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新思考——基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2015-03-27刘美凤
刘美凤,郑 瑾
1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现实意义
1.1 政府持续关注青少年体质状况
从1985年开始,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五部委(局)共同组织展开全国性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并且从1995年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学校必须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学生形态发育水平提高、营养状况改善、握力水平提高、几种常见疾病(低血红蛋白、龋齿等)患病率下降;反映肺脏功能的肺活量也呈现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急需改善提高。到2005年已经进行五次监测,全面了解我国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学生形态发育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低血红蛋白等常见病检出率继续下降,握力水平有所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包括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为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修改。
1.2 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全面深化开展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部分项目的评分标准较低,也没有过多可用于锻炼的项目和内容,有的学生却不需要过多努力就能及格,原本是想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锻炼的积极性反而下降;同时由于部分学校对体育课教学内容缺乏明确的要求,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针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教育部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以此作为衡量学生体质健康的“新大纲”,与旧版《标准》相比,新版体质测试标准取消了选测项目,所有项目都为必测,其中包括800m(女)和1 000m(男)。另外,新《标准》规定,学校要根据学生体质测试总分评定等级,达到良好及以上的学生才能参加评优、评奖等活动。
2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2.1 体育课程的严峻时势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历来被视为是系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虽然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等多种错综复杂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由于学校体育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也被公认为是承担改善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重任的首要因素,是这些影响因素中的重中之重,国家也在不断推出新的政策以确保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开展,达到以学校体育的蓬勃发展影响社会、家庭以及学生自身的效果。
高校体育课程应该使大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的同时,既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又能够获得参与其中所带来的乐趣,并能够为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课程与学生的体育需求之间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部分大学生对体育项目早已失去兴趣,积极性不高,如学生上课不认真、课堂气氛不活跃,师生互动不协调、学生体质下降、教师教学评价等级低等现象。
2.2 体育教学观念需适时转变
体育的本质即强身健体。体育的本质是体育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最为根本、最为重要、最为稳定的特质[1]。
1)体育教学应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问题放于首位。现阶段针对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的现象,国家教育部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项目和各项目的达标标准都有所改变,从这些改变也不难看出,有关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都有涉及,这也充分说明高校体育课程在中小学体育基础教育很不完善、不规范的状况下,今后改革的方向是应该紧抓体育本质这一核心价值理念,尤其是应该进一步转变体育教育观念,不能持续的走在“一味的迎合学生兴趣”的跑道上,那便是起点亦是终点。1923年课程专家查特斯在《课程编制》中指出,“课程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要发现人们必须做些什么,然后向他们展示如何去做”[2],当今我们的重要使命是提高日益下滑的青少年体质,也就是我们现阶段必须要做的。
2)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人兴趣。兴趣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种事物人们从认识—认知—认可都需要一定的过程积累,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会随着时间、环境、生活群体以及自身的需求等因素的改变而有所变化[3],自身需要和外力作用都可能会驱使学习者产生努力求知的欲望,对于体育课程,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过程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首先树立强身健体的原始意识,以增强体能、增进感情休闲娱乐和培养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吃苦耐劳优秀品质为目的,在保证教学安全的前提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来,使体育教学过程中充满活力,充分体会一堂酣畅淋漓、愉悦身心的体育课,而不是一堂枯燥乏味、被动体验的消极活动课。教师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成为课程的决策者,拓展创新,通过课程的健全、完善来激活其良性循环机制,对体育课程进行立体性的拓展和深层次的挖掘,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意识,激发高校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同时引导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中学习与他人交往、学会尊重个体差异、遵守社会规范、培养吃苦耐劳和顽强拼搏以及不惧困难的优良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学生也要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树立良好的体育意识、体育价值观以及体育思维方式,不断提高体育素养,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从体育活动中获得生理、心理等诸多方面的提高,为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做好准备。
