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象征行为与民族寓言——十七年历史剧创作话语形态论》前言

2015-03-28温潘亚

关键词:历史剧文学史话语

温潘亚

(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225300)

长期以来,对“十七年”历史剧创作整体进行系统的研究是我国学术界尚未给予充分关注的一个文学史问题,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曹禺(执笔)、梅阡、于是之的《胆剑篇》,老舍的《神拳》等少数几部单篇作品,主要采用政治/艺术二元对立的研究视角,得出的结论也以批判和否定的为主。其实,就我目前已收集到25 部作品来说,数量还是较为可观的。而且其中的许多作品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线,更有一些作品已被学术界公认为经典之作。这些历史剧主要是以现代剧作家构成创作的主体,大部分创作和发表于1958—1962 年间,从而形成了20 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极为独特的现象。

当然,本书无意于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对其进行全面的肯定。丁帆先生在《研究“十七年”文学的悖论》一文中明确提出应改变思维方式,重新审视当前对“十七年”文学研究的三种方式。首先是“简单地重新审视,重排座次,更新翻案”的重新遴选的思维方式;其次是“用虚无主义的方法,干脆把一段文学史全部淘汰出局,抹掉文学史上的任何痕迹”;第三是“一种貌似客观中性的史实性叙述,取消修史者的人文价值立场”,“光有史料的堆砌”。[1]丁先生所说的第二种方式尤应值得我们重视,因为对“十七年”历史剧创作的研究面临的便是这样一种局面,这显然不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治学态度,即便是“文本质量很低的作品,它作为20 世纪中国文学乃至历史剧创作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环链,它们的‘活化石’意义并不少于那些文学史中的精品,我们可以从中寻觅到进一步推动文学史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宝贵历史经验,因为,在文学史研究者的眼中,研究的价值并不取决于研究对象质量的优劣,而是研究对象历史内容含量的多少。就此而言,‘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绝对是一个少有人开采的富矿”[1]。诚哉斯言。如果我们跳出1980年代流行的政治/艺术二元对立的评价模式,从话语理论视角切入“十七年”的历史剧研究,就可发现其作为一种独特的话语形态,具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和独特的文学史意义。本书以“十七年”历史剧创作整体为研究对象,选择话语形态理论为视角,经过全面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后认为它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十七年”历史剧是在一种泛政治化创作语境下生成的,它负载着强烈的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使命,因而被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它是在现代话剧特别是历史剧创作传统以及对中国传统戏曲有所借鉴并努力民族化的基础上,在革命文学、左翼戏剧、延安文艺及前苏联戏剧的直接启示下生成的。是由郭沫若、田汉、老舍、曹禺、丁西林、师陀等为代表的现代剧作家构成创作主体,年轻史剧家积极参与的,既认同与归附于权威话语与主流意识形态,又有一定偏离的独特的话语形态体系。

第二,它作为20 世纪中国文学史进程中的一个独特的现象,是现代剧作家们在建国初,面向现实题材进行创作话语转型失败后,形成的政治无意识升华的一种集体的“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在泛政治化的创作语境下,史剧家们选择历史剧的形式进行话语言说,充分体现出对“十七年”中主流意识形态的顺应或反抗,亦即以其符号形式的建构体现出自身独特的意识形态功能,表现出现代剧作家们强烈的现实关怀,即试图通过重新编写历史故事把历史经验复活起来,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第三,它作为一种历史叙事,史剧家们选择令今人会产生共鸣的历史事件、人物、关系和冲突,在历史的视野中,采用独特的叙事策略和叙事规则,对其重新进行调动和安排,从而再评价他们的得与失、荣与辱,以达到“教育”人民的作用。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构成。

第四,这25 部史剧深深地凝聚着“十七年”,特别是1958—1962 年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所赖以生成的信息基因,流露出特定年代权威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动机,构成了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镜像。它既折射出权威话语及时代流行的政治理念和工农兵文学创作模式的规训、制约与影响,又真实地体现出特定年代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态与价值向度,昭示着史剧家们内心世界潜隐着的种种矛盾的心理与欲望。

