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研究系统性述评
2015-03-27宋伟,周潮
宋 伟,周 潮
(1.淮安市规划局,江苏 淮安 223001;2.淮阴工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产业布局研究系统性述评
宋 伟1,周 潮2*
(1.淮安市规划局,江苏 淮安 223001;2.淮阴工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产业布局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载体。在对产业布局理论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分别就产业布局的概念、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布局模式与规模、布局类型、布局的尺度范围与其他相关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并对不同的因素进行了评述,寻求其在产业布局中的作用,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体制下的产业布局提供理论借鉴。
产业布局;因素;系统性
0 引言
伴随着17世纪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和机制的产生与发展,形成了以区位论、空间结构理论、地域生产组织理论、地域分工理论等与产业布局相关的理论,并在其指导下,产业布局在促进区域分工和经济协作、充分地利用各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和突出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外资、跨国公司、信息、新技术研发、创新能力、生态和环境等因素的出现,以及区域管治理论、环境承载力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广泛运用,区域产业出现重组格局,产业布局传统影响因素的作用逐步下降;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存空间的拓展,各类产业不仅生产内容不断丰富,而且布局形式也不断更新。在众多背景条件的交会与影响下,世界产业的空间运行发生了深刻变化,新产业区理论、产业集群理论、P-C模型等理论应运而生,使产业呈现出了空间集聚与分散并存、城市-区域的一体化发展、“点空间”、“关系空间”等新的空间布局模式,为其布局提供了新的创新思维,也使经济地理学对产业布局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为了使产业空间布局既符合区域整体发展要求,又能满足产业自身发展条件要求,在产业布局理论相继出现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从影响产业布局内外因素入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较深入与广泛的研究,为区域产业合理布局提供了理论支持。
1 概念内涵研究
产业布局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国内学者对产业布局的概念也进行了研究和定义[1-3],概括起来为:产业是一定范围内空间组合的经济现象。其作为产业布局基础和前提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上述的研究对产业的理解多局限于工业布局,很少涉及到第一和第三产业布局。区域产业布局是各类产业布局的综合,不仅要解决三类产业布局问题,更要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随着我国相关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不断完善,及相关规划动态性特点,决定了产业布局不仅有宏观的战略性目标、分阶段控制目标,而且还要具有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应改变传统产业布局是一个终端内容和理念,在应侧重于空间形态与结构布局的动态发展的基础上,把产业布局作为是一个动态过程来考虑,使产业布局在概念上更富于前瞻性、探索性。
2 产业布局研究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
产业空间布局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与环境、人口、用地等经济社会要素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在快速工业化阶段,区域产业布局表现出高度的动态性和多样性,对产业布局研究的方法和指标体系,也随之变化与更新。为此,学界从不同的方面建立指标体系来体现其相关性,来表征和评价产业布局模式。归纳起来,对产业布局的研究方法一般分为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其中,统计分析是目前理论基础最为坚实的模式识别技术[4],如许多学者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σ系数、崔王指数等方法[5-7],对经济要素空间分布的整体差异性和极化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系统聚类、灰色聚类等聚类方法和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图谱分析等方法,是学者进行模式分类、区划、演变阶段划分等有效分析方法;滑动t检验、滑动F检验、Mann—Kendall检验等突变点识别方法在模式演变的阶段划分、单指标模式识别等过程运用较多[8];Pearson相关系数是衡量产业间或产业与他经济社会要素空间分布相似性的简单而有效指标[9],相似系数、灰关联度等也是常用指标;有的研究从位序规模分布的角度考察经济要素在所有子区域中分布的总体规律性[10-11],并在对经济要素进行了归类[12-13]的基础上,对空间点模式、面模式等的测度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探讨[14-15],但这些类型或模式的量化分析对数据的精确度和空间属性要求太高,使这类研究工作难以大量展开。目前,对经济要素空间格局的统计方法主要使用单个或少数几个指标,且多局限于重心方法[16-18],因此,空间自相关方法的应用也较为普遍[19-20],如从中心性、离散性、密集度、方位和形状等5个方面的动态特征进行归纳分类,用于鉴别各种自然、社会和经济的时空过程[21]。
同时,定性分析方法是产业空间布局过程分析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对于特定地区产业布局的政策等软环境定性分析是产业空间布局的基本要求。
上述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及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促进产业合理空间布局起了促进作用,某些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在我国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对于同城化进程中的毗邻城市产业布局,如何避免或减轻不同行政主体之间不同产业发展政策的干扰,仍存在一些缺陷。
3 产业布局模式和规模研究
