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市级体育运动学校人才培养问题的再思考*

2015-03-28杨建雄钟培方杨伟鑫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视阈教育观体校

杨建雄,钟培方,杨伟鑫

(1.湖州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浙江 湖州313000;2.湖州市体育局,浙江 湖州313000)

0 引 言

多年来,各县市级体育运动学校(简称“体校”)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作出的贡献众所周知.随着社会时代的大发展,县市级“体校”的再发展问题已经凸显.其问题主要围绕如何办学与人才培养,试图从中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2010年颁布并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中对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纲要》为现代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本研究在尊重、肯定运动训练竞赛方面取得丰厚成绩的前提下,运用生存论基础理论,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重新认识县市级“体校”教育中的“人”,从而对当下“体校”办学理念、教育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研究.

1 问题聚集:县市级“体校”人才培养改革呼唤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

目前,多数县市级“体校”采取“一集中”(集中训练)或“二集中”(集中住宿、集中训练)的培养方式.所谓的“一集中”,则是体校将具有体育天赋的苗子集中在一起进行训练管理;“二集中”即对具有体育天赋的苗子采用训练和生活统一管理的方法,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则依靠其他学校来负责.县市级“体校”属于基础训练阶段,主要以一般的身体素质练习为主,并根据不同专项要求选择有天赋的学生进行专项引导.实际上,我国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还存在单一性,竞技体育高水平人才都要通过逐级的上升才能达到国家级层次,整个上升过程存在很高的淘汰率,其结果造成很大部分运动员的后期就业情况和社会保障,以及运动员的文化素养较普通学校的同龄人差.我们在深入县市级“体校”生活中发现,在现行的“体校”评价中为了实现评价的目的功能,通过评价结果与物质利益挂钩,激励了被评价者的热情,促进了训练质量的提高,但也容易导致利益至上,使功利主义倾向渗透于“体校”教育活动中.在多数人的思想中,“体校”仅是运动训练和竞赛的概念,缺乏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无暇顾及学生的长远发展.

2 理论视阈:生存论理论视阈中的“体校”学生

关注近几年“体校”的改革,诸多的是试行“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推广及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县市级“体校”存在生存艰难问题.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打破固有的理论,建立合理的理论视阈对县市级体校发展之路至关重要.生存论为重新认识“体校”学生,选择合适的促进发展方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生存论理论视阈中人的存在是具体个人的存在.“个体的存在意义在于追求生命的价值,个体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以个体的生命为承担,个体生命也在意义追求中得以生成和自我理解[1].”教育的本意应该在于使人之为人,是通过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为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无论普通学校或者是“体校”都具有教育功能,基于生存论理论提出具体个人教育观,将“体校”中的学生视为具体个人,自觉地用具体个人的视阈理解“体校”的培养目标、标准、过程.关注个人价值观和个体发展的潜在性,善于发现人的发展可能性;关注个体知识、技能的掌握,提升自我超越意识和能力;关注个体成长的独特性,尊重个体的差异性.

以往传统意识中的县市级“体校”学生视为“特殊”人群,区别于其他学生,培养目标的执行过程过多地强调“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目标的实现,不同程度地轻视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县市级“体校”多数是小学、初中年级段的学生,也有一些高中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无论在体育竞技发展方面,还是在其它方面都存在发展的潜在性和可能性.因此,在生存论理论视阈中的“体校”学生应是具有先天优越条件,适合从事某种体育项目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

3 内涵发展:树立全面发展教育观,深化“体校”改革

3.1 办学理念

县市级“体校”办学能否取得成功,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校”领导者是否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体校”领导者的办学理念是其行为的指挥棒,只有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作为“体校”的灵魂指引和行动指南,“体校”的整体行为才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在观察中不难发现,位数较多的“体校”将办学理念看作一个“虚”的问题,总认为抓好运动训练,并能取得专项成绩即可.有些“体校”虽然提出了办学理念,但只把它当作口号和简单的标志,并不是立足于“体校”自身的实际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而是照搬照抄,跟随潮流,这种刻板僵化、缺乏个性的办学理念,致使“体校”办学模式趋同化,办学特色不明显的现象.

在教育快速发展的当下,带领“体校”在改革和竞争中寻出路、求发展是“体校”领导者的重要职责.因此,县市级“体校”要想在趋同化大潮中脱颖而出,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明确的办学理念已成为“体校”必然的选择,而且对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多样化的追求必须从对办学理念的追求开始.

3.2 管理制度

“体校”管理制度是实现学校奋斗目标的重要组织保障,是将“体校”的办学理念转化为办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制度可以对师生员工的行为起到引导作用.制度又能够激励人,有助于营造让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氛围.

调研中发现,浙江省长兴县“体校”的管理制度建设经验值得借鉴.长兴县“体校”是一所“二集中”学校,“体校”领导者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理念,尊重每位学生的受教育权,“体校”不仅有其它“体校”同有的管理制度,还在充分了解及研究学生特性的基础上,设立“学生科”,负责全校学生教学、思想品德教育、卫生及安全管理等工作.同时,要求教练员参与日常生活管理工作,采用“分值管理制度”,并已执行4年(详情略).设有“督导组”,由不带队的教师或外聘教师组成,除训练内容外,对教育工作全面进行督导,及时反馈信息,并畅通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渠道.

3.3 教育改革

县市级“体校”的教育改革必须坚持培养高质量体育后备人才为基本目标,同时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目前,“体校”已慢慢地失去了以往的魅力,不再是青少年羡慕的学校.因此,当下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针对招生难、出路狭窄等实际问题深化教育改革,县市级“体校”也理应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平台和育人环境.调研中了解到,长兴县“体校”下一步教育改革的思路是:紧密与学生就读文化课的学校合作,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把学生输送到高校学习列入任务目标要求;在着力解决学与训的矛盾的基础上,试设计学生训练课外的学习内容安排,增设如艺术类等的技能课程,让每位学生有更多的学习各类技能的机会.据了解,长兴县“体校”每年有80%的学生考入各高校.总之,一个“体校”的魅力在于它的教育水平.

3.4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与学校相伴而生.优良的校园文化是办好教育的重要资源,它是以校园为区域范围,以师生共同参与为主体,以课余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多学科、多领域综合交叉、广泛交流及特有的活动方式为形态的一种群体文化.在调研中发现,很多人对“体校”校园文化的认识不够,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普通学校的事,“体校”无需用有限的时间、精力建设校园文化.我们则认为,“体校”同样需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其中,精神文化建设是核心,是学校之魂.“体校”应建设能充分体现体育文化精神和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体校”文化.长兴县“体校”在宿舍文化建设上下功夫,设计出新的管理方案,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从而有效地解决学生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已获得了较好的成效.

4 结 语

县市级体育运动学校人才的培养,要尊重人的发展规律.生存论理论视阈下的人的存在是有血有肉、有思维、有感情的,具体而且是丰富的人.树立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必须提炼自己的办学理念,完善管理制度,推进教育改革,提倡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训练方法的探索.创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结合体育文化的内涵,全面打造“体校”校园文化品牌,能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及其独特风格,是文化的最深层的内容,最后让每位“体校”学生有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

[1]龚孝华.变:学校教育评价观探索之旅[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视阈教育观体校
使用与满足视阈下解谜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美国国家年度教师的教育观新论
业余体校击剑训练发展趋势
文化认同视阈下的海外统战工作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