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专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15-03-27金晶
一、前言
在进行高专英语的教育过程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是将本专业的学生作为重要的教育主题,实现学生在教育与教学技能上的培养,最终实现其人文素质以及职业素质能力的不断提高,实现培养目标与实际的需求相结合,最终实现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不断拓展。
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实现高专英语教育方面培养目标的重新确定
在进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其培养目标的设定需要与本地经济的实际发展需求相适应,同时还需要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进而不断的适应基础性教育的实际需求。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服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发挥就业的重要导向的作用,实现英语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上的不断满足。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培养方式以及培养的目标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需要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教育规律的基础把握来实现英语语言的基础性知识以及语言的实际技能发展,实现教学规律以及实际教学技巧上的不断把握,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进行英语的教育工作,实现教学科研能力以及实际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通过在英语专业素质方面的标准构建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进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方面更加的注重学生的综合品质,也就是其是否踏实刻苦、是否谦虚谨慎等等,进而实现其自身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此外,更加注重学生在专业性技能上的教育同时,还需要更加的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上的不断培养,针对学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差异来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转变传统的对于知识能力上的过度强调,进而更加的重视社会发展的现实性的需求,教师需要充分的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兵器能够给予科学的指导,进而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关系上的不断融洽,实现科学的育人方式。
(三)通过英语教育方面专业能力、专业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来实现体系的构建
在高专英语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其主要是采用学校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培养的方式,在专业的前两年半,学生需要完成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学习,而在最后半个学期,学生需要步入社会来参与社会实践以及社会实习,实现其自身素质上的不断提高。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学生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训练上的重视,通过专业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教学的结合、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结合等等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通过校内的活动与校外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也能够实现教师在职业技能方面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在进行方案的实际的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更加的注重素质性的活动与技能性的训练呈现出系统化的方式,最终形成一套更加和谐而同一的人才培养的科学体系,实现学生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上的不断完善,不断的提高个人竞争力,实现社会适应力的不断加强。
(四)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合作关系的构建来实现实践环节的强化
在进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校与学校合作办学的方式来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重要的保障,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性地位的发挥,进而不断的体现出实践的主体作用,根据教师的实际能力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来不断的发挥其导向的作用,最终实现模块化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教师需要更加的注重公共课内容、基础课内容以及专业课内容等多项内容上的整合来实现文化性的基础平台以及职业发展平台等方面的建设,通过多项课程内容的结合来实现教学实践性的不断提高。
三、高专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一)转变传统的认知观念,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使得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进而形成了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方式,其更加的注重教材内容的传授,但是却没有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受到了阻碍。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等改革的发展使得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通过学生独立性思想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来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加的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实现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能够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实现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的提高。
(二)通过教学内容的丰富来实现其跨学科性的满足
作为文化传承以及思想创新的重要支持方式,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需要更加的注重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通过国内外政治、文化与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结合来实现内容上的多样性,进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为社会主义现今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此外,还需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通过学生视野的不断拓宽来不断的增加对于国内外科技文化以及现今研究成果的把握,最终实现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良好的思维能力上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来实现的,这就需要在课堂的教学中注重积极性的培养,最终实现课堂内容到课外教育上的不断延伸。例如,可以通过文化活动或者是社团活动的方式,通过校园文化节的举办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师可以鼓励组织学生积极的参与口语比赛或者是翻译比赛,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外语翻译的志愿活动,通过不断的实践与锻炼来实现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学校与学校之间也可以不断的推进交流的方式,通过不同环境与氛围下的学习来提高其新鲜感,最终实现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注重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上的不断创新
在高专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教学手段对于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加的注重教学方式上的改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的手段,认识到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的重要作用,转变“填鸭式”的课堂灌输方式,通过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学生学习思维的启发,借助启发式的教学、研究式的教学以及讨论式的教学等手段来实现教学方法的丰富,同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内容的辩论以及讨论,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与互动的不断加强,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的教学之中给予学生进行自主选择的权利,实现学生在个性方面的不断发展,最终实现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方面的不断培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与创造,进而实现学生在潜能上的开发以及人格上的完善,进而实现教育感染力的不断增强,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具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实践学习,最终实现就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四)通过良好学习环境的创建来实现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
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校需要更加的重视校园氛围上的营造,进而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感以及安全感,同时还需要更加重视特定学生活动室的设计,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学生想象力以及积极性的不断激发。需要针对现实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学分制的不断完善,通过创新学分的设立来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还需要更加的注重英语、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层次性,实现文科与理科的交叉与融合,实现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不断提高,同时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立来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最终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性的创新型人才。
(五)通过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来为教学提供师资保障
从国内外的研究发展来看,所谓的具有创新型的教师,也就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教育科研成果上的吸收,并且能够将科研的成果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之中并且能够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砍伐,通过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因此创新型的教师实际上自身具有非常强的创造能力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且爱岗敬业,明确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营造出更加自由而温暖的班级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合作而共同进步,最终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上的不断培养。高专在进行英语教育专业的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更加的注重创新性教师的培养,通过科学的业务考核以及公平的职称考评等方式来实现教师科学研究方面的积极性的不断提高,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引导教师能够将自身所掌握的研究新成果来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最终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来提供重要的保障。总而言之,高校需要更加的注重创新型的教师培养,进而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四、结语
在进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以及培养方法,通过专业教育目标上的重新设定来实现其科学性的保证,同时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更加的注重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合作上的不断强化来实现英语教学信心的不断提高,同时还能够实现教育上层次性的保障。高专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使得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实现了办学效益上的不断提高。
(注:本文系安徽省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综合化背景下师专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jyxm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