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式微困境下通识教育的功能与使命
2015-03-27程永生
人文精神的缺失使得大学教育变得前所未有的功利化和实用化,社会走上了科学与人文分离、技术和价值分离的不归路,导致了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精神家园逐步迷失并存的悖论。从“钱学森之问”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拷问,到三聚氰胺、双汇瘦肉精和沃尔玛质量门等一系列事件对人们道德底线的严重冲击,都无疑为中国高等教育敲响了警钟,也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命题和新任务,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
一、通识教育与人文精神
通识教育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要追溯至19世纪的欧洲,1829年初,美国帕卡德(A.S.Parkard)教授首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联系,才真正明晰了通识教育的概念和内容,“给青年人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尽可能综合的教育”。 [1]1943年,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James B.Connant)专门探讨了“通识教育在自由社会中的目的”,并于1945年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著名报告,指出通识教育以塑造“自由人”,解放学生的“理性”为教学目的。自此,通识教育的理念在美国大学本科教育中得以普遍推广。时至今日,西方大学教育依旧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其根本目标之一。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作为人的精神世界两种基本类型,互为对应,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人文精神作为一个古老且广泛的话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系统中都有着不同的含义,但在人本性方面是一致的,即以人为目的,肯定人的主体性和价值,追求人的解放和发展。因此,笔者认为人文精神即个体关切人的生存价值与追求,树立崇高的信仰与理想,在全面发展中与社会和谐共处。这种界定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肯定生命的价值,看重个体理想发展;其次,关注个体发展,注重提升全面素质;最后,注重个体理想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努力实现共存、双赢的局面。 [2]自古以来,人类始终在为“人心尽善,社会尽美”而不断努力。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群体在拥有较高知识和素养的同时,也对人文精神需求较高,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高度契合,同向共振,将系统的人文知识内化整合成主体的思想和情感。 [3]因此,人文精神与通识教育具有内在的共通性和目标一致性,两者可互相促进,互为推动。
二、通识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功能定位
作为一种大学理念的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培养优秀大学生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识教育旨在重新排列整合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塑造与再塑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的实施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相似之处,都对大学生心理与精神有所关注,这也体现了通识教育对人文精神的构建。
(一)培养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通识教育在尊重个人内心和精神世界的基础上,从学生潜能出发,以满足其兴趣爱好为内在动力,不仅加深了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极大地拓展了知识面。通识教育通过“因材施教”,肯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通识教育主张以学生为主体,以优秀文化为载体,构建符合个体与社会协同发展的思维模式,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内心世界,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的价值与和谐发展。
(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识教育是针对大学教育过度专业化的情况被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通才,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因此,教育界应提高通识教育认识,加大通识教育比重并实现制度化,从社会责任感入手,以求全面挖掘并发挥通识教育的价值与作用,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如以道德标准为准绳,形成正确的鉴别能力;不断提高知识储量,正确践行知行合一;将个人追求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能维护动态平衡等。
(三)培养大学生的自制能力
通识教育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是多方位的。高校现有的通识教育课程多侧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团队协作和有效沟通等,逐步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而这种养成是非通识教育课程很难完成的。长期系统的通识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在朝着既定目标努力的过程中,不断排除干扰,从而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身的行动,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力调节自己的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行为的目的和意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发展,做出明确的判断并付诸实践。
三、通识教育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路径探析
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需要明确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加速大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创新教学方法手段,贯彻落实人文精神理念,尊重培养人文精神特点和规律,以构建起全面、有效并独具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
(一)坚持明确的通识教育理念
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和国家的公民;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4]通识教育以人的发展和个性解放为使命,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尊重个性、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成为其基本特征。专业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完成是通识教育得以开展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有明确的学生观,将教育学生转换成学生受教育,主动关注学生精神世界和内心发展的历程,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某类具体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关注自我心灵成长,积极探索二者相统一的方法与渠道,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能有效融合。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让学生在接受通识教育的课程中,实现科学知识与人文情怀共同提升。具体而言,在知识积累层面,可以加强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深度,帮助学生实现文化修养和科学知识的有机整合;在道德素养层面,侧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创新能力层面,通识教育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领域知识有助于学生转变思维方式,较好地完成从学习到创新再到学习的过程。
(二)坚持科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
逐步形成以理论学习为主线,相近学科为拓展,多种类别知识为补充的学科体系,科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前提,是促进人文精神提升的重要途径。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应秉承时代性,体现进步性。课程设置应以院校优势学科为基础,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重要目的,增设内容丰富的通识课程;转变传统课程学习中教师主导者的地位,促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充分调动学生选修课程的积极性,实现人文将神和通识教育共轭发展。在构建起学生人文精神架构的过程中,明确通识教育课程的承担主体,设置课程的基本方式、教授方式及管理监督都是重要环节。通过科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最终实现由学习前人人文素养的学习转变成有个人特色的思维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和培养,积极解放学生的个性,并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打破绝对文科与绝对理科的独立性,加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注重对学生创造力和潜力的发掘。其次要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加强社会实践课程与学科知识的衔接,这也是培养大学生时代精神和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方法。
(三)坚持有效改善通识教育模式
确保并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在通识教育中实现并存。以听、说、读、写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技能传授的基础,以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式教学法为通识教育课程技能传授的主体。教师在对教学手段的掌控中应在师生平等交流中,创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如翻转课堂等就是不错的选择。让大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以社会实践的开展和第二课堂的开设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技能传授重要补充。同时,将通识教育课程与目前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机结合,找寻共通点,真正实现有机融合,不仅有助于完成对学生品质化塑造,在品质化特征中形成的健全人格,更能有效提高通识教育实效,有利于学生接收到更多通识教育课程最核心的理念。
(注:本文系阜阳师范学院2013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JYXM25、2013JYXM15;2014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4WBZX01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