关于“十七年”历史剧研究,需要学术界厘清和阐释的问题我认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十七年”历史剧所赖以产生的历史语境和文化机制、独特的创作主体及其源于政治无意识的象征行为、特殊的话语形态,包括历史剧这一形式自身的意识行态性的内在构成及其意义与价值,它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现代历史剧创作传统具有怎样的继承与发展?等等,此乃本书研究与考察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十七年”历史剧的创作主体是在1920、1930 年代便已登上文坛,且已取得很高创作成就的现代剧作家们,他们中许多人在现代戏剧创作特别是历史剧创作中已是硕果累累,声名卓著。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在1949 年以后进入了一段较长的历史剧创作空白期,并积极参与了建构主流话语,表现现实题材的红色叙事或颂歌话语创作呢?这种创作转型失败及其文学史的意义何在?在新旧嬗变之中现代剧作家们的文化与创作心理具有怎样的形态?为什么在1957 年以后又不约而同地以群体的姿态投入了历史剧创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极具文学史和思想史意义的成就?所建构的历史剧话语形态与1930、1940 年代的历史剧话语的异与同以及有何继承与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之间的运作关系?等等。这一切不仅构成了上述现代剧作家文学创作甚至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将它置于他们的创作道路整体之中加以深入细致的考察与研究,也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跨越1949 年,亦即新旧时代剧变之时的一种独特的、颇具典范意义的文学风景线。需要今天的学者们在大文化背景下,从文本出发,深入创作主体的心灵进行深入的艺术透视。

第三,“十七年”的历史剧创作高潮主要出现在1958 至1962 年之间,这是新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极为复杂、变化迅速的过渡时期。从1958 年历史剧创作的不期而至,来势突然,气势磅礴,并迅速进入文学潮流的中心地带,到1962 年又悄然而去,几乎同时退出中心,回归边缘。其发生与消隐的内在与外在原因何在?它需要我们在努力追寻其文学话语形态形成与构成的内部机制,进行微观透视的同时,还需要从主流文学话语的规训与制约机制入手作全面系统的综合研究。其中,我认为以朱晓进先生近年来所建构的“政治文化视角,即由政治心理、政治意识、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等层面所组成的观念形态体系”[2]来观照“十七年”半整合模式的泛政治化创作语境中的历史剧创作是一个极为科学,颇具创新意义,且很契合研究对象特点的观照视角。因为政治文化构成了“十七年”历史剧话语转换与形成之外部因素中最重要的力量,它作用于现代剧作家们的创作心理及其政治无意识这一中介,终呈现在历史剧话语形态之中。从终极意义而言,一切事物都是政治的,具体到“十七年”的中国当代文学,任何消解、掩盖、解构、否定、无视政治文化对文学的渗透与影响,主流意识形态权力话语对文学话语的支配与整合,都是不科学的,都是一种不够实事求是的态度,所得出的结论必然是偏颇的,甚至是荒谬的。愿望终究不能代替现实,政治从未缺场,区别仅在显隐之间。对“十七年”文学而言,政治有时甚至跨越了它与文学之间的各种中介,直接登台,无数次以文学为角斗场的政治运动,党的各种文艺思想、文艺政策等等,均构成了种种直接的、明白的政治规范,通过作家主体在文学,也包括在历史剧的话语模式、文本的叙事方式上烙下深深的印记。因而,有必要以1958 至1962 年这一特殊的年代为历史文化背景和创作语境,考察其对现代剧作家们创作心理的渗透及其对历史剧创作话语形态的影响。

第四,对“十七年”历史剧创作话语形态的研究,无论是对现代剧作家们各自的创作道路(这是他们一生之中心灵世界冲突最为复杂剧烈的时期,也是他们各自的创作道路上最为特殊的时期)、20

世纪戏剧包括历史剧的创作发展,还是对“十七年”文学乃至20 世纪中国文学的总体进程而言,都不是一项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工作,它为后人提供了透视特定时代的文化尤其是文学变迁的最为特殊的典范性文本,所以需要学术界尽可能地回到话语讲述的年代,追寻并展示其原生态的文学史风貌,考察其对中国文学特别是当代戏剧发展进程的结构功能意义,探索其对新世纪中国文学走向所具有的种种启示意义,这是构建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系统与整体观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可见,对“十七年”历史剧创作整体进行系统的考察与研究,并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话语现象,所具有的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及价值已昭示出研究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本书主要有四个板块(话语生成论、话语构成论、话语价值论、话语消隐论)共八章组成,另有一个导论和一个结论。导论主要是对本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所涉及的各种概念与方法等加以梳理和阐释。结论则对本研究所形成的结论及其创新与价值进行说明。

第一个板块:话语生成论。我认为“十七年”历史剧创作所承继的传统主要有中国古典戏曲“以曲为史”的倾向和从“五四”到抗战时期所形成的戏剧历史化的创作模式,造成1949—1957 年间历史剧创作的沉寂是因为建国初激情岁月对现实题材的强烈召唤和对历史题材的拒斥,以及对戏改中“反历史主义”创作倾向的批评,它在对历史剧创作造成强大压制力量的同时,也使史剧家们产生了强烈的期待心理,并开始逐步形成创作的政治无意识积淀。而1958—1962 年间出现的历史剧创作热潮,其外部原因当是创作语境的松动与权威话语的召唤,而内在的也是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史剧家们长期积淀的政治无意识得到了升华,历史剧创作构成了一种“社会的象征性行为”。它在总体上呈现出对内讲述民族寓言,而在具体寄寓层面又表现出对历史的“多样化”解读的特征。

