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找矿远景
2015-03-26陈少伟吴小梅
陈少伟 吴小梅
[摘要]北衙金多金属矿位于云南省鹤庆县境内。综合研究北衙富碱斑岩体有关的矽卡岩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可为今后工作提供找矿方向,丰富区内资源。
[关键词]金矿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找矿方向 北衙
[中图分类号] P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107-2
1地质背景
北衙金多金属矿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丽江台缘褶皱带的南端,属藏东—滇西碱性斑岩多金属成矿带。
矿区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组(P2β)、三叠系下统青天堡组(T1q)、三叠系中统北衙组(T2b)、第四系更新统蛇山组(Q1s)、更新统(Qp)及全新统(Q4)。其中三叠系中统北衙组(T2b)是矿区的主要赋矿地层。
矿区构造形态为一近南北向的复式向斜,核部为北衙组灰岩,两翼是下三叠系砂岩。区内断裂构造发育① 成矿前断裂:如马鞍山断裂位于矿区西部,走向NNE,是主要的控矿、控岩构造。② 成矿期断裂:规模大小不一,多为右旋压扭性断层,断面见有擦痕,与矿化作用和成矿阶段关系密切。③ 成矿后断裂:多为横断层,性质以压、扭为主,使矿体及早期斑岩体发生位移。
区内是喜马拉雅期浅成斑岩的主要活动带。浅成斑岩体的分布主要受两条基底断裂控制,一为北北东向的马鞍山断裂,它斜切松桂向斜的西翼,自南而北依次控制老马涧、焦石硐、红泥塘、万硐山、狮子山、铺台山等岩体;另一是隐伏的东西向基底断裂,自西向东依次控制南大坪、马头湾、桅杆坡、白沙井等岩体。在两条断裂相交的红泥塘地段有次火山角砾岩筒产出。就北衙矿区内而言,目前已发现13个斑岩体,岩石类型有石英正长斑岩、正长斑岩、黑云母正长斑岩、次火山角砾岩及煌斑岩脉五种。
经磁参数测定,铁矿和含磁铁矿斑岩具强磁性,灰岩具中等磁性,其它为弱磁性或无磁性。金矿体主要产于褐-磁铁矿体(层)中,与围岩具明显磁性差异,磁异常与矿化对应较好。
1:20万、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显示,矿区异常以Au、Ag、Pb为主,伴生As、W、Sb、Hg等异常。金异常浓集中心常与矿(化)段相对应。
2矿床地质特征
2.1矿体特征
经近年勘查北衙金多金属矿目前已探明黄金储量达超大型,共伴生矿产铁、铜、铅锌、银、硫分别达到大—中型矿床规模。矿体主要产于石英正长斑岩体与北衙组地层内外接触带中,呈不规则的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产出(图1)。矿体以金为主,共伴生有益元素主要有铁、银、铜、铅、锌等。金以自然金、银金矿和显微超显微包体、晶格金两种赋存状态为主。粒度细小,粒径0.0029—0.1862mm,平均0.0857mm。
目前共圈定矿体400多个,其中主矿体一个(KT52),次要矿体十个(KT4、KT3、KT47A、KT47B、KT49、KT50、KT53、KT55、KT56A、KT56B)。
KT52矿体:沿万硐山石英正长斑岩体与北衙组碳酸盐岩内、外接触带分布。矿体控制长1360m,宽600—900m,总体倾向西,倾角8°—38°。矿体单样金品位一般0.8—20.30 g/t,矿体平均品位2.68 g/t,品位变化系数264%,为组分变化不均匀,具上富下贫特征。矿体厚度一般1.00—72.97m,平均15.73m,厚度变化系数119%,为厚度变化较稳定。估算金金属量120.61t,占总资源/储量的77.5%。矿体同体共生氧化矿全铁(TFe)平均品位35.69%;共生原生矿磁性铁(mFe)平均品位24.42%;同体共生铜平均品位0.42%。
含矿岩石主要为块状磁(黄)铁矿黄铜矿石、褐(磁)铁矿石、磁铁矿化黄铜矿化矽卡岩。具粒状、包含、自形晶、交代残余结构,蜂巢状、粉末状、块状、多孔状、星点状构造等。
2.2矿石类型
①“残坡积”型金多金属矿:主要分布于Q1s地层中,是含金岩石、岩金矿体的风化、剥蚀、搬运、沉积产物,属表生氧化矿。
②矽卡岩—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喜马拉雅期石英正长斑岩与碳酸盐岩、碎屑岩接触交代作用及热液成矿作用,促使有用组分富集而形成的矿体。浅部原生矿由于氧化作用形成岩金氧化矿。
