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动漫创意产品定位
2015-03-26□文/赵毅黄林商禹
□文/赵 毅 黄 林 商 禹
(1.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陕西·咸阳;2.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一、引言
世界屋脊,人间净土,香格里拉……西藏拥有诸多独具魅力的动人之处,其雄壮的自然地理景观、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族文化、虔诚的宗教信仰、众多的民间艺人以及特色手工制品驰名中外。然而,尽管拥有诸多自然与人文资源,西藏仍被世人贴上了“神秘”的标签,许多人对西藏之美的了解多是雾里看花,对西藏文化的认知存在差异性,并不能对各种西藏传统文化的共通精髓进行把握,西藏的文化产业也因此未能为经济发展做出显著的贡献。
客观地来说,上述这些现象与西藏地域的封闭性和思想的保守性具有很大的关联。这些客观原因在短时间内无法轻易改变,但西藏的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具有迫切性,绝不可能因此而被拖延。那么,绕开这些客观障碍,通过文化产品成概念地、系统地对西藏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并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许就是一条捷径。
想要通过文化作品对西藏进行宣传,就必须制作成功的、深入人心的文化作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文化作品的灵魂与精髓——在精神和情感上给人以触动,带来或愉悦、或哀伤、或紧张刺激、或轻松舒畅、或理性认知、或感性代入的共鸣。这些共鸣可以有多种承载形式,比如文学作品、戏剧、电视剧、电影、动画片等。然而,文学作品与戏剧通常比较深刻,受限于大多数消费者认知能力与认知意愿有限,按照传统形式推广西藏传统文化并不合适。电视剧与电影通常投资巨大,成本较高,对西藏自治区来说可能压力较大,亦并不合适。而动漫作品由于其画面感强,表达形式开放,受拘束较少,简单、直接,但也丰富、多变,所以更易于传递并激发精神和情感的触动,能够让更多的观众接受,相较于文学作品、戏剧、电视剧、电影等形式拥有更广的受众范围,而且其拍摄成本相较于电视剧和电影也是很低的。所以,优先选择动漫作品作为传播西藏文化的形式具有合理性。
同时,大力开发西藏动漫作品,发展动漫创意产业也具有有利因素。2014年《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4)》指出,我国动漫产值从“十五”期末到“十一五”期末年均增长率超30%,2014年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粗略估计达到1,000 亿元。在政策领域,国家《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产发[2014]28 号)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而西藏自治区政府为发掘地区民俗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潜力,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本自治区动漫企业的生根发芽,增加本自治区就业,于2013年投入并落实了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约1.4 亿元,并力促本区数字动画技术的引进与发展,建设有西藏特色的动漫产业园区。西藏动漫创意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弱,但是在中央政府与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拥有充足的机遇、广阔的市场与乐观的发展前景,这些都可以为西藏动漫企业的发展减轻后顾之忧。因此,借助开发、出售优质的特色动漫作品及其周边产品,实现西藏动漫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西藏整体经济的发展拥有光明的前途。
要发展西藏的动漫创意产业,开发优质的特色动漫作品,加强标志性,就不得不关注以下问题:1、可供西藏动漫作品开发的民族文化元素等资源的特性与存续状态如何;2、如何利用民族文化元素等资源开发动漫作品;3、西藏动漫作品应传递怎样的体验及其创新定位是什么。
二、西藏地域民族文化资源知识特性和形态转换
