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民生幸福理念探析
2015-03-27豆庆升
豆庆升
(新乡医学院 社会科学部,河南 新乡 453003)
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就蕴含有民生幸福的基因,其密码在于中国共产党是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民生幸福理念的理论源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民生关怀则是中国共产党民生幸福理念的历史渊源。
一、理论源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主要包括民生的内涵、解决民生问题的最终目标、实现民生理想的根本途径等内容。
第一,民生的内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是人的第一需要,是人类其他所有活动的前提,只有生活得到保障人们才能从根本上解放自己。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1](P79)“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2](P776)“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1](P74)民生的主体是人民大众,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的使命就是解决绝大多数人即人民大众的民生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1](P285)民生的内容是动态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有不同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需要是从生存到享受到发展的一个过程,在每一个阶段对该阶段的需要都是正当的,“人类的生产在一定的阶段上会达到这样的高度:能够不仅生产生活必需品,而且生产奢侈品,即使最初只是为少数人生产。这样,生存斗争——我们暂时假定这个范畴在这里是有效的——就变成为享受而斗争,不再是单纯为生存资料斗争,而是为发展资料,为社会地生产出来的发展资料而斗争。”[3]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高度重视人民的生活,毛泽东说,党必须“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4]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5]江泽民提出,党要“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6]胡锦涛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7]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9]中国共产党还敏锐地把握人民需求的变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提出相应的奋斗目标,从民族独立、人民翻身做主到解决温饱问题,从实现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小康到“中国梦”,以顺应人民群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民生期盼。
第二,民生的目标。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将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最高境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的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P294)“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1](P243)“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10]“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所制成的产品增长到能够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日益得到满足的程度。”[2](P336)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自己的最终奋斗目标,中共一大通过的纲领中明确提出,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的社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最高纲领和当前纲领的统一,始终坚持让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第三,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发展生产力和变革与完善社会关系的统一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不发展生产力,只能导致贫穷,而极端的贫穷只会导致动乱;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不仅能保证人们丰富的物质生活,而且为全面发展提供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1](P86)“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2](P633)马克思、恩格斯在强调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强调变革与完善社会关系对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11]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以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观点。毛泽东指出,革命是“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制度基础;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13](P116)并主张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实行改革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江泽民则强调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统一;胡锦涛强调以发展来解决民生问题,并提出民生建设要有制度保障;习近平指出,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14]
(二)列宁:“过好日子”正是社会主义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晚年他又对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了深刻的思考和总结。列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中的民生观对中国共产党民生幸福理念更具借鉴意义。
第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过上好日子。列宁指出,“我们说:每个人都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大家都想过好日子,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正是社会主义。 ”[15](P468)要消灭贫穷,消灭贫富差别,人们共同享有劳动成果,实现幸福生活,只能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列宁指出,“要消灭人民的贫穷,唯一的办法就是彻底改变全国的现存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6](P122-123)“我们要争取新的、更好的社会制度:在这个新的、更好的社会里不应该有穷有富,大家都应该做工。共同劳动的成果不应该归一小撮富人享受,应该归全体劳动者享受。……。这个新的、更好的社会就叫社会主义社会。”[16]P(112)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使广大人民过上好日子,走向共同富裕。
第二,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权的生死存亡。列宁认为,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后,必须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才能巩固工农联盟,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巩固社会主义的政权。列宁指出,“必须把改善工农生活状况的问题单独提出来,以便密切注意这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17](P271)“如果我们不能使工人们活下去,不能供给他们粮食,不能准备好大量食盐来正常地组织商品交换,而是给农民花花绿绿的票子作为补偿(靠票子是不能长久维持的),那么,不管我们怎样忠心耿耿,怎样忘我牺牲,都救不了我们自己。这是整个工农政权、苏维埃俄国生死存亡的问题。”[18]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指出,只有将城市的生产恢复起来和发展起来了,人民政权才能巩固起来,如果不能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就会站不住脚,就会要失败。[19](P1428)
第三,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列宁认为,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最主要还是要靠劳动生产率,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物质财富,才能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列宁反复强调,“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15](P168)“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之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17](P369)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13](P255)“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13](P63)