3矿床成因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受岩体、构造、地层三位一体控制。据成果,岩体内硫以幔源硫为主,有围岩硫加入,铁矿成矿温度为280—430℃。金多金属矿成矿温度175—233℃,铁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部分来自侵入过程中的围岩,金多金属矿物质不仅来源于深部地幔物质,也来源于围岩,岩浆期后热液及地下水热液从岩体、围岩中萃取成矿物质,并与早期铁矿一起形成金多金属矿床,主要成矿期与岩体侵位同属喜马拉雅山期。矿床成因较为复杂,成因初步认为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属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体有关的矽卡岩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原生多金属矿形成后,经氧化剥蚀搬运沉积形成受地层控制的“红土型”金多金属矿床(体)。
4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
4.1找矿标志
(1)岩浆岩标志:矿体的产出在空间上和形成上均与石英正长斑岩有密切的生成联系,与金矿化有关的岩体含金背景值较高(0.15-0.20ppm),岩石化学高硅、低铁镁,富铝富碱,且K2O>Na2O,K2O/Na2O为3-9倍,为期后热液中金等元素的聚集提供了热源和物质基础。
(2)构造标志:一级断裂起着导岩、导矿作用;二级断裂构造是岩浆、热液、矿质的运移通道,是导矿构造;三次级褶曲、破碎带等是容矿构造和储矿场所。
(3)地层标志:矿化围岩T2b是一套不纯碳酸盐,其化学性质活泼,岩溶裂隙发育,易与热液产生交代蚀变,给矿液运移形成良好通道与沉淀场所。
(4)物探标志:矿体与围岩及岩体等有一定的磁性差异。在地面磁测中,表现出高的磁性异常,并有正、负异常相伴产出特征,是寻该类矿床的物探特征。
(5)地球化学标志:出现金、银、铜、铅、锌、砷、汞等中—低温元素综合异常叠加组合特征。
4.2找矿远景及方向
(1)矿区本部:评价工作程度较高的仅限于万硐山矿段,但矿体向西沿倾向上还有延伸,北西部小米地已发现隐伏岩体及矿化蚀变,具有找矿潜力;另外部分深孔中已有斑岩Cu(Au)蚀变矿化信息显示,其深部具有寻找斑岩型金铜矿的远景。区红泥塘及笔架山矿段只达普查阶段,特别是红泥塘与万硐山的综合部位及金钩坝磁异常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条件及找矿前景。 “红土”型金矿仅评价的蛇山组(Q1s)中KT3、KT4的2km2范围,北衙盆地蛇山组(Q1s)面积7.3 km2,尚可扩大资源量。
(2)矿区外围:陈家庄—芹菜场一带,有岩体及化探异常分布,从万硐山详查结果看,沿主矿体群倾斜方向,有一组平行的矿体群分布,随着勘查向倾斜方向的延伸,将有矿化带及矿体群出现。矿区外围中岭铁矿是万硐山矿段的北东走向方向的延伸,再向北东还有炭窑、水井等化探异常;松桂西沿马鞍山断裂有区域化探综合异常分布,个别有金矿化(点),具有与矿区相似的地质—构造背景,但地质工作程度低,也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矿区东西及南部的白莲村、马头湾、南大坪、老马涧均有碱性斑岩体及三叠系北衙组地层出露,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综上所述,无论在矿区本部还是外围,开展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增加资源/储量的潜力较大。北衙矿区既有丰富的金银贵金属资源、又有丰富的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资源,如此多样性的复合型特大型内生金属矿田,在全国也不多见。就其丰富的矿产类型和巨大的资源蕴藏量而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北衙”是镶在美丽的大理古国王冠上的一颗巨钻。但现在它仍然被遮掩着,等待人们全面地揭开面纱,拂去尘埃,让其原本就具有的璀璨光芒闪耀世间。
参考文献
[1]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省鹤庆县北衙铁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11.
[2]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衙金矿成矿预测及矿区验证工程设计书[R]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