(一)西藏地域民族文化资源的知识特性。西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民族文化元素,而这些民族文化元素往往是无形的知识性资源。他们同许多其他种类的资源在初始状态上相似,普遍是或隐性,或存量的资源,缺乏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另外,许多文化作品虽然是显性可见的,但由于消费者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并不能对西藏传统文化实现较为一致的认知,西藏地域民族文化元素与消费者的现实生活的不切合被突显,西藏传统文化也显得遥不可及。而动漫创意的手段可以帮助这些知识资源深入挖掘,转变形态,促进共性的客观认知的传播,并以较低的成本增加产品类型,实现创新,获取更广阔的市场。
动漫创意产业以知识资源为支柱,在积累与创作过程中不断融入创意、现代技术与知识管理的手段,可以使隐性存量资源转化为显性增量资源。鉴于此,本文从知识资源特性(显性/隐性)和存续状态(存量/增量)两个维度划分地域民族文化元素,借鉴野中郁次郎提出的关于知识管理的知识转换与知识螺旋模型理论来构架分析所需的体系与框架,寻找含有地域民族文化元素等知识资源的动漫作品的着力点与应有的定位,进而探索西藏动漫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与方式。
在管理实践中,经常借助一定的分析视角来将组织概念式地分解为单一活动原子层次。这种概念化分解促使流程解构为一系列活动和任务,而后者将有效帮助我们定位相关知识在组织当中所处的位置。据此,我们也可以将西藏文化产业环节中的地域民族文化元素知识资源在知识特性维度和知识存续状态中划分为四类:1、隐性存量知识资源,个人也将它们称为“经验资源”,是指不易于实体化显现、不易于语言表达描述的知识型经验和技艺,如从事手工艺、说唱、音乐、舞蹈和宗教等方面的工作者的个人技艺、经验和体会;2、隐性增量知识资源,个人也将它们称为“机会资源”,是指不易于实体化体现、不易于语言表达描述的创意性元素植入,如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的学徒个人学习心得,西藏本地学生学习的动漫制作技术、编剧、导演、绘画、配音等技能,新的创意,新的市场空间等;3、显性增量知识资源,个人也将它们称为“产品资源”,是指易于清晰地体现、被人认知的新生文化成果,比如国家、自治区出台的鼓励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以及创作的动漫产品(较为知名的如《小卓玛》);4、显性增量知识资源,个人也将它们称为“深化资源”,是指易于清晰地体现、被人认知的已有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各种传统演艺节目与品牌节庆会展,锅庄、《喜马拉雅》、《珠峰彩虹》以及藏历新年也是突出代表。(图1)
图1 西藏地域民族文化元素的知识特性与存续状态
(二)对西藏地域民族文化资源的知识管理和形态转换机制。我们从知识特性与知识存续状态两个维度对西藏地域民族文化元素进行基本类别的划分,目的在于探讨运用不同形态和表现方式的地域民族文化元素形成动漫创意产品时,存在怎样的转化生成机制、过程路径以及可能存在的阻碍。而由以上分析与归类不难看出,西藏的地域民族文化元素在形式上是以存量资源为主的,使用方式上是比较依赖于单一的原生创意与初级产品的,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是薄弱的。要转变这些知识资源的形态与现状,不断催生新的动漫作品,发展动漫产业,就势必要对知识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以知识资源的转换与知识资源螺旋的观点来认知与利用这些资源。
在认同人类知识是通过暗默知识与形式知识之间的社会化相互作用而创造和扩展出来的这一假设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利用所划分的各类知识资源,我们不妨借鉴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转换理论与知识螺旋模型理论,构建动漫创意产业的知识资源利用螺旋模型。
从目前来看,西藏地域民族文化元素等资源在知识资源形态的转换上,存在着四个模式:(1)由隐性存量知识资源到隐性增量知识资源,个人称之为“学习”;(2)由隐性增量知识资源到显性增量知识资源,个人称之为“创造”;(3)由显性增量知识资源到显性存量知识资源,个人称之为“整合”;(4)由显性存量知识资源到隐性存量知识资
图2 地域民族文化元素的知识资源利用螺旋
“学习”是分享体验,并由此创造诸如共有心智模式和技能之类隐性存量知识资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获得隐性知识的关键是体验。西藏的传统民族文化有许多是隐性存量知识资源,并不被书面文字系统地记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师父对徒弟日复一日的传授,要想把握这些地域民族文化元素,就需要西藏本地动漫产业工作者通过细心学习并体验西藏传统民族文化,感悟藏族传统文化创作的内涵与方式,更多地发掘民族文化元素的本源精髓,为动漫作品的创作提供充分的知识积累。
