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2015-03-26刘辉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继电保护技术故障排除技术创新

摘要:文章介绍了继电保护技术的组成、工作原理、特征、作用、应用等内容,分析了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就改进和完善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继电保护技术呈现网络化、智能化、计算机化、一体化发展趋势,今后应该加强技术研究和攻关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发展,促进继电保护技术得到更好应用,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技术;技术创新;故障排除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7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3-0124-03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0251

1 概述

为满足人们用电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供电稳定。如果技术措施不当,电力系统运行中一旦发生故障,往往会破坏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秩序,甚至危害供电稳定、人身安全、电气设备正常作用的发挥。因此,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故障是十分必要的。实际应用表明,继电保护技术满足故障排除需要,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中安装,能够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今后应该重视该项技术措施的应用。

2 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技术概述

2.1 组成及工作原理

尽管继电保护具有多种不同类型,但是其组成基本一致,主要包括测量、逻辑、执行模块。不同模块相互联系,统一于继电保护装置当中,促进系统作用有效发挥,确保电力供应顺利进行。

2.2 特征

继电保护技术具有自身显著特征,满足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良好效果,例如发展迅速、质量好、效果佳、应用广。目前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得到人们认可。在高压电力系统当中,继电保护技术基本实现全面覆盖,产品也得到广泛应用,发挥重要作用。另外,继电保护的技术新、后劲足,功能越来越完善,数字更加准确,

更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发展潜力。

2.3 作用

在实际运行中,继电保护技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出现供电故障,线路不能正常运行和工作时,会导致电流增加,电压下降情况发生,整个系统运行中出现不正常现象,与设计值存在不相符合的情况。而继电保护装置能够自动切断线路,实现对供电系统的有效保护,确保供电稳定进行。另外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继电保护技术能监视电路设备,及时反馈相应的数据,为工作人员了解电网运行提供参数,并采取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对策,使得整个电路更加稳定地运行。

3 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

3.1 线路保护

通常在高压供电系统当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十分普遍,同时在供电系统高压线路等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对线路有效运行产生重要影响。线路保护过程中,常常采用二段或三段式的电流保护,一段为速断电流保护,二段为速断电流显示保护,三段为过电流保护,以确保线路正常运行。

3.2 母联保护

母联保护也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通过继电保护技术应用,实现对故障的有效预防,保障电力系统自动化正常运行和工作。

3.3 主变设备保护

主要的保护内容是主保护与后备保护,实现对故障的有效预防,确保线路正常运行和工作。

3.4 电容设备保护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中,主要保护内容包括电压零序保护、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失电压保护,从而有效保障系统正常运行,促进线路正常作用发挥。随着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在微机保护设备中,继电保护技术也逐渐得到应用,并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4 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技术存在的不足

4.1 思想重视不够

在电力系统日常运行中,一些单位对继电保护技术的思想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相关内容记录不完善,记录方式不规范,难以全面把握电力系统运行基本情况。一些单位对继电保护技术甚至不做记录,影响其作用有效发挥,对有效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也带来不利影响。

4.2 分析研究较少

尽管一些单位对继电保护技术的管理、故障等做了相应的记录,但是只记录故障情况和处理措施,未能对每次故障的发生原因、具体表现等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缺乏完善的资料体系,没有总结共性问题,也没有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难以为以后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提供

参考。

4.3 应用效果较差

由于研究和分析不够,严重影响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效果。一些单位在故障发生时能够较快地处理。但一些单位可能经过多次处理仍然没有解决故障,浪费大量时间、材料、人力,对设备和电力系统运行也产生不利影响,制约继电保护技术应用效果提升。

5 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技术的完善对策

5.1 提高思想认识,重视技术应用

在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行中,为确保系统有效运行,实现对故障的预防,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在具体工作中注重对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加强管理故障,做好继电保护运行的相关记录,并且记录应该详细和具体,避免出现遗漏现象,确保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以促进继电保护技术得到更好运用,有效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5.2 加强科学研究,推动技术创新

在日常工作中,为确保继电保护技术得到更好运用,必须加强科学研究,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让科研人员更好从事相关的研究,增大技术攻关力度,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继电保护技术得到有效运用。对相关记录应该有全面的认识,总结和分析存在的不足,制定相关制度措施,使其形成有效的制度。为以后开展记录提供指导,推动继电保护技术得到有效应用,从而在运行中更好发挥作用。

5.3 注重推广应用,提高应用效果

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技术研究和攻关力度,对出现的故障及时排除和处理,避免因故障发生而对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不利影响。要注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新技术不仅性能良好,而且运行效果佳,施工简单方便,对确保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正常运行都具有积极作用。应用单位也要提高本单位的技术装备水平,提高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当发生故障时,能够对故障及时进行处理,从而有效保障设备和电网的稳固与可靠,提高继电保护技术应用效果。

5.4 采用技术保护措施,促进系统良好运行

除了采取上述完善对策之外,为确保继电保护技术更好运用,还应该综合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新型互感器技术、微机保护技术、继电保护自适应控制技术等。这些技术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适应电力系统自动化需要,在系统运行中要重视应用,促进系统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为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6 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6.1 网络化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运用,它对整个工业领域产生重要影响,也为各领域提供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对各领域所产生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继电保护的作用十分明显,不仅局限于限制事故的影响范围、切除故障元件,最为重要的应该能够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这就要求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共享系统运行和故障信息与数据,保护单位和重合闸在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协调动作,有效保障系统安全。同时在网络化技术支持之下,继电保护装置能获得更多的故障信息,从而对故障地点、故障距离、故障性质判断更加准确,进而大大提高继电保护的综合性能和运行的可靠性。由此可见,实现继电保护网络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今后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对此足够重视。

6.2 智能化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它在继电保护领域也得到应用。其中,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理论等逐渐被应用到继电保护领域,不仅推动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还为该技术发展注入生机与动力。人工智能、信息处理、自动控制、非线性优化等问题,应用神经网络可以得到很快解决。对其他复杂的问题,包括模糊逻辑、遗传算法等内容,神经网络也可以为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让复杂的问题变得更加简单。

6.3 计算机化

随着用电需求的增加,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满足基本功能和要求,还要具备长期存放数据的空间,通信和快速数据处理功能,高级语言编程功能等。这就要求微机保护装置具备计算机相应的功能,实现继电保护计算机化。并且,实现继电保护计算机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今后应该加强研究工作,推动该技术进一步完善,以便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6.4 一体化

主要是实现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在实现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前提下,继电保护装置就是一台多功能、高性能计算机。可以从网上获取电力系统运行基本数据和资料,掌握其运行状况,实现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这样不仅能够及时掌握电力系统基本情况,还能及时处理故障,促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7 结语

综上所述,继电保护技术具有自身显著特点和优势,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认识存在的不足,并注重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同时还要把握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大技术攻关力度,推动各项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得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得到更好应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人们正常用电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 郭安斌,郭俊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现状与发展[J].露天采矿技术,2011,(6).

[2] 侯巍.有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2,(28).

[3] 姜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家,2014,(3).

[4] 王海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发展分析[J].机电信息,2014,(6).

[5] 龚晓丽,杨德佳.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探究[J].大众科技,2011,(9).

[6] 徐明辉.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技术与市场,2014,(4).

作者简介:刘辉(1968-),男,湖北武汉人,供职于武汉华源电力集团输变电工程分公司,研究生,研究方向:输变电工程。

(责任编辑:陈 倩)

猜你喜欢

继电保护技术故障排除技术创新
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技术
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
110kV变电站运行故障与排除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