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背景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5-03-28程冰赵霞

河池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旅游专业能力

程冰,赵霞

(1.桂林旅游学院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2.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序言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格外引人注目:一方面,旅游业发展迅速。2014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增速迅猛,旅游投资逆市上扬,其增速远远超过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另一方面,旅游业态变化令人目不暇给,旅游在线企业OTA积极扩张,传统旅游企业大量试水O2O模式,“互联网+旅游+休闲”促成了包括出行、住宿、餐饮、休闲、景区在内的行业剧烈变化和重组,国内互联网巨头BAT深度融合旅游业,国外以Uber、Airbnb、Booking为代表的旅游业新锐大举进军中国市场,旅游业呈现出增速不减和业态创新相结合的新常态。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背景下,旅游业新常态不但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量的需要,也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质的要求。

一、新常态下旅游业发展对从业人员创新创业能力提出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核心就是要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是青年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提出的核心要求。[1]纵观今天旅游业的发展和变化,对未来从业人员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敢于创新的意识。尽管存在诸多异议,但“互联网+”整合、重组产业以及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能力让整个世界印象深刻。以旅游业为例,最大的旅行社Pricepine没有一个导游,最大的租车公司Uber没有一台车辆,最大的宾馆Booking没有一间房,与工业时代依赖发明的创业不同,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创业更需要敢于改变格局的创新意识。事实上,最优秀的互联网创业者不仅仅来自社会教育体系最发达、最多元化的美国和欧洲,也来自中国、印度和拉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与其说是提供了技术的保障,不如说是消除了人们思想的壁垒,所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必须有敢于创新的意识。

二是能够创新的能力。创新能力涵盖认知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实验能力、判断能力、自学能力等,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学习能力,或者说是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包括旅游行业在内的社会经济变化,不但彻底让“一本《论语》治天下”成为绝唱,也让我国传统的教书育人模式受到极大质疑。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必须成为今后教学和考核的重点。

三是保障创新的知识体系。不论是高职高专,还是应用型本科大学,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人文素养类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孰重孰轻的争执,这种争执也是部分高校片面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客观体现。[2]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的“就业”概念是工业时代岗位中心制的反映,有岗位才能有就业,就业就要满足岗位的需要。而在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时代,整个就业格局网格化、矩阵化,单一岗位逐渐蜕变为一岗多能,对岗位责任的客观要求转变为对团队角色的主观承担。此外,业态的重组也不断带来崭新的工作职位。面对这种时代要求,高校就需要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针逐步调整为“以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创造性就业为导向”,要将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强调技能的知识体系逐步调整为培养人综合素质、强调能力的知识体系。这一体系必须建构在完整的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以心智的培养、人格的养成、能力的塑造为重点,逐渐形成保障创新的完善的知识体系。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因为旅游服务业的特殊属性,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重点放在服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包括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在内的旅游类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在教学实践体系的设计中,都非常注重学生岗位技能和专业实操知识的培养和演练,如“旅游管理”专业中将酒店前厅、餐饮、客房服务技能训练、导游实务等放在突出位置上,以期培养行业适用的人才。在旅游新常态下,这种培养模式在创新创业方面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传统培养模式下,创新意识很难体现。创新思维需要跳出常规的思维模式,而长期以来,大学人才培养基本是以“传承型、标准件型”为目标,教学基本习惯于“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格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自然也脱不开这样的大环境,特别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注重学生的标准化技能掌握,课堂教学仍多以灌输为主,实践教学环节则过于强调标准化操作,学工工作仍以培养听话顺服的学生为主,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创新意识很难被激发,创新能力培养的大环境无从谈起。

二是传统培养体系下,创新能力培养多有不足。主要表现在:

1.培养定位不清晰,缺乏创新创业的课程培养。实际上这也是“旅游管理”专业多年来存在的客观问题,专业定位笼统,过于大而全,如某旅游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胜任旅游休闲企事业机构,如大型主题公园、星级酒店、旅行社、会所俱乐部及相关行政管理机构等企事业宽口径就业适配能力”。“宽口径”的提法,实际上体现出的是缺乏人才培养准确定位的无奈。[3]专业定位不清晰,大量的课时和精力用在希望涵盖整个旅游业发展的课程体系上面,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则缺失和弱化。

2.教学实践环节不足。与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不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更多的是围绕服务技能的实操演练,如校内实训、短期到酒店顶岗实习等,考核的目标是学生摆台、做房等服务的标准化。虽然近年来,以桂林旅游学院为代表的旅游类院校在职业技能大赛的准备和参赛中增加了职业设计的内容,如中西式摆台设计、茶艺表演等,但总体扩张型、发散性的训练不足,影响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3.实习就业限制。一直以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出口为3+1条路径:酒店、景区、旅行社,+1指的是旅游行政机构,事实上,因为行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缺口巨大、实习等于实战、企业愿意承担学生食宿并愿意支付学校一定的培养费用等行业现状和规则,酒店几乎成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最大的实习出口。而包括酒店在内的传统旅游企业和部门,企业文化通常都是“顾客至上、注重团队”的服务型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大都是科层制,甚至包括四季、费尔蒙、丽思卡尔顿等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顶级酒店品牌,因为已经形成了固有的管理架构和企业文化,在内部管理中也很少强调员工的个人创新,特别是对基层员工,更以严格遵循服务体系、规则和流程为基本要求。[4]所以,这样的企业现状,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客观上也造成一定的限制。

