩玲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互联网时代高职图书馆立体导读模式的探索
韩玲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本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论述了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对立体导读模式的探索:内容上纸质和数字化资源兼具,形式上平面、网络、讲座立体展示,空间上馆内、馆外与虚拟馆紧密结合,馆员与教师密切合作。
高职图书馆;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资源的日益丰富,读者阅读习惯以及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进馆借阅人数持续下降,海量的网络信息又使读者迷航,传统的服务方式已不适应新的需求。在新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加强导读功能,吸引读者进馆阅览、引导读者阅读内容、指导和帮助读者使用数字资源。
导读工作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图书馆开发利用文献资源,教育、影响、吸引读者的有效方式。导读服务的核心是读者服务工作的细致化与深度化,是传统的导读工作与现代化服务手段的有机结合。武汉职院图书馆探索建立多维立体导读模式,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具有灵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旨在主动向读者揭示馆藏文献的形式与内容,宣传先进思想、科学知识、以及广泛的文化信息,把读者最关切、最需要的文献及时展现在他们的面前,吸引读者利用图书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建立立体导读模式的基本思路如下:一是充分利用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数字资源以及网络资源,满足师生多种文献需求;二是延生服务空间和时间,馆内、馆外与虚拟馆紧密结合;三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多形式宣传推广;四是联合各部门,加强导读力量。
阅读是大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来源,而图书馆则是大学生进行阅读的主要场所,是引导和推动大学生阅读的重要部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一直把导读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不断探索导读方式,整合各项资源,创新服务手段,加强与读者沟通,逐步建立了多维立体导读模式,有效地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
一、内容:充分利用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数字资源以及网络资源
科技的进步,使文献类型多种多样,但据调查,纸质图书仍然是学生阅读的主要类型。武汉职院图书馆在导读工作中,把纸质图书和纸质期刊的介绍作为重要内容,深入揭示馆藏,编制推送专题书目,如大学生素质教育书目,根据文献特点和利用情况编写馆藏图书利用指南、专题综述等三次文献;编印简报,建设学习阅读空间,开展阅读导航;结合社会时政热点、学校发展重点、学生学习实践阶段,每月定期刊出两期“好书导读”、“期刊好文”,推出外借月榜单,再根据实际需要推出专业书刊介绍。统计发现,推荐的书刊大部分有较高的借阅率。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武汉职院图书馆拥有了丰富的数字资源,经过严格调研、精心选择的数字资源也是导读的重要内容。从中选出不同主题的期刊、文章、电子书、视屏,以文摘形式揭示其内容,提供链接,举办阅读检索方法培训等,满足师生教学、科研、学习、休闲等不同需要。
同时,网络时代,年轻学子是网络阅读的主力军。但是网络阅读信息量大,内容良莠不齐、错综复杂,图书馆的网络导读犹如茫茫大海的航灯,引导读者方便、快捷找到所需信息。网络导读包括优秀电子书网站推荐、免费学术网站链接、热点讨论汇总、,既有深度阅读内容,又提供了碎片式网络阅读材料。
二、形式:平面、网络、讲座立体展示
传统导读用平面形式推广宣传,这是武汉职院图书馆多年的服务项目。现在进一步改进为:在流通服务台一侧固定的墙面设计了《导读专栏》,在报刊阅览室外放置了《好刊导读》、《期刊好文》展板,定期更换打印内容,在电子阅览室内安放易拉宝,宣传数字资源使用方法及内容;开展各种阅读宣传活动:如读书节、书展、书评征文等。
同时,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迅猛发展而成长起来的80后和90后师生,他们有着自己的阅读特点和阅读取向,热衷于网络阅读。对新生代读者而言,网络阅读不再是简单的阅读方式,而是生活常态。因此武汉职院图书馆加强网络平台的使用,充分利用图书馆主页,开设馆藏查询、书刊推荐、视屏链接、借阅榜单等等栏目,以适应师生们的生活状态和阅读喜好。网络平台自身具有快捷、方便、不受时空局限、信息保存长久等特点,给网络导读工作带来诸多优势:传统导读往往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平面展示的导读内容会消失,活动结束其影响力就会逐渐减弱,尤其对普通读者而言,要想寻找相关信息或资料异常困难,然而网络导读服务不仅可以长久地承载时间性较强的阅读推广内容及信息,而且还可以将那些因人力、时间所限无法持久开展的活动,如书展、征文,或者必须持久开展的活动,如书目推荐,持续不断地开展下去,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繁荣校园文化。
