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耕地荒漠化变化研究
2015-03-27赵渊博
摘要:为了弄清锡林郭勒盟耕地荒漠化变化趋势,本研究以锡林郭勒盟耕地为研究对象,利用荒漠化差异指数法获取研究耕地荒漠化情况,研究表明:研究区耕地整体荒漠化数量水平来看,2000年耕地荒漠化总面积达155742.64 公顷,占耕地面积面积比重的61.69%;2010年耕地荒漠化面积178404.11 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72.82%。耕地荒漠化面积较大,所占比重有所上升,整体较严重,研究区耕地荒漠化面积情况是轻度荒漠化>重度荒漠化>中度荒漠化。
关键词:锡林郭勒盟;耕地;荒漠化
基金项目:沈阳农业大学与锡林郭勒盟横向课题
中图分类号: S4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5.031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位于我国的北部边陲,是我国最典型的草原分布区。近几十年来,该区域草原荒漠化越来越严重,不断加剧的荒漠化趋势,不仅严重损伤了草原的生态功能,也使得耕地生态恶化加剧,阻碍农牧业生产,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研究区地理位置
锡林郭勒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东,地理坐标为东经111度58分36秒~119度57分35秒,北纬41度30分06秒~46度46分30秒。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西与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相连,南与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毗邻,东与自治区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相接。东西长700公理,南北宽约500公理,总面积201446. 74公顷。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2000年、2010年2个时期进行研究:首先获取两个时期9月的TM遥感影像,参照锡林郭勒盟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耕地图斑数据通过对影像进行人机互译获取2000年、2010年锡林郭勒盟耕地图斑数据;其次通过构造“植被指数(NDVI)——反照率(Albedo)特征空间”,利用植被指数和地表反照率的组合信息选择反映荒漠化程度的合理指数即荒漠化分级指数DDI,将锡林郭勒盟不同时段荒漠化土地有效地加以区分;最后用各时段耕地图斑裁剪切出对应时段耕地荒漠化信息,从而实现耕地荒漠化时空分布与数量动态变化的定量监测与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荒漠化等级图制作
以DDI值作为研究区域土地荒漠化划分依据较为可靠。土地荒漠化等级图的制作主要在ArcGIS9.3软件环境中完成,将生成的DDI栅格图像(30×30米)导入ArcMap中,运用空间分析工具(Spatial Analyst)进行等级划分,采用自然断点法将DDI值重分类,初步生成研究区2000年、2010年荒漠化等级图分别如图1、图2所示。
3.2耕地荒漠化变化分析
根据生成的全研究区2000年、2010年土地荒漠化等级图数据,将对应研究区2000年~2010年的耕地图斑数据叠加,并用空间分析工具(Spatial Analyst)中的clip裁剪工具进行裁剪,初步得出研究区2000年、2010年耕地荒漠化情况,
研究区2000年耕地荒漠化总面积达155742.64 公顷,占耕地面积面积比重的61.69%;2010年耕地荒漠化面积178404.11 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72.82%。耕地荒漠化面积较大,所占比重有所上升,整体较严重,研究区耕地荒漠化面积情况是轻度荒漠化>重度荒漠化>中度荒漠化。从2000年~2010年研究区耕地荒漠化面积增加22661.47公顷,不等于耕地无荒漠化减少的面积,这是因为研究区两个年份的总耕地面积不同。
从2000年~2010年,虽然耕地荒漠化所占比例增长11.12%,但同时重度荒漠化、中度荒漠化所占比例分别下降,可以看出耕地的荒漠化程度逐渐向轻度荒漠化集中,而且耕地荒漠化面积的增加与耕地面积整体增加也有必然的关系。
4结论
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研究区耕地整体荒漠化数量水平来看,2000年耕地荒漠化总面积达155742.64 公顷,占耕地面积面积比重61.69%;2010年耕地荒漠化面积178404.11 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72.82%。耕地荒漠化面积较大,所占比重有所上升,整体较严重,研究区耕地荒漠化面积情况是轻度荒漠化>重度荒漠化>中度荒漠化。
参考文献
[1]佟哈斯毕力格,银山.锡林郭勒草原荒漠化动态变化分析[D].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3,(8):56-58.
[2]包塔娜.锡林郭勒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3]陈君颖,田庆久.高分辨率遥感植被分类研究[J].遥感学报, 2007,11(2): 221 -227.
[4]贾树海,韩志根,吕默楠,等.基于决策树的辽宁省北部沙漠化信息提取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 2011, (1):13-18.
作者简介:赵渊博,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利用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