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先秦兵家的农战思想

2015-03-27王栋亮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兵家君主百姓

王栋亮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社科部,河北承德067000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048)

试论先秦兵家的农战思想

王栋亮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社科部,河北承德067000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048)

先秦兵家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重要流派,其农战思想成为左右诸侯国政治格局的重要力量。它主张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国内和谐,从而达到强国强军之目的;在给养供给上主张以战养战;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主张积极备战但又要慎战。兵家的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段成就了多方霸主,展示了其实效的魅力,其思想在今天仍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农战思想;战略保障;以战养战;慎战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仍,混乱的形势,为兵家的崛起造就了一方沃土。兵家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的一个重要学派,以研究作战、用兵为其主要宗旨,其代表人物有孙武、吴起、孙膑、尉缭等,他们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帮助效力的国君成就了一方霸业,并将其战争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目前流传下来的著作有《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兵法》《尉缭子》等,均是当时战争经验的总结,包含有丰富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以及战争哲理。

战争不仅需要高超的战术,更需要庞大的资源和财富的支撑。作为名噪一时的军事家、战略家,其着眼点不仅要考虑战术的运用,还需要从战略的角度去思考如何保障战争的胜利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为此,他们提出了一套不同于其它流派的方法与策略,即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农战思想。农战思想的核心就是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对外战争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一问题的梳理不仅有利于搞清诸侯称雄的深层原因,对今天中国和平崛起战略也不无借鉴意义。

一、重视经济对于军事的战略保障作用

农业生产是维系人类生存的本源,因而早在上古社会,重农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就已经出现了。先秦的“诸子百家”,学说虽然各异,但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却是出奇的一致,先秦的兵家也概莫能外。

兵家之所以重视经济,是因为他们更清楚战争与物资和财富的关系。对此,孙子曾说:“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1]36-37由此可见,战争对于物质财富的消耗是惊人的。巨大的物质消耗,必然要求有充足的后勤保障,这是关系到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兵家历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孙子说:“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1]175曹操注曰:“无此三者,亡之道也。”继孙子之后,孙膑也说“城小而固者,有委也。”“积弗如,勿与持久。”城内如有充足的物资供应,城池虽小却可布置坚固防御;如果自身物资积累不足,就应避免持久作战。如要持久作战,后勤保障必须到位,即“深沟高垒,粮多者,所以持久也。”[2]341

部队征战,后勤物资的供应有势必要流转运输,在此过程中,又会有极大的损耗:“千里馈粮,则费二十钟、石,而得一钟、石到军所。若越险阻,则犹不啻,故秦征匈奴,率三十钟而致一石。”[1]45按照此意来分析,即便是在一马平川的地势运送粮食,其损耗的比例也高达二十比一,如果中途穿越山岭、河流之类的险要之地,粮食的耗费就更加惊人了。因此,战争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只有在战前有充足的物资积累,才能应对战争期间的一切消耗。《黄石公三略》曾说:“千里馈粮,民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夫运粮千里,无一年之食;二千里,无二年之食;三千里,无三年之食品,是谓国虚。国虚,则民贫;民贫,则上下不亲。敌攻其外,民盗其内,是谓必溃。”[2]487-488

此文总结说,如果在战争之前,国家没有做好充足的物资储备而贸然发动战争,这就需要长距离运送物资,而百姓运送物资,就无法保障农业生产,他们的生活就会越发贫困。百姓贫苦,国力必然虚弱。这样,国内百姓因贫困造反,境外有敌人凶猛的进攻,国家就有覆灭的危险。因此,持久作战对于国力必然产生负面影响。孙子说:“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1]38-40所以,兵家认为,战争应该速战速决,切勿与敌人打持久战:“兵贵胜,不贵久。”

