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类”的王石:人生60始

2015-03-28高荣伟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异类王石哈佛

高荣伟

在中国成堆的地产业大亨中,万科董事会主席,著名企业家王石似乎是一个“异类”。

王石是中国企业家的个性化代表。众所周知,王石是中国第一房地产品牌万科的缔造者和掌门人,他做成了全球最大的房地产住宅企业。1999年,在功成名就、正值年富力强之时,王石突然辞去了万科总经理职务。舆论一片哗然。而王石却说:“我辞去总经理职务不应该是新闻。”这一年他48岁。

2011年,王石已经60岁,而他的选择却是离开万科,远赴海外留学。王石计划很详细:留学三年,第一年是美国哈佛大学,选题是企业伦理道德和城市规划,剩余两年将在欧洲继续留学。王石在其新书《大道当然——我与万科2000-2013》中说:“我感到,人生60,才是开始。”

特立独行

60岁,这个中国商人或者说中国男人什么都能看明白的年纪里,王石突然要重拾书本与笔,“而今迈步从头越”,并且要远赴海外。

为什么去留学?“这其中当然凝结了很多原因,但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通过学习,我能更好地顺应市场的新变化。”“当时我给自己做了个计划:在哈佛待一年,在英国待一年,在耶路撒冷和伊斯坦布尔各待半年,一共三年的游学计划。到哈佛之后,第二学期我发现一年时间不够,就延长了一年,第二年觉得还不够,又延长了一年。”王石在其新书里解释。

“在哈佛,几乎没有人相信我是中国最大房地产公司的在职董事长——怎么可能?你哪来的时间?你在美国怎么处理工作呢?比如说怎么参加公司的业务会、董事会?”

王石这样解释:“1999年,我辞去总经理职务后就不再处理日常事务,但作为董事长,需要主持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是一定出席的。”身在美国怎么出席呢?这就要感谢互联网视频技术。“万科很早就建立了视频会议系统,我的电脑上也有视频软件,是否可以用来在公寓中参会?”IT部门表示没有问题,董办却表示有压力:毕竟公寓的环境和会议氛围不是很搭配,还是选择到波士顿当地的酒店会议室吧。商务中心经理感慨:“设备投入3年了,你是第一个用户。”之后,第一个用户成为常客。

王石到哈佛东亚研究所访学,首先要过语言关,其次是要当个好学生。每天步行上课,晚上回公寓做作业几乎都要熬到凌晨。“太辛苦了,差点就抑郁了”。神采奕奕,皮肤被晒成古铜色的王石调侃。熟悉王石的人说,“你可能这辈子不会看到一个如此热爱学习的人”。哈佛之后,王石已可以用英文和教授们讨论哲学话题。

哈佛游学之后,2013年,王石转战剑桥大学彭布鲁克学院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是犹太宗教和文化。“每天做课题、泡图书馆,和导师交流。有了哈佛的基础,少了课程和考试,自然轻松很多。”他说。

据悉,王石海外游学的计划才刚开始:2014年底结束剑桥访学,2016年打算到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研究基督教起源,接着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研究伊斯兰教,至少到2017年才能“毕业”。那时王石已66岁。那一年将是他辞去万科总经理后的第18年。

“标新立异”的王石一直强调要“追求完美”。坚守一个习惯,就等于向世界关上了一扇门。“打开自己”,指的是“接纳新事物,就是融入新世界。“从深圳创业到欧美求学,我一直坚持对外部世界保持好奇,乐于交流、分享、链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王石吐露心声。

一个另类

在别人眼中,王石是一个另类。“28年前,我只身来到深圳创业,并不清楚前途如何,因为梦想和尝试,才有了今天。”他说。

1983年,“广州的机关干部”王石做出了一件令单位不少人摇头的决定——辞去公职,离开刚刚组建的小家,孤身一人前往当时尚是一片荒山滩涂的深圳特区,追逐他的创业之梦。

“这位喜欢拿着《大卫科波菲尔》当枕头的人,第一桶金是靠做饲料中介商,通过倒卖玉米得来的,这让他赚了300万元。”王石用倒玉米赚来的钱开办了一家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

1988年,企业更名为“万科”。这一年的11月,万科参加了深圳威登别墅地块的土地拍卖。拍卖场上,万科经过白热化争夺,终于胜出。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负责拍卖的官员望着王石,劈头就是一句:“怎么出这么高的价?简直是瞎胡闹。”因为按照拍卖的价格计算,楼面价格已经高于周边地块的住宅平均价格。

万科,就这样懵懂、鲁莽地冲入了房地产行业。这一年王石37岁。

1999年,为了让万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王石辞去总经理一职。辞去总经理的第一天起,王石不再介入万科具体事务的管理。王石是一个精力旺盛的人。时间多了起来,他开始探险,登最高峰、飞滑翔伞、玩帆船、划赛艇。2000年,王石在西藏青朴创造了中国飞滑翔伞攀高6100米的最高纪录。飞行,从来都是男人的终极自由渴望。翻滚,旋转,俯冲,直到那令人神往的彼岸。“我热爱飞行,迫不及待地加入,不能有一点儿犹豫,这是上帝对我的安排。”他说。