三是传统课程设计上,创新知识体系建构不完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通识类课程不够,或者教学过程敷衍。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维模式下,课程设计过多的偏向专业,通识类课程不饱满。反观发达国家,如桂林旅游学院和加拿大乔治布朗学院合作的“酒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加方要求的通识类选修课程达到11门,其中不乏“演讲与口才”“美学”“摄影”“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当然,通识类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格和人文素养,一些院校虽然开有通识类课程,但或是大合堂集中授课,或是教学方法陈旧,起不到通识类课程应有之义。

2.人才培养方案缺乏与时俱进的特点,如前所述,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虽然提出了“宽口径”的概念,但职业面向却缺乏今天已经异常活跃的旅游OTA和新型互联网企业,可想而知,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案,自然在培养符合OTA或其他新型互联网、新媒体企业需求的知识体系方面是缺失的。

三、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基本对策

为应对日新月异的行业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走出传统模式,大胆创新,贴近行业,在注重服务技能的基础上增加对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视野的培养,并针对性的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

一是培养大胆创新的意识。创新意识培养要融入招生、教学、实习、毕业的整个环节,提倡创新,鼓励创新,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结合业态的发展,在服务方面倡导个性化服务,在其他方面加大策划、营销能力的培养,放手让学生组织活动,参与教学实践。只有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的形成,才能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生成和培养。

二是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1.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上,不但要培养符合传统企业需求的人才,更要培养符合新型在线旅游企业和集互联网、物联网、移动客户端、新媒体开发于一体满足人们休闲和旅游需要的新型企业需求的人才,从而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就业打造3+1+N模式;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课程设置上,增加创新媒体应用、旅游电子商务、新媒体开发与应用、旅游策划实务、网络营销等职业素质和职业拓展模块内容,同时增大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5]

2.以提升创新和服务能力为核心打造实践教学体系。旅游行业,是满足人的不断增强的精神需求的行业,是创新型服务性行业,所以创新和服务,应该是一体两翼,互为依托,既要提高学生的服务水平,又要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能够应对复杂行业发展变化带来的挑战。[6]如桂林旅游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在2013级国际商务(国际旅游管理专业方向)专业学生的实践体系上大胆创新,将原有的实训周延长为实训月,将原有的一个实训任务,改变为完成一个实训课题“旅院休闲一日游”,将原有较为松散的课程,改变为以“休闲活动管理”和“网络营销”课程为骨干课程,其他课程为辅的服务于实训课题的课程体系。课程之间的无缝对接,既提供了实训的理论保障,同时又与实际紧密结合,较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了学生对行业的认知。该专业还结合“创新媒体应用”和“国际旅游管理案例分析”课程,以微电影的形式进行课程考试,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对新媒体软件技术的应用能力。该校国际商务(国际旅游管理专业方向)的实践,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3.大力开展“走出去”办学模式,即通过国际合作、学生交换、公益旅行等形式,拓展学生的行业视野。如香港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开设的面向中国大陆西部地区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服务学习”,在为期近两周的时间里,将学生所学与当地的旅游发展相结合,在旅游策划、服务技能、菜品设计等方面提升落后地区的旅游待客水平,既学以致用,又提高了对学生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一些发达国家旅院院校的师生也经常会利用暑期进行跨国的公益旅行和社会实践,这些活动都较好的拓展了学生视野。如国内最大的义工旅行平台“义旅亦行”,其创办者为广州商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在读学生,这些学生也是在参与了由公益旅行机构“GREENway”组织的赴东南亚义工旅行活动后,开始进行义工旅行的创业,并很快得到了风险投资,2015年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义工旅行平台[7]。

三是将通识类课程与专业课程并重,做好课程创新和研发。一方面增大通识类课程的比重,另一方面不断加强课程研发,结合“90后”“95后”的特点,以新颖的授课形式吸引学生,同时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设计和考核,如桂林旅游学院运营专业的“演讲与口才”,通过个人作业和团队作业相结合,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信和沟通能力,课程考核更以话剧的形式呈现,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专业课程方面,更要紧密联系业界发展,大力采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和课外实践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学科的基础性专业,面对旅游业不断重组、并购的发展态势和日新月异的行业变化,更应该以行业发展为己任,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将来进入旅游行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徐平.浅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11-115.

[2]戴宁,刘爱军.试论新形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2):131.

[3]郑大渊.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定位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97 -98.

[4]陈国生,陆利军.基于“工学结合”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旅游研究,2011(3):82-86.

[5]王颖.“十二五”背景下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4):38-40.

[6]蒲姝.基于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经贸导刊,2012(4):104-105.

[7]http://www.easingoer.com/义旅亦行官网.

猜你喜欢

旅游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