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拓的社会主义新进程
2015-03-28孙力
孙 力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启的不仅仅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纪元,也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纪元。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就,当然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成功,但中国道路展现的不仅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复兴和发展,而且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艰难转换的历史关头,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探索和推进,是定位于人类现代化筚路蓝缕的一段进程,续写了社会主义这一伟大运动的辉煌。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更加广泛的世界价值,中国的开拓创新,翻开了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崭新篇章。
一、这是一个社会主义运动的空间场域发生重大调整的历史性进程
中国特色的命题首先明确的是社会主义的空间场域问题,它强调按照中国的国情进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推而广之,就是各个国家都应该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自己的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更进一步说,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无民族国家区别的历史性进程——这与经典作家时代社会主义运动的特点截然不同,这一变化体现了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空间场域的重大调整。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理想论述,是从全人类而不是从民族国家的角度展开的。这种非民族国家的世界性特点,是同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超越,同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资本主义与冲破了地区和民族国家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市场经济相生相伴,马克思、恩格斯用十分精彩的语言描绘了这一状态:“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1]35
所以社会主义运动一开始就具有世界性和统一性。马恩特别强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特别强调:“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1]50马恩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2]的口号,并宣告:“工人没有祖国。”[1]50
列宁在这一问题上继承的是马恩的思想,同样强调社会主义运动的统一性。1920年,列宁在《为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准备的文件》中论述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时说:“共产国际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的全部政策,主要应该是使各民族和各国的无产者和劳动群众为共同进行革命斗争、打倒地主和资产阶级而彼此接近起来。这是因为只有这种接近,才能保证战胜资本主义,如果没有这一胜利,便不能消灭民族压迫和不平等的现象。”[3]217
列宁为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亲自拟定了加入共产国际的21项条件,其中第13条规定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在目前激烈的国内战争时代,共产党只有按照高度集中的方式组织起来,在党内实行近似军事纪律那样的铁的纪律,党的中央机关成为拥有广泛的权力、得到党员普遍信任的权威性机构,只有这样,党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3]254第 16 条规定了通过审查党纲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按照规定,每个加入共产国际的党的纲领,都应该由例行的共产国际代表大会或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批准。”[3]254
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兴起的这一特点,使社会主义是否应该具有民族特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有待突破的重大命题,中国共产党对这一问题予以了创造性的、杰出的回答。
尽管20世纪以来,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也曾经力图探索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能够取得成功。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冲破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思想束缚,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旗,率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继而,在不断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使当代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它完全不同于过去具有统一性的社会主义发展时期。
二、这是一个社会主义运动在时代转换中重构自身的历史性进程
社会主义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鲜明的时代属性。它要应对时代的挑战,并在应对挑战中彰显其理论和制度的先进性;它要把握时代的主题和特征,并引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实践证明,如果失掉了这些与时代相关的功能,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乃至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紧密地契合于时代。对时代本质特征及主题的揭示,为中国进行革命性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支撑。
马克思、恩格斯对时代的分析,得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结论。他们阐述了资本主义时代的鲜明特点:“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4]273并阐述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发展态势:“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4]284
列宁对时代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特征,特别是阐述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得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重要结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5]554
斯大林、毛泽东等革命领袖,都十分重视对时代的认识,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特点来确定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斯大林认为,苏联社会主义面临的是“资本主义的矛盾已经达到极点、无产阶级革命已经成为直接实践的问题,准备工人阶级去进行革命的旧时期已经达到尽头而转变为直接冲击资本主义的新时期”。[6]所以斯大林也一直关注以世界革命来消灭资本主义的问题。毛泽东同样如此,他对时代的分析是:“现在的世界,是处在革命和战争的新时代。”[7]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始终是同革命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的。到晚年他还进一步强调: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立足于大打、早打、打原子战争。①转引自:军事科学院军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七十年》,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572-573页。可以说,这是一个社会主义建设服从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
邓小平在1980年代对时代问题作了新的重要概括和判断:“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8]在这一基础上,中共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将和平与发展表述为“当代世界主题”[9]。
对时代的新判断,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而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一方面,对和平发展时代的认识,调整了对资本主义已经进入腐朽、垂死、没落阶段的判断,重新审视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和所创造的价值,重构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这对于打破传统社会主义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实现对外开放,加强社会主义与当代人类文明的交流,运用人类文明的所有成果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另一方面,和平发展的时代认识,调整了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认识,不再把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定位在“过渡阶段”上,纠正了社会主义通过“过渡阶段”激烈的阶级斗争就可以彻底战胜资本主义,取得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的判断。对于彻底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革命年代的思维,彻底转变执政理念,真正把社会主义国家和执政党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通过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巩固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可以说,没有对时代的新判断,就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中国道路展开的社会主义新进程。
三、这是一个社会主义运动再一次实现飞跃的历史性进程
从整个社会主义理论的进程来看,可以梳理出它经历的三次历史性飞跃。①这里不同于对整个社会主义运动三次历史性飞跃的阐述,如认为从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这里主要从理论的维度展开。
第一次是在马恩确立起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使这一理论成为无产阶级改造社会、推动人类文明的正确指导。
第二次是在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不仅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成功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了现实的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同时也推进了理论的创新,列宁主义使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成为成功指导无产阶级政党进行革命,并开始转向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武装。