迄今为止,王石是中国人登顶珠峰最大年龄记录的创造者。这位曾经被医生预言过可能会坐轮椅度过下半生的汉子,2003年5月22日,作为中国珠峰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这是我选择的生活态度,不断地向上,生命在高处。”52岁时,登顶珠峰下来,王石对记者说,“50岁是一个成功男人辉煌的开始。”为什么去登山?王石套用英国著名登山家马洛里的名言:“因为山在那里!”然而,这远不是全部。“万科只有把自己放在高峰,才能有做大事的胸怀;同时也要把自己放在低谷,才能吸收别人的长处。”从他的只言片语里人们也许能够找出王石登山的终极原因。

2003年12月27日,北京时间12月28日凌晨,王石成功登顶南极最高峰,海拔5140米。2005年7月28日中午,王石顺利登上了澳大利亚最高峰科塞斯科峰。到2010年,他已完成“7+2”目标———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徒步抵达北极、南极点。

作为万科董事长,他不过问公司日常管理,但留下的团队和建立的机制,却让万科保持高速成长。2011年,万科突破千亿规模。2014年,万科销售规模跨过2000亿。

豪放不羁

同样是作为企业家,同样是公众人物,王石在言行处理上,也是力求差异化,有时候甚至是极度个性化。生活中,他是一个一丝不苟、西服笔挺、仪态潇洒的老帅哥兼酷老板,又是一个戴遮阳帽、穿登山服、胡子拉碴坐在嘉宾席上的明星发言人。

王石性格鲜明,言辞明快,常出惊人之语。在一些社会焦点问题上,他总有着与大众、同行不一样的观点,甚至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有人问:“王石何时回万科?”他答:“从未离开,何谈回归?”于是有人换种问法:“会不会复出?”他答:“无论如何不会复出。”“会不会移民?”他答得更肯定:“我不会移民,一是没需求,其次我是公众人物,是个企业家,我的事业在中国,到国外游学也只是做中西文化比较。真有不安全感的话就更不能走,因为我是既得利益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要有担当,跑了算什么?这不符合我的性格。”

当有人问起,“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将平凡的事,做得不同凡响。”赴美之前,王石引用洛克菲勒的话发的这条微博,似乎是给别人,也是给自己的成功做了注脚。

作为公众人物,他敢于公开表示“生命首先是对自己负责”。当王石的好友冯仑在大谈如何与政府搞好关系才能做大生意的时候,王石却强调“要守法经营,和官员保持距离”。且20年如一日。王石强调自己奉公守法、积极纳税,个人形象非常特立独行。在《南方周末》创刊二十五年活动上,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坦承自己不行贿——在英雄大面积倒下的社会里,敢于公开说自己人品好的能有几人?“不行贿本来不过是一件一个人最起码应该做的事情,却成为我的标志符号,这也多多少少让我觉得荒诞。”他说。

在一次名为“中国梦践行者”的典礼上,主持人问王石,“企业家”、“登山家”、“不行贿”三个符号里,你选择哪一个?王石没有选择“企业家”,也没有选择“登山家”,而是选择了“不行贿”。他说:“‘不行贿’作为一种行为底线,我踏踏实实做到了,在一个企业家奉红顶商人胡雪岩为偶像的时代里,我因此成为另类,选择这个标签,我于心无愧,甚至可以自满。”

如今,“王石潇洒”、“王石活得够多”、“不是王石,做不到这事”的说法在媒体上不胫而走。难怪经济学家张五常连连感叹:王石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里,最大的行业——房地产的最成功机构的最高总裁”。

更特别的是,“王石不是富豪,不是资本家,他本身只是拿工薪加奖金的职业经理人,只有一点点万科的股份”。尽管万科是全球最大的住宅开发商,王石本人却从没进过任何富豪榜。不仅如此,王石在他的新书中透露,1995年,44岁时,他买了人生中第一套住房。10年后,买了第二套,购房款是储蓄加银行按揭。

如今,王石已经离开公司一线位置许久,跟公司赚钱与花钱基本上都没有直接关系。“即使离开了万科,精神上他仍归属万科。”冯仑在其《野蛮生长》一书中说:一个超大型企业的董事长一定要站在最前头,先人一步,在前面迎风走路。他只有看到非常大的、广阔的世界,才能把这个企业的方向找准。

“异类”的王石,就是一位“站在最前头”,引领风骚的人。

猜你喜欢

异类王石哈佛
被哈佛开除的奥运冠军
以开放的心灵走进《哈佛中国哲学课》
王石:创业要有反弹力
毛毛虫中的异类
鱼中的异类
为创始人王石加油
鹦鹉中的异类
哈佛演讲:从5亿到7000亿
但愿多些这样的“异类”
不醉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