由上所述可知,战争对于物质财富的消耗与依赖是巨大的。尉缭说:“万乘农战,千乘救守,百乘事养。农战不外索权,救守不外索助,事养不外索资。”[2]178在尉缭看来,随着国家军事规模的扩大,对农业生产的依赖程度也逐渐加深,百乘之国,只需做到自给自足就可以了,千乘之国则需要做到不仰仗外力的帮助,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而生存,而万乘之国,唯有实行农战结合的策略,并牢牢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国家才能够担负起军备的日常开销。为此,兵家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特别重视经济对于战争的保障作用。他总结说:“凡治人者何?曰:非五谷无以充腹,非丝麻无以盖形。故充腹有粒,盖形有缕。夫在耕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同时,他又对当时统治者崇尚奢侈生活,使民不务本业的治国策略提出了批评。国家如何才能够发展农业,尉缭提出了“禁舍开塞”的措施,他说:“明乎禁舍开塞,民流者亲之,地不任者任之。”即君主如果能够禁止邪恶,宽容小过错,扩大财源,招揽流民,让他们把荒芜的土地都开垦起来。国内百姓安定,闲置土地都得到合理利用,国家就会富强,“富治者,车不发轫,甲不出櫜,而威制天下。”尉缭认为,国家富裕强盛了,即便不必动用武力,也能够凭借威势平定天下,这就是所谓的“兵胜于朝廷。”[2]148《六韬》则指出:“民不失务则利之,农不失时则成之,薄赋敛则与之,俭宫室台榭则乐之,吏清不苛扰则喜之。民失其务则害之,农失其时则败之,无罪而罚则杀之,重赋敛则夺之,多营宫室台榭以疲民力则苦之,吏浊苛扰则怒之。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于己。”[2]274-275此文认为,百姓如果不失本业,就能持续获得利益;农业不失时节,就会有好的收成。减少赋税的征收,百姓负担就能减轻,君主少营建宫室台榭,百姓的劳役也会轻些,官吏清正廉洁,尽量少扰民,百姓就会感到满意。君主能够做到这几点,社会就会安定,百姓生活就会富足,国家就会强盛。反之,农业生产就没有保障,百姓生活困苦,社会就无法安定下来,国家强盛也就无从谈起。那么,如何才能够做到薄赋敛,轻徭役,让百姓安居乐业呢?《六韬》认为,君主治理国家,对待百姓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子女,像哥哥对待弟弟一样加以爱护,关心民众的疾苦,爱护他们的财产。同时,君主治理国家应重视“三宝”。何谓“三宝”?即“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无乱其乡,无乱其族。臣无富于君,都无大于国。六守长则君昌,三宝完则国安。”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君主如果能重视“三宝”,维护三者的稳定,并采取合理措施促进三者的发展,国家经济就能够繁荣,国家的实力也才会不断提高。如何做才算是重视“三宝”呢?只要“农一其乡,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2]281就是说,君主应该让农夫、商人和手工业者各处其位,各安其业,相互之间不要混杂。让农民居住在一个乡里,互相帮助耕种土地,这样乡里的田地就不会荒芜;让手工业者住在一个乡里,手工生产所需要的器具可以互相借用,器用就不会不足;让商人们居住在一个乡里,互相帮助,这样资金就不会短缺,货物自然就会充足。《六韬》的这一主张与管子的“三国五鄙”制度不谋而合,同样强调要将士农工商四个阶层隔离开,使他们各自独立生产与生活。这样不仅便于各阶层内部百姓互相交流、互通有无,而且也便于君主的管理,有助于国家的强盛。

二、“因粮于敌”,以战养战的战略思想

由上述可知,兵员对于物资的消耗,再加之长途运输的损耗,战争对于物资的需求无疑是惊人的。因此,为减少军队对本国后勤物资的依赖,兵家提出了“因粮于敌”,以战养战的思想。孙子曾说:“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鉴于以上两种原因,他提出了“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物资补给策略,“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1]41-42此意是说,部队出征之时的物资补给由国内提供,而战争开始之后,就可以用击败敌人所缴获的物资来补充己方的损耗,这样就能大大减轻国内后勤供应的压力。对于此策略,李筌评价到:“具我戎器,因敌之食,虽出师千里,无匮乏也。”此言准确地说明了以战养战策略的好处。对于“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具体办法,孙子也作了详细阐述。他还鼓吹“掠于饶野”“掠乡分众”。这一理论,在战乱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因迎合了列国对外侵略的需要,故大受列国君主的垂青。

