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路径研究
2015-03-28何林智陈华邱中成
何林智,陈华,邱中成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121)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路径研究
何林智,陈华,邱中成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121)
目前,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给高校大学生思想上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筑塑时期,新媒体的出现,给当前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挑战。因此,应准确把握新媒体的特性,充分发挥好新媒体的优势,拓展有效路径,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当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给当前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挑战。因此如何准确把握新媒体的特性,充分发挥好新媒体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高校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媒体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什么是新媒体,可以说众说纷纭,概况起来讲,新媒体是与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这些传统媒体相比较而言,积极借助一些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和卫星等作为平台,利用有线、无线的传输方式的一种传播媒介,而这种媒介可以向使用者或者大众传递复合性数字信息。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合理规划并处理好主导和多样的存在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核心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引领和示范,推动社会发展,这就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们要拓宽渠道、灵活采用有效的方式指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认知,让人们充分认识到集体主义的核心地位,更加自觉地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路径
(一)发挥新媒体的正面影响,不断提高教育实效性
1、利用新媒体网络优势,扩大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使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场所得到了拓展和延伸。网络媒体依托的网络平台及手机新媒体依托移动通信平台的出现,为高校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阵地和依托平台,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带到了网络。第一,新媒体的一大特征就是传播快,不管是网络上传输还是手机传播,都可以在瞬间进行传递和流通,并被学生短时间内接受。这样学生获取信息不再局限在课堂,新媒体将其阵地进行不断延伸,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信息发生传递。第二,新媒体传播的延展性,教育者不仅能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影响,还可以通过彼此关注进行多个对象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使其效应进行扩充和增容。第三,新媒体出现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地域局限,作为高校教育者可以利用新媒体,通过网络中高端进行知识的传递和资源的共享,不再受地域局限,大家可以随时随地开展交流和互动。第四,新媒体上的资源可以长久保存,不易失,有利于反复使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扩大。
2、创建新媒体互动平台,拓宽师生的交流渠道。
新媒体的出现,有利于师生之间进行更好的信息传递。以校园BBS为例来说,大学生在上面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学生的思想动态,作为教育者,就可以通过关注校园BBS,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尤其是当一些学生出现消极心理状态或低迷状态时可以及时做到掌控,并能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引导,发挥教育的正能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即时通讯工具为师生之间进行互通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表达信息和抒发情感不再是受一种面对面的限制,而可以打破思想包袱,淋漓尽致抒发情感。作为教育者,也可以很好地进行聆听和关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再被一条鸿沟所隔阂,而是可以打破阻隔,有效互动。现在随着电邮、博客、微博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在线给学生进行答疑释惑,可以通过电邮进行作业的点评,还可以与学生进行心灵碰撞。教师借助新媒体这一载体,可以在自己创建的微博、博客上及时发表一些理论性与学术性的文章,吸引同学的关注,达到资源分享,共同提高。教师为了提升自己的点击率和关注度,那就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所需和所求,了解学生的精神追求,捕捉学生的兴趣所在,搭建富有感染力的新媒体形式。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特性,拉近师生距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也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营造优良环境,规避新媒体的负面影响
1、健全新媒体的相关法律和法规
为了推动网络和新媒体的有序健康发展,必须推动网络法治化。国务院相继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使我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具备了有力的法律依据,也进一步规范了网络和新媒体的传播内容。为了进一步强化对互联网的管理,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这些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对新媒体的管理进一步加强,也对新媒体的文明构建起到了助推作用。
2、新媒体的文明构建
科技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规范新媒体的失范行为,也可以对不良信息进行一定抵制,但抑制技术也会使其父母效应显现。就以封杀微博账号为例,虽然可以对相关的微博账号和微博上的有关内容进行封杀,抑制粉丝数量的增加,但是也会引来他人的种种猜忌。也就是说,伴随网络发展而随之出现的种种问题,不能一味只是通过技术来进行阻止,单一的法律制约也是不够的,因为在整个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所有的网络用户共同努力,提升网络文明素养,这样才能营造文明网络氛围。手机媒体和互联网在传播正面信息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着各种不良信息。这种不良信息的泛滥,一是信息发布者不顾网络职业道德传播不良信息;二是用户的自我管理意识薄弱。所以要构建新媒体文明环境,不能仅仅依靠法律法规,而是需要提升每个用户自身网络道德素质,从自身做起,积极抵制有害信息传播。为了加强网络和新媒体文明,需要大学生强化自身的道德素质,提倡文明上网,规范文明行为,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网络风尚,积极践行网络道德。
(三)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提升新媒体素养
新媒体时代要求大学生和教师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体现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就是要做到两个提升,提升高校教育者的媒介素养,同时也要提升高校受教育者的媒介素养。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很多教育者表现出对新媒体的不适应,对新媒体不能很快知晓和掌握。还有些教师对新鲜事物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表示怀疑,不提倡新媒体的使用,只看到新媒体的不利影响,而对新媒体给当前教育带来的有利契机加以忽视,这样与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学生产生距离,不能进行有效交流,从而形成不了良好的师生互动。所以,教育者媒体素养意识的提升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教育。如何提升教育者的媒体素养呢?第一,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加强系统和理论化的培训,帮助他们能够熟练使用新媒体,明晰新媒体的特性,借助新媒体丰富教育资源,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进行改进和提升,并能够结合传统教育对大学生形成网上网下的合力影响。第二,提高高校教育者的信息制造水平,同时也要提升教育者的信息传播能力,充分体现教师的传统权威地位,充分利用科学的教材体系进行主导性教育。新媒体出现后,新媒体拥有海量的信息,而且信息繁冗不齐,甚至夹带一些不良信息的,这样对于我们教育者来讲,要能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科学而规范的处理,将正面的信息和最有效的信息传递出去,在对学生的教育者中发挥引领作用。同时还要充分掌控新媒体传播的渠道,对各种渠道进行合理分析,作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辨别,从而保证其实施积极影响的最大化,对有害影响的强大抵制和消灭力。
