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中国古代必备手册

2015-03-26李勍

学生天地·初中 2015年1期
关键词:原料玻璃

李勍

随着各种“穿越剧”的热播及穿越文的热捧,少男少女们无不幻想自己某一天一不小心就穿了。如果穿成少爷小姐、王爷王妃睁眼就是高床软枕、锦衣玉食也就罢了,如果穿到荒郊野外或者贫民乞丐当中就比较闹心了。因此,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穿越之后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穿越后的美好前景,以下内容还是打印出来随身携带的好——

各位穿越预备人员:

大家好!我是“穿越生存”课程的编老师。在课程开始之前,我必须先跟大家强调一下本门课程的重要性。

像前面所说的一样,穿越者成功穿越之后,身处的条件好坏完全靠人品。如果你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身处古代中国或者类似的文明国度,恭喜你,你的生存难度明显降低了很多。在这种状态下你更需要拿出几千年的诗词、技术,从文化和科技方面带领当地人民奔向幸福生活,最终就能一统天下。下面请各位学员一起跟我认真学习这本教材——《穿越中国古代必备手册》。

科举

我建议文科生们走科举道路出人头地。但是千万不要小看古人们的刻苦程度和科举取士的难度,因为就连蒲松龄那样才华过人也屡试不第。“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吏骂似囚;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神情惝倪,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所以,也不可掉以轻心哦!

种田

如果只能种田,那么有些事情就必须铭记于心了:玉米、马铃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菠萝、腰果、可可、烟草等我们现代常见的作物都是从美洲传入中国的。

明代玉米传入中国,红薯也是明万历年间才传入中国的,马铃薯则大约在1650年传入中国。花生最早记载见于元末明初贾铭的《饮食须知》,大颗粒型是清代引进的。向日葵原产北美,在中国的种植最早见于1621年(明)王象晋所著的《群芳谱》,称西番菊。辣椒原产中南美热带地区,由两条途径传入中国:一是经由丝绸之路传入甘肃、陕西等地;一是经海路引入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南瓜在元末明初已见于贾铭的《饮食须知》:“南瓜味甘性温,多食发脚气黄疸,同羊肉食,令人气壅,忌与猪肝赤豆荞麦面同食。”这说明元代我国已经引种南瓜。这些与种田相关领域的知识,大家可要记住哦。

水泥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了赚到盆满钵满,某些实用的发明创造也是穿越者的必备技能之一。

要想富,先修路。建议大家先看看水泥。水泥是以石灰石和黏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最后将熟料加适量石膏(有时还掺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剂)磨细而成。老师再次提醒大家,穿越后要扬长避短,谨慎发挥个人优势哦!

造纸

如果穿到更早的时代,你有福了,造纸就是你的选择!最迟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初年,纸已在中国问世。最初的纸是用麻皮纤维或麻类织物制造成的,由于造纸术尚处于初期阶段,工艺简陋,所造出的纸张质地粗糙,不适宜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

直到东汉和帝时期,经过了蔡伦的改进,这才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

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在原料方面,魏晋南北朝时已经开始利用桑皮、藤皮造纸。到了隋朝、五代时期,竹皮、檀皮、麦秆、稻秆等也都已用作造纸原料。

其中,唐朝利用竹子为原料制成竹纸,标志着造纸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竹子的纤维硬、脆、易断,技术处理比较困难。首先将被打烂的竹料倒入水槽内,并以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其余之水则由竹帘四边流入槽内。然后将帘反覆过去,使湿纸落于板上,即成纸张。如此,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使一张张的湿纸叠积至上千张,然后上头加木板重压挤去大部分的水。接着将湿纸逐张揭起,并加以焙干。焙纸是以土砖砌成夹巷,巷中生火,土砖温度上升之后,将湿纸逐张贴上焙干。干燥后,揭起即得成纸。

火药

终于说到重点了!争霸天下,火药是重中之重。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黑火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火箭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黑色火药在晚唐(9世纪末)时候正式出现。这种火药配置简单,大家只需要记住一个公式“S+2KN03+3C=K2S+N2+3C02”,也可简单记成“一硫二硝三木炭”。尽管老祖先们早早地就把大杀器给研究出来了,但是他们并没有把这样威力强大的东西拿出来征服世界,而是做成烟火,为生活带来快乐。希望大家牢记“得民心者得天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镜子

如果想做出铜镜,你必须能控制合金冶炼中铜、锡、铅的配比。古书《考工记》中记载“金有六齐”,即合金的六种配比。其中最后一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就是制作铜镜用的。“鉴”即是镜,含锡较高,这样能让铜镜磨出光亮的表面和银白色泽,还需要有铸造性能以保证花纹细致。

要想做出玻璃镜子,首先要会做玻璃。

3000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晶体矿物“天然苏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搁浅了,于是船员们纷纷登上沙滩。有的船员还抬来大锅,用几块“天然苏打”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起饭来。

船员们吃完饭,潮水开始上涨了。他们正准备登船继续航行时,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来看啊,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

船员们把这些闪烁光芒的东西带到船上仔细研究起来。原来,这些闪光的东西是他们做饭时用来做锅的支架的天然苏打,在火焰的作用下,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晶体,这就是最早的玻璃。后来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和在一起,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炉子熔化,制成玻璃球,这使腓尼基人发了一笔大财。

当然,玻璃的制作也是比较困难的。

首先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然后把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最后将液态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状的制品,如平板、各种器皿等。

如果做出来的玻璃是绿色的,不够晶莹剔透,别怕。绿色可能来自原料中少量的铁,二价铁的化合物使得玻璃显绿色。在加入二氧化锰以后,原来的二价铁变成三价铁,显黄色,而四价锰被还原成三价锰,呈紫色。从光学上看,黄色和紫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玻璃就不偏色了。不过若干年后,三价锰被空气继续氧化,紫色会逐渐增强,所以那些古老房屋的窗玻璃会略微带点紫色。

小结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为了各位穿越到新的时空之后能拥有美好的生活。要知道,虽然号称拥有几千年知识的精华,但在真正的穿越生活中很可能不如长年脚踏实地的古人。所以老师建议你们把这份课堂资料留好,最好贴身携带,我们的口号是:机会永远垂青那些有准备的穿越者!

下课。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料玻璃
水磨石生产原料的制备(二)
造血原料缺乏引起的贫血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严把原料采购关,才是对养殖负责
我不是玻璃熊
神奇的玻璃人
烘焙原料简易“识”
以铁泥为原料合成Fe2O3 并制备LiFePO4/C
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