3.1 产业布局模式
模式是事物在某一时期中内部结构表现的特殊形式,它在某一段时间内是保持相对稳定的,但随着事物内外环境和影响的变化,为适应新的需要其模式也随着变化。产业布局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其布局模式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及国内产业布局理论研究进展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实践表明,低水平的均质布局—增长极式的点状布局—带状式点轴布局—高水平的网络布局,是产业布局模式演变的一般规律。但对于产业布局模式的研究多以特定区域的经验归纳为主[22-23]。陆大道提出的点轴模式[24]是我国区域产业布局主要模式之一,适应了我国当时区域产业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状况;李强遵循循环经济发展趋势,以技术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经济循环型为出点,提出了产业生态化发展新模式[25];杨万钟针对上海市域现状和产业结构特点,提出了网络型的产业布局模式[26];关伟等以市域范围内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入手,对产业布局的增长及模式、点轴模式和网络模式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27];经济时评文章评论了产业带状布局模式是我国传统产业和现代制造业走向集约化、专业化的重要形式,是推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28];有的学者也试图提出产业布局的模式,但囿于特定地区的特定产业,结论的普适性不强,也难以应对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和空间布局的快速变化,横向与纵向的可比性受到限制[29-31]。
上述对产业布局模式的研究,有利于产业自身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但产业布局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模式应与区域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实施阶段相适应,也应符合国家或经济社会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充分体现产业布局的动态性,使布局模式能满足经济社会长期发展要求。
3.2 产业布局规模研究
规模大小及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产业生产、经营及运营的效益。因此,国内外学者多从产业的规模经济入手,如孙莹莹在总结国外关于产业布局合理规模主要研究论域和论点的基础上,对我国产业布局中的企业的合理规模、地域合理规模、区域聚集经济的合理规模进行了研究,并对产业布局合理规模研究进行了展望[32],或从产业集群规模的角度进行研究[33-35],但对于产业布局规模的大小,国内外学者研究较少,或对工业区及各种开发区规模大小有一定的探讨,夏燕榕等运用多目标决策法评价和回归法,建立与土地集约利用相关度较大的指标体系,对开发区合理规模计量研究[36]。但目前的研究很少和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的关系相衔接。区域产业布局从宏观上要求区域的全部产业组在区域范围内组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联系密切的聚集体,以最大限度获得聚集经济效益。当然除产业内部组成及聚集因素外,产业布局的规模还受其他多方面的因素制约。
4 产业布局类型研究
目前,国内外基本上是以产品主要功能和特点将产业分为三次产业,每次产业内部又分多个部门。由于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各有差异,产品的生产、运输方式不同等因素决定了每一部门的产业空间位置上的选址和布局各不相同,国内外学界分别对不同部门的产业布局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其中,工业部门是产业布局中研究的重点,如胡序威等早在1965年对我国工业布局的经济技术论证进行了研究[37],后来不同学者对不同类型的工业布局[38-39]、布局的理论方法、原则及内容[40-41]、工业布局与外界因素[42-43]和工业布局模型[44]进行重点研究。对其他产业部门的研究也较多,吴殿廷等探讨了不同经济效益含义农业布局的数学模型[45];关伟等从空间扩散的角度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空间组织形式的演变过程,结合产业布局演变的一般规律探讨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布局模式[46];苟小东等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旅游产业发展布局模式[47]。等等研究,对不同产业空间合理布局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并丰富和发展产业布局和区域相关理论。但这些成果在研究时,只是以一种产业或某一个部门为研究对象,单一性或针对性较强,对区域内不同产业在空间综合布局涉及较少,缺乏普实性;同时,对不同类型的产业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缺乏分析和研究。
5 产业布局范围尺度研究
从研究的尺度范围来划分,产业布局大致存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在宏观层面上,产业布局主要是针对全国范围内或大尺度区域内相关产业、企业的发展、空间布局点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研究,关系到全国和区域整体产业发展和布局,强调宏观思维,是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48-49]。在中观尺度上,区域产业发展与布局主要研究区域发展的产业,是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虽然完全的定量模型不多,如比较优势模型[50]、主导产业模型[51],但理论、原则等讨论得较多,如基本—非基本原理等[52]。在微观尺度上,产业布局主要研究城市规划区或城市行政区内产业布局及空间布局,选择城市主导产业,对确定城市性质及研究城市在区域城镇体系中的分工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对微观尺度范围内的产业布局研究也较多。从产业布局的空间位置及与城市规划确定城市建成区、规划区和经济区的关系来划分,微观尺度的产业布局可分为城市内部[53]、城乡交错地带[54]、都市圈[55]、国际化大都市[56]范围内的产业布局,主要集中研究了产业布局的分析方法、布局模型、主导产业选择、空间布局模式等方面内容。这些研究成果对指导不同层次范围内的产业布局具有积极意义,但与上所述,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二产业相关部门布局展开的。随着区域一体化化进程的发展,统筹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是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之一,因此,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并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是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6 其他相关角度的研究