第四,必须采取符合实际的经济政策以解决人民生活问题。列宁长于从实际出发,而不是囿于教条来解决问题。为迅速恢复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列宁主张采用许多人反对的租让制,他说,“只要能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我们不惜让外国资本家拿走2000%的利润,——而改善工农生活状况这一点无论如何是应当实现的。”[17(]P168)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来发展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列宁指出,“所有党的机关和苏维埃机关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并且立即采取一系列措施,竭力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减轻他们的困苦”,[17](P76)“鉴于歉收使农民极端贫困,而军队复员又往往加剧了这种情况,第十次代表大会责成中央委员会通过人民委员会和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采取同上述措施类似的措施来改善贫苦农民的生活状况。”[17](P77)“必须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方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20]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把民生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致力于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列宁没有囿于马克思主义的教条,而是从俄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来探索俄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他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特别是他的新经济政策思想,给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生建设之路以深刻启示。
二、历史渊源: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生关怀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生关怀是中国共产党民生幸福理念的历史源流。习近平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隔断了精神命脉。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始终深深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21]
(一)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理想中的大同社会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深厚的民生思想,从夏商周到清朝,历朝历代的先贤都提出了自己的民生思想。
第一,描绘了民生幸福的理想社会。《礼记·礼运》中民生幸福的理想社会是大同世界,在这个社会中,人们“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子》中构想的民生幸福的理想社会,人们可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则勾画了一个人人平等、丰衣足食、生活安逸的理想社会。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其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太平盛世,展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景象。先贤们描绘的理想社会虽然是一种空想,但寄托了对民生幸福的美好希望,中国共产党吸取其积极因素,以实现民生幸福为己任,并找到了将空想变为科学的途径。习近平举例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就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21]
第二,主张富民。孔子主张“政在使民富”。《论语·子路》中记载,孔子与冉有游卫国,冉有问卫国人口众多应该怎么办,孔子说“富之”。孔子弟子秉承其师这一思想,《论语·颜渊》中记载孔子弟子有若与鲁哀公的谈话,“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主张百姓应该有充足的财产以保障生活,《孟子·梁惠王上》中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所以《孟子·尽心上》中总结到,“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西汉贾谊认为,积蓄财富是国家的根本,《新书·无蓄》中说,“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东汉王符认为国家的根本就是富民,他在《潜夫论·务本篇》中提出,“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明末清初的唐甄主张富民立国,他在《潜书·存言》中提到,“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自古未有国贫而可以为国者。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的富民思想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并将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
第三,民生关系着国家政权的稳固。中国古代典籍中论述民生与政权关系的思想非常丰富,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会兴旺发达。《尚书·五子之歌》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管子·霸言》提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左传·庄公三十三年》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西汉贾谊的《新书·大政上》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淮南子·主术训》提出,“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东汉王符《潜夫论·爱日篇》说,“国之所以为国,以有民也”;《贞观政要·君臣鉴戒》说,“君,舟也,民,水也,水所以载舟,水所以覆舟”;明朝张居正在《张太岳集》中提出,“重惜民生,保固邦本”。中国共产党对民生关系着政权安危有着清醒的认识。毛泽东在建国前夕就指出,如果不能改善人民生活,就不能维持政权,就站不住脚,就会失败;[19](P1428)邓小平说,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3](P370)江泽民指出,一个政权如果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22]胡锦涛指出,脱离群众是执政后的最大危险;[23]习近平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24]
第四,改善民生的途径。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老子》五十七章中说,“我无事而民自富。”孟子主张减轻赋税以富民,《孟子·尽心上》中指出,“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东汉王符认为,统治者要爱惜民时,让百姓安心生产,《潜夫论·爱日篇》中提出,“谷之所以丰殖者,以有人功也;功之所以能建者,以日力也。”唐太宗主张减轻人民负担,《资治通鉴》一九二卷记载,“去奢省费,轻役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北宋程颐在《二程集·文集》卷五中指出,“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南宋叶适的《水心文集》中主张去除苛捐杂税,“小民蒙自活之利,疲俗有宽息之实”。明朝张居正认为,应体察民情、整顿吏治,《张太岳集》中指出,“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安民之要,惟在于核吏治。”“拯罢困之民”,“诛贪贼之吏”。明末清初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提出宽以养民的主张,“宽者,养民之纬也。”中国共产党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提出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现“五有”目标。
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观从根本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本质上是统治阶级在等级差别上的忧民、爱民、养民、惠民、教民、恤民心态以及举措,[25]但其进步因素对中国共产党是有积极借鉴意义的。
(二)近代孙中山的发展:“天下为公”
孙中山作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在考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创立了三民主义理论,晚年又对其作了新的解释,他的民生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毛泽东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国共产党都应给以总结,继承其珍贵遗产。[26]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包括了他对民生内涵的理解,解决民生问题的理想社会,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等。