但孙子并不是不注重“人道”。相反,他认为,“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也就是说,孙子清晰地认识到了人心的向背是战争胜负的首要决定因素。这一点在《司马法》中表达得可能更清晰。《司马法》全篇则始终贯彻着仁义为本的思想。它将战争归结为正义和非正义两类,对于非正义的战争,持反对态度,但对于正义的战争,持肯定态度。《司马法·仁本》中说:“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不出于中人。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2]80

上古时期的圣明君主,无不以仁义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国策,但如果这一手段达不到治国安邦之目的,就应当利用战争手段来解决问题。杀掉一批坏人,如能使更多的人生活安定,杀人则是正义的。因为要保护民众而攻击它国,这也是可以的。利用战争手段来制止战争,发动战争也是允许的。但要发动战争,应注意“入罪人之地,无暴神祇,无行田猎,无毁土功,无燔墙屋,无伐林木,无取六畜、禾黍、器械;见其老幼,奉归无伤;虽遇壮者,不校勿敌;敌若伤之,医药归之。”[2]86即战争中也要体现国家或部队的仁义之风。《司马法》特别指出,正义之战虽然具合理性,但战争不能成为国家处理对外关系的唯一方式。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外交的最高境界,唯有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才可以诉诸武力。

在是否掠夺敌国的具体策略上,《孙子兵法》与《司马法》的主张看似分歧,实则都是要达到“屈人之兵”这一战略目的。从实践方面看,“以战养战”的策略更具有操作性,符合实际作战的实际需要。但战争与仁义之风并不矛盾,并应当成为长远的具有战略性的指导策略。毕竟,只有仁义之师才会赢得长久的胜利!

三、审计慎战,“安国全军”的战争态度

战争是治国安邦的非常之道。对于此种治国方式,以战争为职业的兵家采取何种态度呢?孙子说:“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1]353-356在孙子看来,战争不能轻易使用,不能打无把握之仗,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危机关头。因此,他告诫统治者和带兵的将领,“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1]57-60发动战争攻占对方城池,这是万般无奈之举,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可见,孙子对于战争始终持审慎态度。这一观点,代表了兵家大多数人的看法。吴起说:“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然战胜易,守胜难。故曰,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是以数胜得天下者稀,以亡者众。”[2]429在吴起看来,进行战争次数越多,就会孕育未来的灾难。取得战争胜利较易,但巩固胜利的成果则很难。他通过总结历史经验认为,依靠频繁战争得天下的少,而国家灭亡的多。尉缭也说:“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事必有本,故王者伐暴乱,本仁义焉。战国则以立威抗敌相图,而不能废兵也。”他将战争与仁义的关系比作本与末的关系,国家要想强大,根本上需要君主推行仁政,而不是一味地穷兵黩武。同时他又认为,处于战国动乱的时代,充足的军备是保卫国家安全必不可少的因素,同样体现了尉缭慎战、备战并存的思想观念。

与兵家慎战的态度不同,法家是战争的积极支持者,他们将战争看作是人主富国强兵,统一天下的必要手段。法家从“人性好利”的角度分析了战争的正当性。商鞅说:“民之欲富贵也,共阖棺而后止。而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3]105在他看来,人追利求富的欲望是天生的,唯有死亡才能阻挡追求富贵的脚步。但如何才能得到富贵呢?那只有依靠战争。因为战争能满足人类对富贵的追求,人们听闻战争就兴高采烈,对战争也是极力讴歌。虽然每个人都有追逐利益的欲望,但身份地位的差异,所追求的利益也不同。对于君主来说,他们的目标就是使国富兵强,进而统一天下,“能行二者(农战)于境内,则霸王之道毕矣。”要想达到称霸天下的目的,君主唯有实行农战的策略。百姓是农战的主体,君主必须抓住百姓追利求富的心理,满足他们的欲望,才能够激发他们的斗志,在战争中,他们也才会为君主卖命。商鞅认为,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能够培养百姓尚武的风尚,使他们对于战争不再恐惧,在战场上可以人人冲锋陷阵,不惧生死。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状态,国家必将战无不胜,称霸天下指日可待。