列宁之后的社会主义理论继续完善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半封建半殖民地落后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形成了著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一贡献,使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更加完善,而且事实证明,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建立在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落后社会状态的基础上,因此,这一理论更加凸显它的时代价值。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做法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可以简单地称之为苏联模式。毫无疑问,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过辉煌成就,也丰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但由于苏联模式存在的严重缺陷,如: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党政合一,缺乏现代社会治理必不可少的法治和广泛的民主;经济上追求所有制的单一性,强调一大二公,排斥现代市场经济,实行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模式;文化上僵化封闭,垄断真理的解释权,压制文化的自由健康发展,如此等等。因此,并没有真正解决现代社会条件下,特别是全球化、信息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浪潮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人类现代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样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发展问题。
苏东剧变已经意味着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进程结束了,苏联模式没有能够解决社会主义与现代化、与时代相契合的问题。换句话说,即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新的时代挑战,需要全面重新审视和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需要新的飞跃。
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一个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创新的过程。改革开放是以解放思想拉开帷幕的,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的思想束缚,牢固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唯物史观思想指导,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理论创新的进程。邓小平就尖锐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10]邓小平把改革同革命相提并论,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 命 ”[8]113,“现 在 我 们 搞 的 实 质 是 一 场 革命”[8]174。在涉及重大理论问题的讨论中,邓小平鼓励积极探索,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敢于说“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8]91。这样的改革,毫无疑问对社会主义运动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改革开放对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是围绕着社会主义面临的时代大课题而展开的,主要体现在紧密相连的三大时代之问,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三大时代之问,就是要弄清楚“社会主义向何处去”这样一个决定着当代人类走向和命运的大问题。
因此,中国的改革,紧紧连着整个社会主义的命运;中国的理论创新,必然也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围绕这三大时代之问而展开的理论探讨和创新,涉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自诞生以来一系列重要的命题和论断: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位,刷新了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不仅更准确地展现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而且为社会主义国家正确地制定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方针政策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第一次从本质的角度作出的阐释。邓小平的五句话,不仅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也是在一百多年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的升华;不仅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揭示了这一时代的社会主义本质,对社会主义运动具有广泛和长期的主导意义。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大历史性提升。它突破了经典作家社会主义应该是计划经济的历史性判断和社会主义实践的一贯做法,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实践证明,这大大提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使得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对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认识,应对了20世纪后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出现的执政党危机。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并不是与生俱来和永远不变的。过去先进的不代表现在先进,现在先进的不代表永远先进。同样过去拥有不代表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也不代表永远拥有。“三个代表”高度凝练地概括了时代对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客观要求,回答和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如何巩固和保证正确领导的关键性问题。
对科学发展的认识,回答的是社会主义运动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新问题。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遭遇不均衡问题,也要面对公平和效率的严峻挑战,也处在伴随着现代化而来的人与自然的尖锐冲突之中。经典作家和既有的社会主义理论当然不可能回答这些新的时代之问。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系统地阐释了这些当代社会主义的新课题,毫无疑问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对当代社会主义的新探索仍然在不断地进行中,正如中共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11]
放眼当代的社会主义运动,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无与伦比地创新和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这些创新的理论来源于中国道路的伟大实践,并还将在实践中进一步地检验、丰富和完善。
四、这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以后前所未有的制度创新进程
社会主义制度是安放社会主义的基本平台,马恩并没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构予以明确的阐述。恩格斯在晚年回答《费加罗报》记者对未来社会的提问时说:“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当我们把生产资料转交到整个社会的手里时,我们就会心满意足了……”[12]马恩以革命的使命为中心,将社会主义制度建构的使命留给了后人,这充分体现出他们科学的唯物史观态度。
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的重大贡献,就是实实在在地建构起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树立了楷模。在斯大林时期基本定型的苏联模式,呈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架构,苏联之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按照苏联模式来建设。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前,还没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建设真正超越了苏联模式,它代表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一个历史塑形。
中国立足于时代的需求,对社会主义制度予以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的重塑。邓小平说中国的改革是一场革命并不夸张。通过改革逐步定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苏联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历史性区别,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基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上。
从基本的经济制度来看,其核心就是所有制问题。所有制问题涉及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认识和定位,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问题的开创性的贡献,是更彻底地运用了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来进行分析:把所有制问题同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联系起来考察,注重探索生产力落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在公有制实现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和规律。中国共产党人确立的、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经历了实践的检验,深化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在分配制度方面,中国共产党人首先突破了分配上搞平均主义的束缚,打破“大锅饭”,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帮后富,最终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政策。继而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原则,提出“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13],建构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分配机制。
