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管理公共性的缺失及其救治路径

2015-03-27裴利萍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公共性管理人员大学

裴利萍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大学管理公共性的缺失及其救治路径

裴利萍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公共性是大学管理最本质的属性之一。大学管理公共性主要指大学管理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为他的属性。当前,大学管理公共性正面临新的挑战:大学管理正在从公共参与走向话语霸权;管理中“学术化”、“职称化”现象明显;管理人员的公共服务精神不足;管理的目标离公共利益的实现尚有段距离。从大学内部治理视角来看,大学管理人员的不作为是公共性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要从加快管理人员专业化、建立激励机制和岗位轮换机制、改进人才考核和评价机制、创造良好的人际氛围等方面来设计大学管理公共性的救治路径。

大学管理;公共性;救治

一、什么是大学管理公共性

公共性是教育管理中一个永恒的话题。自从有了公共教育,就有了教育的公共性。大学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是为教学和学术服务的,这种服务人的工作特别需要关注公共性问题。本文所指管理者仅指从事管理工作的职能人员,不包括领导者在内。对大学管理公共性的理解,我们需要明确三点:

(一)大学教育公共性的内涵在发生嬗变

公共性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城邦社会。卢梭、康德、阿伦特、罗尔斯、哈贝马斯等西方思想家都先后涉及过公共性思想的研究。公共性一词被我国引入以后一直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作为公共事务实施的主体,“公共性意味着公共权力的运用中政府工作人员应以人民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应具有民主、公正、公平、合法的公共精神”[1]。公共性的实现需要多方的共同参与,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公共性的内涵也有不同的理解。

学界对于教育公共性的理解一开始源于萨缪尔森的公共物品理念。从这个概念出发,教育被等同于商品,具有收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属性的就是公共物品,反之则为私人物品。因此,普遍认为,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教育的公共性逐渐降低,[2]甚至认为高等教育是私人物品。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这种把公共性只看作基于物的规定性的认识逐渐发生了变化,人们对公共性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审视。教育的公共性不仅仅体现在教育的产出结果层面,更注重过程研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育始终遵循着公共利益、公共财政、共同参与、公平公正共享等基本特征。从这点来看,高等教育也同样具有明显的公共性。高等教育的公共性不仅仅要求资源与经费的合理配置,更重要的要体现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公职人员公共责任的发挥。

笔者认为,大学教育的公共性是一个立体的概念,应当以公平公正为基本原则,以知识传递过程的公开性为途径,以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基本职能,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最终目的。从实现主体来看,大学教育公共性的实现是教师、管理者、家长、学生等多方来共同完成的。从实现路径来看,大学教育公共性的维护需要不断完善教学公共性、学术公共性和管理公共性。

(二)公共性是大学管理最本质的属性之一

大学是从中世纪到现在存在最久的社会机构之一。大学的成功在于“不断超越自我的同时保持某些亘古不变的品质”,[3]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的功能在逐步丰富和变化,但公共性应该是大学最重要的功能和价值。[4]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要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方向性。这就要求承担教育主体之一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不仅仅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更要有强烈的公共职责、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应该能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能作为公共道德的表率,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最终目的。把握了这种方向性的东西,就是维护了大学管理的公共性。

(三)大学管理公共性主要是大学管理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为他的属性

第三任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早在1819年建立弗吉尼亚大学时就指出,为国家功用建立的机构必须满足公共需求,实质就是对大学管理公共性的一种定位和确认。“在我们看来,所谓公共性就是指公共领域所体现出的为他的属性。”[5]大学管理的公共性实质上就是大学在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中体现出来的社会责任。具体要落实到大学管理人员身上,为全校师生服务、体现公共利益、实现公共价值、履行公共职责即为大学管理的公共性。

二、大学管理公共性正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模式向大众化的转变,高等教育受到了市场经济的极大挑战,大学管理公共性的自利性倾向愈来愈明显,大学内部出现了人为的公共性失守的现象。大学教育质量遭到质疑,大学的功能窄化。

(一)大学管理正在从公共参与走向话语霸权

公共性的特征之一在于过程的公开性和公共参与性。大学管理的公共性是一种非等级的社会关怀意识,现如今却充斥了管理人员对师生员工缺乏关怀的官位意味。德国学者阿尔弗莱德·弗得罗斯指出:“公共利益既不是单个个人所欲求的利益的总和,也不是人类整体的利益,而是一个社会通过个人的合作而生产出来的事物价值的总和。”[6]现实中,大学内部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明显不够,很多重要的决策都是领导个人或者小集体拍板决定,形成了管理层即决策层的怪圈,普通教职工公共权力的行使形同虚设。大学管理在话语权上由“公”趋向了“私”。