产业布局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自然、经济及社会多方面因素,在具体布局时,应全盘考虑、统筹安排,以致使布局的产业能促进或带动区域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因此,对产业布局的研究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有许多学者从其他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区域产业布局提供参考。王伟通过借鉴国外产业布局的立法经验探讨我国产业布局法的原则和模式[57];陈历幸等从产业布局相关理论入手,结合产业布局法原则,提出了产业布局法是由产业布局规划法、区域产业布局协调法、产业功能区法三部分组成[58];匡明对非均衡发展时期我国产业布局政策进行研究[59];陈栋生在分析产业布局政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产业布局的态势和特点,提出了产业布局的政策[60];曹云刚等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建立了一套分布式城镇产业布局数据库原型系统,为相关的城镇产业布局分析软件提供数据支持服和城镇建设决策提供数据支持[61];孙伟等综合考虑水环境敏感性和压力两方面要素,提出水环境协同约束分区方法,通过二维象限解析,将区域划分为高压高敏区、高压低敏区、低压高敏区和低压低敏区等四种类型区,为协调区域产业发展与水环境关系、制定差别化的产业准入政策提供科学依据[62];吴海东等论述了投资主体变化与产业布局的关系[63]。等等角度的探讨,为产业空间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
在全国范围内已开展实施主体功能区,是在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区域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型,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空间管制措施,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对全国或区域范围内的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主体功能区战略下的产业布局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曹洪华等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角度对我国西部主体功能区的产业布局进行研究[64];杨连云在主体功能区影响下对京津冀区域的产业布局进行了实证研究[65]。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用于指导区域或国家的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经济布局的合理化、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的竞争优势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多数国家把产业集群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许多学者对产业集群与产业布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66-67]。但这些研究成果多以一种产业或一个部门作为集群来研究,对不同产业或部门在空间布局上的关系涉及较少。
由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条件的特殊性,使某些地区产业具有高度的单一性,或具有明确的产业指向,决定了区域的产业布局和一般区域在内容、方法和模式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如都晓岩针对海洋不同资源区位指向,在总结海洋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布局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泛海地区产业均质、专业化、层级式和点轴四种布局模式[68];谢鑫运用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和交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产业布局定量指标对临空经济区产业布局进行优化研究[69];王兴平等基于“空间准入”理念对开发区的产业布局进行研究[70]。
7 评语与结语
从产业理论演进中,可以看出产业布局理论研究呈现出由简单的个别因素分析向复杂多因素分析转变的趋势;由生产扩展到市场,从单个厂商扩展到整个产业的趋势;研究的核心内容仍然离不开成本和效益的比较和优化;新的影响因素突显。从国内外学界相关的研究进行归纳,可总结为:对产业布局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对相关类别部门的产业虽有一定研究,但总体相对较少;对产业布局研究的单一性较强,区域产业进行综合布局研究较少;单就产业空间结构模式研究,缺乏与相关规划结合,并对产业布局的动态过程研究较薄弱;对产业空间结构利用模型进行定量分析较多,对国家和区域新产业发展政策及基于区域新的发展理念进行定性分析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研究主要集中在行政区域范围内,对不同行政区产业协调发展和博弈研究较少。
产业布局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的影响因素不断出现,产业布局的内涵也不断完善,模式不断改进。本文在对产业布局理论简要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对产业布局相关方面的研究,以期对产业布局研究提供合理的研究途径和内容。但产业布局涉及因素众多,而产业布局又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具体空间体现,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体制等对产业布局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研究产业布局的过程,必须要全面、合理地分析影响其布局的因素,才能使产业布局能真正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1] 张劲生.长春市南关区产业布局规划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 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 方维慰,论世界产业布局的新动向[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3):66-69.
