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思维下产业园区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以东莞生态园发展为例*
2015-03-28许利娟吴鹏举
许利娟,吴鹏举
(1.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523106; 2.东莞生态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促进中心523668)
低碳经济思维下产业园区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以东莞生态园发展为例*
许利娟1,吴鹏举2
(1.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东东莞523106; 2.东莞生态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促进中心523668)
工业园区是工业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东莞生态园是在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的理念指导下建立的新型高端生态产业园区,从2006年筹备发展至今,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成绩显著。但是就全国来说,低碳经济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东莞生态园的发展也面临各项困难,主要问题有管理体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政策的随意性强;配套服务滞后;缺乏高素质的管理及技术人才;激励机制不足等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明确低碳经济的定位;转变经济发展价值观;完善组织体系建设,健全各项制度,阻却政策的随意性;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进行绿色碳金融创新;完善激励机制,科学招商引资等。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东莞;生态工业园区
1 低碳经济与东莞工业生态园区
提到低碳经济,目前社会普遍的认识是低碳经济就是要节能减排,要实现经济的低碳化。这种理解将低碳视为一种对经济发展具约束性的负面要素,本质上并没有真正理解低碳经济的真实含义。低碳经济作为一次深刻的产业革命,不是宣传口号,也不是单纯减碳,而是一种新的产业模式,一种新的经济构架[1]。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根本性转变[2]。这种模式会全方位地改变人类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
工业城市是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区域,工业城市中以研发、制造、加工为主要形式的产业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同时也是碳利用和碳排放的主要场所。因此,低碳经济理念下对城市工业园区进行规划和建设,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方向。低碳产业园可以定义为在满足必要的运行条件下,系统整体以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最大经济产出的产业园区。
东莞市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制造业名城之一,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地级市第一位。东莞多数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型工业,这样会造成资源消耗,能源紧张,土地匮乏。因此在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东莞产业结构调整也必须围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开展,要努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产业。
东莞在2006年提出“生态产业园区”(以下简称“生态园”)建设的概念。生态产业园区是工业集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体现,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低碳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东莞生态园将成为解决东莞结构、区域性污染的工业发展模式,也会成为支撑东莞产业结构战略转型升级的科学产业模式。2011年11月,中国工程院王浩院士在“中国(东莞)生态发展论坛”会议上,指出“东莞生态园是珠三角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标志性建设,将会代表未来珠三角的发展方向”。
2 东莞生态园区的发展状况及低碳经济理念指导下的实践
东莞生态园位于市城区的东北部,位于多镇交界处,曾被称为东莞“最大的涝区、污水汇集区、垃圾堆积区”,是东莞经济高速发展的边缘区域。2006年,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此地作为经济社会转型的发力点和引擎,建设东莞第二个园区; 2010年10月,生态园经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成为省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拥有5.2平方公里、全国最大的人工湿地和11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2011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为广东省首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2013年12月,生态园湿地景区成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生态园是东莞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未来战略产业主要承接和支撑平台,自规划设计到建设、发展过程中多方面践行和体现了低碳经济发展理念:
2.1 规划设计融入低碳经济理念
和国内的多数产业园区建设时间较早、尚未以“低碳经济”作为指导思想不同,东莞生态园虽然定位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高端生态示范园区”,没有明确提出“低碳经济”,但是在园区规划设计阶段的诸项要求中的确是融入了低碳的理念。比如:对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对绿色建筑的要求、对引进产业的要求、对工业排碳指标体系设计的要求、对低碳管理体系的要求、对碳汇生态系统建设的要求等等。
2.2 产业招商中着重引进低碳型产业
东莞生态产业园的另一层使命是迎合并推动东莞市提出的“产业社会双转型”的策略,因此生态园必须创新发展模式,将“生态优先”作为开发建设的刚性原则,产业引进坚持高门槛,坚决禁入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东莞生态产业园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包括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同时,配套发展电子商务、外包服务和休闲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
2.3 建设低碳市政基础设施,推动绿色建筑
生态园大力推行绿色交通,广东省绿道5号线生态园段全长24.39公里,其他道路建设也充分考虑到了交通方式的多样性,未来还将引入电动公交车和轻轨,倡导低碳出行。还建成了循环园区污水处理和再生系统,规划中分布式能源系统和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已经建成了汇聚了岭南建筑文化和绿色环保建筑技术的国家三星级建筑,绿色建筑示范区;将来还要规划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实现自然生态、产业生态、社会生态的完美结合。
另外,生态园还积极推动碳汇生态系统建设,通过林地和湿地建设促进碳汇。通过绿色垃圾生产燃料棒项目,实现能源替代,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3 东莞生态园在发展低碳经济进程中的问题