第二个板块:话语构成论。本书选择了最能彰显“十七年”历史剧创作话语特征的文体、结构、人物、语言这四个方面,考察与追寻话语的具体构成和特殊规律。在文体形态上,我认为“十七年”历史剧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历史”呈现方式,即“尊古写剧”、完全虚构、“失事求似”,但由于历史“现实观”的强烈制约,亦即对“古为今用”的特别重视,使得它尤为强调“失事求似”。而构成历史剧的历史性、当代性、主体性三种文本形成了共渗互动的关系。由于强调“人民创造历史”的观念,使得“十七年”的历史悲剧普遍不悲,与表现现实题材的工农兵文学相一致,历史喜剧很少运用“讽刺”和“幽默”的手法,多以大团圆的结局呈示喜剧性,因而在情节开展方式上是忌悲忌喜,正剧统一;在结构模式上,“十七年”历史剧创作大多采用情节推进式冲突结构,这其实是现实生活中日益强化的阶级冲突、斗争意识在历史剧创作中的折射。由于政治理念的侵蚀使得许多史剧在结构上出现了“非整一性”问题,并将历史个体意志间丰富多元的矛盾冲突简化为二元对立的单一结构,普遍采用与颂歌叙事相一致的历史“苦难”叙事模式;在人物形态上,“十七年”历史剧创作形成了以扁平型为主的人物形象谱系,立体型人物屈指可数,而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好/坏、善/恶的阵线分明,且均具有各自的代码与功能。男性史剧家们通过“拟代女性写作”方式刻划女性人物形象,以历史女性形象演绎政治理念,回归爱情本体的女性话语是少之又少,女性话语呈现出一种“缺失”状态;在语言系统中,由于对语言风格的探索与追求不会触及权威话语的禁忌,使得“十七年”的许多史剧在实现双重超越的基础上,普遍采用“历史/现代”形态的语言媒介系统,形成了亦古亦今、化古为今的独特语言风格,以曹禺、老舍为代表一些史剧家还在语言的探索中回归了自我。但在总体上仍是以宣传说教型语言为主,普遍采用政治性的语汇。

第三个板块:话语价值论。我认为“十七年”历史剧在承载强烈的意识形态功能的同时,许多史剧还潜隐着史剧家们对历史与生活的独特思考,即在历史中重建启蒙话语,包括借历史“干预生活”,对人与自我的关注与呼唤和对国民性弱点的揭露与反思;有些史剧家甚至在用生命感受历史,如郭沫若的“蔡文姬就是我”,田汉“长与英雄共魂魄”,师陀在《西门豹》中表现出的孤独而痛苦的灵魂,等等;“十七年”历史剧还具有其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这主要有三点:对革命的政治想象与对历史的理想化,由政治出发的“现实所指”与宏大叙事,表现“重大”历史题材与单一的崇高风格;较之“十七年”话剧形式重于内容的民族化,历史剧的民族化在对此加以反拨的同时还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第四个板块:话语消隐论。对1963 年以后历史剧创作进入萧条期的原因、戏剧功能的扭曲进行必要的考察与分析。

总之,本书围绕“十七年历史剧”、“话语形态”、“现代剧作家”、“泛政治化创作语境”、“历史叙事”这几个关键词,以历史剧文本为中心,从话语形态的角度,逐步考察其各自所具有的内部规定性和丰富复杂的内涵,努力梳理出它们之间共渗互动的关系。所以,我选择“十七年历史剧创作话语形态论”为题,是为了考察“十七年”历史剧创作话语所遗存的对新时期历史剧乃至话剧的影响,并从中阅读出有益于我们未来文化发展的精神资源。它并不仅仅是出于我个人的兴趣爱好与学术积累,更重要的是适应21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学术发展的需要,并立足于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建设而作出的理性思考。

[1]丁帆.研究“十七年文学”的悖论[J].江汉论坛,2002(3).

[2]朱晓进.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30 年代文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1).

猜你喜欢

历史剧文学史话语
革命历史剧的“共同体美学”建构路径——以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例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元代中后期历史剧家国观念的复归与重构
元中期历史剧对社会稳态的皈依与维护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历史剧的春天来了吗?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