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济南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

2015-03-27■王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5年5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融合旅游

■王 琦

国内外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现状

(一)旅游产业界定

现代旅游业自19世纪中期开始于英国,并迅速在欧美国家流行开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旅游市场迅速升温,并逐步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之一。学术界对于旅游业的理论界定以及实践活动的探讨,都一直没有停止过。一般对于产业的定义是从“供给”的角度进行界定的,生产相同的产品或者提供相同服务的企业即为一个产业;而对于旅游产业的界定,大多数是从“需求”的角度进行定义,“生产或提供满足旅游者在轨迹过程中所需要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产品和劳务的部门或企业集合,即为旅游产业”。旅游经济活动的本质在于以旅游资源和旅游基础设施为平台,以旅游者的需求为导向,通过旅游市场来实现旅游产品的交换,满足旅游者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一种有偿的综合性产业。

由此可以看出,旅游产业不仅指一个单纯的产业,而是由多个单一产业组成的产业集群,其中涉及到交通、餐饮、游览、住宿、文化娱乐、购物等多个环节,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旅游业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文化产业界定

理论界对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大多认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界定,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2004年我国首次公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这些有关活动的集合,并将文化产业界定为核心层、外围层、相关服务层3个层次,以及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网络、文化用品等十几个行业。

对文化产业理论问题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学派首次提出的“文化工业”,而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则是1941年德国的阿多诺在一篇音乐论文中提到的。本世纪初,文化产业在国内迎来了发展高潮,陈少峰(2009)对文化产业的观念进行了诠释,力图通过文化和产业两个方面阐释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来阐释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胡惠林(2006)以文化产业运动的内外形态关系为基本分析结构,从内外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文化产业运动的基本形态、规律、特征以及内容,使文化产业内外两个方面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性的有机整体;向勇(2011)将观点和研究视角扩展到全球视野下的产业融合和文化振兴、文化体制改革与资本市场创新、出版产业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城市文化发展与产业园区建设等领域,提出文化必将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源动力。

纵观国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很多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文化产业特征、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文化创意产业规律以及传统媒体产业创新等研究实践中,其研究领域相互交叉,互相涵盖又互相延伸。

(三)产业融合的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产业融合现象逐渐显现,美国学者罗森博格(Rosenberg)提出,产业融合是随着技术变革与扩散过程而出现的一种新经济现象。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尼古路庞特(Negroponte)提出3个圆圈(计算机、印刷、广播)的交叉处是增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随后,以数字融合为基础,格林斯腾和卡恩纳(Greenstein & Khanna,1997)将产业融合定义为“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这个定义局限于以互联网为标志的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业的融合。Lei(2000)指出产业融合发生的前提条件是产业之间具有共同的技术基础,能够首先发生技术的融合,即一产业的技术革新或发明开始有意义地影响和改变其他产业产品开发特征、竞争和价值创造过程;张磊(2001)认为产业融合一般发生在产业之间的边界和交叉处,而不是发生在产业的内部;植草益(2001)分析产业融合的结果是改变了原有产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于重划产业界限。在国内,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角度出发,程锦等(2011)梳理了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的进展;张海燕、王忠云(2010)通过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证分析,提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产业边界及作用机制。

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我们可以给产业融合一个完整的定义:由于技术进步和管制放松,通过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改变了原有所属行业的产品特征和市场需求,使原有的产业界限逐渐模糊,壁垒逐步减小,继而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导致产业界限重新规划。

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文化资源为旅游资源提供了重要创意来源,使得旅游产业的创意模式和营销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旅游业已经成为极具代表性的文化性产业,文化创意成为旅游业开发和运营的重要模式。同时,文化产业发展易受到消费者规模及其持续性的影响,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带来的充足客源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消费力量,旅游产业市场成为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市场的重要支撑。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既是提升文化旅游产品文化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又可以利用旅游带来的丰富客源在旅游空间实现产品价值,实现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在旅游空间的耦合发展。文化资源已经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共同资源和基础,文化资源与旅游市场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两者实现相互的耦合促进,甚至是实现两个产业的重组,最后促成产品创新,形成新型旅游文化产业。

(一)市场需求为旅游文化产业融合提供外部拉动力

随着人民生活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单纯的“游山玩水”似的旅游消费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休闲度假和知识认识的需要,各种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旅游产业逐步向高端化、定制化、个性化、多样化的休闲体验式旅游方式发展。以地域为特征的文化产业是集思想、理念、知识为核心的处在价值链高端的产业,同时具有展示性、参考性和体验性等特征,通过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逐渐丰富体验式旅游文化的有机内涵,提升文化旅游产业产业的服务供给能力,拓展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渠道,扩大文化消费规模和水平,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旅游需求,这一需求正是两大产业耦合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追逐效益为旅游文化产业融合提供外部推动力