讲座被称为“立体阅读”,是提高综合素质的捷径,尤其是名家讲座,往往带给听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武汉职院图书馆经过多年探索,打造了“凌家山讲坛”,以此为平台,切入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使之成为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成为图书馆新的服务方式。如今,“凌家山讲坛”已成为武汉职院重要的文化品牌。从2013年开始,武汉职院图书馆把讲座与导读工作结合在一起:前期宣传中,各导读栏目推出与讲座主题或主讲人相关的书、刊、网络文献;讲座之后,在网站推出录音、文字记录、听众评价,推荐相近主题的讲座视屏。既扩大了讲座宣传、营造出浓厚的氛围,又强化了讲座的学习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益。
三、空间:馆内、馆外与虚拟馆紧密结合
实体图书馆开放空间和时间都是有限的,立体的导读模式却可以无限延伸服务空间和时间。武汉职院图书馆在馆内设置了固定的导读专栏,把“新书通报”、“专业书籍介绍”“专业期刊介绍”送到相关二级学院,同时所有导读栏目内容全部放在图书馆网站,读者在馆内、馆外、虚拟馆都可享受到导读服务,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完美结合,使导读既不再受时空限制,又突破了原来刻板的做法而变得时尚有趣味,有效地营造了阅读氛围。
四、参与人员:馆员与教师密切合作
高职图书馆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尤其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凭图书馆一己之力,难以承担知识导航的重任。武汉职院图书馆为提高导读质量,建立了“馆员——教师”导读模式,指定一个馆员负责联系一个二级学院,与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合作,围绕高职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不同阶段成长特点和需求特征共同制定科学的导读方案,确立导读目标和方式,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馆员熟悉图书馆资源并懂得信息资源检索技巧,可以揭示馆藏书目;教师是教学目标的具体执行者,熟悉教育理论,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阅读诉求,他们的指导与推荐往往更能引起大学生的重视。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具体问题,教师可以做到:指导学生进行不同阶段的阅读选题,提出不同阶段的课外阅读要求并进行定期的督促检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书目推荐,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改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涉猎多学科文献,加强其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能力,促进知识创新过程。武汉职院图书馆“专业书籍导读”、“专业期刊介绍”就是“馆员——教师”合作导读模式的成果。
“为人找书,为书找人”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秉承这个朴素的服务理念,武汉职院图书馆整合各种资源,积极利用新技术,不断创新服务方式,逐步完善立体导读模式。目前,图书馆的导读深受武汉职院师生欢迎,成为他们阅读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校园文化、为高职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
[1]张宏伟,刘小枚.大学生网络阅读现状与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3,(10).
[2]叶祥满,赵翠玲.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晋图学刊,2010,(6).
[3]刘江玲.图书馆导读方法与策略[J].科技信息,2013,(6).
[4]陆波.大学生阅读现状与图书馆干预[J].图书馆杂志,2012,(3).
Explor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Reading Guide Model in Vocational School Library in Internet Era
HAN Lin
(Wuhan Vocational College,Wuhan430073,Hubei)
This paper,taking Wuhan Polytechnic Library as an example,discusses the explor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reading guide model in the vocational school libra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net era:paper and digital resources are both used in the content;print,online,lectures are all display space:paper and digital resources in the aspect of content,plan,internet and lecutre in the aspect of form,library and the virtual library in the aspect of space,and librarians cooperating with the teachers.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reading guide
G258.6;G252
A
1671-5004(2015)04-0109-02
2015-5-28
韩玲(1969-),女,四川遂宁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信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