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寓言中看主旨

2015-03-27李震海吕太厚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大鹏寓言主旨

李震海 吕太厚

《逍遥游》的主旨是追求一种绝对的自由:只有忘却物我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在这一主旨的表现上,作者通过运用大鹏、蜩、学鸠、斥鷃、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宋荣子、列子等寓言故事,把主旨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将枯燥的哲学思想讲得盎然多趣,生动可感。

庄子采用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首先从反面入手来谈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的。他通过奇特的想象构想出一只将“徙于南冥”的大鹏,大鹏背与翼大而有力,“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如此奇雄壮阔,似乎十分逍遥,但是“去以六月息者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这里作者用了一个类比,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一棵小草就像一艘船,但放一个杯子在上面就会被粘住,原因是水浅不够负重。同样,如果聚集的风不够强大的话,那么就没有负载巨大翅膀的力量。这个寓言形象说明了强大如大鹏者仍需凭借外力,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

大如大鹏尚不能逍遥,小如蜩与学鸠,仅仅在地面与小树之间短距离地飞上飞下,却自以为得到逍遥,嘲笑大鹏高飞远行的壮举,这表现出蜩与学鸠的可笑和认识的局限性。庄子再以行路备粮的比喻作反驳,无论是到野外的人还是到远方的人都需要吃饭。无论是大鹏还是蜩、学鸠,都需要依靠风力才能飞翔。“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的备粮各有不同是因为行程远近不一样。大鹏、蜩、学鸠的体形不一样,因而凭借的风力也不一样。蜩和学鸠嘲笑大鹏其实是认识不到自己与大鹏的差异和自身的“有所待”。之后自然引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

这两个寓言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但又有小大之辨。庄子进一步用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的对比来说明“小年”与“大年”的不同。接着引“汤之问棘”对前文补充印证,并点明“小大之辩”,这里实际上强调的还是认识上的深浅区别。

人们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主要体现在空间和时间上。在空间上,蜩、学鸠、斥鷃这些只是小智,只可以“枪榆枋”“翱翔蓬蒿之间”,算不上“逍遥”;大鹏高飞万里,但需凭借风力,仍然难达“逍遥”之境。在时间上,“不知晦朔”“不知春秋”的朝菌、蟪蛄算不上“逍遥”;寿命久长的冥灵、大椿,它们的寿命仍然是有尽的,而不是“无穷”的,也难达“逍遥”之境。

下面则由自然说到人,不仅那些于一乡一国有所作为的凡夫俗子算不上“逍遥”;不汲汲名利场的宋荣子嘲笑前面四种人,显得其修养不够,也没达到荣辱皆无的极致;得神仙之道的列子还需要御风前进,这两人也算不上“逍遥”。

由此,作者顺理成章地点出真正的逍遥游:不需要依赖什么,不追求功业和名利,顺应万物的本性,悠然自得,适心任性,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阅读寓言,不仅要感受寓言中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形象感悟寓言所寄托的道理。

熟读故事内容

寓言是一种借助故事来讲述道理的文学体裁。其主题思想多借小喻大,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此喻彼。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情节也比较简单,但作者往往会把深刻的哲理蕴涵在短小的故事中。阅读寓言首先要弄清寓言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例如,要读懂《逍遥游》,必须要非常清楚大鹏、蜩、学鸠、斥鷃等寓言故事的内容。

明确谈论话题

有些寓言会直接在结尾处点明寓意,如《伊索寓言》;有些寓言不直接点明,但结尾部分会另有一段话或几句话对故事的情节或结局进行评论,如庄子的《庖丁解牛》;有些寓言的寓意完全蕴涵在故事之中,寓意和故事情节密不可分,通过故事的表达,矛盾的展开和解决,寓意自然地流露出来,使读者思而得之,如庄子的《逍遥游》。后两类寓言就需要我们去抓住话题,如《庖丁解牛》结尾文惠君所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这就告诉我们这个寓言的中心话题是养生。《逍遥游》结尾则点明了主要内容是讲述“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可知这个寓言的中心话题是借“有所待”谈“无所待”的。

分析形象特点

寓言主人公可是人,也可是拟人化的物。寓言通常由人(物)语言和活动组成,因此,读懂寓言必须要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其次,作者在这些形象中或多或少都会带有自己的感情倾向,因此,读懂寓言必须善于发现作者对形象的褒贬。《逍遥游》中大鹏的形象是通过外形和动作来描写的,蜩、学鸠、斥鷃的形象是通过语言来展现的。大鹏的形象在与蜩、学鸠、斥鷃的对比中反复出现,两处都写出了大鹏的巨大不凡,然而却遭到了蜩、学鸠、斥鷃的嘲笑。通过蜩、学鸠、斥鷃的语言可以看出它们自认为自己很逍遥,同样都是飞翔,大鹏要借助风才能飞到南海去。在这里,作者对蜩、学鸠、斥鷃进行了驳斥。由此可见,虽然所待各不相同,但受制于外物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大和小的区别。同样,宋荣子和列子虽然达到很高的境界,但还是“犹有未树也”“犹有所待者也”。

抓住写作手法

寓言中最常用的三种表现手法是比喻、拟人、夸张。《逍遥游》使用夸张的手法写鲲鹏之大,如“不知其几千里也”等;写树木寿命之长,曰其五百岁、八千岁。用杯水可以承载芥草,芥能成舟,而杯却搁浅这一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解说了水浅难以承载大舟的客观事实。同时,以水喻风,以杯水无法承载大舟类比大鹏南飞需要有巨风承载。文中多次使用对比,如蜩、学鸠与鲲鹏的对比,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的对比。最后点出一直隐而不发的“有待”和“无待”的对比,在对比中使说理更充分有力,使主旨“逍遥游”更加彰显。

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练习。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塗,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请分析该寓言的寓意,并谈谈你获得的启发。

参考答案

寓意:世界上没有什么有用和无用之别,只是实际的需要不同而已。

启发:有的东西看似有用,实则无用;有的东西看似无用,实则有大用。对终日为名利奔走的世俗之人来说,文学哲学确实没用,但文学哲学探讨人生,教会我们如何过幸福的生活,其用不可谓不大。金钱的用处似乎很大,什么都可以买,甚至“有钱可使鬼推磨”,但金钱买不来的东西更多,比如爱,比如幸福,等等。

猜你喜欢

大鹏寓言主旨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看图纸
主旨演讲
三棱锥中的一个不等式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Vorticity vector-potential method based on time-dependent curvilinear coordinates for two-dimensional rotating flows in closed configurations *
平淡真实显主旨
AComparingandContrastingAnalysisofCooperationandPolit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