从产业生产和再生产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旅游产业,既要讲求社会效益又要讲求经济效益,追逐效益最大化是旅游文化企业生存之道。只有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融合,创新旅游文化产业的生产、储存、传播和消费形态,发展新型旅游文化业态,开发衍生产品和服务项目,延伸旅游文化产业链,才能加速旅游文化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和力度,最大限度地实现旅游文化产业的生产和再生产,实现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的经济效益,也才能更好地实现旅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三)技术进步为旅游文化产业融合提供内生动力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融合是在研究开发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打破产业间的技术边界,通过产业间的技术渗透和活动延伸或重组,进而推动整个产业边界的融合。产业融合表现为旧的产业链解构和重构,新的融合型产业价值链形成的过程,不同的价值链重构方式促使多元化的融合方式。技术进步作为重要的内生驱动力有力地推动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可以培育出更多的旅游产品。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以地域文化为核心,通过旅游业延伸服务打破两者的边界促成地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合作和重组,地域文化旅游产业是两者业态的高端表现形式。高新技术为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通过交通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联动以及相关技术的运用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无形的文化资源通过旅游业为其提供载体,衍生出具有地域文化元素和现代表现形式的地域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而旅游业可以有效拓展伸文化产业服务领域,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多层面、跨领域互动发展,实现两者的交叉延伸和相互融合。

(四)外部环境为旅游文化产业融合提供保障动力

市场经济讲求的是一种公平竞争,然而目前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存在一些企业通过走私造假、复制仿冒等获取巨额利润的不正当竞争手段,对于这些不正当手段,市场缺乏严格的法制约束,这损害了社会总体福利,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因此,要建立高效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要有健全的法律和制度作保障,包括产权界定、产权配置、产权流转、产权保护的现代产权制度,以此保护经济活动中守法经营的企业,惩治违法行为,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中权责利的效率匹配。同时,随着旅游产业逐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地方政府对旅游产业的管制逐步放松,行业准入门槛降低,产业壁垒渐渐消除,使旅游产业与各产业之间,尤其是与文化产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渗透成为可能,外部制度保障成为推动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

济南市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济南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省会城市,旅游业逐渐发展为带动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柱性产业。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断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强化旅游宣传和旅游管理,基本形成了泉水景观为特色,人文景观相映衬,观光旅游和文化特色旅游共同发展的旅游新格局。2014年上半年,济南市共接待游客2342.35万人次,同比增长8.2%,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48.66亿元,同比增长11.7%,旅游产业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就目前发展来看,济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相对薄弱,尤其是体现在产业融合的制度规划、政策环境、人才培养以及产业联动机制等方面。

(一)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市场开发不够

济南拥有丰富的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济南名士文化底蕴深厚,几乎历朝历代都有文坛上的领军人物诞生于济南,如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李开先,亦有大诗人、大文豪居官或做客济南如曹操、李白、杜甫、苏轼、老残等等,留下了灿若星辰的诗文题咏;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济南是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以及天主教、基督教文化荟萃之地,且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如道家庙宇北极阁、天主教圣地胡庄尖山圣母堂、五峰山道观、全国“四大古刹”之首灵岩寺等;长城文化影响古今,济南拥有我国现存有准确遗迹可考、保存状况较好、年代最早的古代长城——齐长城,被史学权威誉为中国最古老的长城和世界壁垒之最;龙山文化名震世界,龙山文化是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的发祥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城子崖是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遗址。此外,济南市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商河鼓子秧歌、济阳鼓子秧歌、济南皮影戏、东阿阿胶制作技艺、吕剧、花鞭鼓舞、章丘芯子等等。

面对如此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政府重视程度还不够,挖掘力度不大,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和整体的战略规划,特别是在资金投入、技术扶持、税收减免等方面没有成熟的政策支持,致使大多数特色文化产业还处于自发式发展状态,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度不高,直接影响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行业优势和企业效益。

(二)产业融合结构单一,市场化程度不高

目前,济南市旅游文化市场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整个产业还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阶段,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文化旅游资源实行多头管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联动性较差,各行政区尚未打破行业垄断、产业垄断和政府垄断的局面。同时,文化产业条块分割情况严重,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不够完整,大多数地方文化产业单打独斗、各自为政,难以形成集团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径。此外,整个行业市场开放程度不高,大多数旅游产品停留在“走马观花”的层面,形式单一乏味,缺乏深层次文化旅游的概念,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没有形成个性化、定制化、高端化品牌旅游的竞争优势。