在经济方面最鲜明的特色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就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有过原则性的论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社会主义要实行计划经济。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开始了大胆改革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的进程。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报告,对市场经济作了明确的理论定位,明确指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4]2013年底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更进一步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3]。使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程。
从基本的政治制度来看,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代议制,但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代议制,也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制;既有一院制的特色,也不完全是一院制。它与中国特有的政治协商制度相耦合,形成独特的“两会制”,为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奠定了主要的基础。
作为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的政党制度也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均实行一党制,而中国则不断发展和完善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这在社会主义的历史上是独树一帜的。这一独特的政党制度为现代化条件下社会多元分化的整合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机制。
中国的国家结构制度也是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中国创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的制度,既不是纯粹的单一制,也不是大国普遍采用的联邦制。它既保证了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也充分调动了各个地方和各民族的积极性,乃至将香港、澳门实行的资本主义也包容在社会主义的主体制度之中。在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巨大挑战中,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防止国家分裂的问题特别突出,而在中国这一制度建构体现出巨大的优越性,为当代的民族整合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基层群众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形态。此前,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都是以国家民主的形态体现出来。列宁就曾经指出:“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15]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非国家形态的,即人民群众自治的民主,它集中体现在城市的居民自治、农村的村民自治和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创造实际上是马恩主张的社会民主思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探索和实践,毫无疑问,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性提升,为社会主义的复兴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政治基础。
社会主义的进程是同制度创新连在一起的,正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也必然深刻地影响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
五、这是一个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翻开崭新篇章的历史性进程
毋庸讳言,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遭遇巨大挫折,一个曾经横跨欧亚大陆、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历史也证明这并非一些西方人士鼓吹的社会主义的“历史终结”,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开拓出了一条新路。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现代化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7%,而同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为3.9%。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从2002年的4.4%提高到2001年的10%左右;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序,从2002年的第6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2位。[16]这些现代化成就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它意味着中国再一次开拓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这是一条超越苏联模式的现代化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了新的提升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
西方学者也开始了对中国道路的认识和总结,提出“北京共识”的英国学者乔舒亚·库珀·雷默(Joshua Cooper Ramo)是其代表。他认为“北京共识”取代了广受怀疑的华盛顿共识,他的归纳包括三方面内容: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试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循序渐进、积聚能量。认为创新和试验是“北京共识”的灵魂,强调解决问题应因事而异,灵活应对,不求统一标准,既讲求实际,又是意识形态,也反映中国古代哲学观。①乔舒亚·库珀·雷默:《北京共识》,见黄平、崔之元主编:《全球化与中国——“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实际上,“北京共识”的提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西方已经承认,中国的社会主义开拓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更在于它是对西式现代化道路的否定和超越,在于它重塑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昭示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再度复兴。“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美国著名学者J·奈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特殊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也被一些国家视为可效仿的榜样……更重要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做法,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②转引自徐觉哉:《国外学术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模式研究》,载王国平主编:《世界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54页。
中国道路赋予了当代社会主义运动新的内涵。尽管国外一些人刻意回避中国道路或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属性,但也无法否认中国成功所带来的社会主义价值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巨大吸引力。许多外国学者承认:中国所代表的社会主义,提供了一条可以取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不再有统一的理论,而带有各国的特色;这种社会主义,既跻身于资本主义世界,又不能放弃社会主义的基本结构;既要同资本主义的世界秩序相结合,又要确保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既要利用资本主义的经验,又要克服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美国学者A·德里克颇有见地地指出了中国道路包蕴的这种不变的社会主义属性:中国模式中被大力称道的民族经济一体化、自主发展、政治和经济的主权以及社会平等等这些主题的历史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一样悠久,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提出的,而这些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遗产,则是中国模式中最重要的内容。③转引自徐觉哉:《国外学术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模式研究》,载王国平主编:《世界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54页。
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了社会主义运动多样化探索的新时期。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告别了以一个模子为标准的社会主义时代,也告别了剪不断、理还乱的谁是正宗社会主义的争论,开始了独立自主、心平气和地探讨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进程。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运动进入多样化时期的显著标志:无产阶级政党在推进本国社会主义运动的进程中,相互承认各自的探讨和不同的实践。所以,如果说此前的社会主义围绕谁是正宗的社会主义的争论而展开,那么,此后的社会主义运动则是围绕如何探讨不同的社会主义实现形式而展开;此前的社会主义具有明确的框框和模式的话,此后的社会主义则只强调社会主义方向和基本的价值追求。这样的转化对社会主义运动来说,无疑是开辟了新的天地。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84.
[3]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4.
[6] 斯大林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4-65.
[7]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80.
[8]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5.
[9]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
[10]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3.
[1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1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1-562.
[1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3-11-15)[2014-10-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c_118164235.htm.
[14]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
[15]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1.
[16] 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总量跃居世界第二[EB/OL].(2012-06-03)[2014-10-23].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6/03/c_112101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