(二)大学管理“学术化”、管理人员“职称化”现象明显

一方面是行政话语权取代了学术权力,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却想方设法参与到学术权力之中。不难看出,当前的很多高校在重复着新一轮的围城现象:搞学术的看不起搞教学的,搞教学的看不起搞管理的,搞管理的没有看不起的,只能看不起自己。从这点来看,会做学术的人在大学最受欢迎。大学管理层中从事领导职务的基本都是学术出身。有的大学明确规定处级岗位竞聘条件之一必须是博士学位或者副教授职称以上。一大批年轻的管理人员拼命上课、写论文、评职称,管理岗的本职工作只作为附带工作。管理“学术化”、管理人员“职称化”的功利主义行为严重违背了公共性的本质。

(三)大学管理人员的公共服务精神不足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服务型政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特征之一是重心下移,一改以往等级森严的科层管理。但是,作为原本就学术自由的大学校园在一声声去行政化思想的浪潮下,“话难讲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现象却依然有增无减,越是公共的事情却越少有人问津,管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够,大学管理对教学和科研的坚强后盾作用不明显。

(四)大学管理的目标离公共利益的实现尚有段距离

我们国家在研究公共性问题时,普遍受到哈贝马斯和阿伦特思想的影响。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观点认为,公共领域是类似报纸、刊物、咖啡厅等这些能够使人们的思想得以自由交流的公共场所。阿伦特的观点与此不同,她认为正是有了公共领域的存在,人们的道德才会受到负面的影响。虽然两者的观点截然相反,但我们从中不难引申出,公共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每个人的利益得到自由的体现。只有每个个体的利益得以实现,公共利益的实现才有可能。教育的公共性是 “教育所具有的既使社会受益又使个人受益的责任和功效”。[7]而现实的大学管理模式所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大学师生不仅没有实现个人利益的充分发挥,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个人思想观点的交流。大学离培养公共人才、实现公共利益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三、大学管理人员的不作为是大学管理公共性缺失的主要原因

大学管理公共性的缺失既有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因素,也由于大学内部治理不到位所致。从内部治理的角度来看,大学管理公共性的式微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大学管理人员的功能没能得到真正发挥。

(一)教育的市场化导向

自洪堡学院开始,大学的功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但科学研究被作为大学的第一功能,地位一直没能被撼动。中世纪大学,坚持学术自由是学者们心中普遍的价值取向。然而,“在传统的大学理念中,大学是出于人的好奇心开展纯粹的基础研究,信奉‘知识即目的本身’、‘为科学而科学’的治学之道,应用、开发研究与大学毫无关系。”[8]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作为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的功能,在当时培养了一大批“学而优则仕”的能人和官员。如今,市场经济铺天盖地的影响使得大学教育的功能也逐步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变,大学管理的公共性正在悄然转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更多的强调为产业经济服务,一大批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应用型高校应运而生。大学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必然产生经济效益,这时就出现了公共性与服务性的矛盾。很多管理者在把握不好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服务社会即强调教学、科研、管理更多地是为获取经济回报的错误观念,很容易导致大学的功能窄化,大学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方向发生偏转。正如金耀基所言:“由于知识爆炸及社会各业发展对知识之依赖与需要,大学已成为‘知识工业’(knowledge industry)之重地。学术与市场已经结合,大学已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社会的‘服务站’”[9]。如何在公共性与服务性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如何把握好大学的办学方向,关键在于管理者的公共道德有没有蜕化。

(二)大学的招聘机制不合理

目前的多数大学在人员招聘时有这样一种现象:专职教师看专业素质,专职辅导员看思政能力,而管理人员却处在尴尬的境地。很少有大学在招聘管理人员时看其专业背景和行政能力。事实上,这种管理能力也是没法从笔试和面试中体现出来的。往往是专业不对口又不适合做辅导员的人员被拉入行政队伍行列。从事管理人员的学历要求也最高硕士,甚至认为博士从事行政就是一种浪费。在从事管理工作过程中,几乎没有在职进修管理专业或行政能力培训的机会,大学里年轻管理人员的现状基本停留在传帮带和经验主义阶段,年轻管理人员的在职教育被忽视。从马斯洛需要层次来看,每个人都有追求成就的需要,这种长期单一枯燥的工作正在慢慢地侵蚀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服务热情。

(三)大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缺乏公正性

直到今天,大学管理人员在职称评定上仍然处于边缘化境地。一边在呼吁管理人员职员化,另一边却在人才提拔、考核评价中倾向于教学和科研。也就意味着,从事管理工作的职员如果不从事教学和科研,就没法评定职称。职称之路走不通就没法实现行政职务的提升。工作的艰巨与价值的实现不对称。这也是现实中很多年轻的管理人员在一边工作的同时一边拼命搞职称或者干脆考博士转岗走人的现实原因。这种评价考核机制也导致了另一现实,管理人员的收入明显低于教学和科研人员,在利益驱动下,“他们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高一级职称的晋升,而不能全身心投入管理工作,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高;而那些在管理岗位上全身心投入的人,却得不到合理的报酬,不利于吸引和稳定高层次人员从事管理工作”[10]。大学管理的公共性在这种评聘缺乏公正的情况下逐步式微。究其深层次原因,这事实上是很多大学对教授治学的错误理解,教授治学并不是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成为教授。