与法家的态度截然相反,以儒、道、墨三派则强烈反对战争,尤以道家反战的态度最为坚决。老子指出:“兵者,不详之器。”“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4]148老子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自有其内部的规律,任其自然发展,才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若过于“有为”,强行改变事物的发展规律,则会给自然和社会带来灾难。在老子看来战争就是最严重的“有为”,它带给人民的苦难也最为深重。有鉴于此,老子提出了“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的反战观念。庄子将老子的反战观念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他指出:“圣人以必不必,故无兵;众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顺于兵,故行有求。兵,恃之则亡。”[5]1041在庄子的观念中,战争就是一切混乱之源,过多地依赖战争,国家必定会灭亡。儒家则主张以仁义为核心,以礼乐教化百姓,认为“国君好仁,天下无敌。”[6]497《论语·颜渊》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仁者无敌的理论,提出了“行仁政”的政治观念。他认为统治者在乱世中要成就王业,不能单纯地依靠武力和对外战争,更为重要的是要实行仁政,赢得百姓的支持和信任。墨子的反战思想集中体现在“非攻”主张上。他认为长期的战争无论对战胜国还是战败国而言,其影响都极其重大:“久者数岁,速者数月,是上下不暇听治,士不暇治其官府,农夫不暇稼穑,妇人不暇纺绩织。”基于以上原因,墨子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提出好战则必亡的观点:“古者封国于天下,尚者以耳之所闻,近者以目之所见,以攻战亡者不可胜数。”[7]200

一味好战,穷兵黩武,国家必定会走向灭亡,但如果完全不作防备,苟安求活,国家同样可能会走向灭亡。《司马法·仁本》对此做了最精彩的总结:“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2]81这充分体现了兵家慎战与备战并重的战争观念。

四、小结

兵家的农战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展现其特有的魅力。21世纪的今天虽与春秋战国时代大有不同,但兵家农战思想中大力发展经济,营造和谐社会,慎战与备战的理念对今天仍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当前,中国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高速发展,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也不断涌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尚未完成,国际敌对势力仍虎视眈眈。国际、国内形势必然要求中国既要大力发展经济,又要加强国防建设,保卫国家安全。雄厚的经济基础不仅能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达到“兵胜于朝廷”之目的,还为国防建设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经济力向国防力的转化,必然能建设强大的国防,纯化改革开放的内外部环境,二者互相推动,稳步推动中国的和平崛起!

[1]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中国军事史》编写组.武经七书注译[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

[3]蒋礼鸿.商君书锥指[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卢育三.老子释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5]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2.

[6]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7]吴毓江,撰.孙启治,校.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Militarism Agriculture-war Thinking in Pre-Qin Dynasty

WANG Dong-liang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e,Hebei 067000,China)

The“Military School of Pre-Qin Dynasty”is an important school of the“hundred schools of ancient thoughts”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whose“agriculture-war”thought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litical pattern of vassal states.It advocates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domestic harmony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the country and the military.It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achievements of many overlord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revealing its practical effectivity.Even today,it still has significant reference.

military strategists;strategic security;to war by war;be cautious in war

E09

A

2095-3763(2015)03-0062-04

2015-01-08

王栋亮(1976-),男,山东诸城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社科部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

猜你喜欢

兵家君主百姓
不让百姓撇嘴骂
五张羊皮
百姓记着你
当代皇室
和谐君主帝喾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百姓看家“风”
兵家名言录
《兵家史苑》第一辑出版
兵家名言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