2.3 体育教学模式的深度变革
随着新一轮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出炉,对学校体育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然而现阶段出现的“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偏离,使得学校体育出现一些诸如降低对学生的要求、放羊式的自由活动等不良现象,课程改革并没有实现由以注重运动为主向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转变,只是体现了由要求相对较高的竞技体育模式向快乐易行运动方式的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手段等依旧延续原来的模式进行,强身健体的最终目的依然没有得以改进,反而使得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在不断懈怠,课堂教学效果不显著,身体素质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而先进的课程教学模式应该以培养学生快乐情感体验为主,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和体育习惯为主,引导学生快乐参与、享受运动,同时增强体质,以达到体育教育健身育人的最终目的。故高校体育应以新《标准》的出炉为契机,加快教学模式的深度改革,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入贯彻“因人、因材施教”的原则,教材、教学内容适时调整,充分挖掘各种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手段,以体育课程整体改革为核心,实行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地体育价值观。
2.3.1 学校体育课内外模块互联
学校体育的内容是有多个平行模块组成,即包括常规体育课程、各项目学生社团或协会、各级各项目体育赛事、校级或院级高水平运动队等。常规体育课程主要是各项目的基础知识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练习;各项目学生社团或协会是由学生自己申请加入,自己组织、自己管理的,在有关负责老师的辅导带领下积极有序的进展,从而达到以老带新、以高水平学生带领低水平学生,教师随时指导抽查;多种体育赛事始终贯穿于整个学期,使得各项目都能得以积极广泛的开展;组建校级高水平运动队,进行长期系统训练。这一系列的方案还需要学校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把设置的几个模块有机的融合、串联在一起,进而有利于形成特有的校园体育文化,并达到具有一定的体育氛围的目的。
2.3.2 实行每学期学生自主选课制度
兴趣才是一切活动的动力,体育课实行学生自主选课的模式,使得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课程活动当中来,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步提高身体素质,并且形成乐于参与体育活动的体育意识,为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基础。
2.3.3 大三、大四学生实行体育学分制
大三、大四学生不开设常规的体育课堂教学,而是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校园体育活动,各社团协会、各级体育赛事、校运动队等等各种体育活动均以学分来衡量,制定出详细的学分,并规定出两年时间内必须修满的学分分值。以灵活多变的参与方式,使大三、大四学生持续参与体育活动,从而营造出更加浓郁的运动氛围。既能够继续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又能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提升沟通交流能力、协调能力等,进而促进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
2.4 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系统优化
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既是对体育教学过程的监控,也是对体育教学成果的检验。一方面,从教学过程的监控方面来看,体育教学评价体系需要课程运作的预警、调控和监控等众多机制加以保障,以便更好地反馈课程各环节的信息。其中包括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态度等方面和学生上课态度、接受能力、锻炼效果等方面,使教师和学生能够随时交流,最终能够顺利进行改革进而达到一定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从教学成果方面来看,即是学生最终课堂效果,以一个适当的测试标准作为达标准则,强调的就是身体素质、体能。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最终的目的还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信息反馈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更理想,以达到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都有所提高的目的。
3 结语
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使高校学校体育也进入了全新时期,当前高校体育应该认清当今的历史使命,树立“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以“增强体质,促进全面发展”为目的,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问题放于首位,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人兴趣;转变教育理念、观念,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深度变革,即学校体育课内外模块互联、实行每学期学生自主选课制度、大三、大四学生实行体育学分制;系统优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和学生能够随时交流。力图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持。
[1]张洪潭.从体育本质看体育教学[J].体育与科学,2008(3).
[2]Charters W W.Curriculum construction [M].New York:Macmillanpp,1923.
[3]段健芝.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问题剖析[J].体育学刊,2006(3).
[4]范晓伟,廖本露,吴振超.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教育探索 2008(4).
[5]陆作生,刘 昕.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2(9).
[6]张建华,高 嵘,毛振明.当代美国体育课程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科学,2004(1).
[7]党玮玺,张学忠.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理想与现实的对立[J].体育学刊,2010(10).
[8]黄 敏,陈英军,李亚丽.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体育学刊,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