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降息:卷入权力的游戏
2015-03-26王磊
王磊
央行宣布将再次降息0.25个百分点,这是去年11月以来第三次降息和降准的动作。央行为什么持续降息?背后有什么样的力量决定着央行的决策
日前,央行宣布将再次降息0.25个百分点,这是去年11月以来第三次降息和降准的动作。央行为什么持续降息?背后有什么样的力量决定着央行的决策?
货币发行权的王座:三雄争霸
2015年,HBO大戏《权力的游戏》在腾讯视频首播。这是一部由畅销玄幻小说改编而成的美剧,描写了在中世纪虚拟大陆上七大家族争夺“铁王座”的故事。这部剧上映以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观众赞为史诗级的编剧和制作。
而现在,在中国的金融界,有一个宝座正在被激烈的争夺,这就是货币发行权的王座。在这个权力的游戏中,有三大参与者:财政部、国资委和央行。从目前的角逐情况来看,权力游戏的天平已经发生明显的倾斜。
为什么说货币的发行权是金融界的“铁王座”?答案似乎很简单,那就是自从货币从金本位过渡到信用货币制度后,货币的发行可以没有上限,并在理论上被中央银行所垄断。所以,央行的第一大任务就是捍卫币值稳定,避免通胀,并由此受到公众监督。
但是,央行很少具有真正的独立性,货币发行权受到利益相关方的影响。从世界的历史来看,给央行施加影响最大的是以财政部为代表的政府。因为政府花销需要钱,尤其是政府债务融资需要低利率的钱,而这个定价的权力就在央行手中。
其次,央行还容易受到利益团体的影响,如小国家的大财团。在我国,这个强大的利益集团就是以国资委为代表的央企。这些企业往往体量巨大,有大量的财务费用,利率的微小变化对他们都是举足轻重。
财政部:财政收入下滑转向债务融资
广义的货币发行权包括了控制货币数量和价格的权力。在财经观察第1413期的《央行怕的不是物价,而是财政中》,我们已经明确提出,央行的独立性未来1年将受财政下滑考验。
2014年的财政收入有一个很大的变化,那就是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近20年来首次下降,体现为政府收入开始实质性收缩,而且从目前来看,这个趋势可能会继续。
税收资金减少对政府来说是个大问题,尤其是一直以来资金充沛的政府。这是因为政府支出和国有部门投资有刚性,否则支出就会停顿、投资项目就会烂尾,所以政府必定会寻求其他资金,比如政府性基金收入、政府债、PPP等。
政府债将替代此前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为未来地方政府重要的资金来源。政府发行债券需要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而寻求资金的价格,也就是利率由谁决定?在目前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的背景下,央行可以对利率实施很大的影响。
国资委:央企财务费用巨大需要解困
在对货币发行权的争夺中,国资委的权力不容小觑,体现在央企的财务费用持续增加导致的债务压力,急需降息解困。在财经观察1336期的《央行降息开启国企救助计划》中,对此作了解读。
根据最新的国资委发布的国有和控股企业运行数据,2014年财务费用增加19.20%,其中央企增加23.50%,地方国企增加15.10%。可见,具有银行融资优势的央企,财务费用控制也最难。
而从上市公司的财务费用情况来看,2014年前三个季度盈利增速增长的800余家公司,平均财务费用同期增长率为分别为9.9%、13.4%和15.5%;前三季度盈利增速下滑的公司,平均财务费用增速为50%、62%和54%。这说明企业盈利情况不佳和财务费用控制不力有很大的相关性。
我们再用一张图来看看央企的财务费用支出情况。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央企的财务费用支出先低后高再低(四季度再次升高,但上市公司年报未披露完全),和上市公司中前三季度业绩增速下滑的企业非常类似。而前三季度业绩增速增长的上市公司,财务费用增长独立且比较平滑,并远低于两者。
这可以说明三个问题。
首先,是业绩佳的企业具有较强的财务规划和费用控制能力。其业绩来自于新产品、新市场的开拓,盈利质量较高。
其次,央企和业绩增速下滑的上市公司前三季度财务费用增速相较年中峰值下滑,而绩优企业前三季度财务费用持续上升,可以推测是去年的一系列定向的货币宽松政策,导致银行贷款资源在定向调配下进入了“更加需要”的企业。
第三,货币政策或许能够让一些业绩下滑企业获得短暂的债务费用降低,但长期来看,企业必须要练内功才能活下来,否则无论什么样的政策都挽救不了颓势。
货币发行权的魅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争夺这个“铁王座”成为了现代版真实的权力游戏。从目前来看,币值稳定这个最重要的目标得到了保证,而财政部和国资委的加入,使得央行逐渐处于弱势。(本文由腾讯·财经观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