(三)产业融合科技含量低,成果转化程度不深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联动等高科技逐步应用于旅游文化产业,作为水景秀、灯光秀、音乐秀相结合的视听奇观——《梦幻水立方》、《印象云南》等大型感受类产品受到大众的追捧,也吸引不少科技企业投身到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但就济南目前发展来看,旅游产品开发缺少科技投入,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科技元素发挥作用较小,大多地方特色文化项目只能被动地接受高科技投入,成果转化率较低,没有形成集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高新技术产业优势远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产业融合创意人才少,行业竞争力不强

济南作为省会城市,高校云集,人力资源相对丰富,但高端人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制造业、医药行业、高新技术行业等重点产业部门,几乎每个文化创意产业都面临创意人才匮乏的问题。目前,人才培养机制还停留在制造业方面,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专项人才培养力度不够,从而造成创意人才专业化程度不足,与产业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长期缺少稳定的智库支持,如不能有效地解决,势必会影响其产业发展速度和行业竞争力。

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模式

由于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禀赋的差异,济南市各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在产业联动、相互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轨迹,如资源保护型、品牌开发型、产业集聚型等。基于不同的产业基础,在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发展模式,制定不同的产业规划,实施分类管理。

1.对保护型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分类保护地域文化

济南是1986年国家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厚的历史积淀,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古城和商埠区为主体的老城区是名城保护的重点区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最突出问题针就是旧城区保护与文物保护的矛盾。针对保护型旅游资源,应该采取以文化保护为主,以对外开发为辅的指导原则。采取政府引导、各方投入的方式,将历史名城保护、旅游资源开发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提高旅游附加值。采取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对传统街区实行分类治理的方法,重现济南古色古香的古城风韵。对城区改造过程中遭受破坏的古建筑,尽量以旧修旧,重新展现当年风采;对于城区不为人知的历史景点,划定修缮范围,加大宣传力度,使其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对于与城市规划相冲突的景点,应尽可能原址移出,重新安置。

保护型的旅游文化资源既包括物质层面的城市建筑、文物古迹,也包括具有历史传承的、有地方特色的习俗、工艺、绘画、文化、遗迹等,如商河鼓子秧歌、济阳鼓子秧歌、济南皮影戏、东阿阿胶制作技艺、吕剧、花鞭鼓舞、章丘芯子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济南名士文化、宗教文化、齐长城文化、新石器龙山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岳石文化等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保护型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在非物质文化层面的开发过程中,要进一步深入挖掘济南的文化内涵,延续济南的历史文脉。通过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对外交流、展演赛事,扩大非遗项目文化影响,同时,加强非遗历史传承,提升当地特色文化品牌。

2.对品牌型旅游资源鼓励开发,提升旅游品牌优势

济南的自然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泉城”济南饮誉海内外,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白泉泉群、涌泉泉群、玉河泉泉群、百脉泉泉群、袈裟泉泉群以及洪范池泉群等十大泉群共计七十二名泉,仅市区就有大小泉池百余处。“泉城”印象已经在国内外旅游市场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济南“泉水文化节”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借助灵动的泉水弘扬济南文化,有效地提升了“泉城”济南的旅游品牌影响力。此外,集大明湖、趵突泉、五龙潭、护城河4个景区为一体的“天下第一泉”5A级景区成立也带动了城市休闲旅游的新热潮。济南市在加强古城区的资源保护与环境优化的同时,应围绕泉水文化核心,实施泉水旅游品牌化与多元化工程,提高泉水产品的深度,深化泉水产品开发力度,是促进旅游产品的升级与结构转型的重要途径。

3.整合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推动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济南市的文化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但地理分布上比较分散,中部、南部、西南部以及北部的景点较难形成顺畅的旅游产业链接,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整合。因此,依据《济南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对不同区域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推动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式发展,以期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开发不能再生的旅游文化资源。