3.1 园区并未明确“低碳经济”的定位
生态园的定位是“以城市湿地为特色,发展现代高端产业及配套服务业的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示范园区”。虽然生态园在规划设计的时候是融入了“低碳经济”的理念的(东莞生态园在规划设计之前的5年就提到了“低碳”的概念,而几年之后国内产业园区才普遍关注低碳**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志峰在2011中国(东莞)生态发展论坛上的讲话。),但是在最终的定位表述中关键词只有两个:“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并没有“低碳经济”的影子。在生态园对外公开宣称的发展定位中没有明确“低碳经济”的地位,使得园区在发展低碳经济时底气不足。
3.2 园区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政策的随意性强
在我国低碳生态园区尚处于起步阶段,园区建设发展无章可循,各地市的园区都根据自己的本地情况探索着前进,但这种探索道路困难重重。东莞生态园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没有形成科学的组织形式,园区内各职能组织之间配合不严密、分工不明确;没有成熟的制度体系,也为“人治”的存在提供了空间。园区发展不是依靠规章制度,而是严重依靠政策,政策成了风向标,而政策本身又随意性比较强,经常变动,让园区无所适从。
3.3 高素质人才缺失
“东莞特色”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有一点就是人的思想较为传统保守。东莞成为地级市之前一直都是落后的农业小城镇,借改革开放的春风迅速发展成先进的工业化城市。虽然城市形态上达到了高度工业化,但人的思维依旧老套、保守,人才整体素质不是太高。无论是出于何种级别的人,上至领导下至企业主、普通员工,如果素质低的话,就会只注重眼前利益,只关心项目能否马上赚钱,而不关心是否“低碳”,这样使得“低碳经济”的推动力不足。园区非常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推动领导决策。
3.4 配套服务创新不足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低碳型的项目往往技术成本极高,在初期的利润空间不大。如果没有利好支撑,追逐利益的企业便会和“低碳”渐行渐远。金融体系的支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强心剂。东莞在碳金融发展方面创新意识不足,能力不强,死套陈科,这样容易造成相关企业利润流失,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市场风险,不利于低碳经济的长久发展。而东莞的近邻深圳市在此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创新前瞻性。深圳市是中国第一批低碳试点城市和碳排放交易试点城市,深圳市政府积极倡导低碳发展模式,并出台大量的促进绿色金融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有力推动了碳金融创新。
3.5 周边行政区域缺乏配合,执法不严,阻碍了生态园的发展
东莞生态园区的一个特色项目内容便是水治理、水循环。园区发挥自身在治水方面的优势条件,承接了来自周边地区排放的污水治理业务,利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结合园区内原有水系湿地为基础的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使得排进来的水质变好,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一般来说,周边排过来的污水是要先经过排污企业的简单处理的,并要向园区缴纳一定费用。但是生态园周边的很多企业却偷偷向水体排放不经任何处理的污水,也不承担任何费用。由于生态园处于多镇边缘交界地带,被污染的水又具有跨区域流动性,很难弄清是哪个镇的哪个企业偷偷排放的。各行政区域在对污水防治方面缺乏严密的沟通与配合,甚至互相推诿。就算是责任主体明确,也可能因为执法部门执法不严导致排污企业因为违法成本较低,更加肆无忌惮排放污水。而这些偷偷排放的污水是要流进生态园的污水处理系统的,这样就加大了生态园的治水成本,影响了低碳经济发展。
3.6 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不足
和国内很多旧工业园区进行低碳化改造不同,东莞生态园是在一片荒芜的区域新建的园区,通过招商怎么能招来高附加值、高税收、低碳的项目,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对招商人员和对企业都应该有相应的激励机制。目前生态园对进驻企业的激励机制有,但缺乏对招商人员的激励机制,使得招商人员工作缺乏动力。生态园虽然地域开阔,理念先进,但是目前进驻企业还比较稀少,呈现“只低碳,不经济”的尴尬,所以必须重视招商引资。
4 东莞生态园发展进程中需要进行的突破
4.1 在园区定位中除了“循环经济”还要明确“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提出的一种经济模式,旨在通过不断提高碳利用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其聚焦于气候变化上;循环经济是要解决“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探求资源永续利用的方法的背景下提出的,其追求的是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在实现的途径上,低碳经济注重提高能源的效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循环经济强调提高所有的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所有废弃物的排放。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根本的不同是所对应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循环经济是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全过程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循环经济是不可逾越的经济发展阶段。而低碳经济是新阶段应对气候变化而催生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的[3]。从此点来看,东莞市在工业发展中面临着我国其他城市一样的共性问题就是“三高一低”,因此需要发展循环经济。但是东莞市又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城市,工业化发展已经超过了其他许多城市进入了新的阶段需要发展低碳经济。
换个角度讲,笔者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情况下,如果将“低碳经济”作为最终追求的目标的话,何尝不可以将“循环”经济作为达到“低碳”目标的一种手段呢?也即是说为了达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的“低碳”的目标,我们采用让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的方式。此角度讲,二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也是不同的。因此应当在定位中将二者均予以明确。
低碳经济是未来园区发展的新方向,东莞生态园加入低碳元素,与现有的建设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级生态产业示范园并不矛盾,一般来说实现了CO2的减排,其他污染物也会随着减低,因此,生态园要致力于CO2和其他污染物的协同减排工作。除了经济低碳外,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制造业和服务业以及教育均可纳入园区范畴,将生态园打造成生态社会。
低碳园区在建筑与生活等各个方面都用低碳理念进行规划,可以获得如下好处:首先,是具有低碳的导向功能,使得园区内的企业,无论在发展还是研发方面都要考虑朝低碳这一目标前进,这样就从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了园区自身低碳系统的价值与低碳规范标准,使得园区对相关的低碳企业具有凝聚功能。其次,有利于低碳园区的品牌建设,从建筑与生活等方面考虑低碳理念,可以从整体上促进产业园区的低碳品牌功能[4]。
4.2 决策者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价值观