“创造”是将隐性增量知识资源形象化的过程。它采用比喻、类比、概念、假设或模型等形式将隐性知识资源显性化,是知识资源创造的精髓。在这一环节中,学习、感悟西藏传统文化与地域民族文化元素的工作者需将地域民族文化元素中隐含的精髓与个人感悟概念化地表达出来,提炼动漫创作的来源素材,而动漫企业可以积极借助中央政府与自治区政府推动文化产业与动漫产业基地建设的有力政策,充分运用动漫创作后备人才资源,使用先进的数字动画技术,加之现代的制作工作,将提炼后的地域民族文化精髓开发为令人耳目一新又贴合大众的动漫形象、故事以及最终的动漫作品。
“整合”是将各种概念综合为知识资源体系的过程。通过对显性知识资源的整理、增添、结合和分类等方式,重新构造既有信息,可以催生新的知识资源。通过整合,地域民族文化元素的概念化表示更进一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企业的高层、中层和基层工作人员对企业的知识资源的概念认知有所区别又统一于同一个宏观概念下,对动漫企业知识资源的使用既具体又互相联系,使既已创造的动漫作品及其形象、画面与故事等成为一个整体,产生了完整的动漫作品资源与动漫周边资源,成为动漫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经典。在这个方面,漫威漫画公司的经验引人注目,它将旗下的众多精品漫画英雄人物通过整合,荟萃于《复仇者联盟》这一作品,漫画和由此衍生的电影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迁移”是使显性知识资源被吸入隐性知识资源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做中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扩大实体体验的范围是“迁移”的关键。在既有动漫作品开发与知识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自身的甚至其他企业成功的经验、不足之处的教训以及成熟的知识资源管理方式都得到了充分思考,形成无形的精华,而通过对开发团队不同分工的成员的培育与知识的分享,使他们也都在锻炼之中获取了经验与熟练的技能,这也推动了企业新的知识资源的产生。
这时,通过知识资源形式的转化,一个知识资源管理的周期便完成了,然而对于任何一个正在上进与渴望上进的动漫企业来说,知识资源即是其发展的命脉所在,对知识资源的利用应该是呈螺旋形上升态势的。处于“迁移”模式的动漫企业在到达“经验资源”的节点之后,掌握着大量的知识资源,这些知识资源不断向新的领域溢出,并且其成员在知识经验积累、自我领悟及相互的思维碰撞之后又迸发出了新的创意,企业在这时恰好又走到了由掌握隐性存量知识资源向获取隐性增量知识资源转换的“学习”模式环节,再次对知识资源不断深入地开发利用,推动新的知识资源转换形态,为动漫作品的创作与利用提供支持。如此这般,不断反复,企业的知识资源容器不断扩大“容积”,动漫作品的形象、故事、内容和体系不断丰富,创作的空间愈加广泛,动漫企业知识资源的利用螺旋模型便彻底形成了。
三、西藏动漫创意产品中知识资源的再定位
动漫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不同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与服务经济,它并不将外在的商品、服务置于核心环节,动漫创意企业只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它所关注的是顾客个人在形体、情绪和知识上参与的所得,它环绕着消费者,努力创造值得他们回忆的活动,给予他们内在的体验。在这样的体验经济中,如果没有环绕吸引人的主题,从而设计独特的体验,让消费者觉得值得为这种体验付费,也就不会带来动漫产业的长尾效应。
当动漫企业在思考如何带来符合大多数消费者喜好的体验时,就不得不关注消费者本身能够接受什么样的体验这一问题。杰克·特劳特与史蒂夫·瑞维金在《新定位》一书中总结消费者心智模式时提出的几点尤为值得关注:(1)受限于消费者本人的知识背景、经验、好恶与情绪,消费者不可能完美接受企业所提供的所有信息;(2)简单明了的信息节省了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时间,相比繁复的信息更加受消费者喜欢;(3)先入为主的心理在消费者中比较普遍,他们对品牌的印象一旦形成便很难转变;(4)品牌同时涉足多个领域与在不同领域中诉求点可能发生的变化,使消费者的心智容易失去焦点。可见,如果动漫企业自身定位不明,就很难解决消费者心智中的这些难点,也难以提供符合客户价值主张的体验。同时,以知识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隐性存量知识资源只能给消费者一个对西藏文化的朦胧印象,往往是抽象的,并不具体,对西藏动漫创意产业的规模与质量的提升是不利的。西藏动漫产业要摆脱不利的边缘地位,建立良性的知识资源利用螺旋,当务之急就是要对固有的地域民族文化元素知识资源升级再定位,形成有利于西藏动漫企业自身发展的定位。