四、珍惜和维护大学管理的公共性

“在道德层面上‘公共性’应是每一个政府公职人员的职业态度、观念和信仰。”[11]大学管理在公共职业态度、公共职责和公共服务方面都受到了侵蚀。要重建大学管理的公共性,就应当把公共性当作一种公共职业精神来看待,从制度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一)加速推进管理人员专业化,提高管理人员的公共服务精神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高校管理就是服务,服务不需要专业化。这种“重使用,轻培养”的现状直接导致了高校管理长期没有先进理论和前沿知识的指导,年轻的管理人员也很少有机会进行兄弟院校之间的经验交流,管理能力长期得不到提升。笔者认为,在人才引进上把好源头关是实现大学管理人员专业化的途径之一。尽量招聘具有行政管理、教育管理等专业背景或者有一定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和业务指导。这种培训既包括公共知识、公共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更要注重公共服务态度、公共道德、公共素养等软实力的训练和提升。同时,高校要不断加强过程培训,向强于我们的大学学理念,向弱于我们的大学学管理,向同层次的大学学经验。做到终身学习、与时俱进。

(二)建立激励机制和岗位轮换制度,使管理人员在横向上得到发展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长期处于同一岗位达到一定时间会产生职业倦怠,致使工作效率低下,公共职责不能严格履行。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F.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表明,工作中要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不仅仅要消除使职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更要采取激励措施,使职工感到工作富有成就感,在职业上能得到发展成长等。[12]索尼公司在很早以前就实现了“内部跳槽”式的人才流动机制,一方面使人尽其才,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现实中,有很多大学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弱化大学管理公共性的现象,积极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在校内进行岗位招聘,为处于职业高原期的年轻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

(三)改进人才考核和评价机制,使管理人员在纵向上得到提升

1993年,我国实施 《国家公务员制度暂行条例》,强调行政职务制度不再适合于高等学校发展,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实行职员职务等级工资制。2000年开始,我国逐步在部分高校推行职员制度,获得初步成功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职级晋升设置的灵活度不够。相对于教师序列的专业技术职称的晋级而言,管理岗位的晋级相对年限较长且缺乏灵活性,给有突出贡献的人员晋级带来一定的阻碍。另外,我国大学的职员绩效考核机制还不完善,考核过程中的主观因素较大,考核过程中的公开性公正性也缺乏一定的监督,考核的结果对工作职务的提升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这些都导致了年轻管理人员想法设法转评教师序列或其他序列的职称,根本无心本职工作。为此,提高大学管理公共性必须加快完善可量化和易操作的职员业绩评价体系,建立职员与其他职务系列互通渠道,确保有关待遇得以落实。只有这样,大学才能真正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公共目标。

(四)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优化公共性维护的心理环境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群体高效率地完成目标。人是社会人,人际关系和团队的力量在大学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实的长期低头做事的工作状态很不利于工作效能的提升。维护大学管理公共性还需要加强环境管理,尤其是心理环境的营造。相互交流经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本身就是大学管理公共性的实质所在。大学管理的公共性不仅仅在于事物处理,更重要的是形成和谐的人际氛围,使人与事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

[1]王乐夫,陈干金.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J].社会科学,2003,(4):67-74.

[2]裴利萍.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共性问题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论丛,2009,(6):22-25.

[3]李海萍.大学知识:保守抑或超越[J].江苏高教,2009,(2):24-26.

[4]谢维和.认识新时期大学的公共性[N].中国教育报,2008-1 -28.

[5]王维国.公共性及其一般类型[J].新视野,2010,(3):40-42.

[6]周义程.公共利益、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概念界说[J].南京社会科学,2007,(1):77-82.

[7]余雅风.教育立法必须以教育的公共性为价值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0-39.

[8]程世岳,叶飞霞.大学知识公共性与学术资本性冲突反思[J].北京教育(高教),2013,(5):14-16.

[9]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8:7.

[10]林健.大学薪酬管理——从实践到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81.

[11]张茂聪.教育公共性的理论分析[J].教育研究,2010,(6):23-29.

[12]卢盛忠.管理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149.

The Lack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s Publicness and the Measures

PEI Li-ping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u,Anhui241000,China)

Publicness is one of the most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which mainly refers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aiming at others in the process of the management.At present,the publicness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is meeting a new challenge.Its management is moving from public participation towards the discourse hegemony.The “academic”, “title”phenomenon is obvious;the spirit of managers’public service is insufficient;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achieve management objectives from the public interes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university,the inaction of the management staff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lack of the publicness. Therefore,to solve the problem,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by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staff,establishing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job rotation mechanism,improving the personnel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s, and create a good interpersonal atmosphere.

university management;publicness;measures

G647

:A

:2095-3763(2015)01-0093-04

2014-06-22

裴利萍(1982-),女,安徽含山人,安徽工程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教育政策、教育基本理论。

安徽工程大学校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教师能力建设研究”(KZ00450003)。

猜你喜欢

公共性管理人员大学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留白”是个大学问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