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2015-03-28谢宏全焦明连董春来

测绘工程 2015年5期
关键词:必修课程培养目标学分

谢宏全,周 立,焦明连,董春来

(淮海工学院 测绘工程学院,江苏 连云港222005)

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始于2006年5月,教育部自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以来,专业认证工作的认同度不断提高。课程体系是《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中7项一级指标中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学科结构和课程设置、更新知识结构和课程内容、拓宽相关领域的知识,适应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测绘工程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1]。围绕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一些学者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例如周秋生等[2]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测绘工程专业教育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孔维华等[3]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在分析测绘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了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于胜文等[4-6]结合山东科技大学的具体情况,阐述了测绘工程专业需要加强建设的想法。张明华等[7]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汪志明等[8]针对信息化时代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从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理念、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总结。范强等[9]对构建职业认证制度下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2012年以来,已经有9所学校通过认证,依据学校特色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

1 课程体系构建的背景

淮海工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上手快,后劲足”的应用型复合性人才。2009年开始,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开始进入普及推广阶段。2012年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认证开始试点,2013年与2014年分别有四所和五所学校通过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测绘工程专业特点就是应用型学科。

我校测绘工程专业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自2000年开始本科办学,2012年开始准备专业认证工作,对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2012版)与测绘工程专业补充标准对课程体系的要求,对2010级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在课程体系方面还是存在一定问题。在学校统一组织的2012级与2014级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针对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重点参考了认证标准,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与调整。2014年9月已经向有关管理部门递交了认证申请。

2 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2.1 培养目标

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2版)中,培养目标的基本涵义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培养目标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体要求包括:①专业应该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②培养目标应包括学生毕业时的要求,还应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③建立必要的制度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该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基于学校2014级培养方案修改的原则,结合国际教育认证标准中的培养目标,制定了符合学校定位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测绘地理信息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掌握工程测量、地理信息工程、海洋测量等方面的技术,适应以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城市与工程建设等行业、部门从事测绘工程技术方面的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

逐步建立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评价标准体系,结合学校培养方案的修订(一般2~4年),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在评价与修订过程中邀请企业专家参与。

2.2 毕业生获取知识与能力

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2版)中,毕业要求的基本涵义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具体要求是专业必须通过评价证明所培养的毕业生达到10个方面的要求。

依据认证标准要求,为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培养方案中制定了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获得9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2.3 学位授予标准

在2014级培养方案中对毕业生获取学位做出了详细规定,同时出台了《淮海工学院授予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2014版)》。

毕业标准主要包括: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成绩达到50分(含50)以上;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和环节,取得170学分;取得规定的第二课堂10个素质拓展学分。学生必须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取得大地测量员或工程测量员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由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考试)。符合淮海工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规定,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3 课程体系的优化

3.1 课程体系优化的背景

在认证标准中对课程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应能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主要包括:①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不少于总学分的15%);②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③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④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不少于总学分的15%)。同时在测绘工程专业补充标准中对课程体系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按照认证标准与测绘工程专业补充标准中对课程体系的要求,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个别课程未开设、个别课程学分比例不够等。依据学校对2014级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意见,通过广泛调研,并征求企业专家的意见,修订了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体现了海洋测绘的特色。

3.2 课程体系的构成

依据学校对培养方案的原则框架,结合工程认证对课程的要求,考虑到课程设置能够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同时听取了企业专家的意见,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构成及学分分配总体情况见表1。

表1 课程构成及学分分配汇总表

3.3 课程体系结构

3.3.1 通识教育平台

此平台是全校所有专业学生要获取的学分的基础平台,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和素质与能力拓展选修课程二个模块(见表2)。在课程名称后[A(B),C]格式中,A表示课程学分,B表示此课程中包括的社会实践学分,C表示开课学期,C为1-4表示第1-4学期连续开设,C为空时表示机动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为2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表2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体系构成

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模块中共设置了12门课程,共计40.5学分。其中形势与政策2学分不计入统计,有5门课程是由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两部分组成,社会实践合计共占6学分,具体课程如表2所示。

素质与能力拓展选修课程模块中有三个部分,共计10学分。第一部分是一般性公共选修课程6学分,学生可选修人文、艺术、自然科学、卫生与心理健康等课程。学校有选修课程数据库与相应管理办法,每学期都开设,学生可依据兴趣自由选择。第二部分是素质拓展学分(A类:创新奖励),第三部分是素质拓展学分(B类:社会实践),学校出台了《淮海工学院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实施办法》对学分进行认定。

3.3.2 大类教育平台

此平台包括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工程基础类必修课程、专业基础类必修课程三个模块,课程学分与开课学期如表3所示。在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模块中共设置了7门课程,共计25学分,其中工程训练是集中性实践环节,地球科学概论为双语课程。在工程基础类必修课程模块共计14.5学分,其中设置了5门课程。在专业基础类必修课程中共设置了6门课程,共计18学分;课程设计1个,共计1学分;集中性实践环节3个,共计8学分。

表3 大类教育平台课程体系构成

3.3.3 专业教育平台

此平台包括专业主干必修课程与专业拓展选修课程二个模块,课程学分与开课学期如表4所示。在专业必修课程模块中共计44学分,其中设置了7门课程,共计18学分;集中性实践环节6个,共计26学分。在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中,共设置了27门课程,共53.5学分,学生选修19学分。其中提供了地球科学概论”和“地球信息科学导论”二门双语课程。

表4 专业教育平台课程体系构成

4 结束语

为培养合格的国际工程教育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2版)的要求,针对2014级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制定了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毕业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基本要求,经过课程体系的调整使之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依据认证标准,课程体系需要不断持续改进,因此,在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应该不断找问题,定期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1] 蒋瑞波,沙从术.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3(3):75-77.

[2] 周秋生,马俊海,冯守良.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测绘工程,2009,18(6):71-73.

[3] 孔维华,曹俊茹,王殷行.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37(1):73-75.

[4] 于胜文,刘智敏,韩晓冬.从注册测绘师制度和专业认证谈测绘工程专业综合改革[J].测绘科学,2014,39(4):169-172.

[5] 曹芳.我国注册测绘师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37(7):210-211.

[6] 刘利,刘芳.关于进一步完善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的几点建 议[J].测 绘 与 空 间 地 理 信 息,2014,37(10):26-28.

[7] 张明华,肖桂荣,张爱国,等.面向经济建设的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讨[J].测绘工程,2013,22(3):93-96.

[8] 汪志明,许才军,张朝龙,等.信息化测绘下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测绘工程,2014,23(6):75-76.

[9] 范强,裴亮,陈颖.职业认证制度下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测绘工程,2014,23(6):77-80.

猜你喜欢

必修课程培养目标学分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学分美食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创新课程设计 实现快乐军训
独立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高中必修课程“夏商西周政治制度”教学分析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