(一)对不同类型知识资源的定位。西藏的隐性存量知识资源包含了丰富的技艺、经验及其他各种人文环境,对自治区外消费者来说是新奇又神秘的,其定位的核心是实现这些资源的文化背景融合于大多数消费者的生活背景,将原生的背景文化赋予新生的形象,在融合中传播主流价值观,适于大众接受,增强彼此的了解乃至认同。
对于隐性增量知识资源来说,数字动画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学习与运用是关键的定位。众所周知,科技的进步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而动漫创意产业新兴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动漫作品更加逼真,使消费者体验的层次得到提高,自身的附加值也能随之增加。
新的动漫形象、作品意味着显性增量知识资源的诞生,这些资源若能被广泛地应用,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成为西藏对外宣传的“名片”,则将形成长尾效应,为动漫企业持续带来盈利。除传统市场外,进军新兴的市场空间也能取得突出的成效,比如在由政府主导的对外宣传中,于产品广告、公益广告与会展吉祥物中加入动漫形象,既增强了宣传的亲和力,又提高了动漫作品的知名度,获取了更广阔的市场。
丰富的民俗文化构成了西藏的显性存量知识资源,对于曾到西藏旅游过或曾观赏、参与过此类民俗文化项目的消费者来说,这些经历已成为其个人的美好回忆。通过有力、准确的内容宣传与动漫作品对西藏民俗文化的提炼,能使西藏的民俗文化项目的标志性更加明显,更有利于勾起消费者对其自身经历的回忆并引起共鸣。
(二)对动漫作品完成定位的步骤。鲁健华认为:“定位理论”的核心应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打造品牌”为中心,以“竞争导向”和“消费者心智”为基本点。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可以分析对产品的定位。基于杰克·特劳特对品牌定位步骤的观点,个人认为对动漫企业的定位可以分为四步:(1)切合动漫行业的大环境:动漫企业不可能在真空中建立区隔,而行业内的其他竞争者们都有着各自的概念,这就是动漫行业的大环境,不可脱离;(2)寻找区隔概念:在分析动漫行业大环境之后,动漫企业必须寻找符合企业自身的概念,使自己与行业内的竞争对手形成较为鲜明的区别;(3)找到支撑点:在对区隔概念的构想完成后,动漫企业还要找到其区隔概念的支撑点,使其令人信服;(4)对区隔概念的广告宣传与应用:区隔概念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定位工作的完成,只有通过广告宣传才能在广大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据本企业及其作品、品牌的一席之地,同时在应用中最终建立自己的定位。
在第一步中,西藏的动漫企业应该从战略上做好长远的规划,为建立自身的品牌持之以恒,学习国外诸多知名动漫企业,建立强大的品牌,而不是如国内许多的动漫企业及工作室一样,只是为了获取政府对动漫产业的资金支持与补贴而创作一部动漫作品,创作之中极尽敷衍之能事,创作之后不闻不问,将开发出来的故事以及形象彻底抛弃,直至无人问津、销声匿迹。同时,在建立西藏动漫产业园区的过程中,政府与组织者也应注意在保持园区内充分竞争的同时做好“分工”,使动漫创作企业与其上游的创意咨询公司和下游的广告传媒公司形成协同,共同打造动漫品牌。
在第二步中,西藏的动漫企业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应注意有所区别,特别注意要区别于美式动漫与日式动漫,扬长避短,立足藏族的民族文化元素,充分表现具有西藏特色的自然地理与人文风情,做西藏人自己的动漫。
在第三步中,西藏的动漫企业要保证动漫作品中西藏民族文化的特色,不妨充分运用本区的创作人才与团队以及作为文艺顾问的知名学者,保证创作团队的人文素养。同时,还要注意消费者认知与动漫作品中民族文化元素的平衡,传播主流价值观,寻求广泛认同,因为创作的动漫作品要向外传播,就不能超越自治区外观众的认知能力,在表达形式上通俗易懂十分重要。
在第四步中,西藏动漫企业要迅速在产品制作中贯彻自己的特色,在传播活动中也要努力去表现自身的区隔概念,运用广告保护自己的品牌并“猎取”新的观众。除传统广告宣传形式以外,西藏动漫企业可以积极运用新兴传媒形式,比如运用手机端APP 的开发与广告植入以及网络发布动画视频短片进行宣传,这样的宣传成本比较低,宣传灵活性较强,而由于如今智能手机用户与网民人数众多也能取得不俗的宣传效果。西藏动漫企业也要注意宣传的范围,外向型的经济一般都拥有广阔的市场,自治区以外消费者对西藏的印象普遍是“神圣的净土”而充满向往,那么投其所好,向自治区外甚至国外做出积极的宣传推广,进而获取新的市场,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传播。在消费者对西藏动漫企业及其作品的特色概念理解加深并投入自身心智于其中的过程中,企业精心打造的区隔概念便基本建立了。