作为高校来讲,在提高教育者媒介素养的同时,对于学生的媒介素养也要不断提升。第一,要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融入媒体素养,同时将媒体素养深入到各个学科,多渠道多方式提升学生的媒体素养,不但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和道德素养,同时作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也不可忽视,同样也要提升。只有这样,才会杜绝虐猫等类似现象的出现。第二,在高校的课程体系里,加入媒体素养课程,通过课程的讲授,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新媒体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方式,同时要强化他们科学辨别的意识,就是能够明辨是非对错,科学筛选有效信息,真正懂得使用新媒体去丰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第三,增加媒体教育内容,让大学生能够很好地使用新媒体,并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认真对照自身的媒体素养,检测是否达到基本的水准。
(四)迎合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打造高素质教育队伍
1、教育观念要积极转变
在价值观教育的进程中,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被高度重视,过多凸显了教育者的地位,而作为被教育者来说,其自身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略。这种固定的模式,使价值观教育工作实效性受到极大制约。在新媒体视域下,作为高校的大学生信息获取的方式灵活多样,同时大学生自身的个性和独立性意识比较强,不易被外界所感染。与他人的交流也很自由。这个时候,大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他们具备独立的思想,有积极的参与热情,乐于和善于展示自己,希望赢得公众的认可。这样,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充分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他们参与的激情,对待每一名学生要公平公正,搭建一种平等互利的关系。第一,教育者给予学生学习自主权,在教育过程中,更主要的是传授方法,帮助学生能够懂得思考的重要性,同时逐步养成乐于学习和善于探究的风尚。第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彰显与尊重,同时,积极发挥教育者的引导,从而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大学生的内心。
2、教育者的媒介素养要不断提升
作为教育者,要能对各种媒介信息进行正确解读,同时能够加以正确的区分和辨别,同时还应具备有效利用媒介信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能力,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媒介素养。随着新媒体的不断,获取媒介信息的形式多样化,对媒介信息进行传播的形式也更加多样,而且媒介信息的内容也复杂多样,这就要求作为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媒介信息的出现后,教育者第一时间能够进行准确解读,对好的有价值的媒介信息进行吸收,同时将对应的媒介信息有力运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提高媒介素养,教育者一要积极主动,了解和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同时又要规避掉新媒体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对新媒体能够客观而正确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对教育者的新媒体培训技术也应加强,使教育者能够适时地适应新媒体。教育者要紧跟新媒体的发展步伐,紧紧围绕新媒体的发展现状,进行技术的强化培训,这样才能保证教育者掌握最新的新媒体使用技能,丰富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整合有效资源,在实际工作中融合有价值的媒介资源,有效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3、强化教育者专业素养
新媒体环境下,对教育者专业素质的要求也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必须过硬,道德素质必须高尚,业务素质必须足够强。在高校,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育者来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也必须要强,而且能够深刻分析当前社会上的各种社会现象、思想思潮以及对学生身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辨清是非,端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问题认识得更加清晰,并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第一,选拔程序优化。做好教育者的选拔工作,是培养高素质教育队伍的重要内容。各个高校要认真做好教育者的选拔和配备,严格入口关,不仅需要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对技术人员的引进也是很必要的,让他们对新媒体背景下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探讨和研究,寻求新的方法和举措。把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选拔进来,保证他们的专业素质必须过硬。
第二,健全培养机制。要增强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在抓好入口关的同时,培养和教育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给教育者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多形式多内容进行素养提升培训。不仅要引进来,还要积极走出去,通过完善的培养和教育机制,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
第三,建立奖惩机制。通过有力的奖励机制,调动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和水平,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同时还要结合实际,考核体系要科学,认真执行既定制度,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形成良性互动。
[1]沈建嵩.论大众传媒与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开封:河南大学,2009.
[2]将青云.大众传媒环境下青少年价值选择能力的培养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
[3]钱文彬.浅析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6).
[4]丙鸿岩.新媒体技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9,(6).
Research on Effective Pa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Media
HE Linzhi,CHENG Hua,QIU Zhongcheng
(Zhengzhou Polytechnic,Zhengzhou450121,Hena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ization,especially the appearance of the new media,university students face challenges.University students is in the period of forming the world outlook,and the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the new media brings the challenge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especially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media,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new media,expand the effective path,so as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new media;college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s;path
G641
A
1671-5004(2015)04-0051-03
2015-5-29
何林智(1981-),男,山东德州人,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