第一,民生的定义、内容和地位。孙中山给民生下的定义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27](P355)将民生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民生的需求,是衣、食、住、行,吃饭是第一个需要,穿衣是第二个重要问题,行也是很重的需要。[27](P411)民生在人类社会进化中起决定作用,孙中山认为民生问题就是人类求生存问题,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27](P371)历史上的政治、社会、经济种种的中心都是民生问题。[27](P377)
第二,民生的理想社会。孙中山认为,衣、食、住、行是民生的四种需要,“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不但是要把这四种需要弄到很便宜,并且要全国的人民都能够享受。”[27](P411)孙中山认为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目标“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都不致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27](P394)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就是人民共有国家,共管政治,共享利益,所以民生主义和共产主义没有什么不同,这是真正的民生主义,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27](P394)用孙中山存世最多的题词概括他的民生理想社会就是“天下为公”。
第三,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孙中山认为,按照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这两个办法就可以解决民生问题。[27](P377)平均地权的具体办法就是政府照地价收税和照地价收买,土地价格涨高部分归公。因为中国贫穷,解决民生问题,不单要节制私人资本,还要发达国家资本,振兴实业。[27](P391)孙中山还探讨了解决吃饭和穿衣的问题。吃饭问题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要实现耕者有其田,还要研究机器、肥料、换种、除害、制造、运输、防灾问题以增加生产。解决了生产问题,还要注重分配公平,目的是供公众使用。解决穿衣问题就要解决农业和工业问题,就需要政治力量,打破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海关,保护本国工业。
孙中山敏锐地洞察到中国近代制约民生的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和贫穷问题。他主张发展实业来振兴经济,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来防止贫富分化,虽然他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科学路径,但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下许多有益的东西。[28]正是因为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思想基础,中共一直是孙中山事业的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
三、现实意义:澄清迷雾,增强实践自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出现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股思潮抓住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些错误不放,借此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丑化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西方国家也把他们推崇的价值观包装成普世价值向全世界推广,以此来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制度。如何有理有据地驳斥这种错误思潮,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党的理论工作者面对的重大课题。习近平强调,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29]从理论上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拥有民生幸福理念,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明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了实现中国人民幸福生活而存在的政党,旗帜鲜明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人民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错误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实现民生幸福道路上的错误,不能因此否认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政党。因此,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拥有民生幸福理念,可以在理论上有力驳斥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指责,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话语权。
当前中国民生问题的凸显,从某种意义上看,同中共的一些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群众观念淡薄、宗旨意识不强有关,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漠然处之有关;同一些领导干部存在的GDP主义思维有关,即只注重经济建设,忽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建设。从理论上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拥有民生幸福理念,可以使中共各级领导干部更加明确这样的结论,即中国共产党是为了实现中国人民幸福生活而诞生、而存在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的观点,改变重经济建设轻民生建设的现象,增强领导民生建设的实践自觉。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幸福理念更加自觉,正如习近平指出,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中国共产党正在再接再厉、一往无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30]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3.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8-139.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8.
[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
[7]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07-02.
[8]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
[9]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增添原动力[N].人民日报,2013-09-02.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70.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95.
[1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15]列宁.列宁全集(第三十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6]列宁.列宁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7]列宁.列宁全集(第四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8]列宁.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40-241.
[1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0]列宁.列宁全集(第三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31.
[2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9-25.
[2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72.
[2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24]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
[25]黄义英.中国传统民生理论的特点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0,(8):116-118.
[2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27]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56.
[29]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0-07-22.
[30]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