国内不少地方把税收和财政收入作为衡量一个产业园的标准,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税收和财政收入确实是产业园经济规模的重要衡量标准,但其并不足以反映某个产业园的现实状况,衡量产业园的标准还应该包括研发投入、人才引进、政策制定、法律法规、基础设施等。东莞生态园决策者和建设者也应当实现从产出GDP向产出生态价值观的转变,变仅以GDP为价值标准为“生态+GDP”,这种变化具有宣示意义。
4.3 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及各项制度建设
第一,通过系统的制度化建设阻却政策及各级领导的主观随意性。低碳园区的发展建设不仅需要在园区管理意识上认知和重视,还需要更加科学、精细、可量化的管理,假以时日,以具体、正确数据为导向,要有一个合理完善的碳管理体系。
第二,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低碳经济指标体系。2011年由美国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ISC)联合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制定的《低碳园区发展指南》,仅仅是试用的指标体系,不一定适用于每个园区。东莞生态园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结合,应该制定出自己更严格科学的指标体系。
4.4 重视低碳经济前提下的招商引资
生态园区的产业定位决定了招入什么项目。毕竟东莞已经成为发达工业化城市,应该采用更高级的产业发展模式,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是最好的选择。产业园区是工业浓缩的空间载体,也应贯彻这一思路,在构建产业链的时候要有整体观、系统观,重视产业链全过程生命周期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所体现的碳排放量核算,用“系统低碳”的概念取代“末端低碳”的概念,杜绝碳排放“此降彼升”“局部降,全局升”的情况。
4.5 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鼓励技术创新
作为广东省的第三大城市,东莞和邻居广州、深圳比起来,高素质人才的缺失一直是发展的短板。生态园除了利用自然生态碳汇系统减碳、直接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等直接手段外,还可以有效的过程管理、创新的技术运用间接减少碳的排放,这些都离不开人才的操作。生态园应当下大力气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
4.6 完善市场服务体系,推行低碳金融市场创新
首先,要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要坚决落实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政策,开展绿色低碳金融制度创新、低碳项目融资方案创新,加强交易平台的建设,培育碳交易市场体系,加快碳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5]。要让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碳排放交易有一个公开、公平、交易活跃的市场。
当然,开展碳金融绿色服务的银行本身也应当是政府扶持的对象,东莞市政府应当通过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商业银行开展这些业务。
4.7 重视低碳教育、提高全社会低碳经济意识
目前,我国民众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低碳园区认知度较低。东莞生态园除了发展工业产业外,本身自然环境也十分优美,生态条件非常好。这些有利的条件也可以使其成为向公众展示低碳经济、宣传低碳环保旅游、低碳教育的最佳场地。可在园区宣传教育中告诉消费者什么是低碳经济、哪些产品是低碳环境友好型的,以引导他们进行低碳消费。消费者的选择便是市场利润空间所在,这对园区内的企业发展是很有利的。社会民众的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会迫使决策者不得不考虑低碳经济模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也会诱使企业主动选择低碳发展模式。另外,生态园也可定期组织开展低碳经济高端论坛,邀请低碳经济专家来莞与企业家共同探讨低碳技术的运用,以形成良好的低碳氛围,提高东莞生态园在国内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责任编辑 吕春红)
[1]许惠英.北京经开:引领低碳高端产业园区发展之路[J].中国科技产业,2010,(3):89.
[2]郑立平.低碳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J].江南论坛,2009,(8):4.
[3]杨春平.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内涵联系及关系[J].中国经贸导刊,2009,(24):21.
[4]胡奇兵.低碳产业聚集发展研究[J].企业经济,2012,(12):27.
[5]黄水平,邱国玉.深圳发展低碳经济的碳金融创新[J].特区经济,2012,(9):26-28.
The Predicament and Breakthrough of Industrial Park under the Low-carbon Thinking——A Case Study of Eco-industrialPark in Dongguan
XU Li-juan,et al
(City College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ongguan 523106)
Industrial Park is an important spac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industrial city.Ecological Park in Dongguan is a new high-end eco-industrial park 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low-carbon,circular and ecology economic.from 2006,the Ecological Park have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But for the country,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industrial park is still in its infancy,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park in Dongguan is also facing various difficulties,themain problem is: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the system is flawed and the policies are arbitrary;support services is lag;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talents are lack;etc.To solve these problems requires:to clear positioning of low-carbon economy;to change Changes the valu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o perfect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to attract talents;to perfect incentives;to attract better investment;etc.
low-carbon economy;circular economy;Dongguan;eco-Industrial park
F424
A
1008-2093(2015)02-0035-04
2014-09-10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青年教师发展基金”项目(2014QJY008R)
许利娟(1980—),女,河南开封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民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