[4] 毛政元,李霖.空间模式的测度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5] 刘慧.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J].地理研究, 2006,25(4): 710-718.
[6] 刘树成,张晓晶.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特点和地区间经济差异的缩小[J].经济研究, 2007,42(10):17-31.
[7] 吴铮争,吴殿廷,袁俊,等.中国汽车产业地理集中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18(1): 116-121.
[8] 刘涛,曹广忠,江艺东,等.区域产业布局模式识别:指标体系与实证检验[J].地理科学,2010,30(2):190-196.
[9] StreitM E. Spatial associations and economic linkages betweenindustries[J].JournalofRegionalScience,1969,9(2): 177-188.
[10] 谈明洪,吕昌河.以建成区面积表征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J].地理学报,2003,58(2): 285-293.
[11] 靳诚,徐菁,陆玉麒.长三角城市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的构建[J].经济地理, 2007,27(4):676-680.
[12] ClarkW A V, Hosking P L. StatisticalMethods forGeographers[M].New York: JohnW iley& Sons, 1986.
[13] 郭仁忠.空间分析(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4] 毛政元,李霖.空间模式的测度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15] 王远飞,何洪林.空间数据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6] U. S. Bureau of the Census. Centers ofPopulation Computationfor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and 2000[R].Washington,DC,2001.
[17] 孟斌,王劲峰,张文忠,等.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 2005,25(4): 393-400.
[18] 曹广忠,刘涛.北京市制造业就业分布重心变动研究—基于基本单位普查数据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 2007(6): 8-14.
[19] 孟斌,王劲峰,张文忠,等.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 2005,25(4): 393-400.
[20] 邱灵,申玉铭,任旺兵.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及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 2008,63(12): 1299-1310.
[21] 赵作权.地理空间分布整体统计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 2009,28(1):1-8.
[22] 甄峰,顾朝林.广东省区域空间结构及其调控研究[J].人文地理, 2000,15(4): 10-15.
[23] 马延吉,佟连军.哈大产业带产业空间构建与产业布局[J].地理科学, 2003,23(4):422-426.
[24] 陆大道.关于“点一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1):1-6.
[25] 李强.产业生态化发展新模式与产业布局优化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版,2010,24(1):80-84.
[26] 杨万钟.21世纪上海产业布局模型[J].地理学报,1997,52(2):104-113.
[27] 关伟,胡艳慧.基于市域范围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8(3):92-96.
[28] 周琨.运用带状思维谋划产业布局[J].经济时评,2006(6):4.
[29] 杨万钟. 21世纪上海产业布局模式[J].地理学报, 1997,52(2):113-422.
[30] 关伟,胡艳慧.基于市域范围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 2008,23(3):92-96.
[31] 方创琳.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风能资源开发与非并网风电产业基地空间布局模式[J].资源科学,2008,30(11): 1602-1611.
[32] 孙莹莹.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规模探[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6(7):197-199.
[33] 薛丹,路世昌.基于博弈论视角的产业集群规模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407-408.
[34] 张新年.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产业集群规模和阈值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38-41.
[35] 宋建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规模演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36] 夏燕榕.基于集约评价的城市开发区规模计量研究—以南京市省级以上开发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2):37-42.
