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宜居环境 扮靓美丽家园

2015-03-27王富江

吉林农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各乡镇村规民约美化

王富江

磐石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吉林市南部,地处松辽平原向长白山的过渡地带,属丘陵半山区。东与桦甸市接壤;南隔辉发河与辉南县相望;西与梅河口市、东丰县、伊通县为邻;东北与永吉县交界;西北与长春市双阳区毗连。幅员面积3960平方公里,辖1乡13镇、3个街道办事处、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有色金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68个行政村,962个自然屯,总人口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万。

一、建立三项机系,为美化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磐石市委、市政府一直将美化环境作为服务民生,打造硬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全面推进。

(一)建立完善的组织工作体系。为加大农村美化环境工作力度,我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新农村办公室,负责全市美化环境工作的协调、督查、指导。各乡镇街也相应成立了美化环境组织机构。每年年初市委、市政府都组织召开由各责任部门和乡镇街主要领导、268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参加的全市乡村美化环境工作大会,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美化农村环境活动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全年集中组织两次全市新农村建设拉练检查和现场调度会,将美化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学习先进、典型示范、奖优罚劣将工作不断深入推进。

(二)建立多元的经费保障体系。市政府明确规定,美化环境工作经费来源从市政府专项、乡镇财政、卫生费收入、财政转移支付、村集体收入和村一事一议项目等资金中解决。一是设立专项资金,实行财政奖补。自2010年起,市政府每年安排150万元资金放在新农办,专门用于奖补环境美化工作进度快、成效好的村,起到了“四两拨千金”的激励效应。二是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市政府整合发改、交通、卫生、水利、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等,按照“渠道不变、各计其功”的原则,尽可能地把惠农项目匹配到重点村,用于环境美化工作。市林业局、交通局每年各拿出15万元用于对各乡镇街绿化美化奖补资金。几年来,市政府除争取上级专项之外,财政直接投入用于农村环境美化的资金累计达1900余万元。

(三)建立严格的督察考核体系。市委、市政府将农村环境美化工作纳入《磐石市乡镇街绩效管理考评办法》,作为乡镇街党政领导班子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农村环境美化工作排在后三名的,在年末考评中下调一个档次。同时,各乡镇街也将农村环境美化工作确定为“一把手”工程,采取“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屯”的办法,层层落实责任,签订责任状,实行一票否决。市新农村办采取季节性督查、半年督查、年末考评等方式对各乡乡镇街环境美化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根据督查情况,编制《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对各乡镇街环境美化情况进行通报。

二、实施三项工程,打造沿线优美环境

几年来,我市在农村道路沿线栽花、植树,开展卫生整治,全面打造绿树成荫,鲜花锦簇的风景线,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生活品味。

(一)实施美化工程,打造鲜花长廊。裁种花卉是我市多年来形成的一个传统。市政府制定《文明走廊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由乡镇政府负责县级、乡级公路的花卉种植;村里负责连村路及村内的花卉种植。每年春季5月20日~6月1日期间,市新农村办组织各乡镇、村屯将辖区内的乡村道路杂草清理干净,及时进行播种。播种后由镇村负责定期对花卉进行施肥和浇水。全市268年行政村、962个自然屯,村村都美化、路边都是花,每年栽种花卉达750公里,打造出了鲜花锦簇的风景线。

(二)实施绿化工程,打造绿色长廊。为保护树木,防止农村道路两侧间作、复耕,毁坏苗木现象发生,我市对所有农村道路恢复了植树台,修建了植树边沟,使植树台和农田形成明显分界线,给树木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每年春季市林业局组织各镇村对辖区内的树木进行清查,对病死树木进行清除,并及时进行补植。在栽种时选择粗苗、大苗,有效避免了农民劳作期间对绿化苗木的破坏。几年来,全市农村道路沿线共修建植树台586公里,植树120.3万株,42条生态长廊道路两边全部实现绿满栽严。

(三)实施净化工程、打造洁净长廊。为改善农村公路沿线的卫生环境,我市采取“集中清理、常年保洁”的方式实施净化工程。即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各乡镇村屯对本辖区农村道路进行集中卫生整治;各乡镇及村屯设置保洁员每月两次对沿线农村道路进行定期保洁。四年来,全市共出动人力13.5万次以上,挪除沿线柴草垛4200座,清理粪堆1850个,清除垃圾5700吨、路障2600余处,拆除私搭乱建2350处,公路沿线村屯新建水泥板围墙4.1万延长米、砖墙1.88万延长米、铁栅栏1.7万延长米、艺术围栏1.3万延长米,沿线围墙栅栏达到齐、直、美标准,使困扰我市多年的公路沿线三大堆(柴草堆、垃圾堆、粪堆)得到有效治理。

三、完善三种村规民约,建立村屯美化环境长效机制

我市针对不同村情,采取不同模式,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将环境美化纳入村规民约,取得一定效果,达到了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目的。

(一)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强的村,完善以“门前三包”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美化、包绿化),公共场所轮流清理。充分利用广播喇叭,定期向村民宣传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情况。对于积极支持环境卫生整治的农户,选出星级农户,给予表扬,对不支持、不重视、不参与环境整治工作的农户给予批评教育。如我市明城镇永红村、松山镇爱耕村,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后,农户自觉负责庭院范围内的道路清扫、绿化树木管护、花卉种植。为保证牲畜粪便不污染道路,村民在放牛时都会主动带一把铁锹,随时清理牲畜的粪便。村内不论是主街路还是巷路都能保持日常的干净整洁。卫生意识在村民当中已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

(二)村班子威望高的村,完善以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的“户值日”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如我市取柴河镇王家村,由党员带头,每天由村民轮流义务出工作为保洁员,负责日常保洁,并对各家各户环境卫生进行监督。农户将生产的生活垃圾自行运到定点垃圾场。村班子定期组织卫生评比,评比结果在全村公布,脏乱差的农户不得参加文明户评比。

(三)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完善保洁员制度与村民自我约束相结合的村规民约。每个自然屯配备一至二名保洁员,监督农户进行清扫卫生,维护卫生设施,保护绿化美化成果。积极引导农民做好垃圾分类。严禁将垃圾随意丢弃,严禁农户在房前屋后堆放粪堆、垃圾堆,柴草堆。各乡镇街对垃圾点的垃圾定期清运。

猜你喜欢

各乡镇村规民约美化
SLOW MANIFOLD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A NONLOCAL FAST-SLOW DYNAMICAL SYSTEM WITH BROWNIAN MOTION∗
莫让村规民约成墙纸
村规民约法制审核需要制度性设计
图片新闻
莫让村规民约成墙纸
构建新时代村规民约的长效机制
南江县:“三述三质三讲”问计于民
美化生活
罗甸县各乡镇实测降雨量分析及应用研究
通信天线美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