当然,只有充裕的资金支持,才能有足够的财力完成定位中的一系列工作,把动漫作品概念植入消费者心智,也不会被外来资金把控而最终“为他人做嫁衣”,进而去争取或保护自身在行业内的地位。在这一层面,自治区政府的作为十分重要,既要在资金、政策上对本区的动漫企业给予支持,又要注意保护这些动漫企业,在市场化的融资之中不被夺取主导权。
完成以上步骤,西藏动漫企业及其产品便可以实现一种具有特色品牌、竞争力强、反应迅速、“顾客友好”的定位,进而通过确定明确的作品主题、塑造具有藏族风情和美感的故事形象、发售动漫周边或者展会的纪念品以及提供具有雄壮自然环境与美好人物心灵的感官刺激来实现客户价值主张,给予消费者丰富的体验,诸如娱乐的体验、教育的体验、逃避现实的体验和审美的体验,甚至实现这四种体验的交叉——“甜蜜地带”,即同时提供以上四种体验,让消费者在体验之中获得最大的满足。体验经济并不是免费的,在完成定位,使消费者获得令其满足的体验之后,动漫企业就能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回报了。
四、对策建议
西藏动漫创意产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发展过程中不但要借鉴外部的成功经验,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在知识资源管理、明确的定位、政府的支持下走有自身特色的动漫产业发展之路。
(一)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精髓,从特色走向成功。西藏之美,独树一帜,其传统文化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作品深刻、隽永,其独特魅力已经逐渐为世界所领略。尽管如此,西藏的地域民族文化元素仍未得到充分挖掘与发扬。在这一基础上,西藏的动漫企业若能充分挖掘并运用民族文化元素,继承、发扬民族文化精髓,紧跟时代步伐,用心制作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回味无穷的动漫作品,其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必将带来广泛的关注。
(二)运用现代知识资源管理方法,在知识资源的螺旋形上升中实现自身价值。知识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一个动漫企业如果不能对其有效利用,不仅在知识资源上蒙受损失,而且也难以做大做强。只有在知识资源利用螺旋中充分发挥各项知识资源的价值,才能制作深入人心的动漫作品,才能延长价值链,并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西藏动漫企业先天拥有丰富的隐性存量知识资源,然而要想实现隐性存量知识资源转化为显性增量知识资源这一质的飞跃,并最终不断扩大自身隐性存量知识资源,开始新一轮的创造就必须加强各项知识资源的管理,加强知识的储备,积极促进知识资源的转化,构建自身的知识资源利用螺旋模型。
(三)在明确的定位中创造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体验,实现体验经济。“开端良好,成功一半”,对于企业来说同样如此,开始一切工作之前必须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完成定位。从大体来说,西藏的动漫企业就是要建立具有特色品牌、快速反应、强大竞争力、“顾客友好”的定位,在做好符合自身发展的定位的基础上,努力带来优质的体验,在品牌效应中获取有形的利润,在消费者的满足中延长价值链,获取自身的价值。对于企业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地域民族文化元素的开发存在一定的困难程度,但是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也是巨大的宝库,通过对自身的准确定位与对知识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创新就能实现客户价值主张,西藏动漫企业也完全有机会做大做强。
(四)建立自身赢利的商业模式。建立符合动漫企业自身实际的商业模式有助于将企业引入利润区,并在利润区停留较长的时间。西藏的动漫企业在建立商业模式的过程中,不妨思考是否可以进一步加强自身团队管理,发掘、培养自己的动漫创作人才,能否谨慎、合理地融资,应该制作什么样成本的作品,选择进入什么样的渠道。而其他动漫企业举办展览、进入周边产品零售业、建立主题餐厅、建立影碟销售体系、进入电视/网络/手机传播渠道、制作高质量动画配乐以及为家庭里更多成员提供娱乐解决方案等举措也应有所借鉴。