[37] 胡序威,胡听主.工业布局的技术握济兼征[J].地理学报,1965,31(3):179-191.
[38] 陈栋生.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1957(12):1-7.
[39] 刘东海.水电工业布局若干问题探讨[J].地理科学,1984,4(4):357-364.
[40] 张斌每辉,马旭东.城市工业布局的动态分析法[J].工业技术经济,2002(3):78-80.
[41] 厉军.试论工业布局的模糊数学法评价[J].山东环境,1998(4):10-12.
[42] 严勰,等.道路交通系统对区域工业布局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9,29(5):746-751.
[43] 张晓燕.试论我国区域外资投入对工业布局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52-55.
[44] 陈锡康.生产力布局的若干经济数学模型[J].地理学报,1981,35(1): 1-12.
[44] 吴殿廷,王传周.农作物布局优化模型的初步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4):554-559.
[45] 关伟,胡艳慧.基于市域范围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8(3):92-96.
[47] 苟小东.陕西省旅游产业布局的新构想[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85-89.
[48] 卢中原.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环境变化和调整思路[J].经济研究,2002(3):83-90.
[49] 张平,吴艳华.论国内外产业转移及其对我国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J].学习论坛,2009,25(7):26-30.
[50] 李向平,王仕刚.辽宁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 1999, 21(5): 54-60.
[51] 胡树华.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2, 13(2): 72-75.
[52]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171.
[53] 张凤斌,鲁辉,马旭东.城市工业布局的动态分析法[J].工业技术经济,2002,121(3):78-80.
[54] 宋鄂平.城乡交错地区产业布局研究—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27(3):352-356.
[55] 袁朱.国内外大都市圈或首都圈产业布局经验教训及其对北京产业空间调整的启示[J].经济参考研究,2006,1988(28):34-41.
[56] 段霞.国际大都市产业结构调整之动向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5):65-70.
[57] 王伟.我国产业布局立法探讨[D].贵阳:贵州大学,2009.
[58] 陈历幸,徐澜波.产业布局法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9(11):129-135.
[59] 匡明.非均衡发展时期我国产业布局政策及其成效[J].当代经济,2007(9):66-67.
[60] 陈栋生.论我国产业布局政策和区域政策[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9,5(3):17-31.
[61] 曹云刚,朱晓华,丁晶晶.城镇产业布局基础空间信息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地理研究,2010,29(1):173-180.
[62] 孙伟,陈雯,陈诚.水环境协同约束分区与产业布局引导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学报,2010,65(7):819-827.
[63] 吴海东,王红阳.略论投资主体的变化与产业布局[J].重庆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26-28.
[64] 曹洪华,闫晓燕,洪玡. 西部主体功能区产业布局—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思考[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9):339-342.
[65] 杨连云.主体功能区划分与京津冀区域产业布局[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10(6):48-53.
[66] 李小建.新产业区与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地理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3):16-23.
[67] 袁旭东.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产业布局研究—以咸阳市为例[D].西安:西北大学,2008.
[68] 都晓岩.泛黄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
[69] 谢鑫.首都临空经济区产业布局优化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70] 王兴平,钱德福,齐文.基于”空间准入”的开发区产研究—以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规划设计,2008,3(24):37-41.
(责任编辑:蒋 华)
Systematic Review of Industrial Layout Study
SONG Wei1,ZHOU Chao2*
(1.Huaian City Planning Bureau, Huai'an Jiangsu 223001, China;2.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001, China)
Industrial layout has been one of the core topics of economic geograph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oretical studies of industrial layout, the concept of industrial layout, methods and indicators, layout and scale pattern, layout types, layout scales and other relevant factors were summarized and induced, respectively, and different factors had also been reviewed to find out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industry, 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industrial layout in different times, regions and systems.
industrial layout; factors; systematicness
2015-01-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XJY009);淮安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HAS2013100);江苏省住房与城乡建
宋伟(1979-),男,江苏淮安人,规划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为通讯作者。
TU98
A
1009-7961(2015)03-0054-06
设厅指导计划项目(2014ZD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