从在微观层面来看,济南本地形成“一核四团”的旅游空间布局,即“一个核心旅游区、四个组团旅游区”。“一个核心”是指位于城市中心的泉城中心旅游区,既包括泉水文化、名士文化和民俗文化,也涵盖现代都市文化和休闲文化;“四个组团旅游区”包括位于市郊东部的章丘旅游区,南部生态旅游区及西南部生态文化旅游区和市郊北部的黄河旅游区,借助于产业集聚式发展方式着重开发乡村民俗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文化古迹旅游、体育健身旅游等旅游项目。从在宏观层面来看:济南市地处山东省八大旅游区旅游建设布局的中心点上,与泰安、曲阜等构成“山水圣人”旅游国线,是青岛、烟台等海滨旅游区、潍坊民俗旅游区、淄博齐文化旅游区、东营黄河口旅游区、梁山阳谷水浒旅游线及菏泽牡丹花会的重要中转城市。济南要加强与周边旅游城市的协作,构建兄弟城市、旅游区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形成市场互促的态势。发挥济南作为区域交通中心,旅游接待与信息、金融服务等中心的优势,拓展大旅游圈。同时,要积极开发入境旅游市场,提升在韩国、日本、东南亚、欧美和港澳台地区等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推动旅游文化产业融合的具体政策建议

1.加强旅游文化产业的人才支撑

针对文化产业人才匮乏的局面,要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教育、培训以及引进机制,大力开发专项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充分利用省会城市丰富的教育资源,在重点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文化旅游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发挥高等院校教育在培育专项人才方面的优势。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高端人才利用机制,成立专业水平高、构成范围广的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借用国内外高智力资源,为政府决策及时提供科学依据。济南市目前已经实施“泉城学者”、“百千万引才工程”、“齐鲁人才特区”等吸引高端人才落户济南的鼓励政策,全力打造人才体制改革的实验区和创新人才特别集聚区,为构筑济南市长远竞争力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同时,建立旅游文化产业人才培训体系,加强对产业内的各类人才提供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加强其科研能力和职业道德建设,通过提高人才队伍的质量带动科研力量和科技进步创新,从而提高旅游文化产业知名度和竞争力。

2.强化旅游文化产业科技支撑

文化的核心是创意,科技的核心是创新,创意、创新与产业结合,造就新形态的文化,形成文化科技产业。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的趋势是技术产品的文化内容化和文化创意的技术呈现化,科技将为传统文化注入科技创新元素,为地方特色文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能有效地推进传统文化产业改造、新型文化产业的业态培育。济南市应根据自身独特自然条件、地域文化、市场需求、区位环境等开发旅游产品,力推进科技与文化产业相融合。借助高科技手段,对新开发的旅游项目进行改进与包装,使这些文化产品更具有强烈的艺术特色,传达出更为浓烈的地方特色文化信息。同时,要加快文化产业链建设,通过高新技术应用性开发,促进新产品、新服务、新品牌和新业态的形成。济南市目前在建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以高科技为手段、以文化体验旅游为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主题公园就是这种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典型代表。

3.完善旅游文化产业制度保障

旅游文化产业仅仅依靠内生机制发展,难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税收、财政、产业规划等外部制度保障。财政政策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博物馆、民俗展馆、全民文化中心、文化遗址等文化部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宣传力度,落实文化事业惠民补贴政策。税收政策方面,对从事地方文化产业相关活动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贴息贷款和税收优惠政策,尽量满足其企业运营和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资金需求。在投融资政策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降低文化产业投资准入门槛,改善文化产业投资环境,构建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吸引更多非公有制资金投入。

参考资料

1.张凌云.试论有关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产业政策的几个问题.旅游学刊,2000,(1).

2.韩春鲜,马耀峰.旅游业、旅游产品及旅游产品的概念诠释.轨迹论坛,2008,(4).

3.朱桂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因素之分析.学术交流,2013,(4).

4.陈少峰.文化产业读本.北京:金城出版社,2009:25.

5.胡惠林.文化产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

6.向勇.北大讲坛:全球视野下的产业融合与文化振兴.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5.

7.Ames,E.and Rosenberg,N.(1997).“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1940-1910”,in Rosenberg,N.ed,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Greenstein,S.,and Khanna,T.(1997).“What does industry mean?”in Yofee ed.,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Press.

9.Lei,D.T.(2000).“Industry evolution and competence development:the imperatives of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19(7-8):699-738.

10.张磊.产业融合与互联网管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23.

11.(日)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中国工业经济,2001,(2).

12.程锦,陆林,朱付彪.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旅游学刊,2011,(4).

13.张海燕,王忠云.基于技术进步的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10,(6).

14.张琰飞,朱海英.西南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4).

15.陈红玲,陈文捷.基于新增长理论下的广西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3,(4).

16.黄永林,侯顺.湖北地方特色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存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理论月刊,2013,(4).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融合旅游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