(五)自治区政府加大对动漫产业的扶持力度。西藏的动漫作品既然立足西藏,又结合了现代的动漫制作技术与方式,那么也有很大机会成为西藏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除去自身带来的经济利益收入,西藏动漫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具有绿色无污染、附加值高的特点,并且对民族文化元素具有高度整合的功能,结合西藏越来越明显的就业压力现状来看,西藏动漫产业对于西藏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是有强大的反馈作用的。然而,西藏动漫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要推动其迅速发展,就离不开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动漫产业园区可以整合资源,提高集约程度,优化功能布局,对动漫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益处,西藏自治区政府要加强组织管理,可以考虑建设自己地区的动漫产业园区;动漫企业制作作品、实现自身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与技术,加强交流合作,将本地区所培养的从事动漫及周边行业的人才引入动漫企业,并从自治区外吸收有真才实学的动漫制作人才与先进的技术都离不开自治区政府的导向与政策支持;动漫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自治区政府可以给予本区动漫企业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与补贴,在税收上也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此举不仅有利于本土动漫企业的发展,对于渴望拓展业务的自治区外动漫企业也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够吸引自治区外动漫企业的进驻与扎根,共同促进西藏动漫产业的发展。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知识资源与其定位的管理,探讨了西藏地域民族文化元素的开发和利用,对西藏发展动漫创意产业的方向与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然而,本人受限于个人学术水平与调查程度有限,也存在着偏重理论、案例不足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一)主要研究结论。本文从知识特性和存续状态两个维度对西藏地域民族文化元素进行二维划分,建立从存量型传统文化元素向增量型创意文化成果生成的知识转化循环路径模型。目的在于疏通运用新兴科技来开发和利用传统地域民族文化的路径和管理机制,从而生成富含地域民族文化价值和创意商业价值的文化产品。以西藏动漫产业为例,本文阐释促进传统地域民族文化资源形式向创意文化资源和成果的转化过程,强调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对存量文化资源的转型定位,从而促进传统地域民族文化资源在新的技术和市场情境中面向特定受众确立独特的文化价值主张。最后,面向西藏自治区政府和企业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初步尝试从知识管理视角审视传统地域民族文化资源,所建立理论模型仅是理论探讨和分析的阶段性观点,尚未找到有借鉴意义和代表性的文化作品案例(需要深度追踪其创意生成、作品制作开发及发行的全过程)来印证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采用扎根研究方法,结合质性研究策略,选择典型案例纵向剖析并由此建立相关理论,这将是进一步探讨创意文化产品生成机制的可行研究方向;在企业构建和人力资源开发角度上看,可深入探讨地域民族本土文化企业孵化和扶持西藏创意人才培育的具体管理机制问题;在战略和营销管理视角上看,需要深入剖析西藏民族创意文化产品的客户价值主张、产品定位、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市场推广和传播策略创新等问题。
[1]卢斌,郑玉明,牛兴侦.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8.1.
[2]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Z].2014.8.27.
[3]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李萌,高飞译.知识创造的螺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8.
[4]B·约瑟夫·派恩,詹姆·H·吉尔摩.夏业良,鲁炜译.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
[5]杰克·特劳特,史蒂夫·瑞维金.李正栓,贾纪芳译.新定位[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0.
[6]鲁健华.定位理论的核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J].新营销,2012.8.